“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清水绿岸,鱼翔浅底”“鸟语花香,田园风光”,这些美好的景象曾是人们心中对生态环境的向往,如今正一步步成为现实,一幅蓝天碧水净土的生态画卷,正以坚定的决心、科学的举措、全民的参与徐徐展开,它绘就的过程,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不断践行的生动写照。
守护蓝天:多管齐下驱雾霾
曾经,雾霾如同一块沉重的灰色幕布,时常笼罩在城市上空,不仅遮蔽了阳光,也让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受到影响,为了重新找回那片澄澈的蓝天,各地打响了一场场大气污染防治的攻坚战。
在能源结构调整上,大力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提高清洁能源比重,以北方地区为例,“煤改气”“煤改电”工程稳步实施,无数家庭告别了传统的燃煤取暖方式,清洁的天然气和电力让冬日的供暖更加环保,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产业蓬勃发展,一座座风力发电场如巨人般矗立在广袤的大地上,一片片太阳能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源源不断地为社会输送绿色电力,逐步减少对传统高污染化石能源的依赖。
工业污染治理也毫不放松,环保部门加大执法力度,对钢铁、水泥、化工等重点行业进行深度治理,企业纷纷升级改造生产设备,安装先进的废气处理设施,严格控制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污染物的排放,一些钢铁企业投入大量资金建设脱硫、脱硝和除尘装置,使废气排放达到甚至优于国家标准,落后产能被坚决淘汰,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逐渐退出市场,为绿色发展腾出空间。
机动车尾气治理同样是关键一环,各地不断提高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推广新能源汽车,大街小巷上,新能源公交车、出租车以及私家车的身影越来越常见,政府通过补贴、优惠政策等鼓励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基础设施也在加速布局,为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提供保障,加强交通拥堵治理,优化交通信号灯设置,推广智能交通系统,减少机动车怠速和频繁启停造成的尾气排放。
经过不懈努力,曾经频繁出现的雾霾天逐渐减少,蓝天白云的日子越来越多,抬头仰望,湛蓝的天空中,白云悠悠飘荡,清新的空气沁人心脾,人们又可以尽情享受阳光的温暖,这是全社会共同守护蓝天的成果。
保卫碧水:全面治水润家园
水是生命之源,曾经一些河流、湖泊遭受污染,水体发黑发臭,生态功能受损,为了让水重新焕发生机,各地开启了全面治水的征程。
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是首要任务,城市不断扩建和升级污水处理厂,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和标准,在一些老旧城区,污水管网改造工程紧锣密鼓地进行,将过去雨污合流的管道重新分离,使生活污水能够全部接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避免污水直接排入河道,农村地区也加大了污水处理力度,建设小型污水处理站和人工湿地,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或分散治理,改变了以往农村污水随意排放的状况。
工业废水治理更是重中之重,环保部门对工业企业实行严格的监管,要求企业必须建设完善的废水处理设施,确保达标排放,对违法偷排废水的企业,依法予以严厉处罚,形成强大的威慑力,在一些印染、造纸等涉水行业,企业通过技术创新,采用清洁生产工艺,减少废水产生量,并对生产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河长制、湖长制的全面推行,为河流湖泊的治理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各级河长、湖长定期巡河巡湖,及时发现和解决河流湖泊存在的问题,他们组织开展河道清淤、垃圾清理等行动,对河流两岸的违建进行拆除,恢复河道的生态空间,加强对入河排污口的排查和整治,封堵非法排污口,规范合法排污口的设置和管理。
随着一系列治水措施的深入实施,曾经的黑臭水体逐渐变清,河流恢复了往日的生机,鱼虾重新在水中畅游,岸边绿树成荫,人们又可以在河边休闲散步,感受水的灵动与美好,像江苏的太湖,通过多年的综合整治,水质得到明显改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呵护净土:严格管控保安全
土壤是万物生长的根基,过去由于不合理的农业生产、工业污染等原因,部分土壤受到污染,威胁着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居环境健康,呵护净土,成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使命。
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是关键,严格控制工业污染向土壤转移,对工业企业的废渣、废液等进行规范化处理和处置,防止其随意倾倒对土壤造成污染,在农业生产方面,推广绿色生产方式,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鼓励农民采用有机肥料、生物防治病虫害等技术,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对土壤的影响,一些地方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建立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通过轮作、间作等方式,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学投入品的使用。
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监测,全面掌握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建立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周边土壤进行定期监测,及时发现潜在的土壤污染问题,加强对污染地块的管理,对疑似污染地块进行调查评估,对污染地块进行风险管控和修复治理,在一些工业搬迁遗留地块,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修复技术,使污染土壤恢复到可安全利用的状态。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为土壤污染防治提供法律支撑,完善土壤污染防治相关法规,明确各主体的责任和义务,加大对土壤污染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通过法律的约束,促使企业和个人更加重视土壤环境保护,自觉遵守相关规定。
一片片肥沃的土壤重新孕育出希望的种子,绿色的田野上农作物茁壮成长,保障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人们生活在干净、安全的土地上,享受着净土带来的福祉。
蓝天碧水净土生态画卷的绘就,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发挥着主导作用,制定政策、加强监管、加大投入;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加快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发展;公众也逐渐增强环保意识,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做起,绿色出行、垃圾分类、节约资源,在各方的共同推动下,这幅生态画卷将更加绚丽多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必将成为现实,让我们的子孙后代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永远享受蓝天白云、碧水清波、净土沃野带来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