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国际时事疫情,美国为什么到处甩锅?
美国当地时间星期五,白宫贸易顾问纳瓦罗接受微软全国广播公司节目的采访,主持人最初是询问关于贸易协定的问题,没想到纳瓦罗一开口就非常突兀地谈起了新冠肺炎疫情,他信口雌黄地“甩锅”给中国,声称是中国导致了美国人现在被迫待在家里。
他还提到所谓“中国故意把感染的人送到国外”的说法,纳瓦罗的原话是:“当他们在国内阻止武汉去往北京和上海的旅行、封锁交通网络之时,他们却在不设限地把数十万中国人通过飞机送往全球。”
面对这样毫无根据的言论,节目主持人都看不下去了,他两次打断纳瓦罗并询问对方:“让我问问你,即使你说的那些是真的,这些中国人去往了意大利、美国和世界各地,但是为什么我们的新增病例数量,以7天为滚动单位计算的基础上,远高于世上任何地方?”
面对质疑,这位白宫贸易顾问却故意选择回避,依旧在甩锅,怪中国没有及时公开信息等。
实际上,纳瓦罗发表的这番言论根本站不住脚,因为美国政府早在1月31日就颁布了对来自中国的旅行禁令。并且在4月份,美国媒体就在不断援引相关研究结果报道称,美国受疫情冲击最严重的纽约州其病毒来源主要是来自欧洲的旅行者,而不是亚洲!
在这段视频被发布到网络上以后,纳瓦罗也因为自己的无脑言论遭到了群嘲,美国的网友直接把他骂上了推特的热搜!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对此表示:“其他发达国家已经控制住了新冠病毒。我们本也可以的,但是失败了,因为糟糕的领导。纳瓦罗没有去问我们哪里做错了,反而是把这看成一个国外的阴谋。这本应该是令人震惊的,但是对这一团伙而言,却是常规操作。”
根据美国媒体的报道,上周五美国至少新增了5.1万例的新冠病例,连续三天单日新增病例超过5万例,同时美国的累计确诊病例也超过了270万!
在这种局面下,白宫的贸易顾问还疯狂甩锅给我们中国,简直是不择手段。这也让人想起,此前特朗普自己承认“凭感觉”甩锅给中国,这完全是由于本国的内政压力而转移目标。
当下全人类生命健康最大的威胁就是新冠肺炎疫情,这才是全人类的公敌。全世界应团结协作,共同抗疫,假如基于自私自利,唯利是图而指责别人、向别人甩锅,最终将成为世人的笑柄。
各位,您对此有什么看法呢?
写在最后以上,就是我关于这个话题的一些见解,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作者:丁路遥知事,今日头条签约作者,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生涯咨询师,企业管理咨询顾问,高级培训讲师。码字不容易,如果喜欢我的文字,请帮忙点个赞,谢谢!
我看不到希望怎么办?
2020年的开头太难了,新冠状病毒疫情爆发,很多行业和企业受到了重创,也有很多职场人正在遭遇着职场危机。30.4%的企业表示将会减员缩编,还有29.68%无法为员工按时发放薪资。还有被裁员的,要求员工体谅公司难处被降薪至领取最低生活保障补助的,更有一觉醒来,发现公司没了的。
年后的职场不容乐观。
年前就辞职了等着年后找工作的人,找了2个月工作投出去的简历渺无声息,内心焦灼啊。本来打算年后辞职的人也犹豫了,该不该辞职呢?复工的职场人也不轻松,天天要求加班至11点,一个人干2个人的活,宝宝心里苦啊,辞职吧现在这个职场大环境不好,找不到工作怎么办?
Full Frame Shot Of Sky
疫情考验着每一个职场人,它更像一面“照妖镜”,放大着人们所有的焦虑。为什么你会担心找不到工作,在疫情之下,它是怎样影响着你的职场决策呢?让我们一起来探个究竟吧。
1.疫情暴露了你的不自信
疫情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影响着中国各行各业的发展。旅游、餐饮、交通运输、酒店,教育培训等线下传统行业毫无例外是受创重灾区,以在线办公、线上消费、在线娱乐、在线教育等等为代表的线上服务将在此大环境下加速发展。疫情对中小微企业的影响将加速各个行业的整合,部分在线上布局落后的企业将加速淘汰。
行业影响了企业,企业的生存状况直接影响了职场的岗位招聘数量。据“智联招聘”发布的复工第三周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月24日,与去年同期相比企业招聘职位数下降57.27%,简历投递数下降76.4%。广告传媒、汽车、交通物流等行业对应届生的需求降幅超过65%,一直被认为利好的互联网、金融、电子通信等线上行业的新增岗位降幅也达到了38.7%,和大家生活息息相关的生产服务业岗位则迎来大幅增长。
虽然整体招聘量降低,但释放的招聘岗位其实都是企业核心业务需求的岗位,考验个人职场硬实力的时候到了。这个时候对自己的能力不够自信的人就会犹豫了,面对竞争如此激烈的人才市场,我能过五关斩六将跳槽成功吗?担心找不到工作,其实是不自信的表现。
2.疫情带给人们深度的行业思考,不知道是否要转行
疫情让更多人看到行业的发展前景,职场人开始思考自己所在的行业可以长久不衰吗?是朝阳行业吗?如果再来一次类似的疫情,自己的饭碗还会在吗?因此在跳槽的时候大家都会问自己一句,我该转行吗?这一问让很多人犹豫不决。因为转行穷三年,转行不但需要勇气,更是对你职业规划能力和职业决策能力的考验。一旦转错了行,后果很严重,所以人们担心走错,不知道该不该迈开这一步?
3.疫情放大了人们的焦虑情绪,职业安全感降低
有些人年前就对工作各种不满意了,原本就想着拿完年终奖春节后跳槽。可遇到了疫情,行业受到影响,招聘数量减少,找工作变得更难了。这让他们犹豫了,还要不要跳槽?很担心自己这一跳,从一个坑跳到了另一个坑。其实,没有疫情,你也可能会跳错。疫情只不过放大了你的焦虑情绪而已。当疫情发生,人们感受到威胁和不安全,焦虑是人类抵御威胁的自然反应,这就是人类得以生存的法则。人们职场的焦虑其实原本就存在,只不过疫情让你看到那么多人一觉醒来公司没了,那么多人被裁员,职场焦虑不断放大,不安全感不断加强。焦虑反作用于你的跳槽行为上,让你开始犹豫不决。
现在你知道了你为什么害怕找不到工作,那么在疫情之下,我们该如何积极的找工作,有效的准备跳槽呢?
女商人举行签名我
01/ 跳还是不跳?
给你几点建议:
(1)看行业机遇多少。其实跳槽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如薪酬收入,人际关系,企业文化,工作强度,晋升空间等等,而疫情是放大了外部环境的影响。如果你所在的行业受到疫情的影响较大,招聘岗位较少,且你目前的职业经历一直在这一个行业积累,跳槽到相似行业的机会也不多,那么建议你现在谨慎跳槽。
(2)跳槽之前,先权衡风险。看看自己是否可以承担跳槽带来的一系列风险,可能新公司工作会更加辛苦,同事间的关系会十分复杂。
(3)评估自己是否有能力去胜任新公司的高知岗位。如果自己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到新岗位也会站不住脚,自己现在离职跳槽的时机是否准确,是不是会让自己未来的职场生涯更加辉煌。
(4)自己心理是否做好充分的跳槽准备
跳槽前要做好心理上的准备,因为环境的转换、工作的转变、要面对的风险等都会给你造成一定的压力,也许还没能那么快的从原单位的工作中抽离出来,所以心理上做好的准备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才能继续前行。
(5)你现在是选择卧槽还是跳槽?
经过以上几点的考虑,你应该更加深入的了解自己,也更加明确自己的意向了,此时留给你的选择就“你现在是选择卧槽还是跳槽?”如果你准备充分,信心十足,那就提交你的辞职书,通过跳槽进入你人生的康庄大道;如果你觉得你的能力还不足,那就继续卧槽,待自己的能力得到提高,时机成熟时再选择跳槽改变自己的职业生涯。
暑假快乐的女人
02/ 未雨绸缪,提前做好职业规划
在我们身边,有许多人对于自己的职业生涯漠不关心:像无头苍蝇般随波逐流,会去哪里只能听天由命。兜兜转转几年后,回望自己的职业生涯,只有一团乱麻,惨不忍睹。于是乎,“35岁失业”,“中年危机”这样的字眼也变得无法避免,好像自己的各种狼狈与不堪都是因为年纪这个原因,恨不得时间停留在25岁,靠着青春来保住饭碗。
同时,在我们身边,也有这样一小群人:他们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着长远可行的规划,努力把自己职业生涯沿着自己预先铺好的轨道发展。他们中既有从一线互联网走出的创业成功的创业者;也有看准方向,从传统行业转型到互联网行业的达人;更有稳扎稳打,从底层走到高层的总监。对这些人来说,既没有35岁失业,也没有中年危机,有的只是对自己职业生涯的牢牢把控,以及从一个目标迈向下一个目标的努力和坚持。
而这群人,他们之中可能很多人有着相似的背景:来自不分伯仲的高校,有着拿得出手的成绩单,但他们中的大多数,却因为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没有规划,慢慢在毕业后被人拉开了差距。由此可见,详细,可行及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超出了大家的想象。正如“菩萨畏因,终生畏果”,如果把“因”做好了,那么最终的结果一定不会差。做好每一步的规划,正是职业生涯顺利发展的“因”。
商人对同事使用数码平板电脑
03/ 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等待时机
我们已经进入了公司没了时代,一份稳定的工作不再是国企,体制内的工作,大家看好的外企在疫情期间裁员更凶猛,打脸的很。无论你做什么岗位,专业能力才是你的铁饭碗。若你还没有看清这是事实,还把“稳定”寄托在公司上,在岗位名头上,寄托于你无法控制的外部机遇上,想想你所谓的稳定是否能给你持久的安全感?若你有了可辨识的专业优势,你还会担心被裁员吗,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这种让你可以自由转身的感觉,是不是更爽?
所谓专业就是可以被他人辨识的技能优势。对于专业能力,有很多人有这样的误区,认为基础事务性工作缺乏专业,只有技术岗位才有专业性。事实上在我十多年的HR生涯中,我面试过很多高层管理者,哪怕是行政总监,总经理助理这样的岗位,在大家的眼里专业技术型要求不高,但事实上这方面做得优秀的人是凤毛麟角,越是这样的岗位,对人综合能力的要求却更高,对沟通协调能力,问题处理能力,为人处世能力,情商的考验更多。
所以,任何一个岗位都值得你深入专研,都可以让你靠专业生存。
04/ 培养可迁移能力
虽然受疫情影响,整体招聘职位有所降低,但那些由于疫情加速发展的行业,未来会释放大量的招聘需求,招聘旺季会延迟出现。若此时你有转行的想法,你目前急需做的是培养可迁移能力。可迁移能力是指可那些能够从一份工作中转移运用到另一份工作中的技能,如表达沟通能力,资源整合能力,组织管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人际关系能力等等。HR选人看的不光是你是否有类似的工作经验,更看重的是这些经验之下的能力素质是否和岗位匹配。若你的可迁移能力和新岗位恰好匹配,你就很容易获得新机会。
05/ 打造多职业策略
未来的职场人士,不会再一棵树上吊死,打造多职业策略是降低职业风险的最好方式。你可以有多重身份,比如我是一个职业咨询师,也是一个作家,也是一个讲师,当你有多重身份叠加起来,你的职场才会更加稳固。
最后,预祝各位求职顺利,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大盘暴跌不是一件坏事?
大盘暴跌,本质上是一件好事,好就好在让股市风险来一次集中性释放。这事,我还真的知道。如同“鱼塘养鱼”,每年的年底和年初得先“清塘”,先把“水位”下移如同把大盘指数通过高位做空股票、高位做空股指期货和融券做空来做空大盘达到往下做空打压的目标,对所有的大鱼、小鱼、杂鱼和其它水生动物全部清理一遍,对应的就是股市里面的各类机构像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券商自营盘、券商资管、银行理财、社保基金、投资公司、外资、游资等做庄的股票,甚至还要清理一下淤泥等沉淀物、往下挖坑,然后清毒、换水、加水、放入小鱼进行新的一轮养殖,如此前期准备工作充分之后,才能开始运作新的一年里的养鱼项目。
至于往年和2022年年初的诸多事件和消息,诸如2020年2月份的新冠疫情、2021年2月份的中信研报茅台要上3000元直接伴随外资高位减持茅台引发一轮上证综指、上证50指数、白酒股板块指数到2022年3月份的长达14个月的时间周期的回调、2022年2月份的俄罗斯和乌克兰战争及美国西方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它们只是药引子,可以说是人为制造出来的,不管有没有、也不管究竟是什么药引子,反正要“清塘”。
大盘暴跌的目标,就是让后知后觉的参与者先全部套牢,营造出一种极度悲观、恐慌的心理战氛围,让意志薄弱者认输出局。
我们看到,当筹码分布中的获利盘只有2%时,大盘就完全达到下跌回调的最终目标的。这和我以前的实战研究得出的每年只有2%的筹码能够在底部区域稳健赚钱的结论相吻合。
当发生老股民发誓说要告别股市时,这时差不多就见底了。而14年是一个重要的时间周期,正常会经历一个到二个牛市和熊市的轮回,此时退出股市,实在是不理智的冲动和认命的人生理念。
人生的理念和态度有两种:一是认命,认为命运天注定;二是不认命,认为人定胜天,我命由我不由天,终身不断向上、奋力改变自己,就可以活出全新的自我。我属于后者。
这是我的《养生投资上证综指实战分析与交易系统》的日线系统,大盘正好在22.3.9下跌到本轮慢牛行情的启动低点2240点的一条上升趋势线上,再止跌反弹。有关内容参见《A股上证综指趋势和“双低一高”股票投资实战分析报告22.3.9》、《A股与美股大盘比较研究:谁是机会,谁是风险?》。可见,股市投资实战研究也好,实战操作也罢,都是必须要有自己的大盘和个股的专业分析工具的。当然,有兴趣的股友,也可关注和跟踪我的大盘趋势研判分享。
而一些个股,长期下跌、甚至暴跌到只剩下历史最高价的25%到5%之间,并且遇到国家宏观政策的长期支持、上市公司基本面预期会发生一个时期的高成长性上升趋势时,该股就重新获得了全新的生命力,满血复活、涅槃重生,从而很可能会走上一轮牛市行情。而这就是我的《“双低一高”股票投资战略》的精华之一。
比如,我复盘新发现一只东数西算概念股目标,从历史最高价50.28下跌7年到达底部区域的最低价4.13之后,股价下降掉了92%,只有原先的8%。而数据服务这个子方向,逻辑分析将会成为今后数字经济方向的一个基础产业和有一定的成长性。
好了。本期给出了大盘和个股两个方面的完整的实战分析案例,真心分享。
点赞、关注,分享更多。坚持日常生活养生可赚命,股市“双低一高”投资能赚钱。
春节未出现新冠病毒感染高峰?
现在的新冠专家,政治雇佣大于学术判断。为了迎合时事,前后矛盾,自相矛盾屡屡发生。这才有专家公信力惨跌的情况。即使打脸打肿了,他们也会胡言乱语,说什么死亡仅几百例,感染仅几千例。一会儿高峰到来,一会儿低谷过去,一会儿耸人听闻,一会儿云淡风清。这些专家只管加油添醋,大把拿奖状,大把拿奖金,科学精神彻底铜臭化。他们根本无所谓打脸不打脸,那张脸已经呆滞木然化了。
近期有什么热点新闻呢?
近期热点新闻较多 下面简单说几点大家广泛关注的新闻
一 抗击肺炎
1 钟南山院士表示新冠状肺炎不可能产出的一干二净。
4月10日,钟南山院士与韩国防疫专家在线交流中韩防控经验,针对全球疫情发展态势和防控重点,谈了自己的观点,在交流中他表示,这个病是不可能铲除得一干二净的,将来会比较长期一直会有可能传播,没有造成大规模的暴发就行了。
2 环球时报4月11日消息,近日,一篇英国和德国学者共同撰写的论文,在中国的网络上引起了围观。
研究人员发现,在人类中最早出现的原始版本的新冠病毒“A型”,虽然出现在武汉,但并没有在武汉流行开来,而是在美国更为常见。而在武汉流行开来的,其实是从原始版病毒变异而来的“B型”。
二 韩国“N”号房事件
1 威胁未成年少女拍摄淫秽色情的视频,并在网络聊天室中公然贩卖。因为这样的聊天室太多,被统称为N号房
这次事件中受害者高达74位,其中有16位未成年人,最小的受害者11岁。
2 4月10日据台媒报道一28岁男子在家身亡,无明显伤痕,而此男子正是N号房会员,据推测是不堪压力自杀身亡。
三 上市公司高管鲍毓明被曝性侵“养女”
1 受害者今年18岁。据其本人讲述,她从2016年起被困在烟台世贸海湾1号某公寓内,从14岁起遭到“养父”性侵,还曾被逼观看各种不雅视频,指使其模仿。此外,“养父”还曾以拍视频、暴力殴打等方式威胁她,二人对外以父女相称。真可谓禽兽行径。
2 性侵养女案引发社会关注,众多女星纷纷为星星发声。韩红、张馨予、周冬雨、马伊琍、李冰冰、范冰冰、姚晨、章子怡等等女星转发微博为星星喊不平,请求严惩这位高管养父,撕开其“画皮”!
四 蒙古国捐赠的3万只羊啥时候到来
蒙古国总统巴特图勒嘎2月底访华期间向中方递交了赠送3万只羊的证书。一个多月来,大家一直广泛关注
记者日前从知情人士处了解到,蒙古国“国庆—那达慕”节日(7月11日)前后,当3万只羊长得膘肥体壮时,蒙古国朋友就会把它们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