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迅云服务器官网,华为工具软件供应商?
华为50家核心供应商名单:
1、 Foxconn(富士康):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代工厂,迄今在中国大陆、台湾、日本、东南亚及美洲、欧洲等地拥有200余家子公司和派驻机构。其中,在大陆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以及中西部地区均设有生产研发基地。
2017年,富士康实现营收4.7万亿台币,约合1589亿美元。富士康是华为手机、平板电脑组装厂,譬如华为MateBook(13/15英寸)系列笔记本就是由富士康代工的。
2、Qualcomm(高通):高通是全球最大的无晶圆厂半导体公司,在智能机SoC市场的占有率高达42%。华为于2017年7月发布的畅享7全网通标配版搭载了高通MSM8917骁龙425四核处理器。
3、DHL(敦豪):全球领先的物流公司,业务遍及全球220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员工人数超过35万人,是华为供应链合作伙伴,为华为提供物流运输服务。此外,DHL还为华为的电子成品提供包括清关服务、包装、公路运输以及海运货代等服务。
4、Analog DevICes(亚诺德半导体):成立于1965年,总部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是全球高性能模拟、混合信号和数字信号处理(DSP)、集成电路(IC)制造商,产品主要包括数据转换器、放大器和线性产品、射频(RF)IC、电源管理芯片、传感器以及信号处理产品等。
2016年7月,ADI强势并购凌力尔特( Linear Technology),收购总价为148亿美元,收购后的ADI成为仅次于TI的模拟IC大厂。
5、Amphenol(安费诺):华为连接器及线缆供应商,创立于1932年,全球第三大连接器制造商。1984年进军中国,1991年在纽约证交所上市。2005年,安费诺一举收购了泰瑞达,使其在高速通信连接器市场的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2015年6月,Amphenol宣布拟以12.8亿美元收购新加坡FCI亚洲贸易公司,合并后改名为Amphenol FCI,简称AFCI。安费诺通过收购合并等变成连接器世界老三,在军工,航天、航空,通信方面非常有名。
6、BYD(比亚迪):在国内,比亚迪被视为专业的汽车制造商、光伏组件及锂电池供应商。但实际上,比亚迪早前却是靠代工起家的。目前,比亚迪不但为华为组装手机和笔记本电脑,还为其供应电池、充电器等零部件。譬如,华为P9 Plus原装充电器就是由惠州比亚迪供应。
7、Broadcom(博通):华为芯片供应商,博通是全球第二大无晶圆厂半导体公司。2015年,新加坡半导体公司安华高(Avago)宣布以370亿美元收购博通,安华高科技前身为安捷伦半导体事业部,主要开发模拟、数字以及混合式芯片。而博通公司为全球大约50%的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生产芯片。两家公司合并后,安华高保留了博通的名称。就在不久前,高通还拒绝了博通1300亿美元的收购要约。
8、Fujtsu(富士通):日本信息通信技术(ICT)供应商,前身为古河电器工业株式会社,曾是全球第二大企业用硬盘驱动器制造商和第四大移动硬盘制造商。
9、Furukawa Electric(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古河电工创立于1884年,公司总部位于日本东京,是一家大型跨国公司。产品涉及信息通信、汽车、电子产品、能源、建筑、材料等多个领域。
10、ARM:世界最大的IP授权公司,全球有超过95%的智能手机采用ARM设计架构的处理器。在移动市场几乎ARM一家独大,如Google,苹果,高通,IBM,AMD,TI,NXP,ST,Infienon,TSMC,Xilinx,三星,英伟达,联发科,华为,小米等一大批厂商都是ARM阵营里的佼佼者。2016年7月,日本软银(Soft Bank)斥资243亿英镑将ARM收入麾下。
11、Flextronics(伟创力):华为代工厂,成立于1969年,是全球最大的电子合约制造服务商(EMS)之一。2016年,伟创力成为首家在印度为华为组装手机的代工厂。
12、HRS(广濑):华为连接器供应商,是世界排名领先的精密连接器制造商,产品广泛应用于手机,无线电通信,测量设备,GPS,无线传输,蓝牙设备,汽车等行业。
2001年,广濑电机在上海开设了“日本广濑电机株式会社上海代表处”。2003年在上海成立“广濑电机贸易(上海)公司”。之后又相继在深圳和北京开设办事处。
13、HUBER+SUHNER(灏迅):创立于1864年,总部位于瑞士,是全球知名的射频微波电缆与连接器产品供应商。1997年至今,先后成立HUBER+SUHNER香港、上海、北京三家公司以及深圳、上海两个工厂。在中国的业务主要分为四大类:RF连接器、同轴电缆/电缆部件、无线应用产品(包括天线、TMA、分布式天线系统、避雷器等),光纤产品以及能量、信号传输设备等。
14、COMPEQ(华通电脑):华为PCB供应商,成立于1973年,产品涵盖信息类、通讯类、网络类及消费性电子设备,目前在大陆惠州设有生产基地。
15、Keysight(是德科技):原安捷伦电子测量事业部,是安捷伦科技公司以免税剥离其电子测量业务的方式而成立的一家公司,主要提供电子测量仪器、系统和相关软件,目前在大陆北京、上海、深圳、广州以及成都设有多家分公司。去年,是德科技宣布与华为一起参与中国5G技术研发试验第二阶段测试。
16、KUEHNE+NAGEL(德迅):华为货运商,全球最大的货运代理公司之一,目前已发展成为一家全球供应链解决方案提供商。
17、intel(英特尔):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公司,去年营收已被三星电子赶超。华为最新推出的MateBook笔忘本搭载了英特尔的第八代酷睿i5、i7处理器。
18、infineon(英飞凌:)脱胎于西门子半导体部门,于1999年4月1日在德国慕尼黑正式成立,2000年上市,2002年后更名为英飞凌科技公司(以下简称英飞凌)。
英飞凌是全球领先的半导体科技公司,产品涵盖广泛,包括微控制器、传感器、射频收发IC、雷达、分立式和集成式功率半导体、电源以及电机控制和驱动、NFC等。其中,荣耀6Plus高配版的NFC芯片由英飞凌提供。
19、MuRata(村田):村田制作所由村田昭在1944年创立,成立之初,主要从事氧化钛陶瓷电容器的生产。如今,村田已是陶瓷电容器世界霸主,在MLCC市场独占40%份额,而在表面滤波器、通信模块以及时钟元件等市场也分别占有50%、55%、75%的份额。
20、MediaTek(联发科):台湾IC设计公司,专注于无线通讯及数字多媒体等技术领域。虽然华为手机大多采用自家麒麟芯片,但由于麒麟两个系列(麒麟9和麒麟6)分别定位高端和中低端,唯独缺少入门级别芯片。为了减少成本和风险,华为低端手机仍会采用高通或者联发科的入门级芯片。
21、Marvell(美满电子):一家顶尖的无晶圆厂半导体公司,由印尼华桥周秀文及妻子戴伟立女士、周秀武共同创办,公司每年出售超10亿颗芯片,产品包括处理器、存储、无线技术、宽带、以太网交换控制器、收发器、电力线通信、系统控制器等,客户包括RIM、中兴、华为、中国移动、微软、希捷、东芝、三星、思科、HP等。去年,美满电子以约6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芯片制造商Cavium Inc.
22、Micron(美光):为华为供应内存产品,是美国最大的电脑内存芯片商,产品包括DRAM、NAND闪存、CMOS图像传感器、其它半导体组件以及存储器模块,用于前沿计算、消费品、网络和移动便携产品。
23、Microsoft(微软):全球最大的电脑软件供应商,华为Mate 10翻译技术由微软提供。
24、Mitsubishi Electric(三菱电机):始创于1921年,是引领全球市场的电机产品供应商,主要从事信息通信系统、电子元器件、重电系统、工业自动化系统、汽车电装品设备和家用电器等业务。目前,三菱电机在中国独资、合资的企业达三十多家,涉及汽车零部件、工业自动化、家用电器以及电子元器件等领域。
25、Neo Phontonics(新飞通):为华为供应光通讯产品,纽交所上市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光通信器件供应商,总部在加州圣荷塞,在美国、中国、日本和俄罗斯均设有研发和生产基地,产品主有PIC(光子集成电路)器件、模块及子系统等。
26、NTT Electronics:日本NTT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主要产品是半导体激光器件、波长转换激光器、气体探测用激光器、固体欧美激光器等,是全球主要的半导体发光器件供应商。
27、SK HynixSK(海力士):全球前十大半导体公司之一、第二大存储芯片商,主要为华为提供闪存产品。
28、NXP(恩智浦):华为NFC芯片供应商,全球前十大半导体公司,提供高性能混合信号和标准产品解决方案。2015年,NXP宣布与Freescale(飞思卡尔)合并。2016年,NXP又与高通达成协议,同意以470亿美元的价格被高通收购。
29、ON Semiconductor(安森美半导体):世界最大的模拟IC、逻辑IC以及分立半导体器件供应商之一,2016年以2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仙童半导体。
据了解,安森美为华为智能手机提供的产品包括光学防抖、自动对焦、可调谐射频器件、摄像机和充电器的电源管理IC解决方案,以及保护器件等。此外,安森美还给华为的太阳能和大功率应用提供解决方案。
30、Oracle(甲骨文):世界上最大的企业级软件供应商,1989年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在2013年超越IBM,成为继微软后全球第二大软件公司。
31、Qorvo:一家来自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移动、基础设施和国防应用核心技术和射频解决方案提供商。据悉,Qorvo为华为最热门的旗舰智能手机和中端智能手机提供多个创新型 RF 解决方案,包括 RF Fusion™、RF Flex™、高度集成的功率放大器、天线调谐器、高级滤波器和移动 Wi-Fi 解决方案。
32、Rosenberger(罗森柏格):一家拥有近60年历史的国际顶端无线射频和光纤通信技术制造商。目前,罗森伯格亚太公司在北京、昆山、上海、东莞和印度新德里、果阿等城市建成了六大研发和生产基地,同时在中国建立了五大地区服务中心,并且在越南、印尼、新加坡、阿联酋等十余个地区和国家设立了分公司。
业务领域涵盖:通信设备的高速互连解决方案、无线通信网络的天馈/室分系统、汽车电子、楼宇及数据中心布线系统、测试与测量产品、医疗与工业连接产品等。
33、AAC Technologies(瑞声科技):成立于1993年,2005年于香港挂牌上市,目前全球员工超过4万人,其中研发工程师4,206人。瑞声拥有25个销售中心,5大制造基地(中国深圳、常州、沭阳、苏州、越南),以及分别在中国、美国、芬兰、丹麦、韩国、日本和新加坡设立的14个研发中心,2016年营收155亿人民币。瑞声科技为华为手机提供声学元件包括扬声器和听筒等产品。
34、SAMSUNG(三星):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公司,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OLED屏幕、存储器供应商。三星不仅为华为提供屏幕和内存,甚至有消息传出华为海思7nm订单也将由三星代工。
35、Seagate(希捷):美国硬盘制造商,为华为提供硬盘产品。
36、Sony(索尼):索尼是全球最大的图像传感器供应商,为华为提供CMOS感光元件。
37、Sumitomo Electric(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住友电工成立于1897年,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通信厂商之一,主要通过其中国子公司SEA向华为供应光通信器件。
38、Synopsys(新思科技):全球领先的电子设计自动化(EDA)软件工具领导厂商,为全球电子市场提供技术先进的集成电路(IC)设计与验证平台,致力于复杂的芯片上系统(SoCs)的开发。同时,Synopsys公司还提供知识产权(IP)和设计服务,为客户简化设计过程,提高产品上市速度。Synopsys公司总部设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MountainView,有超过60家分公司分布在北美、欧洲、日本与亚洲。
39、SCC(深南电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4年,总部在深圳,主营印制电路板、封装基板和电子装联业务,是国内印制电路板的龙头企业,华为是其第一大客户。另外,其制造的硅麦克风微机电系统封装基板还大量应用于苹果和三星等智能手机中,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30%。
40、Xilinx(赛灵思):全球领先的可编程逻辑完整解决方案供应商,华为新一代智能云硬件平台Atlas搭载了赛灵思高性能的Virtex UltraScale+ FPGA。
41、SPIL(矽品):台湾封测厂,其设在大陆苏州的工厂是华为旗下海思的主要封测代工据点。除了海思,该厂还承接“紫光系”IC设计公司的后段订单。
42、Texas Instruments(德州仪器):世界上最大的模拟电路元器件生产厂商,为华为提供DSP和模拟芯片。
43、TSMC(台积电):全球最大的晶圆代工厂,华为的麒麟处理器就是由台积电代工完成的。
44、Toshiba(东芝):全球前十大半导体公司,华为闪存产品供应商。
45、Western Digital(西部数据):华为硬盘供应商。
46、SYE(生益科技):华为高端PCB主力供应商,多次蝉联华为“优秀核心供应商”大奖。
47、i-brights(阳天电子):是全球化的户外数字标牌跨国公司,也是中航工业旗下的一家子公司,于2017年11月荣获“华为CPC核心供应商金奖”。是华为温控设备的最大供应商,华为通信整机主力供应商以及华为TOP级的结构件供应商。
48、ZHONGLIGROUP(中利集团):华为线缆供应商,前身为常熟市唐市电缆厂,于2007年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并于2009年登陆深交所上市,主营特种电缆、光缆、光伏产品和电站业务。
49、Bollore:成立于1822年,拥有运输和物流、通信、电力存储和解决方案等三个业务。
50、WUS PRINTED CIRCUIT(沪士电子):成立于1992年,2010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挂牌上市,主要从事印制电路板的研发设计和生产制造,其产品广泛应用于通讯、通信设备以及汽车的印制电路
如何评价深圳这座大城市?
深圳已经发展成为一座国际性大都市,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在这里,你会体会到: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教育资源和医疗资源紧缺、高房价和高房租的囧境。
然而,在如此重负的环境下,收入也并不那么高的情况下,为什么大多数还是会选择留在深圳呢?下面就由我来评价一下深圳是怎样的一座大都市。
1、 深圳是一座文明的城市。合理的规划、整洁卫生的街道,气氛祥和的公园、绿地、广场,全面禁烟的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影剧院、图书馆、纪念馆、博物馆、会场等场所安静、文明,车辆、行人各行其道,机动车让行斑马线,车辆、行人服从交警指挥,公交车上为老弱病残孕及怀抱婴儿者主动让座……深圳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标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 深圳是一座包容性很强的城市。深圳常住人口1200多万,亚洲排名第9,人口密度全国排名第一,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2倍,平均每公里就有6000人左右。这里的人大多数都是外来人口,这里的人来自五湖四海,这里的人从不会因为你来自某个地方而受到另眼相看或受到歧视,这里的人不会因为你不会讲客家话或白话而受到歧视,这里的人沟通都用全国人民都会的“普通话”,这里的人不问出身、不问背景、不问靠山,这里的人只谈能力,在深圳只要你有能力,有足够拼的精神,舞台就能属于你!
3、 深圳是一座开放的城市。深圳充满改革和创新的激情,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锋城市。在短短的20多年里,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具备规模的现代化城市,人均GDP位居中国第一,创造了世界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奇迹。深圳的崛起,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实历史性变革和取得伟大成就的精彩缩影与生动反映,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中国在新时期紧跟世界文明进步潮流、大步发展、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
4、 深圳有着很好的就业和创业机会。深圳比邻香港,是一座连接世界各地的大都市,这里人口密集,多种多样的行业如金融业、房地产行业、服务业、互联网、电子、手机产业链条、贸易等,很多工作岗位需要就业人才,只要你具备一定的能力,就一定能找到属于你的工作岗位。深圳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已然从工业化过渡发展成为服务业、金融业占据主导中心的国际化大都市。这种服务业和金融业的大环境下,深圳人口密度高又紧密连接世界各地,会为创业者带来更多的创业机会。
5、 深圳有着很好的发展机遇。深圳是一座满怀创新、充满激情的城市。你可以选择一个拿着固定工资的工作岗位,也可以选择一个有固定底薪+提成的工作,还可以选择一个无底薪只有业务提成的挑战性工作,更可以选择自己创业当老板。深圳有50%以上的人都在从事着跟销售有关的工作,这一类人早就忘却了拿底薪这回事,对这些人来说,更重要的是做多少的销售量,拿多少的业务分成,每个人无形中都在当着自己的老板,大家都清楚收入的高低跟自己的付出成正比。在深圳,也许这个月你的收入没有多少,但说不定下个月你的收入就会翻番甚至超乎你想象!在深圳,随着大家长此以往的积累和拼搏,会让大家越来越觉得,只要愿意努力付出,就会有很好的发展机遇。
6、 深圳是一座宜居的城市。这里有着最宜居的环境,这里四季湿润、阳光充沛,是中国南部美丽的滨海城市,十分适合居住。这里可以称之为绿化之城。深圳目前已建成绿道2400公里,并将大力推进“四季花城、生态花城人文花城”建设,增加城市绿化层次和色彩,丰富城市文化内涵和底蕴。深圳公园众多,空气质量高,“深圳蓝”成为城市靓丽的绿色名片。这里有最完善的设施,城市安全、社会文明、优质的公共服务组成最完善的设施。这里交通便利,这里公交、地铁、高铁、飞机……各种交通工具应有尽有。这里经济发达,经济总量位居亚洲城市前五。这里医疗水平发达,生病不用跑北上广,不出深圳,就可以找国内一号难求的大专家看病,甚至一些疑难病也可以请国际专家会诊。这里教育水平不断提高,深圳人均教育财政支出为11209元/人,居全国首位。这里生活气息浓厚,这里商业场所多,除了购物中心,还有传统市场可以逛,在深圳,就算你加班到深夜,也可以找到一个属于你的深夜食堂。
7、 ……
深圳的优点还有很多很多,这里就不一一举例了!我想众多留在深圳生活和工作的人们,特别是选择安家在深圳的人们来说,除了面对深圳的高物价、高房价、高消费、高压力以外,更多感受到的是深圳的文明、开放、包容、宜居宜业的良好氛围。众所周知,有压力就会有动力,在深圳的人就会深切体会到,生活在深圳这样一座快节奏的城市,会让你永远不停止自己奋发前进的脚步,将紧紧跟随着深圳快速发展的脚步,去同步实现自己人生的各项目标!
“1997那年,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从那以后,深圳仿佛如春笋一般,瞬速崛起,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随着深圳的高速发展和快速创新,将继续引领着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深圳也将继续保持“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大无畏精神!
如何评价深圳欢迎大家多多互动交流,可在评论下方留言!更多详情请关注我们,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和关注🤝🤝
什么优势使重庆GDP在全国位列前茅?
谢谢邀请!
很久以前,在嘉陵江与长江交汇的朝天门码头,船工纤夫围着泥炉,将廉价的毛肚鸭肠之类倒入麻辣汤锅,且烫且吃。往往是入晚时分,火光映着辛劳的面庞和沉静的江水。
贮存于城市记忆里的这幕江边景象,就是如今名播四海的麻辣火锅的发源。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馆长程武彦认为,作为山城的一张名片,重庆火锅的起源看似寻常粗放,却烙印着深厚的地方人文特征。“麻辣火锅是与重庆人性格匹配的集大成者。”
目前重庆约有2.63万家火锅店,直接从业人员50万人。虽然营业额过亿的火锅店已有数十家,但规模较小的仍是主流,它们遍布街头巷尾,招牌不彰,火辣的气息照样从门前黄桷树浓密的枝叶间热烈地散出。
“火辣是重庆人骨子里与生俱来的特质,无论古代尚武的精神还是今天实干的行事风格。”程武彦馆长关于重庆历史与人格生成的讲述,总能找到现实的呼应。
当各地还在供给侧改革中摸索时,重庆的改革经验已率先出炉。“重庆速度”、“重庆奇迹”则更为经济金融界津津乐道:GDP连续十多个季度以两位数增长领跑全国,高质量的工业利润增长和金融、服务贸易增长让人刮目相看,以渝新欧、中新项目为代表的开放布局正使重庆突破地理局限转身成为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前沿高地。
“山城”奇迹:快且有质量的增长上半年,重庆GDP增速达10.5%,连续多年在全国名列前茅。
从高处俯瞰,这座位于中国西部的城市地势起伏极大,高楼大厦建于山坡之上。3000多万居民的家园坐落在世界第三大河长江的岸边,让其显得庞大而复杂。然而,重庆人谙熟生存发展之道,转方式、调结构的理念渗透于山城的每个细部:当你坐上某列轻轨,它将巧妙地带你穿过山体隧道、盘游在筑于山腰的民房,再越过横跨江面的大桥。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重庆人,身在重庆20余年,感受到的也是一条改革的“快车道”。通过改革拓展发展新空间、构建产业新体系、完善发展新机制,从而快速发展经济新动能。
重庆市经济部门负责人和企业家都强调,比重庆速度更重要的是重庆结构和重庆效率,结构指的是工业布局、产业结构和投资结构,效率就是扎扎实实抓好改革落实。
多年以前,有着“汽摩之都”之称的重庆还是汽车摩托车“一业独大”,尤其是摩托车产业,“重庆造”摩托一度占据全国生产量60%以上。
惠普公司4000万台产能电脑生产基地落户重庆是一个转折。之后,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代工企业富士康也被引入。随着广达、英业达等国际IT巨头纷纷落户,重庆已有了由品牌商、代工企业、零部件企业组成的“5+6+800”全球最大电脑产业集群,即五大品牌商、六大整机商、800多家零部件厂商都集聚在重庆。
发展至今,重庆已经构筑起“6+1”支柱产业齐头并进格局,其中,电子信息产业和汽车为两大主动力。目前,重庆已拥有全球最大电脑产业集群和全国最大汽车生产基地,全球每三台笔记本电脑就有一台重庆造,全球每9辆汽车中就有1辆重庆造。
从灯火通明的解放碑商圈到人潮如织的洪崖洞的吊脚楼商业区,各商圈购销两旺的繁荣景象印证着重庆的商业活力。
在这其中,金融服务业的活力也不可忽视。无论是工业还是服务业,或是金融质量和投资结构,重庆经济的主要分支都在散发着活力。
就像一块具有强大磁场的吸铁石,充满活力的山城重庆源源不断地吸收着散落在全国各地的重庆籍人才回流。根据重庆汇博人才网人力资源专家观察,从2012年到2015年,重庆回流人才的比例正在逐年上升,从最初的5%上升到了去年的12%,2016年则有达到15%。
这堪称一种奇迹。在世界经济仍旧处于动荡时期的当下,重庆是其中一个鲜活的点,它是流动的,又是平稳的。
全产业链“筑巢”有效供给重庆正通过打造三个集群来形成供给能力。在创造新供给、打造新动能这条路上,山城重庆也已率先布局。围绕增加有效供给,重庆市政府已经做了两件事,分别是集群化发展支柱工业和大力推动战略新兴服务业。
重庆正通过打造三个集群来形成供给能力。一是上中下游产业链的集群,从上游的原料零部件、研发到中游的集成制造,再到下游的物流运输、销售、金融、结算,也就是说,从产品诞生到销售回款,整个产业链形成了集群;二是同类企业集群共生的集群;三是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集群。
相比工业领域,服务业领域的集群能量更为惊人。
位于解放碑旁边的重庆交易大厦,密集挂着重庆药品交易所、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重庆市联合产权交易所、重庆股份转让中心等牌子,这些要素市场堪称上述三个集群的高度浓缩。
从人类历史上以贝壳作为等价物充当支付手段,到如今由要素市场聚拢资金资源,金融在经济活动中正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重庆行走在盘活金融这条路上。金融业已经成为重庆市支柱产业,其自身发展本身就提供了诸多有效供给。一方面,做好服务“加法”,通过着力构建全牌照机构体系,增加各类金融资源供给;另一方面,做好资金“减法”,密切配合产业结构调整、去产能的计划安排及进展情况。
金融和服务贸易使世界真正打开。重庆启动实施了跨境电子商务、保税商品展示交易、保税贸易创新、大数据云计算、国际金融结算等五大服务贸易专项。2015年服务贸易额达到172亿美元,增长31.3%。
而打造铁水空枢纽、口岸和保税立体式的开放体系,则是重庆增加服务供给行动的又一代表作。位处中梁山和缙云山之间的重庆西部现代物流园正在作出实践。重庆西部现代物流园地处重庆主城西郊的西部新城,这里还有被称为中国“西部硅谷”的重庆西永微电子产业园,惠普、IBM、微软、中科院软件所、中微半导体等机构已入驻园区。
十大战略新兴产业加速抢跑电子核心部件、物联网、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新材料、高端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及智能汽车、MDI及化工新材料、页岩气、生物医药、环保等十大战略新兴产业,成为重庆供给侧改革主战场。
外向型城市实验从重庆自贸区到中新合作项目,重庆正瞄准打造内陆开放高地,重启向西通道。
国务院宣布新增7个自贸区试点,重庆毫无悬念入选。根据部署,重庆自贸区主要是落实中央关于发挥重庆战略支点和连接点重要作用、加大西部地区门户城市开放力度的要求,带动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实施。
重庆自贸区面积预计为120平方公里,由两江新区、重庆西部物流园、重庆微电子园三部分构成。其中,两江新区将以保税港区为主体,江北嘴金融新城等区域都可能被纳入。
然而,重庆还有更新形态的开放高地,那就是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这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在中国西部地区开展的一个战略性合作项目,主题是“现代互联互通和现代服务经济”。项目以服务贸易为主题,将金融服务、航空、交通物流、信息通信技术作为重点合作领域。
与常规的工业开发区或者城市开发区有所不同,该项目选择重庆市作为运营中心,但投资空间、活动空间、辐射空间可以是中国西部、内陆地区,也可以是东南亚地区或者“一带一路”地区,是一个“存量+增量”、“有形+无形”、“重庆+国内外”并存与叠加的示范项目。
从重庆自贸区到中新合作项目,重庆正瞄准打造内陆开放高地,重启向西通道。其中,“渝新欧”国际铁路大通道已将沉寂了千百年的古丝路唤醒,使重庆从对外开放的大后方变成了前沿阵地:华东、华南等地的电子产品借道“渝新欧”出口欧洲,NTT公司、德迅集团、德铁等一批世界知名物流运输企业落户重庆。
摊开重庆地图,渝中半岛、江北新城、南滨路一带形成三足鼎立的城市格局,稳固而又有张力。这里是巴渝城提纲挈领之地,重庆的故事无论新旧都从这里开始。
再次站上江北嘴高楼之巅。嘉陵江与长江交汇处,四岸灯火依然与星月交灿。古老山城最重要的历史人文景观也尽在眼前,只是,朝天门不再迎官接圣,千厮门也不仅仅黍稷稻粱。作为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两大国家战略的战略支点,这里的改革还有更多更新的故事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