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最新武器研发,有人说美国作为世界霸主?
持续研发超级武器是美国的全球战略和核心利益决定的。
“力量促和平”,“保持一超独大”,“一小时打遍全球任何角落”,“军事优先是实现美国优先的基础”,“让美军再次强大是让美国再次伟大的重要前提”,“同时打赢两场局部战争”等等,都是美帝军事霸权的体现!
美元霸权是根本。
首先,美元与石油挂钩,逐步建立以美元为主导的金融体系(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结算体系,SDR,世界信用评级架构),世界任何贸易的买卖与交割都要通过美元才能完成。有了这样的美元霸权,美国就可以通过不断地印钱来购买其他国家的任何产品。如果钞票印越多怎么办?美国可以向拥有美元的国家借钱,用美国的国家信用做保障,并且给予一定的回报。通过不断的提高利率来让美元不断的回流,然后又可以通过手中的美元以最低的价格来购买其他国家的财富,完成一次剪羊毛--不劳而获。维护石油美元地位的,就是军事霸权。打仗就是打钱,没有钱,就没有军事研发的投入,就没有军事装备的发展。有钱,就可以研发超级武器,维持军事开支。有了美元霸权,才有耀武扬威的航母,才有世界各地的美国大兵。一旦失去美元霸权,自然也就无法供养庞大的军队。所以--
军事霸权是保障!
格里芬(美国国防部主管研究与工程的副部长)说过:“美国必须在军事技术领域保持明显优势地位,才能阻止中俄改变世界秩序,美国不能只是发展同等实力。遏阻和威慑他们的唯一办法就是比他们更强大,非常明显的强大,他们才不会选择与你交战。让敌手知道他们无法在冲突中取得胜利,这样的做法成本确实昂贵,但是,比真正战争的花费要小得多。”可见,他们认为唯有军事力量可以压垮整个世界。一旦美国失去军事优势,美国将失去经济来源(不劳而获)和话语权,在军事上得不到保障,石油美元地位将不保!
所以只要有去美元化的苗头,美国的军事大棒就会毫不犹豫的抡上去。欧盟搞欧元,科索沃战争爆发了;伊拉克想用欧元结算,萨达姆被吊死。所以要想去美元化,就要有绝对的军事实力做保障,这也就是为什么美国为什么要保持绝对的军事领先的原因。
美国的霸权就是美国的印钞权,美元霸权是美国经济的强盛的根本,经济强盛才能维持庞大的军事投入和研发!军事霸权保障了美元霸权的地位,防止挑战美元霸权的货币出现,两者相辅相成。支撑美国霸主地位的:美元霸权+军事霸权!
据说美国已研究出丧尸病毒?
丧失病毒这东西呢,我们目前从可以公开获得的信息渠道看,基本上就是好莱坞的电影,但是从一些道家的典籍和流传的道家的一些故事里面反映出,好像在几百年前中国的就是道教方面就有这东西,据说把这种东西吃了以后,人就可以变得力大无穷,但是可能活不会不会活很长时间,然后就死掉了。
美国还有能力阻止日本研发装备进攻性武器吗?
日本舰载机是F-35,而日本没有核心技术造不出自己的五代机。没有核潜艇,美国驻军撤不了,不是美国控制不住日本攻击性武器,而是美国觉得中国军力涨得太快,靠自己顶不住,只好给日本松松套,给它一些攻击性的武器再加上它自己发展一些。
其实看航母就知道,船日本造让日本野心释放一下,但武器得买美国的。日本五代机的发动机材料刚刚的,可缺得关键技术也不见美国帮一下,而且F-35日本人还入了股。
为什么一般国家无法拥有洲际导弹?
1960年,一声巨响,160名顶尖专家当场化成灰烬,140吨洲际导弹生生被大火吞噬,此次事件发生于苏联,事情的真相被隐瞒了30年才公布于众。
正常来说,洲际导弹指射程在8000公里以上的远程弹道式导弹,它是一个国家核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枚洲际导弹可以摧毁10个中型城市,威力巨大而且不好拦截,这正是洲际导弹的可怕之处。
世界上有哪些国家拥有洲际导弹。世界上仅有五常国家拥有洲际导弹,即中国、英国、美国、法国、俄罗斯。最早的洲际导弹计划起源于德国,二战时期德国著名火箭专家沃纳·冯·布劳恩提出的A9/10系列,当时的设想是这款洲际导弹的射程要达到5000公里,但是后来德国战败,这项计划也就没有实现。
最早拥有洲际导弹的是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苏联和美国为代表,开始进军洲际导弹领域,因为洲际导弹的射程基本可以覆盖全球的各个角落。1957年苏联成功首次试射第一枚SS-6洲际导弹,随后的1959年美国第一枚洲际导弹“宇宙神”开始装备。相比之下,SS-6洲际导弹有很多劣势,很快就被淘汰了,因为体积太大而且燃料不宜储存。
从洲际导弹诞生到如今,已经发展到了第五代洲际导弹,其中以俄罗斯的“白杨-M”洲际导弹为代表,射程在10000公里以上,因为其优异的性能,防御系统很难拦截。
洲际导弹的发射方式。目前洲际导弹的发射主要有三种方式,海基型、陆基型、车载型,海基型发射是一个国家真正的杀手锏,顾名思义,这种发射方式是在水下完成发射,将导弹弹体安装在核潜艇上,而核潜艇可以潜伏在海水中几个月不露头,雷达也不容易发现,具有很好的隐蔽性。第二种是陆基型发射,这种发射方式可以达到导弹的最大射程,采用发射井发射。最后一种车载型发射具有高机动性,可以用火车运输也可以用汽车运输,俄罗斯的“白杨-M”便是采用这种发射方式。
洲际弹道导弹的意义并不是在战争中体现,而在于威慑,一个国家有了洲际导弹就有了一定的话语权。洲际导弹的发射可以分为两个过程,其一、借助火箭的推力将洲际导弹发送至外太空,而提前的轨道和发射预定的高度都是提前计算和设置好的。其二、当导弹穿过大气层以后,会关闭引擎,此时助推发动机会与弹头分离,而弹头会在惯性以及地球引力的作用下以十几倍因素飞向指定目标。这是洲际导弹从发射到命中目标的整个过程。
一定程度上说,洲际导弹的威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核弹头,据统计,俄罗斯目前有7350颗核弹头,美国拥有6950颗。俄罗斯2019年开始服役的萨尔马特导弹可以携带多达10枚75万吨TNT当量的核弹头。
为什么一般国家无法拥有洲际弹道导弹。今年年初,印度计划部署“烈火”-5弹道导弹,印度人自己称这是一款洲际弹道导弹,射程在5000公里左右,可以携带1.5吨弹头,但从发射平台、有效载荷方面来看,这款导弹充其量是战略导弹,根本没有机会入围洲际弹道导弹。对于印度以及世界各国来说,拥有洲际弹道导弹是一个梦想,但现实很残酷,只有五常有正儿八经的洲际弹道导弹,为什么?
㈠洲际导弹需要考虑的技术问题。
洲际导弹需要的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发射出舱,并通过大气层外的高速滑翔飞向敌战区,这个过程相当于把核弹装进火箭发射卫星一样,助推发动机和弹头分离,此时相当于在大气层外掉个弯然再命中目标。那么就面临几个核心问题。
其一,动能能否满足。弹头最终能否命中目标,取决于助推发动机和导弹分离时的高度,而需要多大的动能才能刚好满足。
其二、如何突破对方的防御系统。虽然理论上来说是不可能100%突破防御系统,但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如何突破这个问题,不然洲际导弹将失去意义。
其三、材料问题。当导弹进入大气层以后,由于空气阻力摩擦产生的热量高达几千度,普通的材料根本扛不住。
其四、命中精度。目前最先进的洲际导弹可以命中上万公里外100米之内的目标,只有高精度才有高威慑力,所谓的指哪儿打哪儿就是这个意思。
㈡核弹头才是重中之重。
洲际导弹搭载普通弹头、搭载核弹头,这两种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洲际导弹诞生以来,似乎携带核弹头已经成了洲际导弹的标配,但研发出一款性能优良的核弹头绝非易事。如今,射程最远的当属俄罗斯萨尔马特洲际导弹,达到了18000公里,最关键的是这款导弹采用分导式多弹头机制,比如说携带了15枚核弹头,这15枚弹头可以独立瞄准。
㈢资金问题。
洲际导弹和航母一样,都是特别烧钱的武器,一枚俄罗斯“白杨M”导弹的价格为2500万美元/枚,美国“民兵3”洲际弹道导弹价格大约在3300万美元一枚左右,一枚洲际导弹从研发、试验到生产整个过程的费用可能在40亿美元左右。此外,还面临保养和维护问题,一枚核弹头一年的维护费用就要花掉1300万美元。所以仅资金来说,就不是一般小国可以承受的。
㈣洲际导弹的研发是一个综合性问题。
除了考虑技术和成本以外,还要考虑国际社会的舆论以及限制,因为今天稳定的国际局面来之不易,如果有更多的国家拥有洲际导弹,那么必然这种平衡会被打破。此外,很多国家没有自己的军用卫星,目前大多数洲际导弹的制导系统为GPS制导,所以必须要求有自己的军用卫星。当然,如果采用精确的惯性制导就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了。
洲际弹道导弹也有克星。那威力巨大的洲际导弹有没有克星,当然有,自古以来,万物都是相生相克的,洲际导弹同样如此。反导系统被称为“国家之盾”,一个先进的反导系统可以在空中成功拦截导弹,从而使洲际导弹失去作用。一个反导系统由预警系统、识别系统、防御系统等组成,起关键作用的是防御系统的反弹道导弹导弹拦截器。
导弹拦截相对于敌方的导弹发射,是相对的。一般有三种拦截方式,即初始段拦截、中段拦截、末端拦截。初始段拦截指的是导弹刚发射,正往大气层外飞行时,实施拦截,虽然此时速度较低,但是风险很大,意味着要进入对方的领空实施拦截,这绝非易事。中段拦截是目前主流的拦截方式,即在助推发动机和弹头分离,弹头进入大气层阶段实施拦截,成功率也最高,目前掌握中段拦截的国家仅有三个,中国、俄罗斯、美国。末端拦截风险最大,此时的弹头速度最大,能量最多,意味着在即将命中目标时才实施拦截,基本做不到。
俄罗斯的S-400系列反导系统有地表最强的称号,也不得不承认这款反导系统的厉害,最新的S-500反导系统最大有效拦截射程600千米,更关键的是,它可以一次拦截10个目标,反应时间只有3秒钟。
结语—我国的洲际弹道导弹。“东风快递,使命必达”,这是很多人都耳熟能详的一句话,说的正是我国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有效射程14000公里,可携带10枚分导式核弹头,威力最大的弹头300万吨爆炸当量,相当于230个当时美国在广岛投放的原子弹的威力,其综合性能在世界现服役的洲际弹道导弹里面能排进前三。
而且,我国的反导系统同样在世界前沿水平,拥有天基红外预警和雷达探测体系,我国已经掌握了末端拦截到中段拦截,从地面拦截到空中拦截的核心技术,因此可以说我国的反导系统不比其他国家的弱,甚至在有些方面超过了其他国家的水平。
我国以后会不会研发垂直起降战斗机?
要问中国有没有垂直起降战斗机?有还是有一架的,毕竟北航展览馆里还有一架从英国某私人飞机收藏家手里搞来的“鹞-GR3”,但是批量装备部队与实战运用那肯定是没有的。
不过尽管没有这种东西,但是要说没有做过一定的分系统乃至整机预研那也肯定是假的,要说没有去看过苏联的冷战遗产,也就是那个丢在茹科夫斯基荒地里的Yak-141垂直起降战斗机原型机那也不科学。
毕竟目前就按照笔者了解到的情况,我国的航空工业部门攻克F-35B那个尾喷管的弯扭结构关键技术及相配套的飞控系统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只不过现在海军航空兵和空军航空兵都没有提出研发要求,因此目前也就是手里握着技术储备。
至于你说我国海军航空兵和空军航空兵到底要不要这种东西,按照笔者的想法,空军航空兵肯定是不要这种东西的——很简单,垂直/短距离起降战斗机这种东西,在空军航空兵的发展历史上已经被证实是走了“邪路”的东西,属于冷战前期对峙双方精神紧张脑洞大开的产物。
冷战前期西欧各主要国家面临的威胁是啥?不,不仅仅是笼统的所谓“苏联的钢铁洪流”,而是一旦开战苏军以战术核武器开道,实施大纵深向心突击的装甲集团军和威胁性更大的纵深战役机动集群(1970年代以后)。无论是战术核武器还是坦克集团军还是战役机动集群,基本上都意味着一旦开战北约战略战役纵深五百公里以内的所有机场随时都有被“飞龙骑脸”的危险。
作为应对措施,分散部署、野战机场、筑垒机场工事都是应对措施,而研发垂直起降战斗机自然而然地也成了一种应对措施——这货根本不需要机场,有个篮球场大小的空地就可以起飞作战。
因此实际上“鹞”式战斗机开始是皇家空军一个劲儿在那鼓捣的项目,主要目标是研发一种可以执行近距离空中战术支援的飞机,最早装备部队的年份是1969年。
但是实际上皇家空军很快发现,所谓的垂直起降战斗机并不科学——一方面是受限于70年代的航空技术,它那四个“飞马”发动机维护特别复杂,理论上的“有个篮球场/停车场就能起飞”在实战运用中只是一种美好的想象,毕竟任何飞机都无法脱离机务保障部队运作,分散部署的形式反而还分散了保障部队的力量,提升了保障难度。
另一方面来讲,这个垂直起降战斗机普遍有着耗油量大得吓人的问题,我们还是以皇家空军的“鹞GR3”来讲,在实施全垂直起降模式的情况下理论作战半径只有93千米,在实施短距离起飞的情况下作战半径也只有300多千米——这简直已经不是机场围墙保卫者了,而是机场跑道保卫者了。
故而这种垂直起降战斗机在空军航空兵的装备发展历史上很快就成了昙花一现的玩意儿,大家还是觉得发展跑道抢修技术、机堡加固技术、野战机场起降技术、高速公路起降技术比较科学。
等到冷战结束之后俄军彻底放弃了面对西欧的大规模战争计划,而其它地区可能发生的大规模军事冲突暂时也都没有使用战术核武器开道、战役机动集群骑脸的危险,因此,世界各主要国家的战术空军航空兵很快都彻底放弃了垂直起降战斗机。
而从海军航空兵而言,垂直起降战斗机在所在军种也是一种非常特殊的产物,不能脱离所在军种的地位、战役想定乃至国内政局来考察。
就拿倒霉的英国皇家海军来讲,皇家海军装备“海鹞”其实是工党政府强行喂SHI的结果,工党政府砍掉了皇家海军全部的舰队航母跟配套的F-4K舰载战斗机跟掠夺者攻击机以及“塘鹅”预警机,万般无奈之下皇家海军只得退而求其次把新一代航空母舰以“全通甲板载机巡洋舰”的名义塞进了海军作战序列。
常规起降舰载机那是没戏了,咱就退而求其次玩垂直起降的战斗机吧,毕竟有总比没有强,皇家海军这才在空军的“鹞GR3”的基础上研发了“海鹞FRS1”。
至于苏联红海军,同样也是戈尔什科夫跟其徒子徒孙忽悠“赫秃子”跟“勃总”瞎塞私货的结果,把1143级航空母舰(也就是著名的“基辅”级)以“载机巡洋舰”的名义塞进了红海军的造舰计划,然后强行装备了一小批Yak-38“铁匠”型垂直起降舰载机用于承担建立防空阻塞线的任务(实际上Yak-38性能极差,连基本的飞行训练都无法保证,所谓的区域防空任务在实战中大概率也就是个画饼)。
再说美国海军陆战队,海军陆战队之所以拼命捣鼓AV-8B,然后还一定要咬死F-35B不放松,最主要的还是四等人身为独立军种一定要具备自己的攻防能力,说白了,就是军种矛盾,为了刷存在感的需要。
但是尽管说是这么一说,美国海军陆战队作为当前各国唯一一个装备有垂直起降战斗机,尤其是最后要装备300架以上第四代垂直起降战斗机F-35B的军种,对我们的威胁可以说非常巨大。
一方面,按照美国海军与海军陆战队的作战想定,舰队决战时可以将携带有F-35B的两栖攻击舰部署在次要威胁方向上用来实施战役佯动,吸引假想敌的区域拒止火力,为己方真正的舰队决战兵力让出进攻通道;
另一方面,海军陆战队自己装备、自己指挥的固定翼舰载机可以极大地提升战场与战役纵深遮断的效率,毕竟哪个军种给自己搞支援都不如自己给自己支援来的快准狠。
从这个意义上讲,笔者还是非常希望我们能上马自己的垂直起降战斗机项目的,但是到底国家有没有这方面的想法,目前不清楚。
以上是《军武次位面》为您解答,赞同回答的话,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