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注册域名?成本多少,怎么样申请公司域名与网站?
公司网站制作与申请的教程:
步骤一:进入鸣蝉SaaS系统页面,选择首页大图【注册账号】按钮,如图所示。
步骤二:进入注册页面,填写用户名账号密码,账号密码忘记可以重新注册,或者联系网站找回。
步骤三:完善网站注册信息,填写网站名称、手机号和邮箱等基本信息,如图所示。
步骤四:进入网站类型选择页面,选择【响应式建站】,如图所示。
步骤五:进入建站系统后台,点击【新建网站】按钮,创建【网站名称】如图所示。
步骤六:点击右侧【网站设计】进行挑选合适的响应式模板,也可以进行在线升级。
免费版拥有系统提供的二级域名,升级付费版可绑定独立域名,如果不需要全程委托设计,那么只需支付服务器费用即可,如图所示。
步骤七:在模板库挑选喜欢的模板进行预览,确定好后可以选择【选用】进行一键生成,系统自动进入网站前台编辑界面,自由替换文字、图片等信息。
步骤八:设计好后,点击【保存】即可,完成网站搭建工作。
最后,预览网站搭建成果即大功告成,该响应式网站独立操作管理后台系统,整体界面更轻、更简单流畅,如图所示。
域名投资的有什么法则?
玩域名玩的就是个心态,很多人初入米市,还普遍存在捡漏心里,一米发的心态非常普遍也非常严重,期望的价格往往高的离谱,结果没多久手里面一堆一堆的垃圾域名,何必呢。做好了前面的准备工作,就要开始投资上路了,「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相信这句话很多人听的耳朵都起茧子了,但是对于一个准备在投资和财富管理方面有所建树的人来说,有几个重要的原则,必须牢记在心。捡漏心理要不得。坚决不做“最大的笨蛋”,域名投资有一个著名的“最大的笨蛋”理论。投机行为的要害是判定“有没有比自己更大的笨蛋”,只要自己不是最大的笨蛋,那么自己就是赢家。假如没有愿意出更高价格的“更大笨蛋”来做下家,那么你拿着高价买来的域名,自己就成了“最大的笨蛋”。不懂的东西坚决不碰,不要去赚你认知之外的钱。聚焦精品域名。坚持长线拒绝短炒,坚决不碰鸡肋。
为什么域名是要买的?
我就根据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尽量通俗的回答一下吧。
首先,就是要理解为什么需要域名,我觉得题主应该是明白这一点的吧,就是为了方便人们记忆。每个在使用的域名都对应一个唯一的ip,网络可以通过对用户来说相对好记的域名找到对应的ip,然后用相应的服务器中获取资源。
那么就要说一下互联网怎么根据域名来找到相应的ip了。这个过程叫做域名解析,在这里就不得不提域名系统(DNS)了。互联网中有很多的DNS服务器,这些服务器里存的就是域名与ip之间的对应关系。你电脑在连上网络之后,还必须设置一个DNS服务器的ip地址,这个默认是自动获取的。当你在浏览器中输入一个域名(比如www.baidu.com)的时候,系统会将你的请求发给你电脑上设置的DNS服务器上,该DNS服务器会查看这个系统里有没有这个域名与对应的IP,如果有的话,那么好,就直接找到了我们需要的ip地址,接下来直接对对应ip的服务器请求资源就行了,客户的体验就是在浏览器界面上显示百度首页。如果那个DNS服务器上没有这个域名的信息呢,它会根据域名的规则,向其他的DNS服务器查询,只要这个域名被注册了,肯定是能查询到的。
也就是说,你花钱买域名,实际上就是花钱把域名与你服务器的对应关系保存在互联网的DNS服务器中,如果别人需要通过域名访问你的网站了,可以通过互联网中的DNS服务器找到你的服务器,访问你的网站。
那么不买域名可不可以呢?当然可以,不过是有一些前提条件的。
1.如果你想让互联网中所有人都能通过域名访问你的网站(不考虑由于某些特殊原因被限制访问),那么原则上你必须买一个域名。但是如果你能神不知鬼不觉地黑进一些关键的DNS服务器,然后把你的域名信息写到这些服务器的数据库里,那么你当然不用买域名,不过。。。
2.如果你只需要某个局域网内的用户可以通过域名访问你的网站,你又跟这个局域网的网管比较熟,那么在不违反规定的情况下,你直接让网管把你的域名信息加到这个局域网的DNS服务器里也行,不过如果用户电脑里的DNS服务器设置的不是这个局域网内的DNS服务器,那基本上还是访问不了。
3.这就要提到host这个概念了。可以上网的操作系统里基本上都会有hosts文件,里面存放的就是域名与ip的对应关系。当你通过域名访问一个网站时,操作系统先在hosts里找,如果有这个域名呢,那么直接就找到目标IP了,都不用再通过DNS解析了。这么说来,每台电脑也都相当于一个小型的DNS服务器,不过这服务器只能给这台电脑自己用。如果你能够让你希望能访问你这网站的所有人,都能在他们的网络设备中的hosts里加上你这个域名和ip,那么也就没必要买域名了。
目前我就想到上面这三种情况,其实前两种某种程度上是类似的。不考虑上面这三种情况,你如果不买域名(不包括别人给你买、搞活动赠送什么的),而是自己设置一个域名,别人没法通过你设置的域名找到你的服务器啊。不知我说明白没有。
说句题外话,第三个方法我一直在用。当然,我用这个方法不是因为域名好记,而是要通过域名来区分一个服务器中不同的服务。题主如果去百度的话,可以查到一个域名只能对应一个ip(不考虑不同协议),而一个ip可以对应多个域名。这就涉及反向代理之类的知识了,点到为止。
有必要将一整套域名都注册下来吗?
完全没必要,除非你资金没问题。目前域名的后缀已经高达一百多种,如果每个人都把跟自己相关的后缀全部注册下来,成本会比较高而且没什么用。
一般情况下,选择一个.com的或者.cn的就可以了。
.com域名是国际上最受欢迎的域名后缀,而.cn是我们中国的域名。所以注册这两个域名是必须的。
现实中确有不法份子把你注册了的域名之外的其他后缀进行注册,他们的目的无非两个,一是希望你高价购买他们手上的域名,二个是盗用你的域名和品牌去干别的。但这两种在目前已经受到法律的约束,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时,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让他赔偿损失,并让域名商将它判为你所用或者回收。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二维码的重要性和普及性已经大大高于域名,未来移动设备识别的肯定主要是二维码,域名的重要性一定会大大减弱。
服务器怎么搭建?
你是要搭什么服务器?这里分享个linux的web服务器搭建,大概步骤就是下载服务器软件,安装-----启动服务器,修改配置文件-----修改相关路径-----定义服务器属性---测试,收工,
Nginx web服务器
1、下载nginx
命令:wget http://nginx.org/download/nginx-0.8.54.tar.gz
2、解压
命令:tar zxvf nginx-0.8.54.tar.gz
3、进入目录
命令:cd nginx-0.8.54
4、安装依赖包
命令:yum -y install gcc pcre-devel openssl openssl-devel (没有网络可在centos中找相关rpm)
5、执行 ./configure
命令:./configure
6、继续安装
命令:
make
和
make install
7、启动nginx服务
命令:/usr/local/nginx/sbin/nginx
8、重启nginx服务
命令:/usr/local/nginx/sbin/nginx -s reload
9、修改站点的配置文件
命令:vi /usr/local/nginx/conf/nginx.conf
10、多站点设置
⑴、在 /usr/local/nginx/conf/ 下创建 vhost 目录
命令:mkdir /usr/local/nginx/conf/vhost
⑵、在 /usr/local/nginx/conf/vhost 里创建一个名字为 linlik.conf 的文件,把站点配置文件写入(请查看最下面的站点内容)
命令:vi /usr/local/nginx/conf/vhost/linlik.conf
⑶、打开 /usr/local/nginx/conf/nginx.conf 文件,在相应位置加入 include 把以上2个文件包含进来
在页尾后括号上面加入一句:include vhost/*.conf; 然后保存退出并重启nginx服务
11、多站点的站点配置文档内容
如下:
server
{
listen 80;
#listen [::]:80;
server_name jiahaolin.com www.111cn.net;
index index.html index.htm index.php default.html default.htm default.php;
root /www/jiahaolin;
include emlog.conf;
#error_page 404 /404.html;
location ~ [^/]\.php(/|$)
{
# comment try_files $uri =404; to enable pathinfo
try_files $uri =404;
fastcgi_pass unix:/tmp/php-cgi.sock;
fastcgi_index index.php;
include fastcgi.conf;
#include pathinfo.conf;
}
location ~ .*\.(gif|jpg|jpeg|png|bmp|swf)$
{
expires 30d;
}
location ~ .*\.(js|css)?$
{
expires 12h;
}
access_log /home/wwwlogs/jiahaolin.com.log access;
}
NGINX下如何自定义404页面
IIS和APACHE下自定义404页面的经验介绍文章已经非常多了,NGINX的目前还比较少,为了解决自家的问题特地对此作了深入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NGINX下配置自定义的404页面是可行的,而且很简单,只需如下几步:
1.创建自己的404.html页面
2.更改nginx.conf在http定义区域加入: fastcgi_intercept_errors on;
3.更改nginx.conf(或单独网站配置文件,例如在nginx -> sites-enabled下的站点配置文件 )
中在server 区域加入: error_page 404 /404.html 或者 error_page 404 =http://www.xxx.com/404.html
4.更改后重启nginx,,测试nginx.conf正确性: /opt/nginx/sbin/nginx –t
#502 等错误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配置。
error_page 500 502 503 504 /50x.html;
注意事项:
1.必须要添加:fastcgi_intercept_errors on; 如果这个选项没有设置,即使创建了404.html和配置了error_page也没有效果。fastcgi_intercept_errors 语法: fastcgi_intercept_errors on|off 默认: fastcgi_intercept_errors off 添加位置: http, server, location 默认情况下,nginx不支持自定义404错误页面,只有这个指令被设置为on,nginx才支持将404错误重定向。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说设置了fastcgi_intercept_errors on,nginx就会将404错误重定向。在nginx中404错误重定向生效的前提是设置了fastcgi_intercept_errors on,并且正确的设置了error_page这个选项(包括语法和对应的404页面)
2.不要出于省事或者提高首页权重的目的将首页指定为404错误页面,也不要用其它方法跳转到首页。
3.自定义的404页面必须大于512字节,否则可能会出现IE默认的404页面。例如,假设自定义了404.html,大小只有11个字节(内容为:404错误)。
Nginx 配置安装以及一些常遇到的错误
nginx 编译安装 一、安装nginx时必须先安装相应的编译工具
yum -y install gcc gcc-c++ autoconf automake
yum -y install zlib zlib-devel openssl openssl-devel pcre-devel
建立nginx 组
groupadd -r nginx
useradd -s /sbin/nologin -g nginx -r nginx
id nginx
zlib:nginx提供gzip模块,需要zlib库支持
openssl:nginx提供ssl功能
pcre:支持地址重写rewrite功能
Nginx 官网下载地址: http://nginx.org/ 最新版 http://nginx.org/download/nginx-1.5.2.tar.gz
二、tar -zxvf nginx-1.2.8.tar.gz
三、cd nginx-1.2.8
配置
四、./configure \
--prefix=/usr \
--sbin-path=/usr/sbin/nginx \
--conf-path=/etc/nginx/nginx.conf \
--error-log-path=/var/log/nginx/error.log \
--pid-path=/var/run/nginx/nginx.pid \
--user=nginx \
--group=nginx \
--with-http_ssl_module \
--with-http_flv_module \
--with-http_gzip_static_module \
--http-log-path=/var/log/nginx/access.log \
--http-client-body-temp-path=/var/tmp/nginx/client \
--http-proxy-temp-path=/var/tmp/nginx/proxy \
--http-fastcgi-temp-path=/var/tmp/nginx/fcgi \
--with-http_stub_status_module
或者使用默认的 直接 ./configure
编译并且安装
五、make && make install
编译完成后 make install 进行安装 安转后就大功告成拉
小结:centos没有安装make编译器
解决:yum -y install gcc automake autoconf libtool make
重启动命令 /usr/local/nginx/sbin/nginx -c /usr/local/nginx/conf/nginx.conf 更多参考 nginx --help
nginx 的配置以及常见小问题 如下:
nginx: [emerg] bind() to 0.0.0.0:80 failed (98: Address already in use) 错误解决
nginx: [emerg] bind() to 0.0.0.0:80 failed (98: Address already in use)
nginx: [emerg] bind() to 0.0.0.0:80 failed (98: Address already in use)
nginx: [emerg] bind() to 0.0.0.0:80 failed (98: Address already in use)
nginx: [emerg] bind() to 0.0.0.0:80 failed (98: Address already in use)
nginx: [emerg] still could not bind()
问题描述:地址已被使用。可能nginx服务卡死了,导致端口占用,出现此错误。
解决方法:首先用lsof:80看下80端口被什么程序占用。lsof返回结果如下:
COMMAND PID USER FD TYPE DEVICE SIZE/OFF NODE NAME
nginx 3274 root 6u IPv4 10664 0t0 TCP *:http (LISTEN)
nginx 3547 nginx 6u IPv4 10664 0t0 TCP *:http (LISTEN)
发现是nginx程序,所以我们把nginx服务k掉,重新启动服务。。命令如下:
kill -9 3274
kill -9 3547
或者 killall -9 nginx
从新载入配置文件启动 /usr/local/nginx/sbin/nginx -c /usr/local/nginx/conf/nginx.conf
启动成功了但是发现一个错误信息
[warn]: 51200 worker_connections are more than open file resource limit: 51200
虽然不是致命的问题 不影响nginx运行 但是看起来很烦人 我们来解决一下
nginx.conf 配置问题
events {
use epoll;
worker_connections 51200; // 这里出的问题
}
问题原因是 Linux的最大文件数限制。修改Linux 文件数限制 ulimit -n 51200
[root@localhost ~]# ulimit -n
[root@localhost ~]#
接下来从新载入配置文件重启动Ok了....
nginx error_log 错误日志配置说明
nginx的error_log类型如下(从左到右:debug最详细 crit最少):
[ debug | info | notice | warn | error | crit ]
例如:error_log logs/nginx_error.log crit;
解释:日志文件存储在nginx安装目录下的 logs/nginx_error.log ,错误类型为 crit ,也就是记录最少错误信息;
注意error_log off并不能关闭日志记录功能,它将日志文件写入一个文件名为off的文件中,如果你想关闭错误日志记录功能,应使用以下配置:
error_log /dev/null crit;
把存储位置设置到Linux的黑洞中去
同样注意0.7.53版本,nginx在读取配置文件指定的错误日志路径前将使用编译的默认日志位置,如果运行nginx的用户对该位置没有写入权限,nginx将输出如下错误:
[alert]: could not open error log file: open() "/var/log/nginx/error.log" failed (13: Permission denied) log_not_found 语法:log_not_found on | off
默认值:on
使用字段:location
这个参数指定了是否记录客户端的请求出现404错误的日志,通常用于不存在的robots.txt和favicon.ico文件,例如: location = /robots.txt { log_not_found off; }
最后:所有nginx配置发生改变时,最好都使用如下命令测试配置是否错误后再使用 -s reload 重载
# /usr/local/nginx/sbin/nginx –t
说明:
1、# 代表root权限,不用输入
2、以上是nginx的默认安装路径,如果改变了要相应的修改哦,例如 wdcp 的 lanmp 一键安装包 则如需要用如下命令
# /www/wdlinux/nginx/sbin/nginx -s reload
输入后如果提示如下,则表示配置无误:
nginx: the configuration file /usr/local/nginx/conf/nginx.conf syntax is ok
nginx: configuration file /usr/local/nginx/conf/nginx.conf test is successful
这时再使用重载命令让Nginx平滑的重新加载配置即可,而不会影响正常访问:
# /usr/local/nginx/sbin/nginx -s re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