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克兰局势最新消息,这次俄罗斯遭乌克兰袭击石油库?
边谈判边打,多少还是会有影响的,而且是边境石油库,对于在乌俄军的能量补给就有影响。
不再大规模袭击乌克兰?
审时度势、宽严相济,刚柔并举,乃是一个大国领导人的睿智胸襟体现,别无其它。
普京对乌克兰,是兄弟手脚情份,爱其曾经一家亲,恨其现在缺骨媚仇人,爱恨交加、纠结万分。作为前苏联的领地,乌克兰曾经是英雄辈出、精神领袖诞生的宝贵之地。果戈里的《钦差大臣》、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不仅深刻影响塑造了苏联几代人的性情,也让我们耳熟能详、敬佩有加。
普京对乌克兰的兄弟相残、以邻为壑、投敌送怀、认贼作父行径甚为震怒,为在乌罗斯族人鸣不平、讨公道,所以普京对乌采取了教训惩戒的特别军事行动。如果不是老美及北约在其中拱火作梗,俄乌双方达成谅解早就完成。现在乌执政当局完全变成西方棋子耗材,全然不知死活对俄硬杠怒怼,普京也心知肚明、手捏分寸。
好在普京的既定目标基本达成,亲俄的乌东四地公投加入俄领地,这是最大收获,也确保了俄战略缓冲地的延伸。接下来的巩固既得成果任务漫长而艰辛,为防止事态进一步恶化,甚或演变升级成大的战争,普京在政治、外交上放低姿态,柔和轻调、笑语温存,不失为大智高明之举。
老美援乌的险恶用心、歹毒暗算早已暴露无遗,而欧洲政客的抱薪救火、盲从跟风蠢行也让其自身受伤不轻,乌克兰破罐破摔、孤注一掷、拖人下水冒险行为正在聚集,普京必须使用百般手段、刚柔并举、多管齐下才能化险为夷。以一抵百、孤身战群狼,没有非凡的智慧和勇气,不能克敌制胜。这就是普京态度变软的原因所在。
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局势剑拔弩张?
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关系越紧张,美国和北约就越高兴。
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按照美国和西方国家的意愿,实施了休克疗法,全面私有化,实际上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但由于俄罗斯的民族性格和文化特征,俄罗斯绝不会与美国及西方国家融为一体,也不愿做美国与西方国家的附庸。因此,美国和北约将俄罗斯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时时刻刻想着都是遏制、打压、制裁、围堵俄罗斯。它不断地向东扩张,直至乌克兰西部边境。本来,北约也想将乌克兰扩编进来,但它又忌惮俄罗斯,因为俄罗斯将乌克兰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和对抗北约的缓冲地带,如果北约将乌克兰吸纳进去,那么北约就直接到了俄罗斯的家门口,俄罗斯面临的风险、威胁将成倍成十倍成百倍地增加。所以,俄罗斯是不愿意看到乌克兰成为北约成员的。
乌克兰呢?由于历史上它与俄罗斯的瓜葛以及现在的一些亲西方的政治家掌权,所以它越来越倒向了西方,一心一意思谋着加入北约,成为西方阵营的一员。虽然它的意愿现在还没有实现,可是它自己已经把自己看作是西方阵营的一个卒子了。这就是它时时处处跟着美国、北约的步调行事,甘当美国、北约威慑俄罗斯的跳板,自觉地参与到西方阵营打压、制裁、遏制俄罗斯的行动之中。因而使自己与俄罗斯的关系发展到剑拔弩张的地步。
对此,美西国家是乐于见到的,因为这正是它们遏制俄罗斯的重要抓手之一!
7月14日乌克兰总统车队出惨烈车祸?
凡是和美国、西方长期“交好”的国家,其国内都有一支庞大而根深蒂固的亲美、亲西方集团,他们的力量之强,连他们的领导人都很无奈。
就说最近几个月,英国内阁关起门来商讨5G问题,结果美国很快就找上门来问罪,首相不得不“认错”,最后把有泄密嫌疑的国防大臣给开路了。
马克龙,年轻的法国新总统,一度也是标榜独立、个性,经常在言论中对着特朗普干,结果每次特朗普亲自来“教育”他,马上就和特朗普站在同一条战线上。
日本韩国,那就更悲剧了,凡是在亲美道路上走歪路的领导人,基本上没有好结果,要么提前下台,要么锒铛入狱。
这还是我们所熟知的,而光在冷战时期,美国在全世界就策划了许多政变和内战,美国在全世界有很多组织和个人在充当“黑手套”的工作。
我们说,世界上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其实没几个,大多数国家都或多或少地受某些大国或强权控制或影响。
泽连斯基,自然是一个“素人”总统,白手起家,做总统的经验都是演电视学来的,政治的真正浑水和黑暗还没有尝到多少。
而在乌克兰,鉴于1990年代乌克兰独立之后,尽出一些“败家子”甚至“贪污”的领导人、总统,乌克兰这么一个好好的国家,几乎被这些“窃国”者蛀的千仓百孔,经济水平稳定下降,人民生活不得改善,而那些中上层精英,能走的就走了,好好的乌克兰,沦落为欧洲最穷的国家之一,也是被联合国评为最腐败的国家之一。
波罗申科做了总统之后,能力更加“出众”,居然能把GDP从2012年的1678亿美元折腾到2017年的950亿美元,几乎跌去了一半的GDP,而他的个人资产据说在任职的5年间增长了10倍。
这样的总统,被老百姓抛弃也是正常的。
不过波罗申科是美国、西方最喜欢的乌克兰人啊,他紧跟美国一条道走到黑,在与俄罗斯“对抗”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终的代价就是乌克兰面向西方越来越矮化成一枚棋子,面对俄罗斯,则越来越没有“对等谈判”的价值。
泽连斯基做了总统之后,开始的2个月也是大致延续了波罗申科的政策,他第一次出国访问就到德国的默克尔处去拜山头,希望德国带着欧洲继续强化对俄罗斯的制裁,不过遭到默克尔的拒绝,其实,整个欧洲,大致上都在朝着和俄罗斯缓和局势的方向发展,除了英国和美国不希望这样。
泽连斯基在连续碰壁之后,大概也明白了:乌克兰不过是西方眼中的棋子,作用就是拿来对抗俄罗斯的,但是西方要达到的目标也不过如此,军事手段是不可能的,而继续加大对俄罗斯的制裁其实毫无作用,反而让乌克兰夹在中间更加不利。
索性,泽连斯基主动出击,绕开美国和西方,自己和普京进行电话对话,应该说总体的会谈氛围和成果是积极的,并计划在接下来的谈判中主要拉欧洲几个大国参加,但不包括英美这2个国家。
然后,一连串的事情就发生了,在乌克兰,亲美势力非常强大,他们要做这点事情,小菜一碟。
这其实就是对泽连斯基的一种警告,希望他马上“刹车”,停止转向,立即回到“亲美”的正确道路上来,安安心心地做好“棋子”的分内事。
如果泽连斯基“还是不够听话”,那以后类似的事情还会继续发生,鉴于乌克兰那糟糕的安保力量,很难保证不出“真的重大事故”。
泽连斯基还是要多多注意。
如果俄罗斯乌克兰发生战争?
当一件事注定要发生,那么它就会发生
“当一件事注定要发生,那么它就会发生”。这不是一句正确的废话,而是因果关系的重置。
国际局势变化会导致俄罗斯和乌克兰的战争,这就是因果:不是俄罗斯和乌克兰的战争会导致国家局势演变,而是国际局势演变将导致俄罗斯和乌克兰的战争。
从公元九世纪起,乌克兰人和俄罗斯人就相处至今,自然有一套适合的规则,他们打打杀杀近千年,谁也没有办法灭掉谁;他们分分合合近千年,谁也不能远离谁。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独立了,成为“俄罗斯联邦”,乌克兰独立了,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但是,现在的国际局势,急需他们之间打上一仗,于是,他们可能在不断变化的局势推动之下,打一场两败俱伤的战争。
这其实与二战爆发有点类似,背后的原因都是国际上那些起决定作用的势力的贪婪,激化国际局势,导致战争的爆发。
稍微花点时间,回顾一下“凡尔赛和约”一战结束后,英国、法国等战胜国压着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这个和约里,德国所有海外殖民地全部被英国、澳大利亚和日本瓜分,这相当于德国失去了殖民国家的地位,即使将来再怎么发展,也不可能有追赶上英国、法国的可能。
在和约里,德国海外损失还是小的,他们在欧洲的领土经过重新划分,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划给了法国,“普法战争”的胜利化为乌有;丹麦、波兰、比利时、立陶宛、捷克斯洛伐克都从德国领土上划走了一部分。
德国失去了13.5%的领土,12.5%的人口,并保证永远不和奥地利合并、承认卢森堡的独立;军事上不再发展,甚至连重机枪都不准制造。要知道,“马克沁机枪”就是德国发明制造的,二战后各国都在造这种牛逼的大杀器,唯独德国不行。
至于战争赔款,更不用说,由于德国在二战中又被打败,一战二战加在一起,德国人赔了九十六年,直到柏林墙倒掉后,德国才付清了战争赔款。
实事求是地讲,“凡尔赛和约”是对德国的羞辱和掠夺,连英国最著名的经济学家凯恩斯都说:它是一个残忍的胜利者在文明史上所干出最凶暴的行为之一。
法国元帅福熙说得更加直接干脆:这不是和平,这是二十年休战的条约。福熙从这个和约里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发生,而他说对了。
为什么当时要这么压制德国、分裂德国呢?说到底还是欧洲对日耳曼人的深深恐惧,他们怕德国再起来,影响英国继续操控欧洲的特权;影响法国的欧洲大陆强国地位。
其实,现在俄罗斯和欧洲的局势,不就如同一战前奥匈帝国和法国的局势一样吗,边上使劲推波助澜的国家,由英国变成了美国。
俄罗斯和乌克兰都不想打的俄罗斯真心不想打乌克兰,尽管心里火得要命。乌克兰一独立,就把苏联留下的核武器废了,其实这里面也有俄罗斯权利的,这些核武器的使用权在俄罗斯。乌克兰是俄罗斯与欧洲中间的一个大缓冲地带,这里的核武器对俄罗斯有巨大的战略利益。
乌克兰在美国和西方的鼓动下,说废就废了,俄罗斯能不火大吗?问题是俄罗斯还不好反对,一方面,废核这东西被西方鼓吹得特别神圣,自带无尚的光环;另一方面,刚刚成立的俄罗斯联邦一地鸡毛,他们还指望西方帮他一把,哪敢为这些事得罪西方。
乌克兰废核以后,还想加入北约,这就有点欺负人了,好比两军对垒,你前沿阵地上的火力点全部撤下,敌人在这里布置兵力,还都在“和平”的名义下进行。有道理可言么?尽管如此,俄罗斯还是不能、也不想打乌克兰。
因为俄罗斯要考虑自己国内的安定。毕竟乌克兰和俄罗斯已经在一起千年,各民族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俄罗斯国内还有许多民族,打了乌克兰,别的民族也有同病相怜之感。
另一方面,乌克兰牵涉到俄罗斯太多的利益,包括能源大通道的安全、黑海舰队存在的安全、俄罗斯南下连接中东的顺畅等。
俄罗斯还有个大的心愿:连通欧亚,这关系到俄罗斯将来的发展。“连通欧亚、东稳西进”,这是俄罗斯从彼得大帝时期就奉行的政策,在他们看来,这个战略是他们成为大国的标配,如同日本当年的野心“欲怎样,必先怎样”一个道理。
俄罗斯不想打,乌克兰也不敢把事搞得不可收拾,尽管背地里气得要死。乌克兰不想打主要是打不过,这是物理上的差距,没有办法。
之所以现在乌克兰内部闹得热火朝天,一方面是国内民族主义者在鼓噪,他们不知道哪里来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乌克兰政府也想利用这个局面,最大化利用自己的地缘优势,从俄罗斯那里得到更多的利益,防止类似克里米亚事件再次在东部三州重演。
美国真心希望打起来美国最希望打起来,别的方面不说,光是经济利益,就够美国继续在世界横行几十年的。
只要打起来,欧洲就离不开美国,欧盟这些年为了统一自主的努力全部化为乌有;打起来后,欧洲能源更加依赖美国,美国军火库里的武器又可以废物利用,军工集团大赚特赚;打起来后,美元将更加坚挺,欧元走弱。
让世界动荡,特别是欧洲、东亚这几个能与美国掰手腕的地方动荡,恶化这里的投资环境,加速美元回流美国,这是美国解决现在经济问题最好的手段:既不用快速加息,引起股市动荡,又可以吸收大量美元资本,给美国疲弱的市场注入强心剂。
现在,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追求,美国把乌克兰局势推到一个新的高度。就看美国有没有决心再进一步拱火,如果美国继续挑动,打起来是迟早的事。
美国现在不光是盯着经济利益,还在权衡战略利益,其中包括俄罗斯普京会不会参加2024年的大选。
如果普京宣布参选,美国一定会把局势推到打仗的地步,因为这样能削弱俄罗斯的经济,危害俄罗斯的利益,打击普京的声望;如果普京说不选了,大概率美国会借坡下驴,让局面冷下来,那点经济利益将来在别的地方弥补。因为普京不选,俄罗斯将来局势会变化很多,包括“欧亚连通”的大战略都会有变化。
真的打起来,会导致国际局势的进一步变化世界就是个地球村,无论哪个地方发生战争,都会引起世界局势的变动;如果大国和别国发生战争,世界局势变动将会非常剧烈且极具破坏性。如果局势变化,随着俄罗斯、乌克兰之间发生战争,国际局势大概会有以下变化。
1、可以肯定不会打核战争首先这场战争绝对不会是核战争,因为乌克兰当时弃核,是得到包括联合国五常在内的核安全保证的,在这方面俄罗斯不会犯错误;另外俄罗斯也不会对乌克兰使用核武器,毕竟打断骨头连着筋,以前还是一家人呢。美国也绝对不会加入,他会不断地给乌克兰提供军火;欧洲也不会加入,因为这对他们没有好处,他们其实并不想看到这场战争,但是没有办法。北约会趁着这个机会加大向东的渗透力度,不排除他们会趁机把乌克兰拉进北约。2、俄罗斯经济会受到重伤,乌克兰可能失去东部领土在常规力量上,俄罗斯是占有绝对的优势的,所以战斗打起来以后,乌克兰会失掉东部三个州,最起码这三个州会独立出去,与克里米亚相似。但是俄罗斯的经济也会受到重伤,他们在前期就因为克里米亚问题,被美国的全面制裁搞得经济下滑,发展停滞;这里再发生战争,他们受到的制裁力度将会更大。当年乌克兰弃核还有一个重要的要求:要保证它的领土完整。不管现在的局势如何,乌克兰的领土完整是受到了侵犯的,在这一点上,俄罗斯在世界上没法说清楚。3、欧洲经济受伤,资本外流,欧盟内部协调机制失效如果战争爆发,除了英国欢欣鼓舞之外,整个欧洲对于这场战争的态度都是悲观的。乌克兰和俄罗斯都是欧洲的国家,他们发生战争,最受伤的当然就是欧洲了。作为一个巨大的经济体,欧洲是可以挑战美国的。但欧洲的能源却严重地依赖进口,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是一个重要的渠道,如果发生战争这个渠道就被堵上了。用能源问题牵制欧洲,一直是美国的战略;欧洲曾经想从中东直接进口能源,他们挑起南联盟问题,就是想打通到中东的通道,没想到美国借力打力,直接把事闹大,欧洲没控制住这个能源通道,还因为战乱,让欧元大受伤害。4、美国可以从容进行布置如果俄罗斯和乌克兰打起来,美国控制的北约将变得更加重要和强大,欧元受伤、美元坚挺,美国在国际谈判中手段更多,世界石油的生产、销售将更依赖美国。美国一直要打压欧元让美元变得更强,这就是机会;法国一直想国防自主,这时连想都不要想;德国在欧洲地位日渐重要,但这场战争会让德国和美国更紧密。总之,美国凭空得到很多牌,他们可以从容布置。5、俄罗斯和美国针锋相对的局面将持续为了应对局势,普京要么会宣布不参加下次选举,这是美国希望的;要么会宣布继续参选,这是美国不希望看到的。俄罗斯修改宪法,让普京可以参选时,美国就表示:如果普京参选,即使当选,美国也不会承认。赤裸裸的干涉早就开始进行了。打击、分裂俄罗斯,不让俄罗斯融入欧洲,不让欧洲变得强大,保持美国领导的北约继续左右欧洲局势,并可以在全世界配合美国战略,这就是美国的想法。6、这场仗会形成一个模式对那些即将出现的危机,这场战争将是一个“案例”,并深刻影响世界各地的地缘战略,美国人想得也很远。这一点不敢多说,东亚就有很多这样的事。当俄罗斯深陷战乱,中东和东北欧那些依靠俄罗斯的国家就会失去依靠,叙利亚、伊朗等,就是美国接着收拾的对象,为什么要收拾他们?以后再说。总之,我们大家都是善良的人,总是把别人想得太好,出现问题时,经常自问:是不是我哪个地方真做错了。其实,不是我们错了,而是西方那些鸟国家太“贪婪”了。我们一个外交官曾经当面批评美国:我们把你们想得太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