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代的长河中,总有一些身影如璀璨星辰,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总有一些故事,如激昂乐章,奏响人性的至善至美,龚全珍,这位平凡而伟大的老人,以她的一生,书写了一部坚守初心、无私奉献的壮丽史诗,成为激励无数人奋进的精神灯塔。
红色伴侣,传承信仰火种
龚全珍出生于山东烟台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良好的家庭氛围赋予了她聪慧与善良的品质,1949 年,她毅然投身革命,成为西北军政大学的一名学员,她结识了后来相伴一生的伴侣——甘祖昌将军,甘祖昌将军在革命战争年代出生入死,为新中国的成立立下赫赫战功,1957 年,将军做出了一个震惊众人的决定:放弃城市里优越的生活,回到江西莲花县坊楼乡沿背村当农民,带领乡亲们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龚全珍没有丝毫犹豫,坚定地追随丈夫踏上了返乡之路。
回到家乡后,面对艰苦的生活条件,龚全珍没有半句怨言,她与甘祖昌将军一起,扎根农村,与乡亲们同甘共苦,甘祖昌将军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家乡的建设中,龚全珍则在一旁默默支持,她利用自己的知识,在当地学校任教,成为孩子们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她深知,教育是改变家乡未来的希望,她将革命的信仰融入到教学中,用生动的故事、质朴的话语,向孩子们传递着爱党爱国的精神,在她的教导下,一批又一批的孩子走出大山,他们带着龚全珍老师给予的知识和信念,在不同的岗位上为国家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教育之路,播撒希望种子
龚全珍在教育事业上一干就是几十年,在学校里,她既是老师,又像母亲,她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不仅传授知识,更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品德,对于家庭困难的学生,她总是慷慨解囊,用自己微薄的工资为他们购买学习用品;对于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她会利用课余时间耐心辅导,直到他们理解为止。
记得有一个叫小明的孩子,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他性格内向,学习成绩也不理想,龚全珍发现后,主动与小明交流,了解他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她经常在放学后到小明家,陪他做作业,给他讲外面世界的精彩,鼓励他要努力学习,走出大山去看看,在龚全珍的关心和帮助下,小明逐渐变得开朗起来,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多年后,小明考上了大学,当他拿着录取通知书来到龚全珍面前时,激动得热泪盈眶:“龚老师,如果没有您,就没有我的今天,您就是我的亲奶奶!”
龚全珍不仅在课堂上传道授业解惑,还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建设,她看到学校的操场坑洼不平,影响孩子们的体育活动,便四处奔走,争取各方支持,最终为学校修建了一个崭新的操场,她还倡导成立了课外兴趣小组,培养孩子们的艺术和体育特长,让孩子们在全面发展中茁壮成长,在她的努力下,学校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成为了当地孩子们向往的知识殿堂。
退休之后,余热生辉映初心
1986 年,甘祖昌将军因病逝世,龚全珍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但她很快从悲痛中走了出来,因为她知道,丈夫一生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需要她继续传承下去,退休后的龚全珍,并没有选择安享晚年,而是更加忙碌地投入到公益事业中。
她担任了当地多所学校的校外辅导员,经常到学校为孩子们作报告,讲述革命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她的报告生动感人,孩子们总是听得津津有味,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让孩子们深刻理解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激励他们珍惜时光,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龚全珍还积极参与社区的志愿服务活动,她关心社区里的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经常去看望他们,给他们送去生活用品和温暖,她组织成立了社区志愿者服务队,带领志愿者们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种帮助,在她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志愿服务的行列中来,社区里形成了互帮互助、和谐友爱的良好氛围。
精神丰碑,激励代代前行
龚全珍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她先后获得了“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道德模范”“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等众多荣誉称号,面对这些荣誉,龚全珍始终保持着谦虚和低调,她说:“我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这些荣誉不属于我个人,而是属于那些为革命事业做出贡献的先辈们。”
龚全珍的精神如同一面旗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在她的影响下,许多年轻人投身到基层建设和公益事业中,他们以龚全珍为榜样,扎根基层,默默奉献,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
在新时代,我们需要更多像龚全珍这样坚守初心、无私奉献的人,她的精神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岗位,无论面对何种困难,只要我们心中有信仰,脚下就有力量,我们要以龚全珍为楷模,传承和弘扬她的精神,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书写出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精彩篇章。
龚全珍,这位可亲可敬的老人,用她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什么是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她的精神将永远闪耀在历史的天空,激励着我们在为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的征程上,奋勇前行,永不止步,让我们铭记龚全珍的故事,传承她的精神,让这份精神的火种,在中华大地永远燃烧,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