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纽约州枪击案直播全过程,他们结局会怎样?
还能怎么样?
新冠总会过去。疫情肆虐正好微调人口结构,减轻人口老龄化压力;
股市崩盘,大鳄正好抄底,金融游戏还会继续;
民众骚乱集中释放社会压力,骚乱过后还会平静如初;
到处侵略是帝国本性,不侵略哪有外财?
内忧外患之下,美国国家机器,按部就班,照常运转。美帝国的灭亡是必然的,但非朝夕之功。美国正在衰亡的量变之中,在没发生质变之前,美国的一切一如当初,不但照样咬人,甚至会更疯狂!
所以,做好自己的事,提防恶犬伤人就好了!#延边头条#
华盛顿竟然响起了枪声?
美国一响起枪声,肯定就会有人质问“为什么不禁枪?”可是,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 刀也可以杀人,那是不是就该“禁刀”呢?绳子也可以勒死人,那是不是就该“禁绳”呢?再来一句抬杠的话,手也可以掐死人,那是不是也该“禁手”呢?其实,不管是绳子,刀还是枪,它们都只是伤人的“工具”而已。它们并没有“罪”,有罪的是使用这些工具的人,说的再直白一点,其实有罪的是人的“思想”。所以说,美国枪击案频发的罪魁祸首不是“枪”,而是支配枪的人。故,如果人的思想“坏了”,没有枪还可以用刀,还可以用手。再者,全世界各地每时每刻都有犯罪进行时,所以说,并不是美国的“风景独好”。
据《中国时报网》9月20日援引路透社的报道,当地时间19日晚,美国首都华盛顿又发生了枪击案,多人受伤,凶手在逃。另据美联社的报道,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哥伦比亚特区在19日连续发生了两起枪击案,共造成了9人伤亡。其实,美国发生枪击案并不稀奇,据报道,美国每天都有枪击案发生,就像其它国家每天都有治安案件发生一样,美国人也早已经习以为常。美国有3亿多人口,却拥有2.7亿枪支,可以说,几乎所有成年人都有枪。所以说,发生枪击案的概率自然就大。据美国枪击暴力网的统计,截止到今年的8月8日,美国在2019年共发生了33761起枪击案,造成了8952人死亡(包括自杀的凶手)。由此可见,美国枪击案的发生已经“常态化”。
美国人有个“特点”,那就是一旦发生了“恶性枪击案”后,整个社会则是一片谴责之声。“控枪”或“禁枪”的呼声就会高涨。然而,很快就“好了疮疤忘了痛”。包括“禁枪”喊得最响的人,仍然会“嗜枪如命”。直白的说,“拥枪”的概念已经浸入美国的“基因”。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主要有两点,一是美国的宪法规定,另一原因就是大部分美国人已经将持枪视为自己的“权力和安全”保障。
1791年的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明确规定:“民众拥有并佩带枪支的权力不容侵犯”。请注意,美国人佩带枪支已经和个体人的尊严,自由和平等一样的上升到了“不容侵犯”的高度。关于这一点,也是不少人所不能理解的。其实,美国宪法规定配枪的重点不是“枪支”,而是那份不容剥夺的“权力”。这份权力的第一要素是针对美国政府的“公权力”的。第二要素才是保护自身的“安全和自由”。那又如何理解这个权力中的第一和第二要素呢?大家都知道美国是个移民国家。它们之所以能成为当今世界的第一强国,即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从欧洲过来的几波人凑在一起商量如何生存的问题,讨论了很长时间只达成了一点共识。那就是不管制定什么样的规矩,只有一点是不能变的。那就是对个体人的尊严,自由和平等的保障。也恰恰就是因为这一条才演变成了后来的“三权分立”,以及媒体舆论的监督这一美国基本“政治制度”。也才有了后来的美国。
既然有了国家,那就该有一个政府来帮助人民管理国家事务。也就等于人民将权力授予了美国政府。尽管有了法律,尽管有了三权分立的制度约束,尽管有了媒体和民众的质疑这个监督力量,但如果出现不理会国会,不遵守法律,不接受舆论监督的“强势美国政府”的话,那又怎么办?那就拿起枪推翻美国的政府。这才是美国拥枪的“第一要素”。对于拥枪可以保护美国民众自身“权力和安全的问题,我们来举例说明。比如,一个赤手空拳的人走在大街上遇到几个“流氓”的话,他很可能就会被这几个流氓欺负,可是,如果他手中有枪的话,这几个小流氓也就不敢欺负他了!因为枪的震慑作用足以保护自己。
每当美国发生了枪击案,美国政府就会招来一片讨伐之声。其实,这与美国政府并没有直接关系。因为,美国政府并没有修改法律的权力。如果修改一项法律的话,必须有三分之二的议员同意。而议员也是美国民众选举产生,他们也必须代表大部分选民的意愿,从目前情况看,美国不可能有三分之二的民众愿意“放弃”枪支。因为这支枪里既有他们对抗公权力的“权力”,也是他们保护自己的“法宝”。所以,在可预见的未来,美国不可能“禁枪”。而枪击案仍然会继续发生。这就像人的“生老病死”总会发生一样。
历史上有哪些照片是临死前留下的?
这是一则比较早的新闻了,距离现在也已经过去了八年时间。英雄一直是不少,但是被人记住的不多。他在我的记忆里面其实离我越来越远,一直到今年年初的一则新闻,才重新把他拉回了我的脑海当中。
2018年1月6日,“桑吉”轮船与中国香港籍的一艘名为“长峰水晶”的货船发生了碰撞,结果是导致“桑吉”轮船沉船失火,船上人员几乎全部丧生。
桑吉轮船当时携带着13.6吨的凝析油,其上有32名成员,包括了30名伊朗人,2名孟加拉人。最大的将近60岁,最小的也不过是23岁。 撞船事故发生之后,救人、减少污染成了当务之急。
事件刚刚发生之后,我国就成立了应急救援组织。当时仅有三人确定遇难,其余29人下落不明(长峰水晶受影响比较小)。当出事人员还未全部救起时,桑吉轮船周围又出现漏油事故,还伴随着熊熊大火。
之后在救援人员的努力下,虽然没有救出所有的人,但是也是尽力了。当时冒着凝析油燃烧后产生的毒气,以及高温的情况下。最后终于在船只沉没前,把里面的黑匣子抢救出来,为事件的还原提供了大力的支持。
这次事件虽然出现了人员伤亡,但是万幸的是救援人员没有在此次救援中出现什么事故。然而八年前的那次漏油事件,那位去世的战士还是让我一直无法忘记。
2010年7月16日,大连市大孤山新港码头保税区油库输油管线发生爆炸事故,最后造成原油泄漏,场面一度十分危险。7月20日大连市消防支队接到命令,由其所属部队负责处理爆炸后续事故。
而该支队的士官张良则是负责消防的供水工作,在此次任务过程中。他需要做的是向扑灭火海的十条80毫米供水线,持续输送将近40吨海水。而此次抢险任务是原油泄露,相对于之前是任务重、环境复杂等困难。
而士官张良克服所有困难,保证了抢险任务的顺利进行。由于原油泄漏到海面,浮艇泵周围时不时的需要清理缠绕进去的海草与原油,而这些东西机器并不能帮得上忙。
为了保持前方正常的输水工作,张良多次克服自身身体极限。他与战友韩晓雄多次一同前往,做着清污工作。而保证他们安全的只不过是一根细细的安全绳,但是所面临的危险是一重接着一重。
▲当时开始下海清理
虽然当时海面上刮着8到9级的大风,但是由于原油的泄露,海面上非常平静,看不到多少风浪。并不代表下面就是风平浪静,在两人抢险过程中,一股海浪扑来。让本就筋疲力尽的张良脱力,再加上海面下的暗流汹涌,身体越来越往下沉。
▲两人在清理浮油泵过程,不断的从里面掏出杂物
▲一股海浪将张良推离了原先固定位置,再加上当时海底暗流攒动,海面油污较厚,张良开始出现脱力的迹象。
▲战友发现异常之后,开始准备返回。但是由于当时海面油污太厚,之前消耗力气太多,张良越来越不支,而队友此时也是尽全力往岸边滑动。
▲张良的脸此时没近了一半,表情相当痛苦。而战友开始向岸边呼救“指导员,指导员赶快来,他快不行了。”
▲指导员郑占宏听到呼救声后,立刻奔向自己的两名兵。此时可以看到张亮已经完全沉下去了,露在海面上的只有一双手。
▲当时张良的战友韩晓雄多次试图抓住他的手,把他往海面上拖。但是手上全部都是油,太滑了根本抓不住。海面下的暗流又大,只能眼睁睁的看到张良往下沉。
这时指导员郑占宏你也快要赶到,也试图去抓住他。但是来不及了太晚了,因为已经找不到张良的具体位置。而此时韩晓雄也开始往下沉,指导员如果这时再不返回,可能眼下的这个兵也要牺牲了。
▲无奈之下只好放弃张良,拖着韩晓雄往旁边的船上滑。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是把韩晓熊拖到了船上,两个全身都是油污的男人,声嘶力竭的往大海海面上嘶吼着。而之前已经将近脱离的韩晓雄,此时也是昏倒了船上。
▲在众人的帮助下,才把韩晓雄救上岸。而张良的遗体,一直到下午2点多才被打捞出来。 这里还要解释下为什么拍照的人,还有岸边的人不去救。当时海面上的油将近30厘米,没有训练过的人,几乎就是下去就会被困在里面。而且当时由于该事件爆发,附近船只并不多。
有一艘船试图下海救援,但是发动机刚打开,还没有开出去就熄火烧了。因为油太厚了,根本走不动。
那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负重前行!
美国护士曝光医生谋杀新冠患者?
确实令人非常震惊!众所周知,美国的医疗系统可是全世界最先进的,竟然还会发生这种事情,确实让人感到匪夷所思!要不是被这位护士曝光出来,不知道还有多少新冠患者会死于这些医生之手!
截至到目前为止,美国已累计确诊病例达到1262692例,新增确诊病例为25945例,累计死亡74791人,死亡人数较前一日增加了2041人,死亡率为5.9%,由此可见,美国的疫情显然已经非常严重,其累计确诊病例已经超过126万,新增确诊给你还在以每天两万多人的速度快速增长,这只能说明,美国疫情的拐点还远远没有到来。
更为糟糕的是,美国的确诊死亡人数已经超过了74000人,死亡率也从此前的1.3%左右,迅速窜升到如今的5.9%以上,这就说明,美国医疗系统目前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向疫情非常严重的纽约地区至出现了医疗挤兑,如果美国的疫情继续以目前的速度发展,再先进的医疗系统恐怕也都要彻底崩溃。
然而,就在美国疫情死亡人数正在快速上涨的当下,最近去有一位美国的护士站出来曝光医生“谋杀”新冠肺炎患者!据《每日邮报》5月5日报道,一名尼科尔•西罗泰克的37岁女护士,曝出当地医院里面出现的恐怖内幕,他表示,有一些新冠病人并不是死于病毒,而是被有些医生“谋杀”的。
这让他实在看不下去了,她含着泪对外发布了一段视频,据她讲述,有一些新冠肺炎的病人是被医生失误用患者自己的血呛死的,还有一些患者是因医生错误使用呼吸机导致其的肺被吹爆而死亡的,而这家医院里面几乎每天都有这种因医疗疏忽和管理不善而出现的“谋杀”,更为糟糕的是,这些被医生“谋杀”的患者大部分都是黑人,因此,根本没人在乎这些患者的死活。
按照她的说法是,这家医院里简直就是一片混乱,她自己甚至被医院方面派去照顾一个已经装在尸袋里的死人,这对于外界来讲简直就是混乱至极,尼科尔还提到,有一个医生试图给新冠病人插管时,把他的食道弄破了,结果,那个病人被自己的血给呛死了,还有一个医生在给新冠病人装上呼吸机之后,没有将位置调整正确,最终导致这名新冠病人的肺被吹爆了。
由此可见,随着美国疫情的越发严重,美国的医疗系统竟然出现了如此混乱的景象,简直让外界感到匪夷所思,结果,尼科尔•西罗泰克实在看不下去了,因此他鼓起勇气对外曝光了医院内部的“谋杀”。
现在来看,美国的医疗系统也并没有像特朗普所吹嘘的那么先进世界第一,这不禁让人想问,既然美国的医疗系统世界最先进,那么,美国的死亡人数怎么会超过74000人呢?这显然就是一个自相矛盾的说法,如果特朗普政府继续如此不积极的应对疫情的话,美国的疫情彻底失控恐怕也只是时间问题,等到那个时候,美国疫情的死亡人数还会快速增长,甚至有可能超过20万人,这可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
关注小柳聊聊兵 更多精彩内容观看
为什么说沙特飞行员在美军事基地扫射枪杀?
不会!不但不会,这件事情很快会被解决。其影响力也将会随着事件的“妥善解决”而消弭于无形之中。
国家之间的相互需要,为事件能够“顺利解决”奠定了基础“911”事件的影响大不大?当时参加恐怖活动的大部分成员来自沙特。美国民间充满了对沙特的不满,美国政府也不断指责沙特打击恐怖势力不力,为国际恐怖组织提供资金等等。今年6月份,美国众议院司法委员会全票通过了一项法案。将“911受害者补偿基金”延长至2090年,为所有受“911”事件影响的人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医疗保健服务。这将意味着沙特会付出更多的美元。实际上,这项议案甫一提出,沙特并没有进行“强烈抵抗”,美国随后从沙特拿到了千亿美元的军购大单。对于沙特来说,没有钱办不了的事,而钱能办到的事,也不是什么大事。
2018年10月2号,美国《华盛顿邮报》著名记者卡舒吉(沙特籍,但有美国绿卡,算半个美国人),在沙特驻土耳其领事馆内被残忍杀害并肢解。这件事给美国与沙特的关系造成了巨大的危机。调查结果显示,卡舒吉是沙特王室策划的一起谋杀案,矛头直指萨勒曼。(因为老萨勒曼修改了王位继承法,加快了沙特的世俗化进程。打击腐败的政策又伤害了沙特权贵的利益。沙特伊斯兰传统势力不间断的攻击让升级为王储的小萨勒曼坐卧不安。而卡舒吉就是其中的一个,利用记者身份对沙特王储发表过很多“不利”言论。因此,沙特派出了一个专门的“工作组”,在土耳其结果了卡舒吉)。
一时之间,美国充满了严惩杀人凶手的浪潮,但美国大统帅似乎对此事有些“不上心”。他的解释是:“这对我来说是个非常简单的方程,我要让美国再次伟大!”。这句话听起来有点前言不搭后语而且云山雾罩。但他想说的也许就是:这件事和正义道德关系不大,但和美国的国家利益关系甚大。在沙特承认该事件属于“国家行为”,并判处5名涉案官员死刑,对11人提起诉讼之后,这件事基本上也就算过去了。美国仅仅宣布对涉案的17名沙特官员进行了制裁。11月28号,卡舒吉尸骨未寒,美国就向沙特出售了一批价值高达150亿美元的萨德反导系统。这笔“保护费”被外界认为是沙特对美国“不予追究”的回报。这件事情的“顺利解决”,实际上让两国领导人都舒了一口气。为什么?因为共同的利益保证了两国关系的顺畅发展。
早在二线结束后,美国总统罗斯福与沙特国王会面,就开启了美国与沙特的盟友关系进程,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之下,这种牢固的关系稳定的坚持到了现在。美国现任总统上任之后第一个出访的国家就是沙特,可见沙特对美国的重要程度。沙特对世界石油市场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毫不夸张的说,沙特的兴衰,足以左右世界石油经济的方向。沙特在逊尼派世界具有着一呼百应的号召力。沙特的存在与强大,也有效牵制了美国的头号敌人伊朗。对于美国来说,沙特有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加强和稳定与沙特的关系,是历届美国总统的努力方向之一。
沙特因为有钱而任性,因为任性而不思进取。尽管国家富得流油,但科技和国防现代化事业相对落后。尤其是军备建设,对于一个地区大国而言,不要说相对完整的军工产业体系,沙特甚至连子弹都造不出来。这种先天的短板只有用美元来弥补。问题是,当今世界的复杂矛盾格局使然,即使你有成堆的美元,不一定有人愿意卖给你武器。美国就成了沙特武器供应链的最大保证,甚至是沙特国家防务的坚强后盾。互为有利的需要,加固着两国之间的牢固盟友关系,谁也不想让任何的“意外事故”破坏来之不易的“国家友谊”。沙特内部的反对势力反的是卡迈勒本人,但不反对美国,发展与美国的盟友关系是沙特的整体共识,这件事没有触动沙特内部的利益相关方,因此,不会成为“沙特王室动荡”的导火索。
事件性质相对单纯此次事件发生于当地时间6号,美国佛罗里达州一处军事培训基地突然发生枪击案,枪手是正在美国接受训练的沙特飞行员阿尔沙姆拉尼,五角大楼表示,阿尔沙姆拉尼于2016年8月抵达美国开始接受4年的训练,预计将在明年8月结束。
众所周知,沙特可以从美国买来全球最好的战机,但却没有与之相匹配的飞行员,很多时候不得不从巴基斯坦临时雇佣飞行员。尽管美国不会将飞行员也打包卖给沙特,但美国却承担起了为其训练飞行员及其他军事人才的责任。
事件发生后,美国媒体注意到,阿尔沙姆拉尼曾发表过一份“极其恶劣”的反美宣言,谴责美国是“邪恶国家”,认为美国每天都在支持,资助某些激进分子,给世界和平与稳定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如果说卡舒吉的被害是来自沙特高层的“国家行为”,现有资料则证明,此次枪击事件纯属个人行为。尽管沙特属于相对温和的逊尼派国家,但伊斯兰教现实存在的辩证特征,不能保证所有的逊尼派信众都“温和”。出现个把“情绪不稳定”的极端者也在情理之中,即使可能存在某种背景,但肇事者当场就被击毙了,死无对证的既成事实,注定了这起枪击事件只能停留在“案件”的层面并创造了“消除影响”的绝佳条件。美国不可能(也不愿意)就此事做出更多的文章而将事件政治化。接下来的事情,也就是该赔的赔,该给的给,该“谴责”的谴责,该“封口”的封口。反正沙特有的是钱。试想,因沙特内部斗争造成的重大事件,都在两国领导人的“共同努力”之下轻松化解,事件本身丝毫没有影响到沙特王室的安全与稳定,相对单纯的小概率事件,怎么可能动摇沙特的“王室堡垒?”
不涉及第三方利益去年“沙特记者被杀案”发生之前,土耳其就因为美国牧师问题与美国发生了冲突,无名之火还没灭,沙特记者又在本国被杀,这给土耳其制造了挑拨美沙关系的重要机会。事件发生之后,土耳其声称掌握了沙特王室高层直接参与杀害卡舒吉的关键证据,美国为了让土耳其闭嘴,不得不将驱逐居伦的方案重新摆上桌面。而埃尔多安做梦都想引渡居伦,一来解“未遂政变”心头之恨,二来彻底消除居伦可能造成的潜在隐患。要说占便宜,土耳其从这件事上得到的最多。(雁过拔毛的埃尔多安,岂肯放过送到嘴边的肉?)
但此次枪击案发生在美国本土,事件所涉及的人员只有美沙两国。因此,除了美国和沙特两个当事国,其他国家没有丝毫介入的可能,因此也不会给事件的“顺利解决”增添更多的不确定性。事件本身的性质,也没有上升到某种高度的可能,说白了,也就是一起普通的枪击事件,即使有事,也是美国和沙特政府间的事。沙特内部的确存在反对势力,但在与美国的合作关系方面,还都能基本达成共识,这件事又怎么可能造成沙特“王室动荡”呢?
这件事情的臭味很快就会过去,对于美国和沙特来说,没有比相互协作更重要的事了,这件事也将再次告诉我们一个真理:利益可以磨灭任何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