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是党中央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全党同志为完成党的中心任务而团结奋斗所作的重大部署,主题教育总要求“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体现了我们党认识与实践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联系、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相统一的一贯要求,是一个紧密联系、相互贯通、内在统一的整体,为开展主题教育提供了重要遵循,我们必须深刻领会、全面把握、认真践行。
“学思想”是首要任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党员干部要全面系统深入学习这一思想,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刻领会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通过学习,不断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真正把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学到手,从党的发展历程来看,每一次思想的大解放、理论的大武装,都带来了事业的大发展,在新时代,只有不断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中找准方向,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明确路径。
“强党性”是内在要求,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强党性,就是要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改造主观世界,深刻领会党中央关于党的自我革命战略部署,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要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现实生活中,个别党员干部党性缺失,出现了贪污腐败、脱离群众等问题,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我们必须引以为戒,通过主题教育,不断锤炼党性,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只有党性坚强、摒弃私心杂念,才能保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重实践”是关键落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显著特征,也是开展主题教育的重要导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不断发展,党员干部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推动事业发展的实际行动,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实际情况,找准问题症结,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要积极投身实践,勇于担当作为,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比如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广大党员干部只有深入田间地头,了解农民的需求和困难,才能精准施策,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再如在科技创新领域,科研工作者要将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检验学习成效,才能让党的创新理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建新功”是目标追求,建新功,就是要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汲取奋发进取的智慧和力量,熟练掌握其中蕴含的领导方法、思想方法、工作方法,不断提高履职尽责的能力和水平,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党员干部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立足本职岗位,积极开拓创新,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无论是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还是生态文明建设等各个领域,都需要党员干部勇挑重担,以新作为推动新发展,只有在各自岗位上建新功,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主题教育总要求“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为广大党员干部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开展主题教育,将总要求贯穿始终,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以主题教育的实际成效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书写更加绚丽的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