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下一个新任总统,美国的总统与德国的总统有何区别?
最大的区别在于一个有实权,一个没有实权,只有象征性意义,下面较为详细的说明一下。
第一点,美国是一个总统制的国家,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也是三军统帅,拥有行政权,是个实权人物。德国总统是国家元首,主要职责是签署各种法律条文,主持国家礼仪性活动等,没有实权。
第二点,美国总统,4年为一届,可连任一届;德国总统5年一届,可以连任一届。
第三点,美国总统由选民选举产生;德国总统由联邦大会议员通过投票产生。
第四点,美国总统下面还有个副总统,总统任内不幸身亡的话,副总统会接任总统的位置;德国总统下面没有副总统,如果总统无法行使职权或者辞职又没有选出新总统时,由联邦参议院议长行使。
第五点,美国总统有否决权,可以否定国会通过的律法,德国总统没有否决权。
第六点,美国总统有赦免权,德国总统没有。
第七点,美国总统有行政权,可以任命政府部门的一把手,而德国总统没有这个权利。
第八点,美国总统可以任命外交大使,领事等,德国总统没权利任命外交人员。
如果希拉里要出来竞选美国总统?
如果希拉里要出来参加美国总统大选,那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在希拉里和拜登之间会支持谁?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只有佩洛西自己最清楚,不过佩洛西到底会支持谁,这对于民主党内的选情并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因为佩洛西并不能直接左右民主党内的选举。(拜登和希拉里)
因为佩洛西是民主党众议院领袖,她也是美国总统的第二顺位继承人,作为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可以被认为是美国政坛的“三把手”,也正是基于这个原因,有些人会误以为佩洛西就是民主党的“党首”。然而实际上佩洛西只是民主党在众议院的一个领袖,她并不是民主党的党首,她更不能干涉民主党内的选举。跟日本和英国这些议会制国家不一样,美国的政党政治有它自己的特色,其中最典型的一个特点就是,民主党和共和党的“党首”往往不是它们在政府以及国会的最重要人物。(佩洛西)
目前共和党内权力最大的人是美国总统特朗普,但特朗普并不是共和党的党首,共和党的党首是该党全国委员会的主席雷恩斯·普利巴斯,而共和党党主席一般就是负责该党的管理和大选协调工作。同样佩洛西作为目前民主党内最有权力的成员,她也不是民主党的党首,所以佩洛西也不能对民主党的选举有多大的影响,实际上即便是民主党党主席,他也不能随意干涉民主党内的选情。之前李姓先生曾强调过,美国的政党更像是一个政治爱好者俱乐部,它在美国大选中的主要作用就是推举优秀的候选人。
希拉里和拜登因为都属于是民主党政治家,他们的政策观念有很大的相似性,而且两人又没有进行过实际的交锋,佩洛西更没有说过自己在拜登和希拉里之间更喜欢谁,所以我们很难断言佩洛西在拜登和希拉里之间一定会选择谁。希拉里是一个对外政策强硬并且意识形态观念非常浓厚的一个人,她会更在意美国的传统价值观,而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看到拜登有什么让人印象深刻的特点,他的政策大概率会比希拉里更加温和,这样的区别决定了佩洛西在二人之间肯定会有偏好。(希拉里)
一些关注佩洛西的人应该就会知道,实际上佩洛西也是属于那种意识形态观念非常浓厚的传统美国政治家,她对我们可谓是很不友好,这一点跟希拉里有很大的相似性。佩洛西跟希拉里一样对移民持比较友好的态度,她们也同样十分重视美国的传统全球霸权,所以这两人对美国的盟友都很客气。在2016年的美国大选当中,佩洛西就给了希拉里很大的支持,可见佩洛西对希拉里还是比较认可的,而目前我们并没有看到佩洛西对拜登有明显的偏好,所以我们认为如果是在希拉里和拜登之间做选择,佩洛西应该更有可能支持希拉里。
关于美国的话题在网上越来越少了?
特立独行的人物,恰逢特殊时期的局面,必然会制造出特色明显的“话题”
从语言风格,行为作派和执政特点来考察,特朗普是个自带“流量”的家伙,其所到之处无不留下深刻的“特氏”印记。他性格张扬言语另类,立场清晰观点明确,其上任后所推出的每一项政策,几乎全都突破了人们对美国政治的传统认知。在通常的语言环境里,人们一般只对有争议的“话题”感兴趣,而特朗普所做的事,大部分都涉及到了国际社会多数国家的核心利益,有冲突自然有辩驳,有辩驳自然会有不同的结果,而“结果”与“结果”之间又会擦出新的火花,“话题”自然也被越炒越热——4年来美国所发生的一切告诉我们,特朗普本身就是个制造矛盾的高手,只要有冲突,就从来不会缺少“看点”和“论点”。
2020对于整个世界来说,都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而“奇葩”人物所执掌的美国则更是如此。美国特殊的制度加上特朗普一系列的奇特操作,让整个美国成了事件叠出的中心,“话题”丛生的策源地,甚至连戴不戴口罩,应不应该隔离这种常识性的问题,都能在美国制造出“舞枪弄棒”的动静。当美国的感染率和死亡率登顶“世界之最”的时候,防疫效果的评估,国与国之间的差异以及某种优越感的升腾,在四通八达的网络江湖中,很快形成了思想的交汇和理念的碰撞。在这种兵荒马乱的背景之下,人们仿佛在一夜之间释放出了对美国所有的复杂感情。
“黑命贵”运动就更不用说了,如果在岁月静好的时期,在美国来说极其寻常的警察执法过当,也许根本不会引起如此大的波澜。然而禁足的烦闷,失业的焦虑和对未来的恐慌,很快让“一件小事”升级为暴乱级别的宏大叙事。打砸抢烧的视觉冲击,川普政府的针锋相对,民主党人的煽风点火,“黑白”之间的势不两立,为全世界人民持续提供着内容丰富的“精神盛宴”。
疫情的后劲仍未褪去,“黑命”的烽烟仍未消散,自带残酷属性的权力之争又如期而至。整整两个多月,选票诡异的起伏,“曲线”神秘的攀升,“舞弊”的线索和“反欺诈”的抗议,将美国的“风景线”描绘得更加艳丽。“勤王”的号角此起彼伏,“镇压”的兵勇睡了一地,“弹劾”的指控义正辞严,“分裂”的暗流贯穿朝野……。短短一年的时间,发生在这个国家的每一件事,似乎都能引来角度不同的解读和逻辑各异的评价——正常,我们认为都正常,因为美国几乎和所有的国家都有着无法割裂的关系纽带,而美国发生的一切,几乎都能影响到与其有关系(甚至没关系)的国家。看得出来,美国依然深刻的影响着这个世界,人们对美国的“高度关注”也就成了躲不开的必然。“美国话题”自然拥有庞大的舆论市场。
来自美国的“话题”(或问题)并不是我们凭空想象出来的,也不是外国媒体深挖的结果——所有的消息来源仍然是美国。
特朗普之前曾经“悲愤”的说:“从我们的媒体只能看到对我的仇恨,根本感觉不到真实与客观”。
特朗普的抱怨绝不是空穴来风,美国主流媒体本身就自带民主党的左派背景,其在4年来对极端保守的特朗普,可谓是“无微不至”的关怀,尤其在疫情,“黑命”和大选期间,ABC,NBC,CBS,CNN等几乎所有的美国媒体集中火力,对特朗普展开了花样繁多的舆论轰炸。很多内容惊悚的论调,也大都是民主党内先抛出一个假设性的“可能”,左媒根据这种“可能”,罗列出若干能够实现的条件,在各国媒体的转载过程中,又被有目的,倾向性的注入各种“佐料”,于是,一盘色香味俱佳的“爆炸性”新闻新鲜出炉,而这些新闻也成了各国民众茶余饭后的精神生活。
一部电影刚刚推出片名和序幕,人们无法得知将要呈现的内容,想象与猜度毫无意义——“话题”也就少了
由特朗普亲自执导并领衔主演的“美国大片”在风风雨雨中落幕,随着主角黯然退场,毁誉参半的“影评”也将告一段落——夏日消融,人或为鱼鳖,千秋功罪任人评说。
暂时情况下,身心疲惫的特朗普似乎也折腾不出太多的花样。接下来的导演和主角将是新总统拜登,然而电影刚刚开场,我们暂时无法追索剧情的主线。
混迹美国政坛40余年的乔.拜登,政绩虽乏善可陈,但在诡异莫测和危机四伏的漩涡中心,拜登也练就了低调的城府和厚黑的“油滑”。民主党之所以将他推上前台,看重的并不是他的“能耐”与“魄力”,而恰恰是他的“无为”和“中庸”。
尽管他在竞选前许下了一大堆的承诺,但这种承诺几乎就是竞选环节的必要程序。
拜登第二场辩论中主要突出的话题是医疗,新冠,经济,种族问题,气候变化,选举规则等等。但我们也从辩论中隐隐感觉到,拜登只是提出了问题,对上任之后的具体规划与改良手段则没有太多的论述。拜登此前曾对黑人许以“重愿”,对移民报以热情,对俄罗斯态度冷峻,对伊朗释放善意……现在显然已经到了兑现承诺的时候了。
拜登的中庸与低调决定了他有别于特朗普的“雷厉风行”,因此,如今我们仍然看不出他想干什么,怎么干。
疫情仍不容乐观,相信拜登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好在是疫苗已经开始接种,不用再作什么努力,相信未来的情况一定会有所好转。当时对黑人的许诺听上去就有些夸张,当然不可能全都付诸实践。开放移民政策也只针对特定人群,1万多洪都拉斯人仍在危地马拉与墨西哥之间苦苦煎熬。对伊朗可能的宽松,仍然建立在换汤不换药的《协议》框架之内。虽然其声称,中美需要的不是对抗,但“预计会有更加激烈的竞争”。不会延续特朗普政府的对华政策,但“至今仍然没有找到双方对话的契机”……总之,拜登将要做什么,或者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都充满了各种不确定,全世界(包括美国)可能都在静静的观察他接下来的表现。在这种情况抗下,我们找不到可以争论的话题,更不要说由此引发的见解与思辨。
我们知道,美国的主流媒体本身就心向民主党,当然不愿意在拜登“新官上任”的关键时刻制造更多的话题——他们需要给新总统营造一个稳定和平缓的舆论空间。因此,我们近期似乎听不到美国媒体对某件事夸张的渲染和引导式的灌输。
不管怎么说,美国是我们绕不开的特殊存在,暂时的平静也许孕育着更多的契机与变数——因此,我们要给美国,同时也要给自己留出足够的时间与机会,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值得探讨的“话题”。
假如美国下一任总统不是特朗普?
假如下一届美国总统不是特朗普,那就肯定是拜登,这样美国的国务卿有可能是布林肯,而不是美国共和党成员蓬佩奥。
美国总统有权任命自己的内阁官员美国换届之后内阁也是基本上全部换掉,因为换届之后就意味着政党不同。这一次特朗普只干了4年的美国总统,所以如果他大选失败了,则其内阁就要全部换成民主党人,不可能再使用共和党的内阁官员。
在美国这个国家,总统具有任命自己内阁官员的权利,却无权任命国会两院议员,所以像国防部长以及美国国务卿这类角色会随着总统的变化而变化。
之前美国共和党党魁麦康奈尔曾建议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去竞选堪萨斯州参议员,为2024年总统选举铺路,但是蓬佩奥还是决定留在特朗普政府内部。由此可以看出,共和党方面早就意识到特朗普可能会落选,而蓬佩奥可能是共和党内部精英人士所认可的一名总统候选人,因为他非常的强硬且很有外交手段,他的夫人在共和党内部也能联络很多人,最关键的是蓬佩奥能够得到大金主的支持。
下一任美国国务卿很有可能是布林肯目前美国前副总统拜登的外交政策顾问是布林肯,这个人最有可能成为美国的新国务卿。当然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也可能会重新担任美国国务卿,但希拉里更有可能担任美国的新国防部长,毕竟她一直在对美国的军事战略发表言论。
布林肯对整个世界战略格局看的还是很清楚,不过这个人也是一个鹰派分子,至少对我国是这样的,他曾表示要团结美国的盟友共同研究对我国的关税策略。总的来说,布林肯的战略更务实。
而美国国务卿蓬佩奥提出的所谓“新冷战”,看上去虽然更有杀伤力,但是他的这种说法根本就不切实际,所以也没有可实施性。总的来说,它的危害性并不是特别大,只是让人看起来非常的讨厌。
但是拜登的外交政策顾问布林肯所提出的战略是有可实施性的,所以对我国的挑战还是比较大。
美国国务卿蓬佩奥一直以来都是特朗普的一个工具总体而言,美国国务卿蓬佩奥根本就不适合搞外交,他是美国总统特朗普最信任的人之一。之前蓬佩奥曾出任中央情报局局长,并没有什么实际性的外交经验,而特朗普是一个说变就变的人,任何人替他搞外交都会陷入困境。
特朗普的任何外交政策都是试图让美国赚便宜,所以任何事情都可以作为外交筹码,在对一个对手进行极限施压之后,和对方达成某种协议然后从中牟取利益。然而特朗普的这种手段被识破之后,基本上没有达成任何新的协议。
可以说蓬佩奥完全按照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意愿在行事,没有自己的观念,但是最近以来他越来越激进,因为他知道特朗普这一次可能会落选,所以尽可能的出风头,以便能够成为美国2024年总统。蓬佩奥是美国共和党的少壮派,可见很有可能在2024年参加总统选举。
蓬佩奥曾被《纽约时报》评为美国历史上最失败的国务卿,他确实是不善于搞外交工作,很难找到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共同点,而且经常为了特朗普去讨价还价,确切的来说他只是特朗普的一个买手,或者是特朗普的一个讨价还价的专家,没有展现出一种战略性。
当然如果换做是其他人,肯定会完全不支持特朗普的外交方式,毕竟特朗普的外交方式对美国来说是一种灾难。所以若换作其他人早就被特朗普开除了。
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在白宫内被称为“马屁精”,也就是他非常善于奉迎特朗普,这也是他能够在美国政府内部生存下去的原因。但是现在看来他的这种努力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最近以来逐渐展现出自己的野心。其实共和党方面还是比较看重他的,能够在特朗普身边成为一棵“常青树”,也说明蓬佩奥的能力不是一般的强,而是一个能屈能伸的人。
如果特朗普真的被评为美国历史上最差的总统,那么蓬佩奥也有可能会被评为美国历史上最差的国务卿,到时候他们两个可能会共同退出历史舞台。所以特朗普能够取得连任对蓬佩奥也很重要。
美国总统选举风波几时休?
一场美国大选还没有走到尽头,就彻底地暴露出美国政治制度的虚伪性与脆弱性:了。12月14日,美国的总统大选已走到了选举人团投票的程序,不出意料,拜登获胜。共538张选举人团票,拜登得了306张。热衷于总统权力的特朗普应该知道自己已经是咸鱼难以翻身了,不管是民意不可违还 是真的有人操纵了大选,在目前的情势下,特朗普已经翻盘无望了。
按大选流程,拜登应该在明年的1月20日宣誓就职,这意味着美国第46任总统诞生了。依特朗普是不到黄河心不死心的个性,他绝对不会心悦诚服、善罢甘休的,后面一定还会闹出妖蛾子。但是,不管特朗普如何耍奸,他必须要根据法律规定在新总统宣誓前向他交出权力。
特朗普在法律诉讼的路没有走通,寄希望于自己的支持者游行示威闹事没有翻起大浪的情况下;还要为大选翻盘,只有寄希望于对外战争了。但是,似乎美国国会早已经识破了特朗普的阴谋。尽管特朗普更换了美国防长,但是新防长的发言:是“要结束美国对外的一切战争”,显然不是特朗普的菜。美国军方的代表人物、参联主席、四星上将米勒将军也旗帜鲜明地声称:“美国军队只忠于宪法”。看来,特朗普想凭战争弄个“战时总统”的身份来使自己的政治生命得以苟延残喘的愿望也很难实现了。
尤其是,特朗普意欲发动战争的对象国——伊朗似乎也已看穿了特朗普的阴谋。上个月,特朗普与以色列沆瀣一气,在一周之内谋杀了伊朗的首席核科学家法赫里扎德与军队中的另一名高官。伊朗的精神领袖哈梅内伊与总统鲁哈尼并没有睚眦必报的表示,尽管声称要报仇,但是,也是在“过嘴瘾”阶段,根本没有触碰到美国人的底线,这就避免了美国的对外战争。伊朗显然已经知道特朗普来日无多,有意拖日子等到他下台后再搞复仇的事。伊朗也没“配合”特朗普发起战争,特朗普算是束手无策了。
也就是说,对外战争的也没有发动起来,特朗普不知道还有什么伎俩能为大选增加“花絮”。不过,在美国正式步入拜登时代之前,特朗普不会保持缄默的。这是他狂妄自大、嚣张跋扈、目空一切的本性决定的。如果,他是一个聪明的人就应该守住“不作为”状态,与拜登进行权力和平交接,保证自己能得到豁免。为自己下台后养尊处优、颐养天年而努力,不能再给拜登挖坑了。显然,特朗普没作这方面的考虑。
距离明年1月20日越来越近了,特朗普丝毫没有放弃对权力的程控,前几天又换了掉了自己的司法部长巴尔,这也说明特朗普并没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特朗普是刚愎自用、特立独行的人。于自己黔驴技穷,穷途末路之际,还有什么手段要使出来难以预测。但是,除非他孤注一掷按动核按钮,否则,他是阻碍不了拜登进入白宫的步伐的。
特朗普抗疫不力是败选的主因,纵观他4年的任职历程,特朗普确实没有让世界宁静过。可以说他是国际秩序的颠覆者,是美国反种族歧视危机的制造者和美国新任总统的挖坑者。特朗普以邻为壑,从来没有与人为善过。现在于四面楚歌的境地里成了孤家寡人,这是“罪有应得”。
至于拜登如何就职,这是水到渠成的事,上个月美国总务管理局局长墨菲已宣布白宫将协助拜登的团队为其就职做准备工作——这显然是经过特朗普同意过的。所以,拜登在大选胜利后,会正常就职的。如果,特朗普赖着不走,到明年1月20日后——特朗普就不是美国的合法总统了,拜登就有权力驱逐特朗普出白宫,从而开启自己的总统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