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色盟约声望,魔兽重铸盟约怎么做?
重铸盟约任务完成方法:
转至丹尼芬雷,请求约库姆国王帮忙重铸托里姆的护甲。完成约库姆交付的任务之后,与丹尼芬雷的亚米尔德谈—谈。
描述
<托里姆微笑起来,这是你第一次见到他笑。>终于,命运向我伸出了手,<种族>。
你发现的这块金属,原本是我的盔甲的一部分。很久以前,我在极度的悲伤中脱下了它,并把它丢给了那些元素生物。
只有霍迪尔的子孙才能修复它,因为它本来就是他们锻造出来的。
或许你的行动已经减轻了他们对我的仇恨。去找到他们的国王,约库姆。如果他还活着,就请他帮忙吧。
进行
让我们开始重铸托里姆的盔甲吧,如何?
完成
看来我的技术似乎精进不少。不然就是这个铁钻的传说是真的。
这套盔甲比以前更精良,而且所用的材料更少。
用这些剩下的材料,我可以替你铸造—件装备作为你的酬劳。
获得
完成这个任务后,你将获得:
22050经验,250点声望点数在霍迪尔之子。
法夜灵种奖励?
法夜声望奖励汇总
一、名望等级:
可以购买野生烁裘徘徊者;
11级可以购买炉石玩具;
23级可以购买坐骑影叶符文牡鹿;
27级可以购买小宠物特鲁迪;
36级可以购买附魔幻象;
16、26、32、34级可以购买身上的部件幻化,37级可以购买武器幻化;
39级可以购买魔化影叶符文牡鹿。
二、心能导流器:
一级心能导流器导向梦歌沼泽,可以激活法夜小剧场,击杀过所有演员可以解锁炽蓝仙野地图42.75 46.03文书带师萨洛恩的全部购买权限。
藏品分别是宠物咕噜波、慕叶、幻化剧场道具匕首、寒冬纺织虬枝以及坐骑丝柔烁光蛾。
二级心能导流器导向塞兹仙林,可以激活狐狸坐骑野生烁裘徘徊者的稀有击杀权限,当然..现在大家都是靠A的...
三、盟约特色玩法-种菜、魅夜王庭声望、马拉斯缪斯声望:
种菜就不必多说了...挖个坑埋点土...三天之后开瓜...有坐骑万事大吉...没坐骑继续...具体出啥我也不知道...
魅夜王庭请直接参照sora007大佬的帖子:详尽、高效。
后期三千声望/日很快就可以崇拜。
传送门:[https://bbs.nga.cn/read.php?tid=24389131]
马拉斯缪斯声望就是蘑网传送中枢的那个大蘑菇...蘑菇旁边就是它这个声望的军需官...
每天和大蘑菇对话接取日常任务,每天一个,一个350声望,42000÷350=120天崇拜。
声望友善可以购买小宠物雷金纳德爵士、绒毛烁光蛾以及快乐的格斯;
声望尊敬可以购买幻化魅夜朝臣的虬枝以及法夜纺织球茎;
重铸盟约?
任务攻略:
1、先去找托里姆接任务,坐标(33.4,57.9)
2、它会给玩家们一块精炼闪光矿石的任务道具。
3、直接将任务物品送到亚米尔德手上就可以了,坐标(63.2,63.2)。
任务奖励:
22,050经验,250点声望点数在霍迪尔之子,7金币40银币。
四件绿色品质的衣服。



哪件事是好几个欧洲国家共同的黑历史?
巴黎和会。
巴黎和会是一战结束后的1919年,胜利的协约国集团为解决战争所造成的问题以及奠定战后的和平而召开的会议。这个和会是胜利国举行的和会,又是个大国操纵的和会,德国等战败国和苏俄被排斥在会议之外。美国总统威尔逊、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主导了和会的进行。和会上签订了处置德国的《凡尔赛和约》,同时还分别同奥、匈、土等国签订了一系列和约。它们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一战后由美、英、法等主要战胜国主导的国际政治格局。会议通过一系列措施来重塑现实政治格局,遏制德国等战败国以及苏俄,与此同时又通过筹组国际联盟来企图建立理想的国际外交规范。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巴黎和会
外文名称:Paris Peace Conference, 1919
别称:1919年巴黎和平会议
主要人物:劳合·乔治,克里孟梭,威尔逊
结果:签订《凡尔赛和约》,成立国联
参加国家:英,法,美,意,日等32国
参加人数:1000多人;全权代表70人
性质:讨论战后问题的国际会议
历史背景
为确立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霸权,早在期间,美国总统威尔逊,即授命其助理豪斯组成专门机构研究战后和会问题。英国外交部也组织一批专家探讨一旦大战结束英国对和会的对策。1918年1月,威尔逊提出十四点原则后,豪斯到达巴黎,与法、英、意等国政府首脑就召开战后和会问题进行磋商。1919年1月13~17日,英、法、美、日、意五国举行巴黎和会准备会议,背着多数国家制定了和会的议事规则。规定英、法、美、日、意五大国为有“普遍利益的交战国”,可参加和会的一切会议。比利时、中国、塞尔维亚等国为有“个别利益的交战国”,只能出席与其本国有关的会议。玻利维亚等与德国断交的国家,只在五大国认为有必要时,才得以用口头或书面陈述意见。议事规则还限定各国出席会议的全权代表的名额,五大国各5名,比利时、塞尔维亚、巴西各3名,中国、波兰等国各2名,共计70名。
会议机构
1)大国会议,凡和会一切重大问题均先由五大国会议讨论决定。先有“十人会议”,由美国威尔逊和兰辛、英国劳 合·乔治和贝尔福、法国克里孟梭和毕盛、意大利奥兰多和桑尼诺、日本西园寺公望和牧野伸显组成。“十人会议”为五大国“经常的正式会议”,和会期间共举行60多次。1919年3月26日起,“十人会议”缩减为“四人会议”,即英、法、美、意四国首脑就和会中有关欧洲问题私下协商(4月23日意首相奥兰多离会,由英、法、美三国首脑以“三人会议”形式控制局面)。
2)和平预备会议,即27国全体会议,和会期间仅开过6次,止于形式。
3)和平正式会议,协约国代表与各前敌国代表分别相会,一次是递交和约最后草案,一次为签署和约。
4)委员会,和会附设有国际联盟、赔偿、领土问题、条约起草、战争责任、国际河港铁道等专门委员会52个。
中国提案
中国是战胜国之一,代表团由北京和广州派官员联合组成,有北京外交总长陆征祥﹑驻英公使施肇基﹑驻美公使顾维钧﹑驻比公使魏宸组及广州的王正廷等。中国代表团最初还对和会抱有很大的希望,因此,在提交的议案中提出了以下7个条件:
一,废弃势力范围;
二,撤退外国军队、巡警;
三,裁撤外国邮局及有线无线电报机关;
四,撤销领事裁判权;
五,归还租借地;
六,归还租界;
七,关税自由权。
会议经过
巴黎和会会议现场
1919年1月18日在巴黎市内法国外交部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
1月25日第二次全体会议通过筹组国际联盟的决议。4月24日第5次全体会议通过《国际联盟盟约》。
1919年1—4月,英、法、美、日、意就制定对德和约问题进行讨论,大国间勾心斗角,争论激烈。战后德国的西部边界、萨尔区归属、德国赔偿和德国前殖民地的处理等问题均因帝国主义战胜国在分赃中各有图谋而成为和会中的难题。后经妥协,于5月7日将对德和约最后草案文本交给德国政府代表布罗克多夫·兰曹。德国曾几次对草案一些内容提出异议,但英、法等战胜国只对和约草案略做细微的改正。
6月28日在巴黎近郊凡尔赛宫镜厅举行《协约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签字仪式。德国外长穆勒等代表德国签字。对德《凡尔赛和约》由是成立对德国同盟国的和约在巴黎和会结束后另行签署。在中国人民的要求下,中国代表团向和会提出收回战前德国侵占中国胶州湾、胶济铁路和山东的一切权利。日本竟然要求和会同意把德国的侵华权益转移给日本,并得到英、法的支持。由于美、日在太平洋和远东地区的矛盾,美国对日本的侵华野心起初持暧昧态度,后日本以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和退出和会相要挟,美国转向支持日本。在五四运动浪潮冲击下,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帝国主义列强还秘密拟定了对苏俄的武装干涉和经济封锁计划。
主要内容
和会上签订了处置战败国德国的凡尔赛和约,同时还分别同德国的盟国奥地利、匈牙利、土耳其等国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和凡尔赛和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一次大战后由美国、英国、法国等主要战胜国主导的国际政治格局。会议通过领土分配及赔款等措施重塑现实政治格局,遏制德国及苏维埃俄国等战败国及共产国家,但与此同时通过筹组国际联盟来企图建立理想的国际外交规范。
会议结果
《凡尔赛条约》签字仪式
《凡尔赛和约》
一)总览
《凡尔赛条约》共分15部分,440条。根据条约规定,德国损失了10%的领土,12.5%的人口,所有的海外殖民地(包括德属东非、德属西南非、喀麦隆、多哥以及德属新几内亚),16的煤产地及半数的钢铁工业。
二)疆界的决定
在1918年11月11日停战时,就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给法国,恢复法国在普法战争前的疆界。北石勒苏益格经过公投,回归丹麦。承认波兰独立,并给予波兰海岸线。把原属波兰的领土归还,包括西普鲁士、波森省、部分东普鲁士及部分上西里西亚;东上西里西亚予捷克斯洛伐克。但泽由国际联盟管理,称为但泽自由市。割让尤本及萨尔梅迪给比利时;克莱佩达地区给立陶宛(1923年)。萨尔煤矿区由法国代管15年,然后由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德国承认奥地利独立,永远不得与它合并。承认卢森堡的独立。
主要影响
中国要求索回德国强占的山东半岛的主权,但英、法、意主张将德国的利益转送给日本,美国提出暂交英法意美日五国共管,遭到日本拒绝。中国代表团向和会提出两项提案: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取消日本强迫中国承认的《二十一条》,收回山东的权益。但提案被否决了。巴黎和会引起中国人民的抗议,爆发了“五四运动”。
整体评价
巴黎和会初期原本充满对和平的乐观期待,首次参加欧战的美国带来威尔逊总统的十四点和平原则,一时颇受欢迎。然而威尔逊的理想主义观点迅速被战胜各国划分势力范围和报复的企图所压倒,所谓反战、民族自决等原则皆无法实施。美国虽签署条约却未能经过国会批准,使美国没有参加国际联盟,外交政策走入孤立主义。而合约对战败国德国的苛刻的勒索,也埋下了复仇的种子,法国元帅福煦事后评论说:“这不是和平,这是二十年休战。”
凯撒大帝是怎么死的?
公元前44年3月15日,在罗马共和国元老院议事大厅,一位相貌英武的男人身披紫色长袍端坐在大厅正中的椅子上,似在等待着即将开展的议题。而诡异的是,参与议事的元老们却并未就座,而是各自裹着宽大的白色长袍低垂着头缓缓向着男子靠了过来,隐隐然形成了一个包围圈。感觉气氛不对,男子刚要发问,走在最前面的一人突然伸手抓住了男子的双臂,随后已经聚拢上来的众元老纷纷掏出长袍下的匕首。男子开始奋力抵抗,但毕竟双拳难敌四手,一时间血光迸现,慌乱中,男子的紫袍不知被谁扯掉,脖颈露了出来。与此同时,一支匕首插进了男子的脖颈,要害被袭,男子很快便停止了抵抗,并慢慢委顿到地上。发现男子受了致命伤,众元老方才如长出一口气一般放松下来,慢慢散了开来。男子躺在地上挣扎着将紫袍扯起来盖住自己的脸颊,就此溘然长逝。
凯撒被刺
这是莎士比亚关于凯撒遇刺的描写。表面上看来凯撒是被元老院的反对派刺杀的,但刺杀背后隐藏的却是罗马由共和国向帝国转变的宏大背景,这一转变过程中诸多矛盾纷繁复杂,而凯撒被刺,就是这些矛盾的集中爆发点。
第二次迦太基战争结束后,罗马掀起了波澜壮阔的大征服时代,迦太基,马其顿,塞琉古等国纷纷沦陷,或成为罗马的行省,或沦为殖民地。大征服为罗马共和国带来了巨大的战争红利,然而事情也正在悄悄向着人们都没预料到的方向发生着变化。
罗马的大征服
首先,战争为罗马带来了大量的奴隶,战俘或者城邦居民是主要的奴隶来源。这些奴隶被运回罗马之后,很快便被贵族或者富裕的平民们输送到各自的农庄里。随着奴隶规模的扩大,罗马的经济形态也在发生着变化。大征服之前,罗马是以自耕农为主的经济形态,虽然贵族也拥有奴隶,但并不足以对自耕农经济形成可见的破坏。尤其在长期斗争与磨合的背景下,自耕农和贵族大体上能够保持一种相对稳定的合作状态:贵族可以享有财富,但自耕农通过服兵役享有土地以及相当的公民权利。
奴隶的大规模输入打破了这一平衡。自耕农与生俱来的对风险的低抗性决定着他们比较容易因破产而失去土地。而廉价奴隶的输入使得贵族们可以轻易的获得更多的土地。于是,土地兼并在罗马被加速了。
早期罗马公民兵
同时,战争本身也在加速着自耕农的破产。早期罗马军队主力为重装步兵,主要由自耕农担任,服役时间虽然不太固定,但考虑到士兵还需要务农,兵役期都不会太长,还有轮换服役的制度。但从第二次布匿战争开始,随着战争的长期化以及规模扩大化都使得公民兵体制有些不合时宜,尤其是轮换服役制度对战局影响很大。因此罗马公民兵的服役时间越来越长,这就导致士兵无法回家务农从而破产。另外就是战争同样导致了大量罗马公民的阵亡,失去劳动力的家庭也很容易处于破产边缘。
就这样,罗马的基本经济形态逐步由自耕农经济转向了奴隶农庄和工商业的结合体。随着公民兵数量的减少,雇佣兵和职业兵便迅速填补了巨大的军队缺额。而这一变化直接导致了政治体制的崩溃。
凯撒时期的罗马职业兵
在自耕农经济时期,自耕农与贵族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利益共同体,无论士兵还是将校,其忠诚的对象都是罗马共和国。而到公民兵体制破产后,填补缺额的雇佣兵和职业兵的主要来源是蛮族和破产公民,其对罗马共和国本来就不甚以为然,而其忠诚也很快便集中到了为他们提供佣金或军饷的将军们身上。这样一来,元老院对军队的控制便大大缺失了。而在战争中将军们需要更多的临机决断权,因此也对元老院议事这种决策体制深感厌烦,尽一切努力试图摆脱这种控制。由此,军队与元老院的矛盾与日俱增。
而凯撒在庞培败亡之后便成为唯一的军事寡头,无论是为自身计,为部下计,抑或是为他心目当中的罗马计,他都必须向元老院讨要更多的权力,这也就是为什么他会逼迫元老院任命他为执政官、独裁官甚至是终身独裁官。而元老院则认为凯撒的行为已经背离了罗马共和国的传统价值观,并且对其势力的膨胀日益感到恐惧。当元老院对凯撒的行为忍无可忍而又缺乏足够的反制手段时,刺杀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便被提上了日程,于是便出现了文章开头那一幕。
凯撒像
因此,我们大约可以把凯撒比作一根车轴,他承担了罗马这个巨大车轮由共和国向帝国转变时的巨大压力,很遗憾,凯撒折了。但车轮的转动却未能停止,凯撒死后不久,公元前23年,他的继承人渥大维被元老院授予“第一公民”称号,史学界认为这是罗马帝国成立的标志。
与其说是元老院的反对派刺杀了凯撒,不如说是罗马共和国杀了凯撒,也杀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