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天津数字有线电视节目有哪些频道?
基本套餐包71套节目:
中央台:
中央1 中央2 中央3 中央4 中央5 中央6 中央7 中央8 中央9 中央10 中央11 中央12 中央13 中央14 中央15 中央英语频道 中央西班牙语频道 中央法语频道 中央俄语频道 中央阿拉伯语频道 教育1
天津台:
天津卫视 天津1 天津2 天津3 天津4 天津5 天津6 天津7 天津8 三佳购物 滨海1 滨海2
卫视台:
湖北卫视 湖南卫视 金鹰卡通 广东卫视 深圳卫视 广西卫视 河北卫视 河南卫视 山东卫视 山东教育 山西卫视 浙江卫视 江苏卫视 江西卫视 云南卫视 贵州卫视 吉林卫视 东南卫视 安徽卫视 辽宁卫视 宁夏卫视 北京卫视 卡酷卡通 东方卫视 炫动卡通 四川卫视 重庆卫视 新疆卫视 兵团卫视 西藏卫视 黑龙江卫视 内蒙古卫视 青海卫视 陕西卫视 甘肃卫视 旅游卫视 中国气象 收视指南
张敬辉律师事务所地址?
北京海淀区海淀区张敬辉律师。
海淀区张敬辉律师执业于北京隽永律师事务所,业务范围,医疗事故,房产纠纷,刑事,遗产继承。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18号光耀东方广场710
今日说法栏目动报道律师
焦点访谈栏目主动报道律师
新闻频道栏目动报道律师
法治进行时栏目特邀嘉宾,律师
现场说法,栏目特邀嘉宾,律师
山东卫视调查栏目主动报道律师
腾讯视频主动报道律师
搜狐视频主动报道律师
经济生活主动报道律师
公共频道主动报道律师
民国时期经常有人通电全国?
2006年1月27日,美国西联国际汇款公司正式宣布停止电报业务,这标志着电报在美国彻底进入历史。让人感慨的是,因为几乎没人使用电报了,这条公告一直到一周后才被人注意到。电报在中国也是惨淡经营,到2008年,全国只保留了八个电报中心,电报也已基本淡出了我们的生活。
电报进入中国的时间略晚,它始于晚清,盛于民国。电报的身影一直贯穿整个民国时代,扮演着重要角色,深刻地影响到了那一段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乃至文化。
中国第一条电报线路的出现十分具有戏剧性。
早在1859年,法国钦差回国后就曾经寄送给清廷一部电报机作为礼品,恭亲王奕却“以为无用相却”,又送还了人家。到了1863年,英、法公使就向清廷建议引入电报,可惜清廷对于电报毫无兴趣,更不准许铺设电报线路。那时候中国还十分封闭,最离谱儿的谣言说一根一根杆子戳在地上,专门吸地气和死人魂魄,然后顺着线给传到英吉利、法兰西之类的地方去,供洋人吸食。洋人之食地气,如我民之吸鸦片,是上瘾的。
当时上海有个利富公司,头头雷诺是个富有冒险精神的英国人,他觉得反正中国人软弱好欺,不妨搏上一搏,先造个既成事实。于是雷诺拍出巨资,从英国进了一批电报材料,找来两个德国技师,外加雇来的二十几个中国民夫,集结到了上海租界与吴淞口之间的地段。
开工之前,他既不向官府申请,也不请示英国领事,自己甩开膀子,花了一个多月时间,沿着川沙厅(今上海浦东)小岬到黄浦江口金塘灯塔间偷偷摸摸建起了一条专用电报线路,长达21公里,光是电线杆就立了227根。
那时候洋人嚣张,寻常百姓见了都绕着走;而官府的人呢?他们一见这些工人有恃无恐地当道挖坑载杆扯线,以为必有后台,也不敢上前询问,结果民不究,官不查,第一条电报线就这样生生被胆大包天的雷诺给建起来了。
然后他碰上命里的一个克星。
一位本来在南京“遇缺即补”的道员领了苏松太道的职衔,悄然赴沪。他叫丁日昌。
其人耿直而有谋,用了一条煽动群众的计策——煽动农民掀杆拔线,一夜之间把227根铜线电杆拔得干干净净。另外又用了一记杀招:先发制人,先一步把利富洋行给告了,告它未经核准,擅行兴造营建,要理事衙门介入审理。结果雷诺诉苦无门,饮恨回国。他本来进了一批新的电报线路材料,打算扩大规模,这回也全打了水漂,扔在库房无人问津。
但丁日昌不是因循守旧的人,他跟各国领事作了一个约定,只要手续完备,可以有原则地允许他们设置埠内专线,但绝不允许他们把专线与国境外的国际电报海线相连接。
这是中国电报史上极关键的一个原则,后来多少纷争,都是由它而起,影响极为深远。
中文电报的奥秘
电文和其他文体不同,言简意赅,能一个字说清楚的绝不用两个字。没办法,贵啊。一直到电报行将消亡的时候,它的费用在邮政手段里还是属于比较高昂的。
电报是靠信号传播的,需要一套系统把文字转译成电信号。于是莫尔斯码诞生了,用点、划两种状态组合成了26个英文字母以及10个阿拉伯数字。
到了中国这里,问题来了。
英文字母26个,德文字母30个,意大利字母21个,就算是夹杂汉字的日文,也可以用五十音图来表达。
但中文是方块字,常用汉字就3000多。电报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以后,中文电码的严峻性就凸显出来了。那时的形势有点像电脑刚开始在中国流行的时候,一批人叫着“汉字不亡,中国必亡”;还有一批人玩命地琢磨汉字编码。
于是所谓“四码法”诞生了。1873年,一个驻华的法国人威基杰参考《康熙字典》的部首排列方法,选了6800个汉字,编成《电报新书》,后来郑观应把这本书改编了一下,使之更适用于中文,增加了更多汉字,改名叫《电报新编》。从此这种“郑码”便成为中国电报长期以来一直采用的系统。
尽管四码法解决了中文电报的问题,但四个编码一个汉字,效率还是比较低。尤其是当时电报线路都由洋人把持,收发的费用都极其昂贵。当时电报的费用往往一个字就得数两白银。为此清廷曾经专门下令,让各级官员没紧急的事就别发电奏、电牍,就算发也尽量长话短说,什么我主万岁、乞伏太皇太后圣安、惶恐顿首之类的客套话都一概免去。
另外中国人独具只眼,发明出了极富中国特色的省字方式。
英文用阿拉伯数字表达,就可以表达全部日期,而中文如果写全的话,最少也得4个字(一月一日),最多得6个字(十二月卅一日),每个汉字用4个数字编码,就是16~24组,效率相差太远了。为了最大限度地节省字数,有人就发明了一种特有的韵部计日。这个人叫洪钧。
他规划了一套很复杂的对应关系,用一个字表示一个日期。所以读民国史,动辄提到什么马电、艳电、皓电、铣电,都是以当日电报编码来代称日期。比如汪精卫那封给蒋介石的著名叛逃电报发于1938年12月29日,29日为艳字,故名“艳电”,成了一个专有名词。1947年12月24日,白崇禧从汉口发出呼吁蒋介石停战电报,亥指十二月,又是二十四日,所以史称“亥敬电”。
通电全国的由来
戊戌变法之后,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慈禧太后立端亲王载漪之子溥儁为“大阿哥”,准备废黜被幽禁在瀛台的光绪另立新帝,史称“已亥交储”。让她料未及的是,这个决定竟然引起了中外舆论的一致强烈反对。
光绪并无失德之处而要被篡废,不管是革新派还是一般百姓都是为之抱不平的。于是,民间对慈禧太后乃至整个满清官僚体系的不满,就在这一刻集中爆发了出来。
率先义无反顾地站出来的,是一位叫做经元善的老叟。
慈禧改储的消息传来,同情光绪的经元善大为震惊。他当即向老上司盛宣怀去电,希望盛能和他一起上书,谏阻此事。可是让经元善大失所望的是,早已将时局看得通透的盛宣怀只回了他一封9个字的简短电报:“大厦将倾,非一木能支”。
于是经元善发古人所未发,开创了中国政治史上前所未见的手段——通电上书。
他利用自己在上海商界和电报局的影响力,串联了绅商名流与新党官员一千二百三十一人——其中不乏章炳麟、蔡元培、唐才常、黄炎培这样的大人物——大家“公凑电资”,经元善以上海电报总办的名义,向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与全国发出了一封振聋发聩的著名电报:
“昨日卑局奉到二十四日电旨,沪上人心沸腾,探闻各国有调兵干预之说,务求王爷、中堂大人公忠体国,奏请皇上力疾临御,忽存退位之思,上以慰皇太后之忧勤,下以弭中外之反侧。宗社幸甚,天下幸甚。”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接到这一封电报之后,大为震惊。一是因为这封电报竟在如今的政治形势之下仍旧去挑战慈禧,可谓虎口拔须,不知死活;二是因为落款人名之多,名头之盛,真是前所未见;三则是因为这封电报不只发给了总理衙门,还拍送到了各地的电报局,全国皆知。经元善这一手,让总理衙门立刻陷入被动,完全没有反应的时间,更在全国舆论的火头上浇了一把油,被赞为“飞电阻谏,电动全球”。在这封的通电的引领下,再加上身在海外的康、梁等人的鼓吹,形成了一股用电报来表达民意的风潮。一时间各地纷纷致电总理衙门。“凡四十六埠”,各地同情变法的士绅们纷纷“集资发电”,最多时候电报总署竟然一天能接到12封劝谏慈禧不要擅行废立之事的电报。
这也是清末第一次,也是最大规模的、以电报为斗争工具的民主事件,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通电。它在极短的时间串联了舆论,凭借传统信息传递载体所达不到的高效率在大范围内发挥影响,效果卓著。尽管这一次通电并未能达到政治目的,经元善本人也因为被清政府通缉而逃去了澳门。但他的作为却点醒了一批官场和民间的明白人:“原来,电报还可以这样来用。”
后来,在民国军阀混战的时代,各地军阀、各界知名人士在需要舆论支持的时候都不由自主想起经元善用过的这一招,大玩电报通电全国的戏码,颇有一些造成了扭转乾坤的效果。
民国时关于电报的趣事
1920年,孙中山看到旧桂系在广东已经天怒人怨,于是电令陈炯明进攻,消灭盘踞在广东的桂系军阀莫荣新、陈炳昆、马济等人。
本来此仗并不好打,桂系兵力足足多出粤军一倍。粤军虽然占了地利和人和,一时却也难以取得突破性的胜利。正在战局胶着不下之际,一封电报——准确地说是一封电报中的一个字却魔术般的改变了整场战争的走向。
9月22日,正与粤军血战的沈鸿英接到了一封军事电报,文尾署有“督军马”的字样。绿林出身的大老粗沈鸿英压根不知“马”是21日的代字,尚以为与他素有不和的马济当了广东督军,于是愤怒地留下一句千古名言:“还打个卵,替人家打天下。”当即下令撤军。
沈部是中路军,负责正面抵抗。他一撤走,失去凭依的两翼也只好跟着狼狈撤退。大败之余,旧桂系大势已去,陆荣廷只好与粤军议和。11月,旧桂系部队退出广东,返回广西,第一次粤桂战争结束。
这场战争的后果是,陈炯明经此一役,声望和实力都随之高涨。本来就和孙中山政见不合的陈有了底气之后,双方的矛盾加快激化。孙中山派人刺杀陈,未成功,陈炯明于是炮轰广州观音山总统府,差点炸死了孙中山。
中山先生匆忙搭上海军永丰舰避难,和陈一向有竞争关系的蒋介石闻讯星夜赶至广州,登舰侍护孙中山40余日,衣带不解。还写下《孙大总统蒙难记》一书,并请孙中山作序……
这一系列举动,深深感动了孙中山。后世人论起蒋介石如何成为孙中山政治接班人,多认为从此时起。
小小的一个“马”字,一个老粗军阀的无知,却成了这一系列影响中国历史走向的大事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虽然说这件事阴错阳差之间,实在只能让人无语了……
类似的笑话,军阀们还闹过不少,有些还被传为奇谈。比如陈树藩有一次与靖国军郭坚在陕西境内大战,郭坚抵挡不住,拍了封电报到时任河南督军的赵倜,一共十六个字:“陈贼打我,你贼不管;我贼完了,你贼不远。”言简意赅,大俗若雅,可谓奇葩。
此外有关电报的故事还有很多,民国时期的各个军阀都把电报玩得炉火纯青,有檄文,有计策,有结盟,有倒戈……故事精彩纷呈,篇幅有限,在此不一一列举。
以上内容非原创,摘自马伯庸、阎乃川的历史传记《触电的帝国》。有兴趣的读者可找来看看。
御瑞祥免,家宅平安!
2021年济南电视问政直播时间?
每周五19:00,大型问政节目《问政山济南》将在山东电视台公共频道直播,大众网·海报新闻客户端同步直播。广大观众和网友可第一时间观看直播,参与互动,反映线索,提出问题。
《问政济南》作为山东省级全媒体问政平台,将一体化推进“电视问政”“网络问政”,形成媒体联动问政+政府机关反馈答疑全媒体发布+政府部门工作社会公开打分评价的监督机制。自2019年3月3日开播以来,《问政济南》节目每周邀请政府部门或者十六市的主要负责同志到演播室,聚焦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聚焦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聚焦群众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开展问政。
2021年山东电视有多少频道?
目前山东广播电视台拥有2套电视卫星频道(山东卫视、泰山国际频道),9套电视地面频道(齐鲁频道、体育频道、农科频道、公共频道、影视频道、综艺频道、生活频道、少儿频道、居家购物频道)套数字电视频道(收藏天下、齐鲁剧场、欢乐童年、读书频道)和8套广播频道(山东人民广播、经济广播、女主播电台、生活广播、交通广播、乡村广播、音乐广播、体育休闲广播)和山东网络广播电视台、齐鲁网、山东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