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服务器租用,你见过最毁三观的事情是什么?
一对吸毒情侣的事。
那是10还是11年的事了,那时我刚成年,对这个社会接触不多,第一次跟朋友去酒吧。一个小地方的一个小酒吧,算得上比较简陋。
那时各种毒品很多,据传是因为广东这边查的比较严,好多好这一口都跑了回来,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姑且一说吧。
而这里面当时流传最多的便是摇头丸还有个什么神仙水的玩意。
此为故事的背景。
第一次去酒吧除了兴奋更多的是好奇,昏暗的灯光,震耳欲聋的舞曲,零星几个在舞池晃动的身影。其实在这里面待着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舒服,那么快活,反而有点小难受,直到喝了满满一杯的冰啤才稍稍舒服。
时光流转,酒吧越来越多人,舞池也越来越多的神魔乱舞,我脑袋也开始发晕,心想着在这里还不如在外面撸串来得痛快。
这时,我们旁边来了一群人,十来个这样吧,男男女女都有。其中有一对是情侣,我印象蛮深刻的,他们举止很亲昵,一副热恋的样子,毕竟我刚成年,单身已久,大家懂的,所以多看了几眼。
音乐依旧在持续,酒局还在继续,我双眼已经有些花了,酒吧里的人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走了大半。
这时我喵了一下旁边,想看看那几个美女,那对情侣,却发现他们围在了一起,有两个男的拿着银行卡在一个盘子刮了起来。而有些人端着盘子,往鼻孔塞了根吸管,大力吸食。
我顿时惊醒,这居然是在吸毒!我的天,我第一次见人如此“光明正大”的吸毒,我整个人都震惊了!
我一脸懵逼的看向朋友,他们却一副见怪不怪的样子,还说这里是有人罩场的,待会还有更精彩的呢!
我也不敢多想,多看,只继续喝着酒,不时喵了喵他们。不久我更惊了,他们居然拿这些摇头丸来划拳!我的苍天大地,那可是毒品,不是啤酒啊!
过了一会,许是嗨了,这一群的男女向舞池走去,开始疯狂的甩动他们的头,肢体也跟着胡乱摆动。看到他们这个样子,我真担心他们的头会不会扭断!
跳嗨了,他们有的会站到音响上,有一些人竟把衣服给脱掉了,甚至有些女孩们也跟着脱了起来,只剩内衣!他们时而几个人抱在一起疯狂“舞动”,时而又几个人牵手转圈,仿似很兴奋。
群魔中的群魔乱舞,那场面别提有多混乱,多不可描述了。我朋友却是饶有兴趣的看着,不时还点评起那些女孩的身材。难道这就是他们所说的精彩?
反正我是替不起一丝的兴致,鸡皮疙瘩都掉了一地,这些人还有救吗?
过了好久,他们其中一些人许是累了,就回到他们原来的区域,或趴在桌上,或瘫在沙发上,衣衫褴褛,狼狈不堪的模样,更是没了精气神。
这其中这有那对情侣里面的那女孩,瘫在沙发上,上半身只剩下了内衣。下面穿的裙子,却一片风光,脸上也没了刚来的精致,显得很疲惫,眼角有泪痕,不知是不是刚才太兴奋的缘故,抑或其他。
初出茅庐的我,三观什么的掉了一地,看着那女孩觉得很可怜也很可悲!
从刚开始进来,他们亲密的样子,那男人宠溺的目光,那女孩柔情的眼神,怎么看他们都是有真情的,可那男的却又为何会带自己的女人来这种场合,又为何让她碰这种东西?
我想象不出,三观也已经毁了一地,只能大胆猜测一二。
正常女孩一般不会自己一个人来这种场合,乱和不安全!这种场合女孩都不进来更不应该会沾到这种鬼东西。所以很有可能是她的男人玩上瘾了这东西,就把女孩给拖下水了。
女孩因为爱与信任,也就这样被拉进了深渊。这也就是她眼角有泪痕的原因吧?兴奋中带着悔恨却又不舍!
可那男的对那女孩是什么样的爱才会做此丧尽天良的事?我实在无法想象。
自此我很久都没在去过酒吧,也让人庆幸的事,这些的酒吧没多久也都封停了。
也庆幸我们活在一个越来越好的时代。法治越来越健全,感谢在广大缉毒民警的努力和付出下,毒品已然离我们越来越远,回想这段往事都恍然如梦一般。
远离毒品,向广大缉毒警察致敬!
Google的服务器有多大?
这么专业的问题,当然得找最权威的数据来源,那么全球最权威的知识类的百科平台当然要数维基百科了。
维基百科上搜索一下就可以查到这个介绍性的网址:https://zh.wikipedia.org/zh-cn/Google%E6%95%B8%E6%93%9A%E4%B8%AD%E5%BF%83
Google数据中心(英语:Google Data Centers)是Google用来提供服务的计算机软件和大型硬件资源等技术基础设施。美国有9间;欧洲有3间;亚洲有2间;南美洲有1间[1]。
亚洲
台湾彰化县彰化滨海工业区(Google台湾数据中心),2011年动土,2013年(12月11日)激活,亚洲首座,员工60名。[3][4]新加坡裕廊西(Jurong West),2011年动土,2013年激活,员工人数不明。[5]美国
伯克利县 (南卡罗来纳州),2007年激活,2013年扩建,员工150名。康瑟尔崖 (爱荷华州),2007年动土,2009年第一期激活,2013年及2014年各扩建一次,员工130名。道格拉斯县 (乔治亚州),2003年激活,员工350名。杰克逊县 (阿拉巴马州)北卡罗莱纳州Lenoir(Lenoir, North Carolina),2007年动土,2009年激活,员工超过110名。梅斯县_(奥克拉荷马州)蒙哥马利县 (田纳西州)奥克拉荷马州Pryor Creek(Pryor Creek, Oklahoma)美中工业区(MidAmerica Industrial Park),2007年动土,2012年扩建,员工100名。奥勒冈州The Dalles(The Dalles, Oregon),2006年激活,全职员工80名。南美洲
智利基利库拉,2012年动土,2015年上线,预计开出20名以上职缺。欧洲
比利时圣吉斯兰,2007年动土,2010年激活,员工人数不明。芬兰哈米纳,2009年动土,2011年第一期激活,2012年扩建,员工人数不明。爱尔兰共和国都柏林,2011年动土,2012年激活,员工人数不明。荷兰Eemshaven,2014年动土,2016年激活,员工200名。希望这些数据大概解释了你的疑惑,我不生产数据,我只是互联网的搬运工。
在丹麦生活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我叔叔是厨师出身,90年代的时候就去了国外,国内一个月赚100多块的时候,他在丹麦刷盘子就赚8000,在那定居了30多年,去那的第5年就盘下了个餐馆,还在当地买了3套别墅,娶了个丹麦媳妇。
90年的时候,我叔叔从部队转业回家,因为一直在部队炊事班,练就了一身好厨艺,所以转业之后直接就进了饭店。
当时的饭店大厨和老板是亲戚,凭借着关系上位,在后厨说一不二,处处打压别人,我叔叔一直干了两年也没什么起色,厨艺再好也只能做个二厨,一个月一百来块钱。
我叔叔觉得,一直这么做下去也不会有出头之日,于是就直接辞了工作,打算做点小买卖,正当他发愁做什么的时候,一个战友突然找到了他,说是要出国了,在出国之前打算跟同班战友聚聚。
聚餐的时候,战友在酒桌上说自己这几年在国内混得不好,所以想去国外发展发展,有想去的可以跟他一起做个伴,我叔叔感同身受,连去国外干啥工作都没问,就留了战友电话,说回家准备准备,过一阵子跟他一起出国。
一开始家里听到这个消息,都极力反对他出国,怕出危险,但最终拗不过我叔叔,后来他就真的出国去了丹麦。
他走后的第二年,家里边才收到了一封信,说是在那边过得很好,工资比家里高几十倍,他准备干个几年,攒够了钱就回国,然而这一走,就是三十多年,虽然偶尔也回国,但是很少在家常住。
前几年去丹麦出差,正好去的我叔叔所在的城市,到他那的时候,我才知道,他这几年苦吃的真值,日子风光无限,他在丹麦置办下了个中餐馆,在哥本哈根的郊区买了三套别墅,还娶了个当地人当老婆。
初到丹麦,困难重重刚到丹麦的时候,我叔叔和他的战友一句英文也不会,丹麦语更听不懂,再加上只有初中文凭,啥也不会,只能去华人聚集区打工。
两个人摸索着去了一家中餐馆做刷碗工,每天就是打扫桌子、传菜、刷碗,两个人每天都要做很多体力活。
每天除了工作,两个人还要抽空学英语和丹麦语,因为餐馆平常除了要接待华人,还有很多丹麦本地人来,点菜、上菜的时候如果会说英语或者丹麦语,才有可能会收到小费。
漂泊异国他乡,只为散碎银两虽然生活很苦,但是让我叔叔他们比较欣慰的是工资很高,一个月有9000多克朗,当时兑换人民币能换8000多块钱,和在国内当二厨的时候的一个月100多块相比,要多太多了,基本上两个月就能回国当万元户了。
后来时间久了,工作越来越得心应手,语言也越来越熟练,挣得也越来越多,干到第5年的时候,他们的老板打算回国,于是就打算把餐馆转让了,我叔叔他们两个人,拿出了所有积蓄,差不多100万,盘下了这个中餐馆。
异国他乡遇贵人原本以为有了这个餐馆,生活算是有了指望,再也不用刷盘子了,没成想,因为第一次在国外开饭馆,很多法律条文都不懂,在报税、卫生等方面踩了不少坑。
后来有一个当地的丹麦老头经常来店里吃饭,非常喜欢我叔叔的手艺,一来二去就和我叔叔混熟了,他说他是个会计,快退休了,平时很清闲,所以主动提出想帮我叔叔的忙,替他报税,教他饭馆相关的法律。
在这个老会计的帮助下,他们才算是稳定创业,后来我叔叔还把老会计小女儿拿下了,如今大别墅住着,生了两个儿子,一家子非常幸福。
初到丹麦我的个人感受1. 丹麦人痴迷喝酒
刚到我叔叔家的时候,我丹麦婶婶拿来款待我的不是咖啡也不是茶,而是一提啤酒!
当她给我倒酒的时候,我以为是要开饭了,然而,初次见面寒暄了得有三四个小时,就这么一直干喝啤酒,连下酒菜都没上,他家15岁的小儿子,也毫不避讳,拿着啤酒当水喝,酒量比我还大,我叔叔婶婶都不带管的,还说这在丹麦很正常,无论是工作、交友,还是学生联欢,酒都是必需品。
2. 丹麦人看上去个个都比较冷漠,但内心热情,喜欢热闹
在我叔叔家住的时候,还有很多不适应,因为除了我叔叔,其他人最开始都不怎么热情,基本上全程冷脸,我主动跟她打招呼的时候,只是回了句“你好”,不过在招待我方面,一点不差,每顿饭都做满满一桌子丹麦特色美食,后来他们一家人还经常让我去他家做客,带我一起出去旅游,虽然还是话少,但明显感觉他们待人还是很热情的。
3. 丹麦人很看重信任
丹麦人对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看得非常重,我婶婶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人与人之间能互相信任,是非常美好的一件事”,就比如,我经常能在咖啡馆和图书馆看见一些人,去上厕所的时候,不会收拾好自己的贵重物品,手机、电脑就在座位上放着,也不会有人偷拿,高度的信任给人一种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安全感。
关于丹麦生活的一些见闻1. 丹麦收入非常高丹麦全民的收入都很高,丹麦人的平均月收入能达到40996克朗,合人民币3.8万多,中位数也能达到每月39800克朗(人民币37000多),这意味着在丹麦有一半以上的人收入都在30000以上,有时候我舅舅都吐槽,这些年,人工的费用越来越高,找个刷盘子的员工都的一万七八才有人来。
2. 丹麦人很讨厌加班
丹麦人对加班的容忍度几乎为0,在丹麦,每周工作37小时是法律规定,但大多数丹麦人,一周只工作35~36个小时,基本上每个员工都会提前半小时下班,下午5点想要在公司找到个人都很难,相比加班,他们觉得回家接孩子更重要。
3. 丹麦人很喜欢自行车
虽然丹麦人挣钱很多,但是他们普遍不喜欢开车,基本上都是骑自行车出行,满大街全是自行车,可能因为公共交通和打车太贵,不少丹麦人出行首选骑自行车,他们对自行车的喜爱程度甚至比荷兰还高。
4. 丹麦的消费水平高得离谱
在丹麦,消费非常贵,比如一个鸡蛋要1.8人民币,贵的4块钱一个,黄瓜7.5元一根,随随便便在外边吃顿饭都要四五百,要是吃中餐那就更贵了,在我叔叔的饭店,一道川菜就得148,就这,他还说是平民价。
5. 丹麦的出租车一般人打不起
丹麦大街上跑得最多的就是奔驰出租车,一般人根本不敢坐,因为实在是太贵了,上车20多人民币起步,一公里要加10块人民币左右,有的出租车按距离算完账,还要按时间再算一遍,要两分钱,有一次我在哥本哈根市中心打车,3公里的路程要了我200多块钱,打车打到心疼。
6. 丹麦人喜欢在夏天举行酒狂欢节
丹麦人爱酒如命,在丹麦,16岁就可以合法买酒,七八岁的小孩在家里拿着啤酒当水喝,父母基本不管,在他们的观念里,喝酒那种晕乎乎的感觉是快乐的来源,每年夏天来临,伴随着他们最喜欢的阳光,他们总要来场啤酒狂欢。
7. 丹麦美女帅哥很多
在丹麦,美女帅哥非常多,原本以为欧洲只有荷兰人普遍大长腿,没想到丹麦也是如此,长腿帅哥美女数量很多,尤其在哥本哈根,美女颜值非常高。
8. 丹麦是“美食荒漠”
和其他北欧国家差不多,丹麦几乎没有美食,堪称是美食荒漠。
餐桌上就那么几样东西,不是土豆泥就是黑面包,要不就是炸薯条和沙拉,毫无口感可言,只能勉强填饱肚子,不过丹麦的蛋糕和三明治口味还不错。
9. 丹麦的福利非常多
丹麦自称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他们之所以有这样的自信,是因为他们国家的福利待遇非常好。
首先,育儿津贴,永居和本地公民都可以享受。丹麦的育儿津贴按季度发放,一直发放到孩子18岁,全算下来18年一共可以补贴孩子父母22万多克朗,合人民币20.7万,平均每年能补贴10000多人民币。
除此之外,像35天带薪年假、旅游补贴、夫妻产假、失业补助、养老保险、全民医疗等等之类的福利也是比较齐全的。
10. 丹麦全民交税,收入很平均
在丹麦,没有个税起征点一说,所有人都要交税,只要你挣钱,就得交税。
丹麦个人所得税分成三个档位:年收入在0~48913克朗之间的,需要缴纳8%的税;48913~521304克朗之间的,要缴纳41%的税;年收入超过521304克朗的,需要缴纳55%的税。
也就是说,只要你在丹麦赚钱,基本上就能达到二档交税区间,就要从工资里扣掉41%,拿去交税。
而抽走的税,基本上都拿去维持国家福利、补贴儿童、补贴穷人了,所以丹麦的贫富差距非常小,基尼系数常年维持在0.29(比较平均)的水平。
11. 丹麦的国鸟是白天鹅
到了丹麦才知道,安徒生当年写的《丑小鸭》是根据现实来的。
丹麦人非常喜欢疣鼻天鹅,全欧洲四分之一的疣鼻天鹅都在丹麦,丹麦还被誉为“天鹅之巢”那种从丑小鸭成长为白天鹅的一生让丹麦人引以为豪,他们喜欢称天鹅是“自豪而美丽的鸟”。
写在最后对于那些喜欢安静、自由、安逸的人,丹麦绝对是天堂一般的存在,正应了丹麦人自己对自己的评价“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在丹麦生活,真的很幸福,没有压力,没有焦虑,不过也缺少很多烟火气,对于喜欢热闹的人来说,生活在丹麦绝对是一种折磨。
美国通用公司财务造假?
8月15日晚间,拥有百年历史的美国工业巨头:通用电气(GE)股价上演2008年以来最大单日跌幅,一度暴跌超15%。截至收盘,通用电气股价大跌超11%,总市值蒸发近9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高达632亿元)!
而通用电气在一夜之间暴跌630亿的“导火索”,来自于美国传奇财务专家的Harry Markopolos 的一份报告。其在报告中指出,通用电气在财报中隐瞒了非常严重的问题,欺诈规模甚至超过了安然丑闻和世通事件的总和。
当然了,我们相信这样的情况一定不是空穴来风,但是爆出此等“黑天鹅”,对于通用的股价造成的损失一定不小,特别还是在目前整个美股大环境不好的情况下,其实更是雪上加霜的一种行为。
那此次“黑天鹅”的最终结果也无非离不开两个目的和结果:
第一、美国传奇财务专家的Harry Markopolos 想要制造一系列的利空消息,进行打压通用公司,从而获得利润。甚至和某些大金主,大鳄有一定的联手。
第二、通用确实存在造假的行为,那么被爆以后,可能就会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和调查,并且受到公正的审判。
我可以要明白,美国的造假不同于中国,他们的处罚力度是非常可怕的。美国注重严刑峻法、集体诉讼和公平基金,让财务造假公司付出惨痛代价。在美国财务造假者可处以500万美元罚款和25年监禁,不亚于与持枪抢劫等恶性犯罪。
所以,如果此次通用公司如果坐实了造假,那么自然会有一个比较悲惨的结局。
而通用电气CEO卡尔普后来为了自证清白,还购买了自家股票(约200万美元)......但是依然无法阻止投资者的恐慌避险情绪。
不过,作为世界500强前20,财务造假一旦被坐实,对市场的冲击不亚于一场小型金融危机,美股崩盘也说不定了。
一家之言,欢迎指正。⭐点赞关注我⭐带你了解更多财经背后的真正逻辑。服务器系统是win好还Linux好?
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看一下w3techs每天更新的网站服务器Windows和Linux占比。
w3techs是一个广泛可靠的网络技术调查网站,网站的数据每天会进行更新。
除去unKnown的服务器外,Windows占比29.4%,Linux占比29.7%。这样看来可谓是平分秋色。但如果对网站再进一步细分,就会发现越是顶尖的网站,使用Windows的比例就越高。比如:TOP1000的网站,Windows占62.5%,Linux仅占18.1%。
从时间线上看,Linux的市场在占有率也出现了明显的下滑。
所以不要说服务器选择Windows操作系统是非主流,Windows操作系统不稳定之类的话。
生态环境的不同造成Windows、Linux有很大的差别Windows需要付费使用并且依赖微软进行维护迭代的封闭生态系统,而Linux依赖众多开发者维系的开源生态系统。
这样概括可能很难区分Windows、Linux的优势和劣势在哪里,举例说明:
一个初创的公司,根据业务的需求需要搭建网站。由于业务简单,免费的Linux变成了首选;大型互联网公司,需要开发底层框架,用于处理大量并发数据,并要求支持GPL协议,后续在GitHub上开源,给业界提供解决方案标准。这时开源生态的Linux会是不二的选择;金融机构需要稳定的服务,同时能够提供及时的售后技术支持,这种情况下Windows明显要靠谱很多;Windows的服务很不错,只要你愿意花钱,在出现任何问题的时候,微软都会很努力的解决问题。比如汤森路透这家金融公司,有一次在升级Mcafee的时候把Windows搞蓝屏了,打电话给微软,开了一个0级的维护单(0级的问题7X24小时,每小时都要做出相应,直到问题解决)。毫无疑问,这种快速解决问题的服务任谁都会满意,但Linux是很难享受到这种服务的。
Linux的优势在于服务器端的各种软件都是为它而设计,而它本身也是免费成熟的开源系统。Linux就像乐高玩具,给你各种各样的组件和一些基本构件的说明书,你可以完全自由的在上面发挥,完成自己想象中的作品。
但并不代表Linux不会出现任何问题,如果发现有高危漏洞:有补丁需要自己提心吊胆的去尝试升级,并没有商业支持;没有补丁,开源社区就会说你没有付钱给我们,我们没有义务给你发布补丁(有一些国内的安全机构认定高危漏洞,国外开源社区观点不同,不给补丁)。
总结从技术层面来讲,微软的Windows还是难以和Linux强大的开源生态世界匹敌。但微软的Windows解决方案是“一条龙”式的成套解决方案,节约了企业和开发者的“寻觅”时间,轻轻点击鼠标安装就可以了,而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研究技术解决方案和技术门槛。
所以服务器系统是Windows好还是Linux好,这个还真不好说,黑猫、白猫能抓到老鼠都是好猫。怎么选,关键还是要从实际情况出发。
以上个人浅见,欢迎批评指正。
认同我的看法,请点个赞再走,感谢!
喜欢我的,请关注我,再次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