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下调出货量,中国高端手机市场谁来接棒?
如果说iPhoneSE3代也算是降维打击,那我真不敢苟同。但要说iPhone13通过这种“加量减价”的操作,那确实是一种降维打击。
iPhoneSE3产品和销量都构不成威胁如果说两年前的iPhoneSE二代还能凭借这A13处理器和ios系统,再加上相对低廉的价格,让大家选择性遗忘掉这复古的设计,所以iPhoneSE2代的销量还是很可观的!
但SE3代就没有这种待遇了,本来两年前的SE用上iPhone8相同的设计大家就已经很不满了,按照SE的更新节奏,这次应该用上iPhoneXr那样的全面屏设计,所以大家在高期望值和非全面屏审美疲劳的双重加持下,对SE3代这个设计真的非常不满意(SE2还可以说是清库存,价格也有诚意。但这SE3明显就割韭菜了,大家自然不买账)。
再就是这价格,居然比上一代SE还贵了,要知道现在12mini的价格也才4000左右,跟SE3代也就几百元的差价,iPhoneSE3代确实没啥竞争力。所以我们可以看到,iPhoneSE3在各大平台的销量都非常惨淡,JD上的评价数只有可怜兮兮的2000+,用无人问津一点不为过,要知道上一代产品两三个月后已经有20万+的评价(iPhone13已经200万+了),这差距真的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所以大胆预测,这款手机大降价会比上一代来得更快更猛。所以,就SE3代这现状,对国产手机压根没啥影响。
影响中国高端市场的还是iPhone13不管承认与否,目前国内手机市场(甚至全球手机市场)的高端市场都在苹果手里,其中,iPhone13又是绝对的霸主,不信我们看两组数据。
这是东哥家一月份手机销量排名,第一名的iPhone13直接拿下123万的好成绩,比后面2、3、4名加起来还多,而第五名、第七名又是苹果家的。前十的手机中,苹果一家就占了4款。不仅名次多,关键是销量猛,差距真的太大了。
这2月份的数据也差不多,还好K40跟iPhone13的销量差不多,没有1月份那么吓人。但iPhone13可是5000元价位段的产品,前十选手中,上榜的产品都是中端机居多,所以iPhone13对中国高端机几乎是碾压之势,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iPhone13这么受欢迎主要就两点:好产品+性价比。五千多的手机说性价比确实有点说不过去,但这就是事实。iPhone13这次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加入120HzProMation自适应高刷,但刘海小了,屏幕更亮了,最关键一点,拍照还加入了之前万元机iPhone12ProMax独享的传感器位移防抖技术,主摄底更大,拍照提升明显。
最最最关键一点,这次起步内存来到128G,但价格跟去年iPhone12的64G价格一样,这样变相降价了800来块钱,这对消费者来说诱惑有点大,性价比就来了。
中国手机谁来接棒?就目前来说,没有哪一家接得住,那怕是华为没有受到制裁,但论高端手机销量,也依然不是苹果的对手,只是相对来说没这么难看罢了。
iPhone的高端机是具有延续性的,每一代都不愁销量。虽然华为在系统、芯片上打出了差异化,但依然无法享受到苹果这种优势,Mate系列一年的销量也就1500万-2000万左右,这个销量跟iPhone13比起来依然有不小差距。
所以国产高端手机没有华为后,貌似就没有一个带头的。但目前国产手机对高端领域的信心非常足,大家都铆足了劲堆料,并且还在自研芯片,我倒觉得这是个好现象。苹果就像是电动汽车领域的特斯拉,起到鲶鱼效应。而MOV就像是蔚小理,华为有点类似比亚迪,所以大家开始竞争后,对高端手机的促进作用还是很明显的。
有一说一,目前我觉得vivo的高端之路成绩最好,因为X系列全系升杯后,销量依然不错,现在就看X80系列的表现了。小米的数字一直表现很稳,也算是站稳了一只脚,OPPO的Find系列下探后,也在逐步往走量的路上靠拢,或许再过段时间,大家就找到自己的发力点了。但短期来看,国产手机都依然能撼动苹果的地位。
苹果为何不做折叠屏手机?
个人觉得苹果推出折叠屏手机不是什么明智之举,苹果还是好好专注现有的产品线不断深挖和创新吧。比如把Siri开发得更加智能,比如开发出具备空中投影功能的手表,比如开发出爆炸的外放音质效果,比如。。。。但不是什么折叠屏手机。
下面是一些个人的小小看法:据相关媒体报道,苹果正在与LG Display开发可折叠面板,打算推出两种折叠形态的手机,并预计2023年可问世。
郭明錤曾指出,通过产业调查,预计苹果将在2023年推出折叠iPhone,采用8英寸QHD+ OLED折叠屏,SDC三星显示器为独家供应商, 采用TPK宸鸿科技的纳米银触控方案。他预估,2023年折叠iPhone出货量在1500–2000万部之间。郭明錤表示,折叠手机市场已经成为各大手机品牌的新战场,并有望进一步带动高端手机市场的换机周期,预测2021与2022年出货量分别约为750万与1700万部。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苹果研发了一种全新的铰链技术,可以将铰链几乎完美的隐藏在机身内部。
前面是一些相关的媒体报道,真实性有多少不太清楚,下面聊一聊我的一些看法:个人觉得苹果不会随意推出新的手机系列。个人也不是很看好所谓的折叠屏,三星玩法很多,从以前的单边曲面屏,双边大曲面屏,到最近的微曲面屏,还有折叠屏,但是苹果也没有跟随曲面屏,这一次应该也不会推出曲面屏。
或者说如果推出了曲面屏就有违和苹果的风格了,苹果坚持的是手机的一体性和人性化体验,折叠屏导致手机的坚固性没有那么好,上下折叠的手机,如果平时是折叠放口袋其实也会觉得厚,随手拿出来想要拍照片还要翻折手机,体验不够好,折叠屏手机的防水防尘性能也不如正常的手机。苹果iPhone我想应该是朝着无孔化设计去的(除了扬声器和听筒)不再有其他的孔位,未来无线充电是主流,高集成度,拆机维修甚至需要返厂。
柔性屏幕表现和体验也不是很好,按压甚至有水波纹,跟现在的IPS硬屏体验有差距。再说说价格,三星目前推出的两款折叠屏手机,一款售价是14999元,一款是7599元,说实话真的都很贵,Galaxy Z Fold3 电池4400毫安,重量271克,Galaxy Z Flip3 电池3300,重量183g,这些参数也表现得不是很好。如果苹果推出折叠屏,可能价格也是要1.5万起步,左右折叠款重量估计也300克左右,我想即使是苹果,果粉遍布全球,估计销量也不会高。
折叠屏手机再怎么设计也不可能比当前的直屏更轻薄,使用方便性也打了折扣。个人倒觉得背后小窗副屏的推出更加有意义,如果推出了,我给苹果点个赞,vlog视频和经常喜欢用后置摄像头拍高清照的人们应该很喜欢这个功能。
你真的希望苹果推出折叠屏手机吗?折叠屏手机的推出会不会破坏了你对苹果的印象?
感谢您看到最后,如果觉得不错可以点赞关注哦!
END
Max直降1300元?
1. 苹果手机目前的状况说滞销还谈不上,但是销量大幅度下滑是有目共睹的,据调查,用户购买新的苹果手机欲望创五年来最低,再加上目前苹果的高价策略,以及股市不利,猜测苹果公司自己也是很急于破局的。
2. 目前处于5g来临的新风口,以及国产手机拍照方面强势提升,iphone手机较高的售价导致其丧失了很多优势,降价销售是目前唯一的途径,猜测其明年可能会拿出一部诚意十足的产品才可以从根本上扭转这种情况。
3. 话说回来,苹果公司今年的高溢价,即是目前电商的优惠价下来还是比往年同期的新款旗舰价格高,所以它赚钱还是不少的。
三个月来市值缩水了4520亿美元?
2007年,首款iPhone发布引来属于智能手机的“寒武纪大爆发”——国外业界人士对智能手机爆发期的形容。而围绕遍地开花的智能手机,营造出丰富的生态圈,并创造了不计其数的财富。以企业为例,十余年的光阴就缔造出Uber、Lyft、Tinder、Spotify、微信、手机淘宝、今日头条等科技巨头。
但如今,作为技术领域领头羊公司的苹果,却迎来了一波暴跌。而且苹果这波暴跌不仅没有引来人们的同情,反而是被不断嘲讽。从另一个角度考虑,原本被“神化”的苹果等科技巨头股价暴跌,或许更让人们看到资本市场对于科技公司未来发展的“迷茫”。即使像苹果这样的巨头,都不再能够确定未来发展的走势。那么,下一个创新的大热潮将来自哪里?
苹果的暴跌与全球科技股的放缓
近日,对于全球科技股来说是至暗时刻。比如在美国东部时间1月3日,苹果股价一天时间就下跌9.96%,报142.19美元。这也意味着,苹果市值一天蒸发近750亿美元。而自从去年10月苹果股价创下最高点后,就一直跌跌不休,累计下跌39%,市值减少约4000多亿美元。或许,苹果应该铭记这个惨痛的“黑色星期四”。
而遭受重创的不只是有苹果,全球科技股都遭到暴击——苹果身为领头羊拖累了小伙伴的表现。同样是在这一天,Facebook跌2.90%、谷歌母公司Alphabet跌2.77%、亚马逊跌2.52%、微软跌3.68%、特斯拉跌3.15%、高通跌2.98%、推特跌2.85%、IBM跌2%、甲骨文跌0.97%。同时,中概股也是集体股价下跌——百度跌4.65%、阿里巴巴跌4.46%、京东跌4.33%、网易跌3.85%……
在充分享受智能手机带来的十年红利后,全球科技公司终于尝到了苦果。当智能手机带来的红利消退后,这些科技巨头竟然是如此“脆弱”——资本市场对它们抱以悲观情绪。即使它们已经在布局很多前沿领域,但直到现在大部分还属于试水性质,且没有全面落地并获得可观的回报。
问题不仅在于苹果和iPhone,整个手机市场都萎靡
苹果股价的暴跌,自然有着原因。在库克突然发布的《致投资者信》中,苹果调整了2019财年第一财季的业绩指引,预计营收为840亿美元,低于之前前预计的890-930亿美元。而苹果这样罕见调低预计营收,引发了资本市场的恐慌。毕竟之前苹果也有表现疲软的时候,但从未这样直指自身的“失败”。
库克给出调低预计营收的原因中,最重要的一点或许就是iPhone受大中华区的影响销售收入低于预期。库克提到,“虽然我们预计主要新兴市场会面临一些挑战,但我们并没有预见到经济减速的程度,特别是在大中华地区”。另外库克还提到“降频门”,他认为一些消费者利用iPhone电池更换价格大幅降低选择更换电池,而非更换手机,这也是iPhone销量不佳的重要原因。但不管怎么看,库克给出的解释都很牵强。
事实上,全球科技股的放缓与暴跌,与智能手机激增时代的结束有着重要关系。近年来,全球智能手机市场饱和,早就处于存量期。此前国际知名市场调研机构IDC发布的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数据报告显示,该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3.552亿部,同比下降6.0%。同时,这已经是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连续第六个季度产生同比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智能手机不仅遭遇下滑难题,还在技术突破层面遭遇天花板。即使是现在的滑盖全面屏、屏下指纹及今年还将出现的折叠手机等,都难以让消费者产生换新的欲望。至于常规的芯片、内存升级,刺激性作用更是愈来愈低。
对包括苹果在内的所有手机厂商来说,现在没有一个新鲜和主流的趋势让它们共同前进。当然,同样不能忽视的,是智能手机配件产品也变得越来越乏味,同样不能激起市场的活力。
当苹果等巨头都难以制胜未来,下一个创新热潮为何
智能手机激增时代的结束,让很多科技巨头似乎都处于“迷惘阶段”。即使是苹果这样强大的巨头,都难以确定未来的趋势和走向。当属于智能手机的“寒武纪大爆发”被时间终结,下一个能承载多个巨头共生的平台和增长领域又会是什么呢?
VR和AR,还是自动驾驶技术?人工智能、机器人,还是加密货币或数字健康?巨头们在黑暗中磕磕碰碰的前进,却还没有找到那个足以点亮整个夜空的火炬。
创新,是一种很微妙的事物。很多时候苦苦寻觅却不可得,但更多时候却在不经意间就出现并彻底改变社会走向。下一个创新热潮,就让我们慢慢等待吧。
11在美国的销量如何?
随着消费者继续购买苹果售价更低的旗舰机型,iPhone XR和iPhone 11占据了美国第三季度iPhone销量的50%。消费者情报研究合作伙伴(CIRP)已发布了第三季度末的季度报告,深入了解了苹果在过去三个月中的表现。该报告对500名美国苹果客户进行了调查,他们在今年7月至9月之间购买了iPhone、iPad、 Mac或Apple Watch。
该报告显示,尽管新iPhone 11、 iPhone 11 Pro和iPhone 11 Pro Max仅在该季度的最后两个星期才开始供货,但仍占美国iPhone销量的20%。在同一季度,iPhone XR占美国iPhone销量的36%。
该报告指出,客户通常对旗舰手机有强烈的兴趣,而不是顶级的iPhone机型。CIRP合伙人兼联合创始人Josh Lowitz表示:“ iPhone 11占了三款新iPhone型号销量的一半。” 结合iPhone XR的销售量,这两种型号占该季度美国iPhone销量的近一半。
定价较高的iPhone 11 Pro和Pro Max型号合计占销售额的10%。当结合iPhone XS和iPhone XS Max销量时,高端机型占该季度销售额的20%以上。
此外,iPhone的加权平均零售价继续下降,价格降至783美元。该价格低于2019年6月季度的808美元和2018年12月季度的839美元。
“ iPhone XR和11占据了主导地位,但以价格更高的XS和XS Max以及11 Pro和11 Pro Max机型为代价。” CRIP合伙人兼联合创始人Mike Levin表示。“而且,iPhone 11的价格比去年发布的类似定位的iPhone XR便宜50美元。这对苹果来说是一个改变,通常相较于旧款手机其会提高新款手机的价格。”
对于苹果而言,这一改变可能是一个成功的战略。iPhone 11已经比过去的型号进行了许多升级,分析师预计苹果将看到新旗舰机型强劲的销售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