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网络服务器有哪些,连接服务器的远程软件有推荐的吗?
连接服务器的远程软件有推荐的吗?这个要看你服务器类型了,如果是windows服务器,一般都自带图形界面,普通的远程控制软件就行,如果是linux服务器,一般都不安装图形界面,常用的终端软件就行,下面我分别简单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尝试一下:
连接windows服务器因为自带图形界面,所以最常用的连接方式就是使用远程控制软件,在本地端和服务器端同时安装一个远程控制软件,然后本地端输入服务器端唯一的账号和密码,验证成功后,就可以远程登录操作服务器了,下面我介绍2个不错的远程控制软件:
这是一个大众化的国产远程控制软件,相信许多朋友都使用过,目前兼容移动端和桌面端,个人使用完全免费,远程连接服务器的话,需要在本地端和服务器端同时安装这个软件,之后软件会自动为本机生成唯一的识别码和验证码,本地端输入服务器端验证信息后,即可远程登录操作服务器,缺点就是有限速管理,免费使用的话,最大上限300kb/s,网络不好的话,会出现卡顿或延时现象:
teamviewer这是目前一个非常流行的桌面远程控制软件,和向日葵一样,teamviewer也完全兼容移动端和桌面端,个人使用完全免费,远程连接服务器的话,也需要在本地端和服务器端同时安装,之后本地端输入服务器端验证信息,验证成功后,即可远程登录管理服务器,缺点就是有连接时长限制,免费使用的话,每超过5分钟,软件就会自动断开,需要重新连接,比较麻烦:
连接linux服务器因为不安装图形界面的原因(比较占用资源),所以最常用的连接方式就是使用终端软件,服务器端开启ssh服务,允许本地连接,然后本地安装一个终端软件,就可以ssh远程登录操作服务器了,下面我简单介绍2个不错的终端软件:
finalshell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国产终端软件,相信许多朋友都听说或使用过,支持跨平台,个人使用完全免费,可以看做是xshell的替代品,支持ssh远程连接,同时兼容windows的远程桌面连接,可实时查看服务器cpu、内存使用率、网卡速率等,个人使用非常不错,操作简单,上手容易,对于运维管理来说,在合适不过:
mobaxterm这是一个非常流行的桌面终端软件,相信许多朋友都在使用,专业强大,免费易用,内建多标签、多终端分屏,不仅兼容ssh、telnet等远程连接,同时支持vnc、rdp等远程控制,上传下载文件非常容易,个人使用非常不错,相信你很快就会爱上这款全能软件:
目前,就分享这4个不错的远程软件吧,windows服务器来说,自带有图形界面,因此比较常用的就是远程控制软件,linux服务器默认是不会安装图形界面的,因此比较常用的就是终端软件,根据服务器类型和自己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软件,网上也有相关教程和资料,介绍的非常详细,感兴趣的话,可以搜一下,希望以上分享的内容能对你有所帮助吧,也欢迎大家评论、留言进行补充。
云服务器适合那些系统的软件?
哪些软件在云服务器上是比较多的,使用云服务器具有完全的独立性和灵活性,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配置所需要的服务器环境、安装各类应用软件。以下是壹基比观观的分析比如,Windows系统的云服务器,可以安装使用与之对应的windows软件,包括常见的免费FTP工具;典型的收费软件有Microsoft套件,包括Office(包括Access组件)、Exchange,SQL Server所有版本;以及WAMP、IIS、PHP、ASP、net环境等。注意要在防火墙把应用端口开放,以便对外提供服务。对于Windows系统的云主机,一般采用远程桌面管理的方式,客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在服务器上安装FTP等软件来辅助管理。Windows系统的云服务器租用,可以远程服务器后安装软件直接点击运行,然后在服务管理器里设置为“自动”,退出后不要关机,直接点注销就可以了,这样软件就挂在云服务器上运行了。Linux系统的云服务武,不能像安装windows软件那样,直接点下一步来使用,只能通过 rpm、yum、源码安装等方式来安装使用。Linux平台下典型的收费软件有Oracle企业版;常见的WEB平台包括LAMP、LNMP的安装。Linux系统的云服务器,可以通过SSH远程服务器后,通过设置service、chkconfig应用服务启动并开机运行,源码安装软件在rc.local中设置开机启动。linux主机,一般采用SSH客户端进行远程管理,系统自带了TFTP服务,客户可以通过SSH客户端将文件进行上传或下载。
web服务器是什么?
Web服务器有硬件服务器和软件服务器,现在硬件服务器多以云的方式为用户提供服务。
Apache、nginx属于软件服务器,软件服务器是架设在服务端为Web应用提供系统级支撑服务,除了题目中提到的两个服务器,还有微软的IIS服务器也有比较多的应用,可以说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三大服务器。
以下描述的是Web Server的用户请求处理过程(以CGI为例):
通常Web Server还要与数据库服务器联合使用。
下面通过Java Web服务器来解释Web Server的作用,首先我们看一下Web Server在内部提供的服务:
Web Server包含了httpd和Web Container,其中httpd服务器是apache为静态页面提供的响应服务器,而Web Container则提供了动态内容的处理,为了解释Web Container的概念,我们看一下官方给出的定义:
官方定义只有两点:
协调servlet与httpd进程之间的交互。一个实现了servlet API的Java虚拟机。第一点比较好理解,如果是静态页面则交由httpd负责处理,如果是动态请求则传递到Web container中进行处理。
第二点是理解Web Container的重点,实现了servlet API的Java虚拟机则涵盖了很多内容。简单的概括一下,可以包含如下内容:
1.web组件的配置、部署。
2.web组件的生命周期管理、对象的创建、运行、销毁。
3.服务组件之间的信息共享。
4.会话管理。
5.安全管理、异常处理等。
我们通过一个请求处理的时序图看一下Web Container的作用:
可以说Web Container就是Web组件的运行支撑环境,Web组件的一切任务都在Web Container中完成,同时Web Container提供了系统级的支撑,用户的Web组件(比如servlet)只需要专注于业务逻辑的实现就可以了,为开发人员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由于Linux在安全性上要明显好于Windows和Unix,通常Web Server部署在Linux服务器上比较常见。同时Linux服务器的稳定性表现也比较突出,所以一般大型Web服务都选择部署在Linux系统上。
关注我,了解更多关于Web开发的内容,我是悟空问答的签约作者,致力于为头条的网友提供专业的科技类问题解答。
宽带测速哪个准确?
其实不管你用哪个宽带测速软件测速,测出来的结果都是不准确的。
宽带运营商给我们分配带宽的时候,有点像我们在路由器上限制单台设备的上行(上传)、下行(下载)速度,使用时只能低于限制速度,而没法高于限制速度。所不同的是,宽带运营商是在每个区域的节点设备上设置我们的带宽。
实际上我们使用的带宽是不可能100%达到运营商分配给我们的带宽。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
01 信号在各种介质中传输会有损耗有很多网友们提到,宽带是假宽带,并没有达到和运营签约的带宽。实际是因为信号在各种介质中传输会有损耗,这个锅不能总是由运营商来背。如果测速结果确实是和签约带宽相差特别远,就要联系宽带运营商处理。
①光纤损耗
光纤通信比无线电通信、有线电力通信更稳定、更可靠。光纤的传输带宽大、传输距离远、损耗小,通信行业现在基本都使用光纤作为主要的传输介质。但它并不是完美无瑕的,光纤会有吸收损耗、散射损耗、结构不规则损耗、弯曲损耗等等。
一部分损耗是由于光纤材料和杂质对光能的吸收而引起的,它们把光能以热能的形式消耗于光纤中;一部分损耗是由于光纤材料组份中原子密度微起伏或光纤波导结构缺陷等使光功率耦合出或泄露出纤芯外造成损耗;一部分损耗是由于纤芯包层界面上存在着微小结构波动和光纤内部波导结构不均匀而引起损耗;一部分损耗是由于光纤轴弯曲所引起的;当然损耗也有人为引起的,举个例子:
宽带运维师傅在熔接光纤时,光纤端口没有处理到位或者运气不好拿到了质量不好的光纤连接器,那么这种情况下光纤熔接好后光衰较大,光信号较差,间接导致带宽不达标。
光纤损耗是没有办法避免,只能尽可能的降低。
②传输损耗
实际上数据传输并不是从一个设备直接传输到另一个设备,在数据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有非常多的路由、交换机等设备。就像我们开车从A点到B点可以选择不同的路径,而选择了不同的路径就会出现不同的路况,选择不同的路径耗用的时间和到达的时间都是不一样的。
举个例子:
两个人从A点同时出发去往B点,一个人从A点直接去往B点,另一个人先从A点绕道C点再到B点。如下图:
如果速度一样的情况下,肯定是从A点直接到B点人要先到,而从C点绕道的人要后到。数据传输实际上并不是距离近就一定会先到,有可能距离近的网络拥堵或者带宽小。在用户端带宽足够的情况下,有的数据包先到,有的数据包后到,给用户的直观感觉就是带宽打折了。
由于光纤损耗、传输损耗,宽带运营商提供的100M宽带,实际到了用户端的时候只有70M左右。
02 测速的姿势出现了问题案例一:宽带300M,联网设备:千兆光猫、千兆网线、千兆路由器,电脑使用百兆网卡通过有线测速。
测速结果:最高只有100M,实际下载速度低于12.5MB/s,测试结果远低于实际300M带宽(37.5MB/s)。
测速不准确的原因:电脑的网卡不是千兆,最高只支持100M的带宽。宽带大于100M时,需要所有的设备都是千兆设备,宽带利用率才最大,测速才准确。
案例二:宽带300M,联网设备:千兆光猫、千兆网线、千兆路由器,通过手机连接WiFi测速。
测速结果:通过SPEEDTEST测速下载速度只有49.1M,测试结果远远低于实际300M带宽。如下图:
测速不准确的原因:离无线路由器太远(WiFi信号在空气中传播或遇到障碍物会明显衰减)或手机不支持更快的连接速度,导致手机与路由器协商的网速较低。靠近无线路由器,测速结果如下图:
案例三:宽带300M,联网设备:千兆光猫、千兆网线、千兆路由器,电脑使用千兆网卡通过有线测速。
测速结果:测速不准确,测速结果远低于实际300M带宽。
测速不准确的原因:测速过程中,有很多设备共用一个网络。尤其是有很多设备在同时下载或看视频的时候,测速是极其不准确的。如果需要获取较准确的测速结果,测试时仅连接一台设备进行测速。
测速软件的测速原理当我们使用软件测速时,下载速度实际是通过从测试软件的测速服务器下载测速数据而得出,而上传速度实际是通过从本地上传测速数据而得出。
由于信号在各种介质中传输会有损耗,通过测速软件实际测速结果会低于运营商提供的带宽。这时测速软件会通过算法计算出结果与实际带宽相匹配,计算修正后的数据就是我们通过测速软件看到的结果。
宽带运营商的测速软件测速会更准确吗?理论上是会更准确一些,因为带宽运营商的测速服务器一般设置在离你很近的地方或者在带宽特别大的节点上。实际并不会,使用大家都用的SPEEDTEST测速就可以了,SPEEDTEST支持多种设备测速,而宽带运营商的测速软件一般仅限于电脑。
注意:通过软件测速时,姿势一定要准确,测试结果才准确。
我们可以通过测速软件来判断连接的光纤宽带外网是否出现了异常,如信号弱、丢包严重导致网速严重不达标。
但测速软件测出来的结果并不是100%准确的,只要相差不是很远就是正常的。如果相差太远就需要联系宽带运营商处理。
以上个人浅见,欢迎批评指正。
认同我的看法,请点个赞再走,感谢!
喜欢我的,请关注我,再次感谢!
DNS网关路由交换机网桥协议服务器?
这些要扯上什么关系,很难描述啊,这些都是网络上的东西,DNS是用来解析域名的,不能称为网关,交换机理解起来较简单,主要作用就是提供一个网络接口供设备接入,常用的便宜的都二层交换机,工作在物理和链路层,另外有一种是三层交换机,工作在物理,链路和网络层。
网关和路由的概念其实很模糊,不用去强行区分,一个局域网和广域网之间的连接设备你可称为网关,也可称为路由,而路由的概念就更难理解了,路由本质就是指示或规定网络数据包在到达目的地址这个过程在网络设备间的走向,内网设备之间有路由,广域网之间也有路由。网桥其实可以理解为网关或者路由的简化版,就是某个设备通过它,连接另一个网络,协议嘛,可以理解为这些网络上各个设备间通信交流所用的语言,常用有TCP/ip协议。服务器通常就是指为其它设备提供某种服务的设备,比如提供www网站服务,FTP文件服务,mail邮件服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