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自卫反击战电影有哪些,有没有看了感触特别深的电影大家推荐一下?
《我不是药神》
2018年中国年度最高评分电影—《我不是药神》 评分:9.0
这是一部基于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然而被人评价为《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的中国版,其实这样评价是有些愚蠢无脑黑的。首先《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和《我不是药神》都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其次在2004年开始《我不是药神》的原人物陆勇就已经为其他患者采购药物,根本不会存在题材抄袭一说。
电影对陆勇的真实经历有所改动,实际上陆勇是患有慢粒白血病的病人,而电影从一个正常人角度来叙述,是为了增加电影的故事性和观赏性,也更容易使得观众代入到剧情中去。
说实话,看完电影时隔z这么久再思考感触或者影评实在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还是想尽力写下一些东西。例如:被人讨论的电影中张长林遭人评价卖假药十来年年没事,买真药没多久就出事。但就我看来电影中张长林之所以被通缉并非是格列宁公司搞鬼,电影中有一句话说的是药价涨到了2W,这实际与原价药已经只有3500元的差距,更何况还有那么多人心里都对最初定价心知肚明,在这种没有国家批准检验而生产、进口的都将定义为假药,而这假药明显已经触动到了很多人能够承受的临界点,而并非是什么社会的黑暗。
电影中最大的问题也是最让人思考的问题,程勇到底有没有错?
①从瑞士格列宁的公司角度来说,他们的行为没有错,但是他们的价格定价是全球定价,从这点看来是略有些奸商性质的。其他方面来说没有问题的,专利本身就是为了提高医药从业者的制药积极性。
②从程勇的角度来说,他也并没有错,为了使自己能够多有一丝获救的机会并没有错,错就错在使用的是走私仿制药。
③从警方的角度来看,他们也没有错,他们的职务本身就是执法办事,这是身为一名公安执法人员的义务与责任,而法理与人理往往会在这时候产生矛盾。
都没有大错但却造就了这令人惋惜的事件,我觉得有一个公司值得格列宁公司借鉴—微软公司。
微软公司的系统软件在全球的盗版使得仅2017年就蒙受了91亿美元的损失,但微软并没有选择大范围的禁止或者不让他们使用,相反的他们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为什么?
在个人用户上微软公司实际上在一点一点使得人们习惯于使用微软公司的产品,例如:OFFICE、WINDOWS系统等并呼吁人们使用正版,现在生产的新电脑都是搭载的正版WINDOWS系统(中国的盗版情况下降最为明显);微软公司主要打击方向在企业等大型机构使用盗版软件的情况。
格列宁公司制定的全球药价是很多国家的癌症患者所负担不起的,即使是陆勇这样的老板也是掏空了家底,这也就与市场垄断有一丝联系了。世界上独此一家,别无他处。
作为2018的抗大柱电影,《我不是药神》是一部为数不多来源于生活并能够反映生活的好电影,无数人的感动背后总是需要别人默默付出并承受这常人无法或者说不愿意承担的代价。
无法解决的是产品价值无法满足所有人,即使价格更低,也总会有人无法有能力消费,而这种矛盾除了高福利社会或者国家其他的都很难达到这种水准。在这种高福利制服下又会产出很多懒人,这又是一个矛盾。对两者趋于的一种假性平衡实际上更倾向于解决大多数的需求,而“穷病”患者则会相应减少。(PS:张长林、吕受益、黄毛的角色都极具挑战性、多变性,而徐峥也终于在《催眠大师》后用这部电影摆脱了人们印象中他只会喜剧的枷锁。)
越南军队目前还在使用哪些美国武器装备?
“越南军事历史博物馆”(在河内)的一角,展出了从1945~1975这段时间内越南军队使用过和缴获的武器装备,大多数都是越南战争期间美军和美国援助“南越政权”的武器。
1975年越南北方发动了国家统一战争,仅55天拥有50万人以上的南越军队就溃败了,战争结束之后,北越缴获了200亿美元的南越美制武器装备,从战斗机一直到手枪应有尽有!其中:F–5战斗机70架、A1“天袭者”、A37“蜻蜓”攻击机150架、UH–1直升机430架、UH–47直升机36架、各种运输机166架……还有200多万支各种型号的枪械、2000多辆坦克装甲车、上万门各种口径的火炮和1000余艘各型舰艇。这些装备足可以装备100个中型师级作战单位。而这些装备也尽数被编入越南军队当中。这张越南侵略柬埔寨时拍摄的照片可以看到,众多的美制113型装甲输送车,上面的越南士兵除了拿了一杆AK47突击步枪之外,剩下的:M2重机枪、M1919机枪、M79单兵榴弹发射器皆为美制武器。
在缴获200亿美元的美制武器当中,坦克装甲车辆占了不小的比例,里面有M48主战坦克、M41轻型坦克,这些坦克有一部分参加了“侵柬战争”,但是没过5年大部分的美制坦克都报废或者封存!原因是零部件缺乏、美制坦克维修复杂,越南后勤保障部队文盲太多,加之越南没有重工业,也加工不出来美制坦克所用的易损配件,而且坦克这武器的很娇贵的,大量的维护保养时间维持了它的战斗力!目前越南陆军武器装备里还有二百辆左右的M113坦克仍然在服役(也是拆东补西),图片上这辆车体内被安装一门82㎜迫击炮,成为“自行迫击炮”,另外这张可以和前面的那张M113比较一下,由于原装的M2重机枪子弹越南使用完了,成了“烧火棍”,越南拆掉安装上了苏制“德什卡”重机枪。这俩越南兵背的是目前越南陆军连排分队普遍装备的一种美制轻型武器,叫做:M79型榴弹发射器。几乎所有的越战题材影片都能看到它身影。M79榴弹发射器口径为40㎜,可发射:破片式人员杀伤弹、破甲弹、燃烧弹,特别是破甲弹,小小的40㎜破甲深度居然达到了40㎜厚的均质钢板!而人员杀伤弹相当于一颗手雷,这种武器使用方式与猎枪一样,也是将枪管向下折→将弹药装上→再将枪管复位就可以击发,40㎜榴弹的射程超过200米,并且精度很高!据说越南缴获了上万支M79榴弹发射器,高峰时装备到了班一级作战小队。美制M101型105㎜轻型榴弹炮,目前仍然有100多门在越南陆军中服役,榴弹炮这东西膛压低于加农炮,这就使得炮管使用时间很长,加之越南陆军弹药的缺乏,不经常进行实弹射击,所以这炮在越南使用了40多年时间,要不然早就淘汰了。越南甚至利用苏制“噶斯59”卡车底盘加上M101榴弹炮改装成“卡车炮”。
越南陆军装备目前大部分都是苏制武器,这是由于有苏联支持他们,弹药、零部件,甚至维护保障都有人指导,而美制装备一旦出现问题或者没有弹药了,美国是不会帮助他们的,加之越南没有重工业的能力,最后也只能报废了。越南军队当中还有少数几架UH–1直升机在服役,430架的缴获量没剩下几架!飞机的维护保障技术水平要远远高于坦克、火炮等陆军装备,越南连美制坦克都维修不了,直升机就更不用说了,大部分缴获“南越空军”的飞机除了少部分用到“侵柬战争”外(比如A37)大多数没飞几年就报废了,而且越南军队本身就是“游击队”的根底儿,没多少人会驾驶飞机…大量的美制飞机停飞、报废也是正常的!当年还有一架“投诚”到了我国,飞行员叫乔清陆是一名上尉,这架UH–1是越南“总政”的,乔上尉和其他几名对越南当局不满的人,将这架直升机飞到了我国,这架飞机目前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教学片仓库里。A37“蜻蜓”轻型攻击机,越南战争期间美军主要是地面部队支援航空兵装备之一,另一个是A–1“天袭者”螺旋桨攻击机。南越军队这两型飞机也不少,除了“侵柬战争”头几年用了“蜻蜓”之外,目前都报废了!今年美国“送给”越南的“谢尔曼号”大型近海巡逻舰,属“汉密尔顿级”,排水量4000吨,不过“送给”之前美国已经将上面的“鱼叉”导弹发射架拆除了,目前越南海警局拥有三艘美国赠送的“汉密尔顿”级,但这些船都已经使用了50年,机械磨损非常严重!更具讽刺意味的是这三艘船都参加过越南战争!就拿“谢尔曼号”来说,1970年就在当时的南越海岸线游弋,任务是防止北越的渗透和偷运武器……资料显示“谢尔曼号”一共参加10个月的军事行动,炮击北越目标150余次, 还击沉过北越的武装拖网渔船。“威利斯吉普”、M60通用机枪、万宝路(想象的)、拖鞋……。
总体来说,目前越南军队装备当中,美制武器已经不多了,大部分集中在陆军使用,这些1960年代就使用的武器,按理说使用寿命都到期了,早就应该进博物馆或者钢铁厂的炼钢炉里……但是,越南这种不能制造重武器的国家不舍得这样去做,没了这些武器虽不至于回到“游击队”时代,可是战斗力也会受到影响的……聊胜于无罢了。
有哪些好看的俄罗斯电影?
最近有点痴迷于俄罗斯电影,连续看了《他是龙》,《守日人》,《莫斯科陷落》几部不同类型的影片之后,发现了这部来自于战斗民族的青春歌舞片
本片讲述在莫斯科50年代一群年轻人为了听另类的音乐、穿另类的服饰、坚持独特的方式而寻找自我和与社会抗争的故事。
豆瓣评分8.1,IMDB评分7.2,在歌舞片中算是上佳之作。
影片的背景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莫斯科,当时的俄罗斯还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中的一份子。
当我看到影片中的场景,不禁莞尔。满大街几乎都是蓝绿灰的衣服颜色,墙上涂满的鼓励生产建设的口号标语,跑过的小孩子脖子上带的红领巾,胸前别着的少先队员胸章......乍一看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没什么两样,而影片中的主角们代表的叛逆青年的角色,与改革开放刚开始的时候那一批“弄潮儿”一模一样。
这种历史的相似感在之后的观影中十分能让人理解影片中所蕴含的情感以及时代意义。
影片最开始男主梅尔斯随一群人去抓那些“花花公子”(指代当时迷恋美国爵士乐文化的青年男女),女主波琳娜为了躲开梅尔斯的追捕,慌忙逃窜下扭伤了脚踝,梅尔斯好心扶着波琳娜,却被波琳娜一把推下河。
之后为了介绍梅尔斯生活的公寓(非常像老式的筒子楼,很多人家,公共厨房,公共浴室),开始了全片第一段歌舞,其实认真说只能算歌,舞的部分基本上是把
把邻里之间日常生活舞蹈化。中间穿插了梅尔斯父亲的一些经历。这一段的歌舞十分诙谐有趣,歌曲中的手风琴元素让人不禁想起苏联时期的曲风。
紧跟其后的是女主波琳娜的生活:幼年丧父,母亲家教严苛,工作枯燥无味,表现了波琳娜叛逆性格的由来,也为之后的情节做了铺垫。
某次下班的路上,梅尔斯偶遇波琳娜和她的朋友。在受到波琳娜朋友的调侃十分羞恼的情况下,梅尔斯谎称自己是受波琳娜邀请,波琳娜没有拆穿,走之前吻了梅尔斯。
梅尔斯对波琳娜心动了,想要穿得更像波琳娜与她的朋友让波琳娜能够喜欢自己。之后就是一节表达梅尔斯想要受到波琳娜关注的唱段,这一段在服装店的场景,十分有趣:千篇一律的衣服,鞋子,每个人穿上衣服几乎一摸一样,生动的讽刺了当时苏联民众制式的生活。梅尔斯在从服装店出来后,找到地下渠道买了“花花公子”们的衣服。
梅尔斯之后又找了波琳娜的朋友学习跳舞,在朋友的父母回来后,有几句台词反映了当时苏联强控下民众战战兢兢的生活。
梅尔斯在穿上“花花公子”的衣服后,父亲与其他人的反应形成了鲜明有趣的对比。
之后梅尔斯渐渐混入了“花花公子”们的圈子,并且因为学了萨克斯在“花花公子”里颇受欢迎。虽然波琳娜对他的告白还是态度暧昧,但梅尔斯还是成功上垒。需要提到的是,再买萨克斯的时候在小酒馆的那一段群像歌舞十分具有好莱坞歌舞片盛行时期的味道。
由于梅尔斯成为了“花花公子”,并且拒绝了爱慕自己的学校女干部,在女干部的推动下,受到了学校处分。这一段在会议厅的合唱十分精彩,在我看来是全片中最好的一段。在所有人用脚跺着地的整齐划一的节奏下,歌词中处在强权角度下对梅尔斯做出的批判十分震撼人心。
之后,波琳娜告诉梅尔斯自己怀孕了,并且不是他的孩子。梅尔斯丝毫不介意,坚定的对波琳娜说这就是他们的孩子,并且让波琳娜住进家里,要和波琳娜结婚。
波琳娜生下了孩子,是个黑人。
这里有一个特别令人感动的点,就是当梅尔斯的爸爸来看孩子,看见孩子的时候,只是愣了一下,然后很骄傲地告诉来医院看新生儿的邻里,这是我们的血脉,我们的英雄,而邻居们也开心地接受了(汗...)。
但随着政府对社会的管制加强,“花花公子”们的生活受到了更大的限制。
不久,原本远去美国的弗雷德回来了,梅尔斯兴奋的想问爵士文化在它的发源地美国现在是怎样的,结果弗雷德告诉他,他们一直坚持的模仿美国的时尚其实在美国跟本已经不存在了,爵士文化在美国已经过时了。那“花花公子”们听另类的音乐、穿另类的服饰、坚持独特的方式而寻找自我和与社会抗争,究竟是为了什么?
最后一段歌曲是整部影片的精髓,梅尔斯在歌中唱着自己对即使是过时的爵士文化的坚持,也是“花花公子”们的坚持,随着梅尔斯步伐的前进,不断有各种坚持不同文化,在普通人眼中离经叛道的人加入。
在电影中塑造的众多任务中,与男主角迷惘之后成为“花花公子”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官二代弗雷德。
弗雷德是外交官的儿子,在国际关系学院上学,生活富裕,向往着美国文化所代表的自由,最初是“花花公子”中的领头人。
但随着剧情发展,弗雷德的外交官爸爸告诉他,要想去美国,他必须抛弃现在“花花公子”的生活,抛弃心爱的姑娘贝蒂,去一个博士的女儿。
弗雷德为了去美国,答应了。
而这,也象征着弗雷德对爵士文化的坚持开始淡去。
而最后,弗雷德从美国回来,他已经完全和从前不一样了,同时也打破了梅尔斯对于美国的美好幻想。这是弗雷德的选择,也象征着大多数人在反抗过程中对于现实的妥协。而梅尔斯就象征着那些面对阻碍,始终坚持抗争的人。
还有,说句题外话,我真的觉得弗雷德的演员迷之像科林费斯。
第一张是弗雷德的扮演者:马克西姆·马特维耶夫
第二张是科林费斯
这部电影除了环境,风格,人物,情节,色调等方方面面完全不像印象中的俄罗斯电影。在真正的好莱坞大片越发追求特效的今天,这部色彩明艳活泼的俄罗斯电影却展示了好莱坞黄金时代的那种真实与感动。而且片中很多关于“花花公子”们玩乐的刻画,像极了美国1929年经济危机前美国的浮华年代。(具体参照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2013版)
希望看了这部电影,每个人都有勇气去做,去坚持自己的梦。
-The End-
编辑 | 周予同
昆池岩到底恐怖到什么程度?
《昆池岩》作为一部不带明星,不带流量的典型低成本恐怖片,顶着和《头号玩家》同期上映的压力,一跃成为黑马,票房力压《头号玩家》,打破韩国恐怖片史上最高单日票房记录,成为韩国近十年来最恐怖的恐怖电影。
为此,韩国还诞生了一个新词“爆米花雨”,电影院里吓得都下起了雨,看来孔侑大叔的反应不是戏剧化,而是来源于真实生活的。
对于国内的观众来说,昆池岩这个名字可能还有点陌生。
2012年,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对世界上的恐怖之地有过一个评选,经过多轮投票后,最终选出了“凶名在外”的世界上最毛骨悚然的七大场所。
分别为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游乐园、捷克人骨教堂、日本青木原森林(自杀森林)、西非巫术市场、墨西哥玩偶岛、日本端岛(又称“军舰岛”)和韩国昆池岩精神病院。其中韩国昆池岩精神病院,被列为七大场所之首,是韩国三大知名恐怖鬼屋之一。
韩剧《Signal信号》中登场的善日精神院也是以此地为参考背景。
根据资料显示,昆池岩是二战时期日军屠杀战俘和平民的地方,为了掩人耳目所以在上面建立了这样一所建筑。表面上是精神病院,实际上是一个刑讯场所。
病院于1987年由于患者无故集体自杀和院长失踪而关闭,但也有传闻说院长已经自杀。病院倒闭后这里就荒废了,但并没有拆毁,恐怖阴森的氛围吸引了很多人慕名来探险,并都声称在这里见到了鬼。
故事的开始,一个在网络上做灵异节目的团队,鉴别了一个进入过昆池岩的高中生拍摄的视频的真伪,这几个高中生从那之后就失踪了。
为了吸引流量,借昆池岩的凶名趁机赚钱,他们决定在网上募集体验者,探险昆池岩。
最终一行人3女4男,准备夜闯昆池岩。
三个女生从左到右分别是护士妹、摄像妹、夏洛特。
三个男生从左到右分别是摄像哥、主持人、队长。
还有最后到的,有点胆小还迷迷糊糊的体验哥。
一行人目标是点击量上百万。
全片的呈现采用伪纪录片的手法。从前期几个人聚集到一起,到商量准备东西出发探险,都让观众觉得这就是一件真实的事情一样。无独有偶,这和国内多年难得一见的高质量恐怖片《中邪》、以及《美国恐怖故事第六季》不约而同。
这种伪纪录片的模式,让观众直接从演员的视角感受现场的恐怖气氛,“沉浸式体验”增强了电影的真实感,仿佛亲临其境。为了增强这个效果,据说这部电影的很多镜头都直接来自演员的手持器材。
进入昆池岩之前,一行人间的气氛还很轻松愉悦,每个人都抱着来玩的心态,对团队队长提供的各种设备新奇不已。
团队兵分两路,队长留在帐篷里担任导播职责,其余六人均进入昆池岩精神病院。
六人先是一起探索了院长办公室,里面还有很多院长和患者的照片,看照片上这些患者的面部表情,也是相当的恐怖。
然后六个人分别两两一组,对一楼三楼四楼进行探索。
摄像妹和夏洛特搜索了一楼实验室,里面像是被轰炸了一样的混乱,瓷砖碎了一地,药瓶和输液器倒在地上一片,患者的诊疗记录铺满了大半个地板,其中她们还发现了照片中的患者手上的人偶娃娃,还有一只莫名在这里死去腐烂的鸡。
接下来护士妹和体验哥主要对三楼的浴室进行了探索,这里是传闻中看到鬼出没的地方,体验哥在队长的指挥下对房间进行着解说,走近大浴室,漆黑的水面上浮着像人头一样的东西,男生被吓得够呛,护士妹却大胆的用棍子把那东西给撬了起来,原来只是顶假发。
队长切换镜头,视角转向四楼的摄像妹和夏洛特,她们来到了昆池岩最著名的房间——402,传说所有试图打开这扇门的人最后都莫名消失或死亡了,而他们将是打开这扇门的第一个团队。
紧接着,为了增加点击量,制造第一波小高潮,他们在院长室进行了招灵仪式,仪式结束后,原本被点燃的蜡烛突然熄灭了,头顶上布置好的红线铃铛阵也开始疯狂的晃动,一群人惊恐的冲出门外。
过后,两个男生又回到了院长室,和队长打起了电话。原来,之前的一切不可思议的现象都是他们策划好的,为的就是吸引观众,提高收看量,他们募集体验者,也是为了拍摄他们的反应,给这次行动增色而已。
打完电话,队长的帐篷里似乎出了一点意外。煤气灶突然自己点起了火,队长离开座位灭火的空隙,监控屏幕也开始闪了起来。
至此,几个摄像和主持都还能游刃有余的进行拍摄活动。
然而,他们抱着谋利的心态,拍摄精神病院内部景象来娱乐众人的行为,似乎真的触动了什么不得了的东西。
众人再次开始集体活动,首先对实验室进行了探索,原本在柜子里的人偶出现在了别的地方,主持人坚持把它拿了起来,夏洛特却强烈的反对这种做法,声称会被诅咒,情绪失控的跑出了房间。
屋内几个男生却做起了鬼脸,原来这全是他们的演技。
一群人安抚好夏洛特的情绪后又进入了团体诊疗室,那个作死的主持人又开始演戏,假装自己被不知道什么东西抓住了手,女生们被这个情况逼得快失控,指责他不要骇人听闻,摄像妹不相信也把手伸了进去,结果却真的被抓住了,手臂上赫然几条血印子。
摄像妹和夏洛特彻底失控,跌跌撞撞的跑出了精神病院。
她们以为自己已经跑出了病院,但其实她们已经进入了那个402房间。
两人兜兜转转发现一直被困在原地,突然摄像妹不动了,呆立在一边,瞳孔放大,嘴里窸窸窣窣发出吓人的声音。
夏洛特无计可施慌忙逃窜,刚才还在外面的女生此时却在病院的房间内面壁站着,此时一个被开膛破肚的赤裸人形出现在她的手电光线中,并且还在慢慢向她靠近……
(画面太可怕了不敢截图 哭)
两人也感觉到了事情不对,但是利益面前,他们还是禁不住诱惑,两人要求各自得20%再进行拍摄。
随后,他们进入了有异响的器械室。刚准备解说,房间里的器械好像收到了什么磁场的影响,被吸上了天花板,然后开始在房间里疯狂的飞掷,一个男生被砸晕了关在房间里,另一个男生试图跑出走廊,但被砸晕失去了意识。
摄像哥醒过来和正在402房间门前的护士妹和体验哥汇合,三人商量着要去救被困住的男生,无视队长的指令,但是好像有东西不让他们离开,此时402房间里传来夏洛特的惨叫……
慌乱之中原本紧闭的402大门竟然自己打开了,三个人情急之下进入了房间。
房间里竟然有及膝的水,原本的门也消失了,不可思议的是天花板上也是水。
从摄像机里几人看到,房间里密密麻麻站着全是曾经的患者……
此时事态完全失控,在监视器前的队长却坐不住了,眼看观看人数就要破百万了,拍摄不能停止,于是他决定自己上阵。
当他到达时,楼里已经空无一人,一个人影从他身后飘来,贴在了他的背上……
原本显示观看者接近100W的直播界面,此时显示观看者只有503个,下面观众留言,画面怎么中断了……
仔细想想,从一开始监控画面突然闪过之后,队长看到的人数都是真的还是被病院的鬼魂操控的?都不得而知。
最后,没有一个人走出昆池岩。
电影全篇没有什么特别血腥的场面,也没有多么瘆人的道具,全靠紧张恐怖的氛围营造,以及特殊的拍摄角度,让观众身临其境。
其中还有很多细节部分,比如夏洛特进入病院时在墙壁上的“活着”签名,到后来变成了“自杀”;夏洛特一开始放在病院里的圣水,最后沸腾了起来。
反正哥斯拉是吓得只敢从手指缝里看,甚至只看字幕了,连文章配图都不敢截。
当然,剧情还是存在一定BUG的。
主角一行人旨在来探秘解密,全片却主要是在吓人,昆池岩的秘密一点都没有揭露,让观众看了心里有点悬。
但是爱好恐怖片的朋友们,相信我,这绝对是一部消暑好片,吓得你冒冷汗哦~
P.S.不作死就不会死。
有什么高质量的香港电影推荐吗?
香港电影曾经在亚洲的形象力很高,70年代李小龙的功夫电影,80年代更是香港电影的黄金时期,有英雄、风云电影系列的电影(英雄本色系列、龙虎风云等),90年代出现了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徐克、李连杰和成龙等的功夫电影。
当时的香港电影业可以说是百花齐放,可惜到2000年后香港电影就进入了低迷时期,如今也是难以重回当年的辉煌时期了。
不过虽然90年代至千禧年代香港电影业已经大不如前,但是依然有不少值得好评的电影。尽管没有得奖,却依然值得观赏。
1.无限复活 (2001年)
这是一部故事写得相当出色的电影,由刘镇伟导演。不过当年电影市道差,加上由当时突变“票房毒药”的郑伊健主演,让很多人错失了这套佳作。
故事发生在拉斯维加斯,种种原因令郑伊健得到了一块拥有穿越时空的宝石,继而令他去了另一个平衡时空去拨乱反正。
另外重点推介饰演郑伊健好友的关继威,于戏中相当吸眼球。
张柏芝是电影中的女主角。
2.求恋期 (1997年)
由古巨基、雷颂德及苏志威主演,故事分别讲述他们3个的爱情故事,故事悲喜交集,虽然不是大制作,但是90年代的爱情喜剧片代表之一。
最欣赏的是古巨基演得很好,完全演活了「害羞男」的角色。另外不得不提戏中的女角色全部都超级漂亮,如黎姿、周海媚,古巨基戏中的暗恋对象张浣薇,样貌也是很清纯美丽。
另外小编最欣赏的是其主题曲<欢乐今宵>,当中一句“故事何样美,终极是分离”,点出了整套电影的故事。
3.走投有路 (2001年)
同样于电影市道低迷的时期上映,当时的票房只得80多万。
大家也只是后知后觉这一套是好电影,由张家辉及彭敬慈主演,林超贤执导。
《走投有路》属于一套喜剧电影,故事讲述饰演「古惑仔」的张家辉及彭敬慈,因得罪了黑帮大佬,而潜逃到布吉岛,然后发生一段段趣事。
电影之所以叫《走投有路》,其实是说每个人以为自己走到末路时,又会重新找到生存的意义。整套戏的起承转合相当出色,可见编剧和导演功力。
4.龙凤斗 (2004年)
小编极度喜爱的一套电影,集合了刘德华和郑秀文。
导演真的很善长拍爱情片,而且拍得很到位,除了画面拍得好看,故事结构更非常完整。
故事讲述刘德华及郑秀文是雌雄大盗,可惜离了婚。
之后两人更一直因为偷不同的珠宝而大斗法,可是最终郑秀文发现一切是刘德华的精心布局。小编慎防剧透太多,只能说主题曲是刘德华所唱的<如果我有事>,大家自行猜猜结局吧。
5.买凶拍人 (2001年)
由葛民辉及张达明主演,电影讲述扮演杀手的葛民辉,为求得到更多生意,找来修读电影的张达明合作,推出一个拍摄全个杀人过程的服务。
因为题材新鲜,令电影好评如潮。
6.江湖告急 (2000年)
这一套应该是这次所介绍的8套电影中,最多人认识的。
全因为梁家辉完全演活了久叔一角,当然饰演苏花的吴君如也功不可抹。电影讲述江湖传出饰演江湖大佬的梁家辉会于24小时内被刺杀的消息,继而令整个江湖动荡。
整套电影充满黑色幽默,众演员也有出色表演。
不过最奇怪的是梁家辉并未凭《江湖告急》得到奖项,却因为在另一套电影《大丈夫》中,再次饰演九叔,而获得金像奖的“最佳男配角”(该电影中九叔出现的时间不超过10分钟)。
7.热血青年 (2002年)
香港80年代是恐怖片的黄金时间,可惜去到90年代突然没落,要去千禧年代才陆续再有恐怖片出现。千禧年代除了《见鬼》必看外,其实《热血青年》也是一套不错的选择。
虽然主角都不是大咖,由周英杰及周子驹饰演男主角,而女主角是周丽淇。故事讲述3位主角因好心去捐血救人,却最终惹鬼缠身。这套电影当年吓怕了不少人,小编的朋友因而不敢去捐血。
8.生化寿尸 (1998年)
若严格评论,整套电影确实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不过小编认为这套最有香港电影的味道,示范如何用低成本却成功拍出佳作。
先是整套戏基本上只得一个场景,便是位于北角的新时代广场。故事讲述丧尸病菌蔓延,一众角色被困在一个小商场中,继而讲述他们如何求生。
虽然电影不是大制作,但多年后仍经常被谈及,这便是一套成功电影的威力。
小编虽然喜欢看电影,可是也不是专业的影评家,如果要我说出香港电影的其中一个特点的话,我觉得就是「出人意表」四个字,以广东话说出的各种笑话、让人猜不到下一秒会出现什么的情节等等。
虽然现在不是黄金时期,不过小编也希望香港电影能越做越好,未来期待看到更多出色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