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北岛的这两句诗如锐利的手术刀,精准地剖析出社会与人性复杂交织下的荒诞现象,它像一声振聋发聩的呐喊,将卑鄙者凭借不正当手段畅行无阻,高尚者却常因坚守原则而陷入困境的残酷现实,毫无保留地呈现在世人眼前。
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卑鄙者以其狡黠与不择手段,似乎总能在权力与利益的角逐中抢占先机,秦末赵高,为谋得至高无上的权势,指鹿为马,颠倒黑白,他以卑鄙的手段蒙蔽秦二世,打压异己,朝堂之上人人自危,正直之士敢怒而不敢言,在这股卑劣之风的笼罩下,秦朝的政治生态迅速恶化,最终走向覆灭,赵高凭借卑鄙行径在一时之间权倾朝野,看似获得了“通行证”,可从长远来看,他的所作所为加速了秦朝的崩塌,也将自己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这表明,卑鄙者的“通行证”或许能带来短暂的利益与顺遂,但从历史发展的宏大视角审视,这种建立在损害他人与社会基础上的行径,终究是为历史所不容的,只是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他们的恶劣影响可能会暂时掩盖高尚的光芒。
放眼当今社会,商业领域中的不正当竞争屡见不鲜,某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获取更高利润,不惜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全然不顾消费者的权益,一些食品企业违规使用添加剂,危害民众健康;部分电子产品制造商虚假宣传产品性能,欺骗消费者,这些企业凭借卑鄙手段在市场上短期内获得了丰厚的收益,看似拿着“通行证”在商业的道路上畅通无阻,随着消费者维权意识的提高和监管力度的加强,这些卑鄙行径一旦被曝光,企业将面临声誉扫地、法律制裁的下场,比如曾经辉煌一时的三鹿集团,因三聚氰胺事件,这个奶制品行业的巨头瞬间崩塌,无数家庭深受其害,企业也从商业舞台上黯然退场,这充分说明,卑鄙者的“通行证”不过是虚幻的泡影,在正义与法治的阳光下,终究会破灭。
卑鄙者的行为不仅对社会秩序造成严重破坏,更对整个社会的价值观产生了负面影响,当人们看到卑鄙者屡屡得逞,而高尚者却在现实中遭遇挫折时,容易产生迷茫与困惑,甚至可能动摇自身坚守的道德底线,在一些职场环境中,溜须拍马、拉帮结派的人往往能获得晋升机会,而那些踏实工作、默默奉献的员工却被忽视,这种现象若长期存在,会让更多人认为只有采用不正当手段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从而导致整个职场风气的恶化,团队凝聚力下降,企业发展也会受到阻碍。
但我们绝不能因此而忽视高尚者的力量,高尚者虽没有卑鄙者的“通行证”,却以其崇高的品德和坚定的信念,为社会点亮希望之光。“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只为实现“把饭碗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上”的梦想,他不顾高龄,依然奔波在田间地头,几十年如一日地辛勤耕耘,他的高尚在于将个人理想与国家粮食安全紧密相连,不计个人得失,一心只为解决全球粮食问题,他的努力让无数人摆脱了饥饿,他的名字成为了高尚的象征,虽未凭借任何卑鄙手段谋取私利,却赢得了全人类的敬仰与爱戴,他的“墓志铭”是刻在人们心中的丰碑。
同样,在抗疫战争中,无数医护人员不顾个人安危,逆行奔赴抗疫一线,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与病毒展开殊死搏斗,他们秉持着救死扶伤的高尚医德,没有丝毫的退缩与畏惧,他们没有依靠卑鄙的手段为自己谋取利益,而是用生命守护生命,用行动诠释高尚,他们所展现出的无私奉献精神,成为了抗疫斗争中最坚实的力量,他们的事迹也必将载入史册,成为激励后人的精神财富。
面对卑鄙者的“通行证”现象,我们不能只是抱怨与叹息,而应积极行动起来,社会要加强法治建设,完善法律法规,加大对卑鄙行为的惩处力度,让卑鄙者为自己的行径付出沉重的代价,使其“通行证”失去效力,要加强道德教育,弘扬正能量,树立高尚者的榜样形象,让更多人认识到高尚才是真正值得追求的品质,我们的社会才能形成良好的价值导向,卑鄙者的生存空间才会被不断压缩,高尚的精神才能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这一现象虽在现实中时有出现,但它绝非社会的主流,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高尚的力量始终如同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我们应坚信,卑鄙者的“通行证”只是一时的假象,而高尚者的精神将永远熠熠生辉,指引着我们构建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