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警察备案会不会通知本人,私装摄像头在公共场所需要公安机关审批吗?
1、装摄像头在公共场所需要公安机关审批。
2、在他人都不知情的情况下,私装摄像头可能侵犯他人隐私权,是违法行为。
3、如《河南省公共安全技术防范管理条例》就规定,新闻单位、交通枢纽、重要设施、公共场合等应当安装技防监控设施。同时,《条例》非常注意对公民个人隐私的保护:在公共场所等安装技防设施的同时,应当设置明显标识,以提醒公民注意自我保护隐私权。 《条例》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买卖、传播或者未经公安机关通知查看、复制机房系统采集保持的信息。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可以对违反规定的单位处以5000至30000元罚款,对个人处以1000至5000元罚款。
车管所是否会及时短信通知车辆所有人?
车辆违章后,如果是现场执法开出罚单确认后,那就不会再短信通知车辆所有人。如果是非现场执法,那么只要车辆所有人在车管所留的手机号码无误,车管所会自动开通交通违法短信通知服务。不过车管所不负责交通违章,交通违章是由当地交警大队审核后上传到违法信息管理系统,然后再通知到车辆所有人,短信通知是其中一种通知方式。因此交通违章短信通知不是即时通知,时间大多在3天左右,如果涉及到异地违章就会慢点,快的当天就会通知,最长不会超过13个工作日。
车辆在车管所上牌的时候都会留一个联系电话,然后车管所会自动用此号码开通交通违章短信通知服务,违章短信由交警部门通过信息平台发出。以前都是以邮寄的形式送达到车辆所有人手中,现在除了短信通知还有很多便捷的查询方式。
比如最常用的支付宝、微信的本地服务板块都可以关联信息,还有微信公众号关注车管所然后关联信息也可以,但一定找官方平台进行信息关联,很多查违章的非官方平台不要去注册,那些都是以收集车主信息为目的的平台。最好就是下载一个“交管12123”手机APP,可以使用查询违章,缴纳罚款以及其他服务。
如果在车管所预留的电话有变动,需要及时更新。可以自己直接带上相关证件去车管所现场更新,也可以通过“交管12123”APP自动进行更改。
上面这些都是免费的服务,也可以通过根据自己手机号码的运营商开通交通违章信息通知服务,移动、联通、电信都有,不过这种就是需要收费,但比较安全直接,速度会更快些。
经常有车主说好像违章了,感觉被拍了,但等了好长时间没收到短信通知,也查询不到。也有的车主是明明感觉没有违章,结果就突然收到违章信息。并且收到短信通知的时间也有快有慢,快的3天以内就收到了,慢的可能需要10天以后,为什么违章信息通知不是即时通知呢?
在前文提到了现场罚单并不会进行短信通知,这样需要解释一下什么是现场执法和非现场执法。现场罚单也就是交警现场进行执法,交警会在现场开具处罚决定书,并且交由违章司机确认签字。比如我们最常见的就是查酒驾,那就是最交警在进行现场执法。另外一种非现场罚单了,也就是非现场执法,这是通过电子监控设备拍到的违章行为,根据交通法规定,这类交通违法信息必须以短信、邮件等方式通知到车辆所有人或者车辆的管理人。像违法停车也是非现场执法,虽然交警开具了告知单,但也同样会以短信形式通知。由于非现场执法都是使用监控设备或者电子警察,所以会在信息处理方面有一定的流程。具体规定如下图:从相关规定可以看到电子警察抓拍的交通违章信息都会有一个人工审核的流程,然后再录入系统,最后才会以短信或者其他方式通知车辆所有人。所以有的车主感觉违章被拍了,却没有收到违章信息,那就很有可能是审核被认定为特殊情况而没有录入系统,所以在遇到有争议的交通违章时,监控审核人员对违章行为的执法裁量权就有很大的决定因素。
正因为需要一个审核过程,那个地区的处理速度同h所以通知的时间每个地区都会有所差别,正常都是3天左右就收到。异地违章会慢些,但不会超过13工作日,如果实在不放心,7天左右时间可以自己主动查询一下,查询方式在上面罗列了一些,根据自己习惯查询就可以了。
收到违章信息后如果有异议可以在规定时间内提出申诉,不过申诉比较费事费力,所以如果不是特别有时间的就不要尝试了。如果不申诉就需要处理违章,因为有的时候会因为其他因素没收到短信,所以平时有空时就应该主动查询下有没有违章记录!
在前文提到了现场处罚,这种违章是必须在15天内就去交警大队进行处理。如果超过15天没有处理,那么从第16天开始,每天都要收取3%的交通罚款滞纳金,滞纳金不超过违章罚款金额。
非现场处罚没有要求的时间限制,不过在年审前需要处理完违章,车检第一个流程就是行驶证和审核,如果有违章没有处理就无法办理年审,只有处理完了才可以继续车检。另外就是每个记分周期结束前处理把违章处理好,避免出现本记分周期没有清零从而累积到下一个记分周期的情况。
非现场处罚的违章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没有扣分,一种是有扣分。有扣分的违章就必须带上行驶证和驾照先去交警大队进行处理,去交警大队需要确认违章并且扣分后才可以去缴纳罚款。如果驾驶人员对处罚有异议,可以提出申诉!如果没有扣分的违章,那就只是罚款,这种处理就很简单了,缴纳罚款就可以。缴纳罚款的方式现在有很多,选择自己最方便的就可以。但也需要注意缴纳罚款的时间,一旦对处罚无异议,就要在确认违章后15天内缴纳罚款,不然也会产生每天3%的滞纳金。
最后总结一下,如果是交警现场执法,正常情况当场开具的罚单也不会有什么异议了,也不会再发短信通知了,这种抓紧时间去处理掉。如果是非现场执法,肯定会有短信通知,这种违章不会有处理时间限制,时间太久没收到就自己查一下。记得年审前或者每个积分周期结束前处理好就可以了!
如果家里没人的话漏查了会怎样?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为了更准确,更全面查清中国人口数量、结构、比例、分布、城乡居民等方面情况,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和政策体系,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我国根据中央政府决定,共进行了六次比较详细的人口普查,差不多就是每十年普查一次。根据决定2020年11月1号零时,将开始进行第七次人口普查工作。
下面,我们看一下,我国前六次人口普查情况及时间:
看上图,我国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时,男女比例为51.82%:48.18%,总人口为5.75亿;我国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时,男女比例为51.33%:48.67%,总人口为6.95亿;我国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男女比例为51.5%:48.5%,总人口为10.08亿;我国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男女比例为51.6%:48.4%,总人口为11.34亿;我国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男女比例为51.63%:48.37%,总人口为12.66亿;我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时,男女比例为51.27%:48.73%,总人口为13.40亿。从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来,我国人口变化情况,人口数量逐年增多,而2020年初我国大陆人口数量为14.0005人,是第一次人口普查时人口数量的2.44倍,世界人口第一大国,地位不可动摇。
建国后,我国虽然经历了六次人口,而且2020年11月1日零时将进行第七次人口普查情况,但是美中不足的是,数据不太准确,要普查出精确的人口数字有些难度,能做的主要是经过普查、抽样调查、复查,误差尽量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就可以。那么,如果普查户口开始了,家里没人漏查了会怎么样?
不能说这种可能性没有,但可能性不大。我们要清楚,人口普查至少有两个程序,一是户籍居民普查,二是实际居民普查。我国普查户口的手段不是仅限于传统的组织七八百万的志愿者、干部、企业员工去,挨家挨户去登记;还借助于忘了,现在的网络如此发达,人们生孩子要准生证,孩子出生后上户口要出生证明,孩子上学需要户籍证明,老人去世需要死亡证明等等,这些都需要记录在案的,如果严格安照这个程序按部就班,人口数量不会出入太大,当然不排除特殊情况,比如多户籍的人。
而流动人口是最难管理的。最近,国家卫生计生委流动人口司发布《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xx》明确的指出,xx年的时候中国流动人口规模达2.47亿,这个数字也是相当于每六个人中有一个是流动人口。因此,必须管理好流动人口户籍,从源头抓起,不能重复登记。无论大人孩子,干点什么事情都需要户口本的,比如孩子升学、结婚、婚丧嫁娶、学驾照等等,我们可以以此为契机,将重复登记人口排除。
说在人口普查时,家里没人,漏查的可能性非常小。而且国家在第六次人口普查时明确指出几点意见:
1、对于以往因各种原因未落户口的人员,要在认真调查核实后,按照国家法律和有关规定,如实进行人口普查登记和常住户口登记;
2.、对在人口普查登记过程中如实申报的政策外生育的人员,可按本省(区、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的较低标准征收社会抚养费;生活困难的家庭,经当地县级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可以分期缴纳社会抚养费。
3、 各级政府要积极做好基层干部的思想工作,解除他们的思想顾虑。普查登记结果不得作为对基层各级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居)民委员会、各单位人口和计划生育绩效考评或奖惩兑现的依据,不得追究以往绩效考评成绩;对继续瞒报的,一经查实,依法从重处理。
响应国家号召,也为了自己户籍安全和必要性。在人口普查时,如果家里真的没人,漏掉的话,必须自己去当地派出所通报,不然你可能成为“黑户”,麻烦会很大。当然这种可能很小,人口普查,不可能普查一次,对人家中没人的,居委会或管委会也会想办法联系到你和你的家人,因此大家也不必过分担心。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原创作品,谢谢阅读。
报警备案需要什么材料?
被人恐吓想报警备案需要准备材料:他如果在电话里恐吓就点开录音把他说话的内容全录下,如果正面恐吓找旁人作证或用手机录下他尊容和说话全部过程。
自己拍的影片能拿到电影院放吗?
不能!
国家对电影生产、发行、放映都有严格的规定。
一、生产,首先要对剧本立项审批,由生产单位向广电局申请。
影片拍摄剪刀配音一系列工作完成后,还要送审。
送审合格后,获广电部授予的《发行放映许可》,才能投放市场。
二、发行,由中影集团向各院线公司推介。分为买断与分帐两种形式。
三,放映,是影片投放消费市场的末端,既各放映网点的放映。
如果你自己拍摄的片子私下拿到电影院放映,这对双方都是不合法的。由地方文化市场管理部门负责管理与处罚,但无具体条款,只是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