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疫情最新情况最新消息,如果台湾疫情爆发?
若台湾疫情爆发,将视其爆发的规模、程度,以及防疫措施应对是否得当而产生不同的后果。本文以台湾新冠疫情大爆发为假设前提。
台湾疫情大爆发将对台湾的政治、经济、民生产生颠覆性影响,彻底改变台湾政治生态、彻底摧毁台湾经济、彻底搞垮台湾民生。而经济和民生则是台湾政治生态的根本基础,这两个基础毁了,台湾现有的政治生态也就必然会彻底改变,而政治生态的改变则必将会导致政治权利的争斗和重塑,造成台湾社会的进一步撕裂和动荡,削弱台湾的国际竟争力,给台湾造成深远负面影响。
一、疫情对台湾经济、民生的影响
二、疫情对台湾政治生态的冲击
台湾的政治文化致使蓝绿阵营长期对立,造成了极不协调、极不健康、极不稳定的政治生态。疫情大爆发造成的经济、民生困境必将导致对立进一步加剧、对抗进一步加深,而执政的民进党当局将招致更多民怨和批判,从根本上动摇其赖以上台的民意基础,而岛内其他政治势力势必利用民怨,将抗疫不力、经济不振及民生困顿等责任归究执政当局,并号召民众抗议、反对甚至推翻民进党执政,当然民进党及其深绿阵营必会不甘失败,这样将造成更大社会矛盾,不排除因此暴发流血冲突甚至动乱的可能。当然台湾如果爆发大规模疫情,大陆出于同胞之情必会出手救助台湾民众,但由于民进党玩弄台湾民意,刻意制造两个中国,造成两岸部分民众存在一定对抗情绪,具体能给予台湾民众多大帮助,还取决于事态发展及局势变化。
最近台湾疫情情况怎么样了?
不说政治,实事求是的说说2020/3/24中午以前的台湾疫情:进入第二阶段的抗疫,估计在今天破200确诊,但整个情况算是控制住,也相当好。
台湾在2020/3/23日的数字,确诊195例,2人往生,已经有29例出院了。
台湾是一个在大陆旁边的岛,在这次疫情中因为地理关系最早受到注意,但也因为是岛,台湾很快的就以封边境的方式,阻止疫情快速的传入。因此,在第一阶段以防止病菌从大陆过来时,台湾做得相当好。确诊的病例权都是来自大陆、香港等地方,而且确诊的病例只有50以下。即使韩国、日本成为第二波灾区的时候,台湾还能维持在确诊100以下。
然而,就在过去这一星期,当疫情在伊朗、中东、义大利、欧洲等国家散开以后,大量的在欧美的留学生、台湾人回台,成为台湾第二波的防疫大战。
这一波台湾几乎每天以20+的确诊案例增加,很快的确诊案例就要200了。所幸,几乎新的确诊案例中,九成以上都是从境外回来的。
台湾与大陆一样,17年前遭遇非典SARS,当时,台湾疫情非常严重,连医院都封院。台湾每年也都有登革热等流行传染病,因此,台湾社会对于传染病的畏惧、防护是有一定的社会认知与戒心的。
这些都是这一次、至今为止,台湾疫情没有大量爆发的主要原因。
为什么说应该主动取消聚餐聚会呢?
自4月8日武汉解封以来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已基本恢复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农民复耕、工厂复工、学生复课、影院开门......可能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新冠疫情正在逐渐被淡化,可能仍在坚持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的人也越来越少,然而事实上我们现在依然处于并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处于新冠疫情期间。就在如今这岁末年初之际已快被有些人逐渐淡忘的新冠疫情再次牵动起国人的神经。
12月14日英国卫生大臣马修·汉考克公布了出现变异新冠病毒的情况:一种变异的新冠病毒可能与英格兰东南部病毒传播加快有关,在过去数月里类似的变异病毒已在其他国家被发现,英国已将相关情况通报世界卫生组织。12月19日英国政府再次爆出一个令世人震惊的消息:这种被命名为“VUI 202012/01”的变异病毒的传播速度相比以前发现的其它6种新冠毒株快了约70%。
12月19日英国政府宣布:从20日起伦敦等部分地区的新冠疫情防控级别将提升至第4级。伦敦及周边地区一夜“封城”之后其他区域的防疫措施也进一步收紧:英格兰东南部和东部的新冠疫情防控级别都从三级升至四级。英国采取这些紧急措施之后法国关闭了英法边境。20日当天就有加拿大、荷兰、意大利、比利时、德国、法国、奥地利、爱尔兰、以色列、保加利亚、萨尔瓦多11个国家宣布暂停英国航班。
此后全世界陆陆续续有50多个国家全面暂停了与英国之间的往返航班,即使没与英国全面断航的国家也都纷纷对来自英国的航班作出了限制性规定。12月24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中方为保障中外人员健康往来在经充分评估后参考多国做法暂停中英间的往返航班”。然而这其实早已不是英国一个国家的事,而是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一次卷土重来。
12月21日智利的南极研究基地36人被发现感染了新冠病毒。至此南极洲这块全球唯一的净土也已失守,全球七大洲就这样在疫情面前全部沦陷,而爆发这波疫情的奥希金斯基地更是被旅行网站称为“即便以极地标准来说也是难以抵达”的地方。既然连南极洲这么与世隔绝的地方如今都已被新冠病毒攻陷,那么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在理论上都是存在一定潜在风险的。
尽管世界各国都陆续对英国航班采取了限制性措施,然而这种变异病毒仍在英国以外的国家相继被发现。截至2020年12月30日世卫组织六个区域中已有五个区域的31个国家和地区(不含英国)发现了此种变体。1月1日上海市疾控中心在对英国输入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进行基因测序监测的过程中发现1例病例的新冠病毒基因序列与近期英国报道的变异病毒基因相似。
1月3日广东省疾控中心在一名英国输入的新冠肺炎病例中发现了突变株,经反复核查后确认其与近期英国报导的变异新冠肺炎病毒基因序列高度相似。1月4日山东省疾控中心在对青岛报告的1例英国输入病例样本全基因测序分析比对后发现与近期高度关注的英国变异株序列高度同源。除了中国大陆的上海、广东、山东三省市之外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也已发现变异新冠病毒。
近期河北、天津、北京、辽宁、陕西、黑龙江、四川、香港、内蒙古等地都出现零星的疫情反弹现象:大连出现了1传11+33的超级传播事件,沈阳也出现了“1传21”的超级传播者。1月2日河北省报告本土病例1例,1月3日河北新增本土病例4例,1月4日河北本土病例新增14例(石家庄市报告11例、邢台市报告3例)。从1月5日起石家庄市藁城区增村镇小果庄村已被调整为高风险地区。
这是时隔近一个月之后中国境内再次出现新冠肺炎疫情高风险地区。同一天河北省邢台市再增一处中风险地区,至此中国境内的中高风险地区已达50个。如今河北全省已宣布进入战时状态。河北这波疫情中首个被发现的感染者是石家庄藁城区增村镇小果庄村一名61岁的女性:她在12月28日乘坐本村包车车辆去欧景生态苑餐厅参加亲戚的婚礼,回来之后没几天就出现了嗓子疼、发烧等症状,之后被确诊为新冠肺炎。
不过首先被发现不代表就是“1号病人”,因为也有可能她是被别人传染后比别人更早发病而已。河北的“1号病人”是谁?传染源来自哪里?是不是12月28日的婚宴导致了聚集性疫情?目前这些问题依然没能得到确定的答案。从河北现在已公布的新冠患者轨迹来看:3例确诊病例曾参加过12月28日在正定机场北路的欧景生态园举办的那场婚礼,还有5例确诊患者曾参加小果庄村集体活动。
是否发生聚集性传染事件目前还有待官方通报。在官方的调查结论出来之前我们还不能肯定河北目前这波疫情的源头是12月28日的那场婚礼,不过那场婚礼的确有一定可能造成了疫情的蔓延扩散。据其中一位参加过这场婚礼的人透露:“当天婚礼现场人挺多,说实话我们那儿戴口罩的人并不多,村里其实好多人早就不戴口罩了。不仅前来参加婚礼的客人大多数没戴口罩,而且餐馆负责上菜的人也是有的戴、有的没戴”。
这位婚礼的参加者表示:“出了这种事情是大家都不想的,谁也不是故意把病毒带过来的,我们只能配合相关部门工作”。这种事确实是大家谁都不想的,我们也不能说人家办结婚宴席是错的。我提到这点不是要指责谁,而是想说明在我们有些人的观念中对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这些个人防护措施的重视程度可能正在淡化。与此类似的是成都一名被确诊的飞行员在确诊之前曾参加过一场大约有300人出席的婚宴。
从防疫安全的角度而言:减少聚餐聚会的频率就减少了病毒传播的机会,也会有利于防控本土疫情的社区传播。我们中国人素来有追求热闹喜庆的风俗习惯,所以春节期间亲朋好友聚会聚餐以及单位聚会应酬总是少不了的。历年春节都是餐饮行业最红火的时候,然而2020年的春节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却让餐饮行业遭遇了严冬,也让全国人民不得不窝在家里过了一个不走亲不访友的春节。
可能很多餐饮企业都想借今年春节弥补一下去年的损失,可能去年没走亲戚没访友的家庭也想利用今年的春节好好聚聚,甚至可能有些在去年春节没办成结婚宴席的人打算今年补办......大家这样的心情都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然而近期疫情形势的波折却使大家的心情再次蒙上阴影。那么今年春节大家到底还能不能聚餐聚会呢?首先实事求是地讲聚餐聚会确实在客观上会对防疫工作构成一定的挑战。
春节期间在全国各地务工的亲戚朋友们都回家了,所以来参加聚会的人员往往会比较复杂。会不会有没能检测出来的无症状感染者混在春运期间密集的人群之中呢?这种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也是我们不能不防的。所以谁也不敢保证自己在回家路上会不会接触到这样的无症状感染者。如果有人在回家路上被感染后又参加了聚餐聚会活动就相当于把整桌人都置于了危险之中。
如果这一桌人中出现感染者,那么他们又可能把病毒传染给他们所接触的人。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之下就有可能造成疫情的大规模扩散。且不说前来赴宴的客人和上菜的工作人员是否遵守了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这样的防控措施,但至少在吃饭的时候总得把口罩摘下来吧?吃饭的全过程中是否能保证一直使用公筷呢?吃的食品是否有进口冷冻食品?太多太多的未知当然会加重被感染的风险。
现在各地都在提倡红事缓办、白事简办,近段时间能不聚会就尽量不要聚了。当然这只是倡议,而不是强制性要求。正如现在北京、上海、安徽、河南、山东等多个地区也已发出倡议:春节期间非必要不返乡,建议大家留在工作地过年。不过迄今为止这些地区并不禁止外地务工人员返乡,事实上倡议书的发出本身就是把是否返乡的决定权交到了离乡人员自己手中。
在春节聚会聚餐这个问题上国家同样没出台任何强制性的禁止措施。这主要是考虑到我国现在所面临的疫情形势毕竟与去年大不一样了。去年在事发突然的情况下不采取强制措施不能遏制疫情的蔓延扩散,然而今年国家已充分考虑到大家与亲朋团聚的心情,也考虑到了餐饮企业的生存问题。不过现在疫情毕竟仍客观存在,所以在当前形势下主动减少聚会聚餐的频率十分有必要。
正如各地所提倡的红事缓办、白事简办,但国家从未说过不办啊。不过尽可能控制聚会的规模在现阶段是相当必要的:像上文提到的像成都那场300多人出席的婚礼这样的大型聚会在现阶段就是绝对不提倡的。各地应当针对春节期间的聚会拿出明确的控制方案:规定餐馆工作人员必须全程佩戴口罩,超过一定人数的宴会不得举办,座位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
现在从美国入境台湾还要测抗原吗?
1 需要测抗原
2 因为近期COVID-19疫情仍未完全受控,中国政府为了保障公众健康安全,要求从境外回国人员提供核酸检测阴性报告,以证明其体内没有携带病毒。
3 可以在离境前48小时内进行核酸检测并获得阴性证明,或者在境外入境前3天内进行核酸检测并获得阴性证明,以确保顺利入境。
同时,也要按照要求填写健康申明卡,并在入境时接受体温检测和健康监测。
没有打过疫苗的老年人怎么办?
目前从公布数据来看,70岁以上的老人施打率不到60%,而新冠的致死率14%。所以放开后最大的问题就是老年人,老年人新冠致死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基础病导致的并发症。
我奶奶今年就100岁了,至今一针都没有打,很大的原因就是在于不知道是否能承受疫苗带来的副作用,我父母今年也差不多80岁了,他们都打了三剂疫苗,刚打的时候确实有一些反应的,只是没那么严重而已。对于老年人来讲,医院治疗时候都是采用保守疗法,也不是没有原因的,因此对于奶奶是否要去打疫苗家里人一直非常纠结。
目前放开管控,风险升高不少,现在能做的只能是戴好口罩,尽量减少出行,和老年人也保持一定的距离,减少出问题的概率,这也许是现在能做到的最便利的办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