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服务器尺寸,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前景怎么样?
“万物互联”还只是一个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的口号,伴随着5G技术的开展,人们会感到事物之间的距离竟然如此之近。2019年,物联网将进入全面发展时期,物联网将与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进一步融合,并延伸到物流仓储、智能调度、运输检测等全产业链。
物联网是5G商用的前奏和基础,发展5G的目的是为了能够给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便利,而物联网就为5G提供了一个大展拳脚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5G可以通过众多的物联网应用:智慧农业、智慧物流、智能家居、车联网、智慧城市等真正的落地实处,发挥出自己的强大的作用。
5G和物联网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两者相互作用共同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谋福利,5G的实现不仅会给物联网带来深远的影响,也将极大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5G网络的速度优势与物联网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很大,毕竟当前4G网络的速度可以满足所有的物联网应用。但是,后两点与物联网的关联就非常大了。物联网的最主要特色之一就是万物互联,如此庞大的设备数如何接入互联网是个较为麻烦的问题。IPv6提供了设备接入的钥匙,5G网络则提供了设备接入的载体。其次就是5G网络低延时的特色,例如当前的智能驾驶技术,不仅对于网络延时要求较高,特别是网络的可靠性问题。
5G技术速度快、稳定性高、出错率低,能够满足智能家居对快速且稳定的网络状态的要求,此外,还有助于智能家居行业统一产品标准。目前来看,5G技术与智能家居的结合尚存在一定风险。但随着5G的全面商用,上述问题也将得到妥善解决,5G技术与智能家居的未来值得期待。
什么是数据中心?
当前,作为经济发展中创新最活跃、增长速度最快、影响最广泛的产业领域,数字经济正引领新一轮经济周期发展。各地区正加速发展数字经济,以期实现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升级演进,推动经济持续平稳发展。
这一过程中,担负着数据存储、处理等功能的数据中心可谓起着基石作用,是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但数据中心存在着高耗能、高碳排放的问题,在“双碳”目标下,如何对数据中心进行合理布局和规划,以在扩大数据中心产业的同时推动数据中心节能低碳成为相关各方必须进行的思考,且需要不断进行完善。所以,2022年数据中心产业发展将呈现三大新趋势:清洁能源使用比例持续提升;高算力支撑将成为数据中心发展重要目;为数字化转型赋能。2021 年 11 月 24 至 25 日,被誉为数据中心行业“风向标”的“2021 CDCC 第九届数据中心标准峰会”在上海成功举办。图扑软件科技有限公司作为腾讯智维的重要合作伙伴出席了腾讯数据中心技术专场。近年来,图扑软件和智维研发团队在技术上深入合作,共同研发了专注于数据中心领域的组态工具,在本次大会上,该组态工具也迎来了首次亮相。图扑专注于可视化领域,为可视化领域提供了完备的流水线作业工具链。推出了视图组件设计、图标设计、2D 图纸设计和 3D 场景设计的一站式开发工具,这不仅能实现设计师与程序员的协同作业开发,还能快速落地 2D、3D 可视化成果。基于自主研发的 HT 图形引擎,可快速构建实时数据驱动的可视化集装箱数据中心,为数字孪生提供丰富的可视化展示形式和效果。加入3D可视化模块,通过三维仿真技术完整还原数据中心全貌,进一步实现对众多子系统集中调配管理的目的。做到在线实时查看、操作便捷、多重视觉体验,降低机房管理难度,减轻机房运维压力。为大型户外作业、电力通信基站等场地资源受限、业务诉求不断增长的特定模式下提供了最佳且灵活的解决方案。载入动画:界面由车载集装箱映入眼帘,而后展示集装箱内数据机房的构造;随着画面的加载完毕,我们也可以清楚的看到 HT的可视化仿真机房基础设施设备情况。以及右侧为 2D 数据面板,实时了解机房设备情况。环境可视化自主研发核心产品 HT for Web,实现可交互式的 Web 三维场景,可进行缩放、平移、旋转,场景内各设备可以响应交互事件。结合 HT 引擎强大的渲染能力,保证场景在 Web 中高效流畅地加载运行并保证场景优秀的可视化效果。在3D可视化集装箱式数据中心中,可查看当前数据中心的概况,如容量统计、资产统计、管线统计、告警统计等。支持展示环境内结构布局,以及对应集装箱机房的机柜、服务器、空调、发电机、配电柜、UPS等设备信息。容量管理可视化系统可对机柜U位、电力负荷、各区域承重及存储容量情况进行直观查看和及时更新,可通过2D面板了解该环境下基础设备容量使用的详细数据。当数据中心机柜有新设备上架时,系统会直接获取新设备的数据信息以及当前U位的使用情况;对机房机柜电力负荷情况进行分布统计,可选择通过不同颜色进行区分机柜功率的大小。还原真实场景,满足上万条数据同时进行自动更新,兼顾空间、配电、设备等多维度因素,提升空间可用性和能用率,管理者轻松掌控机房全局容量。资产管理可视化传统资产管理形式能用性较差、效率低下,不适用于资产量庞大或种类繁多的数据中心。采用Hightopo 3D 数据可视化技术,即使面对再繁杂的资产,也可通过检索功能快速查找资源设备,对其进行定位及信息详情展示。在3D场景中可任意查询资产对象,如设备型号规格或CPU负载状况。支持运维人员在线远程调取支配该资产对象的检修记录、履历信息和当前运行状态等任意信息。如下:监测蓄冷罐:在机房发生故障时是否正常启动的放冷模式、充冷模式和保冷模式;监测膨胀罐:是否正常运作,确保水压平衡,机房正常运作;监测冷却塔:是否正常进行循环水冷却等。将虚拟资产与现实资产一一对应,让资产管理变得更为简洁直观,能实现多个机房资产集中监控,提升资产设备的实用性和使用率。管线可视化在 3D 可视化环境中能清楚看到管线分布的全景视图,运维人员可点击查询单设备的所有链路信息或展示链路中包含的全部设备,呈现数据中心从高压市电引入至列头柜(智能母线、PDU)输出的变配电系统设备和线路。管线可视化能有效梳理数据中心密集的电气管道和网络线路,让运维人员更直观地掌握数据中心的管线分布及走线情况,从而快速排查及修复管线类故障。主动预警及时告知电力网线布局或输、发、变电环节的不合规情况,打破当前数据分散的局面,提高管线管理水平和故障解决效率。动环监控可视化一、预警告警 智能巡检动环监控系统中的设备监控信息,是通过智能数据接口或传感器采集多方面监控数据(如供配电、UPS、消防系统等),实现设备运行的正常状态监测、异常状态预测、告警阀值设定、功率参数、应急预案的智能监控功能。当设备数据超过预设阀值时,系统将进行预警提示。在 3D 可视化环境内结合 2D 面板展示出来,确保机房内始终保持合适的动力供应。系统支持对该可视化场景提供智能巡检方案,运维人员自定义规划巡检路径,对各个巡检节点进行安全管理。辅助运维人员做出科学决策,一改往日“关门看报告、拍脑袋定方案”的现象。二、3D温度云图数据中心“喜冷怕热”,随着计算规模的逐步增大,热量也会逐渐升高。通过装设温湿度监测模块,进而呈现出该环境内所有的热源分布,及时发现快速定位异常温度区域并提醒管理人员。鼠标点选设备可查看子设备实时温度数据,数据由2D面板呈现。采用3D温度云图,实时感知机房内部温湿度情况,较大程度上缓解机房温度过高问题,杜绝被动“热处理”。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且在春节期间运维人员较少的情况下,为保障各大科研医疗机构正常运转,全力做好数据中心运作平稳,3D可视化集装箱数据中心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利用车辆快速运输,可根据需求及场地状况分散或集中叠放部署,做到快速调度布局。即使运维人员再少,也能做到24小时实时监控,第一时间发现机房安全隐患,保证机房运维和医疗机构业务的连续性。随着数字化、智能化、电子商务和互联网流量的爆炸式增长,数据中心已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电力消费设备之一。据估算,2020 年全国数据中心耗电量约 760 亿千瓦时。如果折算为二氧化碳排放量,2020 年全国数据中心二氧化碳排放量近 4000 万吨。整体看,数据中心耗电及碳排放量规模占全社会比重虽不及电力、化工、交通等高排放行业,但仍不失为一个排放大户。未来数据中心能耗和碳排放还将稳定增长,因此节能减排是数据中心行业长远发展必须锚定的一个关键方向。浪潮刀具和雅登刀具哪个好?
雅登刀具好。
因为雅登刀具锋利,切割表面光滑,并且使用寿命长,可达一般刀具的3倍工作量,从而降低了客户的生产成本。品种规格齐全,包括:雅登直刀,雅登修边刀,雅登圆角刀,雅登清底刀,雅登圆底刀,雅登V型刀等上千种刀型。
如今奥运会过去11年了?
“鸟巢”(国家体育场)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南部,整个体育场结构的组件相互支撑,形成网格状的构架,外观看上去就仿若树枝织成的鸟巢。“鸟巢”被誉为“第四代体育馆”的伟大建筑作品。
“鸟巢”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体育场,工程总占地面积21公顷,耗资4.28亿美元,场内观众坐席约91000个。
“鸟巢”建设成本高昂,当然,它的运营维护费用也很高昂,怎么让“鸟巢”每年都盈利,是一个大问题,也是一个需要用长远目光去思考的问题。
北京奥运会过后,“鸟巢”成为了市民体育活动以及体育娱乐的大型专业场所。可以这么说,“鸟巢”,仍然是有“大用处”的。
如今,“鸟巢”是中国的奥运地标,每天有很多游客慕名而来。根据报道,“鸟巢”开放后共接待中外游客、观众超过5600万人次。
近些年,“鸟巢”承办了很多场高规格的比赛、全民健身活动和品牌活动,此外,很多明星都选择在“鸟巢”开演唱会。
2018年,“鸟巢”经营收入为2.68亿元,除掉资产折旧费、运营维护费用等运营成本,已经连续多年实现自主盈利。
“鸟巢”,将会作为2022年冬奥会和残奥会的比赛场地,到时候,“鸟巢”就会发挥出自身的“魅力”,吸引运动员和观众的目光。
2019年11月,“鸟巢”举办北京国际马术大师赛。
2019年10月7日晚,《中国好声音2019》巅峰之夜在“鸟巢”举行。
2019年6月,“鸟巢”举办大型视听光影秀。
2019年5月,“鸟巢”举办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亚洲文化嘉年华活动。
2018年1月,“鸟巢”举办欢乐冰雪季活动。
2012年,五月天在“鸟巢”开演唱会。
“鸟巢”,它已经是中国的“标志性”建筑之一。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鸟巢”的开幕式,精彩绝伦,令很多国人印象深刻。可以这么说,很多国人对“鸟巢”是有着很深的情怀的!
“鸟巢”今后的发展能不能更好,考验着“管理者们”的智慧。希望“鸟巢”今后带给国人更多“惊喜”,也希望“鸟巢”经营的越来越好。
天河二号有多大的运行内存?
天河二号参数 型号 天河二号型号为TH-IVB-FEP 处理器 16,000个运算节点,每节点配备两颗Xeon E5 12核心的中央处理器、三个Xeon Phi 57核心的协处理器(运算加速卡)。累计32,000颗Xeon E5主处理器和48,000个Xeon Phi协处理器,共312万个计算核心。 中央处理器为英特尔提供的,运作时钟频率为2.2吉赫的Xeon E5-2692 12核心处理器,基于英特尔Ivy Bridge微架构(Ivy Bridge-EX核心),采用22纳米制程,峰值性能0.2112TFLOPS。 运算加速上,使用基于英特尔集成众核架构的Xeon Phi 31S1P协处理器,运行时钟为1.1GHz,每个使用61个核心中的57个(因为使用61个会存在运算周期协调问题),每核心籍由特殊的超线程技术能运作4个线程,产生峰值性能为1.003TFLOPS。 内存 每个节点拥有64GB主存,而每个Xeon Phi协处理器板载8GB内存,故每节点共88GB内存,整体总计内存1.408PB。 外存 12.4PB容量的硬盘阵列 主板、机架、机柜 主板、机架与机柜均由浪潮集团制造,共有125个机柜,每个机柜容纳4个机架,每个机架容纳16块主板,每个主板设置有两个计算节点。每个机柜还装有负载指示灯,根据机柜内主机的运算负载变更发光二极管的发光颜色。 每块主板上分为APU模块和CPM模块两部分,APU部分承载5块Xeon Phi,CPM部分承载1块Xeon Phi+4颗Xeon E5。 APU模块和CPM模块之间以CPU内部提供的PCI-E 3.0 16x接口进行连接,但实际由于Xeon Phi的硬件限制,仅支持至PCI-E 2.0 16x,单通道数据传输速率为10Gbps。 前端处理器 计算节点前端处理器为4096颗FT-1500 16核心SPARC V9架构的处理器,40纳米制程,运作时钟频率1.8GHz,热设计功耗65瓦,峰值性能144GFLOPS。 连接 使用光电混合传输技术(OptoelectroNICs Hybrid Transport Technology),使用自制的TH Express-2主干拓扑结构网络连接,以13个大型路由器通过576个连接端口以光电传输介质与各个运算节点互联,控制器名为NRC,使用90纳米制程,单个控制器的数据吞吐量2.56Tbps,终端网络接口使用名为NIC的控制器,以PCI-E 2.0接口链接,数据传送速率6.36GB/s。 操作系统 麒麟操作系统、基于SLURM(Simple Linux Utility for Resource Management,资源管理用单一Linux公用程序)的全局资源管理。 能耗 整机功耗17,808千瓦,在搭载水冷散热系统以后,功耗将达到24兆瓦,无论水冷系统的搭载与否,都是目前TOP500里功耗最大的 以6月17日公布的数据推算,每瓦性能为1.901GFLOPS,仍不及泰坦的每瓦2.143GFLOPS和IBM红杉每瓦2.177GFLOPS的成绩,但比“京”的每瓦0.830GFLOPS每和天河一号每瓦仅0.668GFLOPS都要高不少。[3] 天河二号性能 天河2由16000个浪潮的节点组成,每个节点有2颗基于Ive Bridge-E Xeon E5 2692处理器和3个Xeon Phi,累计共有32000颗Ive Bridge处理器和48000个Xeon Phi,总计有312万个计算核心。 每个Xeon Phi使用其中的57个核心,而不是使用全部的61个,因为使用61个在运算周期协调方面会有问题,而使用57个核心能够加速4个执行线程,并且在每个线程单周期可以达成4flops的运算量,运行在1.1GHz的Xeon Phi可以生产1003 Tflops的双精度运算能力。如果考虑CPU,2 Ivy Bridge * 0.2112 Tflop/s + 3 Xeon Phi * 1.003 Tflop/s=3.431 Tflops,2个Ive Bridge+3个Xeon Phi单个节点可以有3.431 Tflops运算能力,16000个节点总计可达54.9PFlops性能。每个运算节点有64GB主存、而每个Xeon Phi板载8GB内存,因此每个节点共有88GB内存,总计16000个节点一共有1.404 PB内存,而外部存储器容量方面更是高达12.4PB. 在每个主板上有2个计算节点,而每个框架则有16个主板,4个框架组成一个机柜,整个系统由125个机柜组成。每个计算节点主板分为两块,一块CPM一块APU,CPM上有4核Ive Bridge、内存和一个Xeon Phi,而APU基板上则承载着5个Xeon Phi.CPM和APU之间有5个水平插入的链接口,由Ive Bridge内置的PCI-E 2.0进行连接,虽然Ive Bridge内置为PCI Express 3.0接口,但Xeon Phi仅支持2.0,单个通路为10Gbps带宽。 计算节点的前端处理器为4096个FT-1500处理器, FT-1500处理器是由国防科技大学为天河1研发,其可以说是天河1项目的最大收获,其为16核心的Sparc V9架构处理器,在40nm工艺情况下运行频率为1.8Ghz,峰值性能为144 Fflops/s,功耗为65W,但相比英特尔22nm 12核 2.2GHz 211Gflops/s性能的Ive Bridge还是有明显差距。 天河2互联方面采用自主研发的 Express-2 内部互联网络,其为有13个交换机,而每个交换机有576个端口。连接介质为光电混合。具体控制器是名为NRC的ASIC专用目的集成电路,其采用90nm工艺,封装尺寸为17.16x17.16 mm,共有2577引脚。单个NRC的吞吐能力为2.56Tbps.而在终端方面网络接口也采用类似结构的NIC,但规模稍小,为10.76x10.76 mm, 675 pin,其采用PCIE 2.0方式连接,传输速率为6.36GB/s.并且在在12000节点的情况下延迟也很低,仅为85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