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防御系统,美军机进入俄罗斯上空侦察?
据悉,3月1日早晨,一架编号为61-2670的波音OC-135B“开放天空”侦察机在俄罗斯上空进行了侦察飞行,上月23日美军侦察机也进来了类似的侦察。为何俄罗斯防空军对于进入俄领空的美军侦察机却按兵不动?
(图截卫星通讯社)
这是因为两国签署有协议,开展侦察前,两国已进行了沟通,在征得俄罗斯同意与授权后,美军侦察机在国际《开放天空条约》框架下对俄罗斯进行侦察。因此,俄防空军才会按兵不动。
(图为美军OC-135B开放天空侦察机)
首先,先来了解一下《开放天空条约》。该条约是在1992年由欧安组织27个成员国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共同签署,签署国之间可在条约框架下进行相互侦察飞行,俄罗斯于2001年5月签署《开放天空条约》。该条约旨在增强双方军事透明度,增加互信,避免猜疑。
由此可见,进行这种侦察之前,双方事先都会进行沟通。美军进行侦察前,会事先把相关事宜告知俄罗斯,在征得俄罗斯同意后,才开始在俄罗斯上空进行侦察。
既然这种侦察是获得俄罗斯授权的,俄罗斯防空军就会接到指令,而美军侦察机在没有违反国际《开放天空条约》的情况下,俄罗斯防空军自然不会对在俄罗斯上空飞行的美军侦察机进行拦截。
而且,这并不是美军单方面进行的侦察,美军侦察机上还有俄罗斯观察员负责监督,与美军共同开展侦察活动。这种侦察方式俄罗斯侦察机也曾载着美国空军代表对美国进行过侦察。
(图为俄罗斯图-154侦察机)
这种侦察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增加双方互信,避免引起猜疑,而这种侦察与真正意义上的军事侦察是有所区别的,而且是由双方共同进行的侦察,因此都会有所保留。
要知道,俄罗斯S-400防空导弹系统是目前世界上射程最远,最优秀的防空系统,拥有优异的拦截能力,具备拦截14倍音速的来袭导弹,而且俄罗斯防空部队得到授权,可以击落闯入领空的不明飞机,甚至包括民航飞机。
(图为导弹发射瞬间)
因此,俄罗斯防空军按兵不动,没有对进入俄罗斯领空的美军侦察机进行拦截,是因为美军侦察机是在国际《开放天空条约》框架下对俄罗斯进行的侦察,获得了俄罗斯的授权。如果未经俄罗斯允许,或在俄罗斯不知情的情况下,美国这种侦察机擅自进入俄罗斯领空进行侦察,早就被击落掉地上烧成灰了。
这样的回答您满意吗?如有疑问或更好的解答,欢迎留言共同谈论,如果您觉得满意,敬请关注未来天际线。
S400防空系统怎么样?
近日,据俄罗斯媒体报道,在今年12月上旬,我国使用刚接装不久的S-400进行了相关的性能测试,这次测试是在模拟敌方高强度电磁干扰的情况下,使用S-400配属的48N6E导弹成功拦截了250公里外速度达10000公里每小时(8.8马赫)的弹道导弹靶标。从这则新闻中可以看出,首先S400具备较强抗干扰能力,其次具对高超音速来袭的弹道导弹具备一定的拦截能力。
我国为什么引进S400,就是看中了其最重要的反导能力。这也看出我国现有的红旗9系列性能还是落后于S400的,毕竟红旗9是依据S300改进来的,而S400则是比S300领先一代的产品,这种代差不是说改进就能换来的,虽然S400和S300外观类似,但是其雷达制导系统,拦截导弹基本都会全新的设计。其全新的作战模式作战理念带来的性能提升才是我们引进学习的目的。
S400装备的新型多波段相控阵雷能够探测600km内的目标,同时跟踪目标多达300个,一套S400系统能一次性发射96枚导弹,并针对300个目标选择出威胁最大的48个目标,同时引导96枚导弹对其进行攻击。该系统射程最远达到400千米,远超S300最新版PMU2携带9M96E的120千米射程,同时也大大超过美国现役的爱国者(160km),萨德(THAAD 200km)的射程,是世界上射程最远的防空导弹系统。这里关注的重点不是射程远,要想获得远射程,加粗弹体就可以达到,关键的是如何在这么远的距离上能精准的探测捕获目标,对抗强烈的电磁干扰,并引导导弹攻击,这才是S400真正厉害之处。
S400防空系统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能对付包括远中近,高中低空全空域目标,包括各种空中飞行器,战术弹道导弹,中程弹道导弹等等,是世界上首款具备全空域作战能力的防空导弹系统。S400采用的导弹多达8种,包含射程从40km到400km各型导弹,其中40N6是射程最远的,达到400km,这种导弹在2018年才完成定型,该导弹可以拦截高空大型飞行器和中程弹道导弹能力,只有装备了这种导弹的S400才能算是完全体。还有这次我们国家测试的48N6E3,射程达到250km,可以拦截速度在4800米/秒以下的目标,包括中程弹道导弹和一般飞机,巡航导弹等。还有S300使用的9M96E系列,射程在40km-120km之间。
所以S400具备很强的通用性,一辆导弹发射车可以装载多种射程导弹,例如3个发射筒装3枚40N6或者48N6E3,另外一个发射筒装4枚9M96E系列,就能做到涵盖远中近,高中低的防空作战,而以往防空系统则是远中近各种导弹系统各司其职,而S400一个平台全方位覆盖这种创新也是值得学习的。
正式由于S400具备如上优异的性能,所以各国纷纷求购,除了我们中国购买外,还有印度,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越南,土耳其,沙特等多国也纷纷求购,而这次我国进行的拦截实验也是对S400最好的广告,相信后续求购会越来越多。
隐身战斗机如何破解越南的反隐身雷达网?
越南目前引进装备的反隐身雷达主力包括:白俄罗斯的”东方—E”雷达、乌克兰“铠甲”、捷克的“维拉-NG”雷达、俄罗斯Nebo-SVU巨型米波雷达等,它们共同的特点:抗干扰、探测隐身飞机、可靠和机动性强等;而越南将它们主要部署在南沙群岛、越南北部边境地区——美国、越南合作关系密切,越南雷达群可以向美帝提供邻国的战情动态,如果在战时出现美越勾结的情况,迅速消灭越南反隐身雷达威胁也是邻国反介入斗争考虑的因素;
以色列的防空系统雷达反隐身战斗机能力明显不如其他雷达;
“东方-E”型防空雷达:6X6式卡车运载,以3辆以上雷达车作3角或多角度布阵。这种雷达在未遭受电子干扰的情况下,对苏-27这样非隐形战机的最大探测距离为360公里,对美国F-117A隐形战斗机和B-2隐形轰炸机的探测距离为350公里。即使遭到较强的电子干扰,它也能在255公里的距离发现像F/A-18这样的非隐形战机,或者在最近57公里的距离上发现F-117A隐形战机,并指引S-300防空导弹进行攻击;但是,这款米波雷达对于目标的探测距离误差较大:其余雷达一般都达到公里级,VOSTOK-E达到300米左右,雷达波速呈现扇形——高度上的误差更大,它无法直接给战斗机提供引导,只能向后者提供大致的方位,由战斗机用自己的火控雷达对相关空域进行搜索。越南购买27套;维拉-NG雷达:一套完整的Vera-NG无源雷达总共包括四个站,包括一个中央站和三个远程扫描站;每个扫描站可以覆盖120°,三个扫描站可以覆盖360°空域;雷达工作频段为50MHz内,最大频率为18GHz,能够同时实时跟踪200个目标;该雷达有效探测距离约为400公里(三代战斗机);雷达最大作用距离约250公里(视隐身飞机类型而定)。所有系统部署在6X6轮底盘的越野开车上,具有快速野外机动能力;不过,它采用被动工作方式,必须以目标主动发出电磁辐射为前提,如果目标关掉所有可能发射电磁信号的设备,那么它就察觉不到隐身战斗机了;越南购买4套;乌克兰的“铠甲”雷达:该雷达是一种被动无线电侦察自动系统,可在600~800公里范围内对10公里高度的空中目标进行追踪,能够建立一种有效的防空预警系统。每个站都有独立的系统,配备了5米-分米-厘米范围的天线,根据频率的不同,可在110-155 –dB/W扫描范围内提供高无线电灵敏度。它能够发现800公里以内的空中目标,它是目前世界上同类系统中捕捉目标最远的装置。它的追踪范围是跟踪远场(至600 km)和近场(至200km)区域150 km范围内的敌方无线电辐射源活动(不包括雷达静默区域),可以持续高精度地理定位监视区域内任何点位的目标。如果由一辆指挥车同时控制三部“铠甲”雷达,利用三角测量法,整套系统的探测距离将可延伸至1000公里。越南购买一套;他的缺点就是对付隐身战斗机/三代战斗机/无人机超低空打击能力欠缺;俄制NEBO-SVU型雷达:三坐标米波雷达。它是俄罗斯及世界第一款固态有源数字相控阵天线阵列米波雷达,其战斗机目标探测范围:在500米高空时,最大探测距离65千米;在20千米高度时,最大探测距离380千米。它从阵地部署到撤离所需的时间不超过半小时。下诺夫哥罗德无线电工程研究所研制——低空探测盲区大、探测精度差、需要低空探测雷达补盲、雷达天线高达30米以上!目前;越南空军主力战斗机苏-30MKV配备的NO01VEP雷达对于RCS=3的目标可以提供110公里的探测距离!对于歼-20这样的隐身战斗机,它的迎头探测距离可能要低于50公里,而对歼-20配备有大功率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对于苏-30MKV这样的目标可以提供150公里以上的探测距离——苏-30MKV还没有发现对方已经被歼-20锁定、攻击。何况越南反隐身雷达数量有限、部署缺陷漏洞多、低空补盲能力差——当代隐身战斗机轻松穿透它们!
越南人总是以发现F-117为傲:殊不知隐身材料、技术、外形、加工工艺、电子对抗系统、反雷达系统等已经发展到第四代——越南这种农业社会只能仰望;
此外,拥有隐身战斗机的国家同样拥有强大的无人机、3.5代机、远程空地攻击能力——它们均是残破的越南反隐身雷达网络的杀手:超视距、超低空、高强度、高精度、高密度!而且,试验的“蜂群”控制技术已经在歼-16得到验证:隐身战斗机们的“伙伴僚机”具备消灭越南反隐身雷达网络的能力!隐身重战们只需要远程控制它们即可!
按照越南人理解:发现隐身战斗机就可以想办法击落!可是,隐身重战不会为了几台雷达而轻易出动,隐身战斗机融入作战体系,多维作战体系才是越南人无法理解的语言:毕竟,越南人防空指挥中心停留在越战阶段,它只能采用落后的指挥手段应付铺天盖地的全维打击!
所以,落后的农业国凭借几套先进的反隐身雷达就想取得战争优势无异于“以卵击石”,越南的自大意淫随时会被隐身重战予以降维!
160超音速战略轰炸机巡航北欧?
对俄军【图160】的这种巡航,北约要想击落它都轻而易举,进入人家防空识别区纵深临近领空巡航,强大的北约空军,分分钟都可以把它打成筛子!但就是不敢。
因为这是在北约国家领空之外的,任何人都有权自由飞越的公共空域,“海盗旗”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巡航,如果是战时的攻击肯定不是在这个空域发起,而是在至少2千公里之外,对付这种攻击北约的空军以及地面反导系统,就只能使尽浑身解数,拦截“贼快”的【KH】巡航导弹了,海盗旗发射完毕【KH】攻击,早就悠哉游哉回家补充弹药去了,作战半径不超过1千多公里的北约制空战机,就算有加油机伴随保障,也连海盗旗的影子都找不着。
老铁前天还探讨了【图160】与【B2】实战效能的比对,认为海盗旗远远优于幽灵的观点,颠覆了许多人的习惯认知,有些迷信幽灵强大隐身性能的观点,无论如何都不予置信!吃定了海盗旗的攻击无法逃出北约空军的围猎,更有观点认为海盗旗的攻击,会盲人瞎马的进入北约隐身空军预设的伏击圈,一个不隐身的性能劣势,这架“白天鹅”就必然是丑小鸭只能被煮。
这些观点对【图160】40多米长机身的弹仓,全球最大起飞重量的性能,可以挂载弹体巨大,射程最远达5千公里的【KH101】常规战斗部、【KH102】核战斗部,可以距对手陆地边界3千公里,发动对其纵深2千公里目标的攻击优势熟视无睹,对海盗旗超音速巡航,开加力速度达到2.4马赫的性能不予考虑,对至少6千公里到达阵位,加武器射程的1.1万公里作战半径可能也想不到,至少8小时滞空时间,任何制空战机无法预先设伏的战场条件,可能更不是这种观点应该考虑的,反正它没有隐身性能就成了印度的牛车,俄罗斯的“白天鹅”就只配被煮成死鸭子。
实战中【图160】的性能,其实空军很难为其提供伴随护航,它只能利用自己搭载武器的远射程,必要时需要抵达距对手陆地防区2千公里,并且需要避开海基舰载机作战半径空域,实施最危险的攻击,找到这种战场环境,对拥有格罗纳兹与北斗融合态势感知能力的俄罗斯来说,根本就不是问题,北美+欧洲+东北亚+太平洋可能会达到几十万公里环形防线,那几个航母战斗群,撒芝麻盐都不够,“海盗旗”可以任意“打劫”,北约拿什么拦截?个人认知浅薄实在找不出来。
战斗机也可以拦截巡航导弹吗?
战斗机当然可以拦截巡航导弹,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在战术上,都是完全可行的。而其实拦截巡航导弹可不是现代战争的发明,早在二战时期就有战斗机拦截巡航导弹的记录了。当时德军由于缺乏打击英国本土的手段,于是开始研发导弹类武器,著名的V1和V2导弹应运而生。
负责拦截V1导弹的流星式战斗机
这其中V1导弹就是巡航导弹,有一个较大的飞翼,同时飞行速度要比使用固定弹道飞行的V2弹道导弹慢,这也就给了英军飞行员拦截V1导弹的机会。当时的英军飞行员驾驶战机,全力追上来袭的V1导弹,通过机炮击毁导弹,或者是追上去通过气流让导弹失去控制的方式来拦截,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著名的战斧式巡航导弹
而进入现代战争以来,巡航导弹在多场局部战争中发挥异常出色,已经成了必不可少的主力武器。最为著名的当属美国的战斧式巡航导弹了,其特点在于飞行速度慢,但是飞行高度低,雷达很难探测到(但不是无法探测,此前美军打击叙利亚就被叙军防空系统拦截了一部分),所以具有很强的突防能力。而此时能在空中探测的战斗机就比较适合拦截了,其能够发现来袭的战斧巡航导弹,同时,由于巡航导弹速度一般不如现代战机的速度,所以战机是很容易就能追上的。
现代战机的速度普遍不低
而在武器的选择上,也是很多样的。对于能追的上的近距离的巡航导弹,直接使用空空格斗导弹即可将其拦截,由于巡航导弹不是战机,机动性更差,更不会做一些规避动作,对于如今的高机动性空空格斗弹而言是轻而易举的。此外就是较远距离上探测到巡航导弹,可以使用雷达制导导弹攻击。
AIM9X空空格斗导弹
但是现在很多巡航导弹也开始采用了隐身设计,不易被发现和拦截。同时,很多巡航导弹也开始采用高超音速设计,这更对拦截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采用隐身设计的LRASM巡航导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