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夏天,一则“南京玄奘寺供奉侵华日军战犯牌位”的消息如一颗重磅炸弹,在社会各界激起千层浪,刺痛了无数国人的心,这一恶劣事件,不仅仅是对南京这座饱经沧桑城市的再次伤害,更是对全体中国人民历史记忆与民族情感的公然践踏。
南京,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与沉痛记忆的城市,在1937 年 12 月 13 日之后,成为了人类文明史上黑暗的一页,侵华日军在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了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大屠杀和奸淫、放火、抢劫等血腥暴行,超过30万手无寸铁的平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惨遭杀害,无数家庭支离破碎,整个南京城陷入了人间地狱,南京大屠杀是铁一般的史实,是不容置疑和篡改的历史真相,是中华民族心中永远的伤痛。
在这样一座城市的玄奘寺内,竟然出现了供奉侵华日军战犯牌位的荒唐事,松井石根,南京大屠杀主犯之一,他指挥了这场惨绝人寰的暴行;谷寿夫,在南京及附近地区烧杀淫掠,罪行累累;野田毅和向井敏明,以“杀人竞赛”的方式残忍杀害中国军民,毫无人性可言,这些战犯,他们的双手沾满了中国人民的鲜血,他们的行为严重违反了人类的基本准则和国际法则,他们的牌位却被公然供奉在南京的寺庙之中,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种亵渎和背叛?
从寺庙的角度来看,玄奘寺作为宗教场所,本应是弘扬佛法、净化心灵、倡导和平与善良之地,佛教讲究慈悲为怀、普度众生,对于犯下滔天罪行的战犯,本应予以唾弃和批判,而不是将其牌位供奉,给予他们所谓的“超脱”,寺庙在接受牌位供奉时,理应对供奉对象进行严格审查,可为何这些战犯的牌位能堂而皇之地出现在寺中?这反映出寺庙管理的严重缺失和对历史的无知与漠视,宗教场所本应在传承文化、抚慰人心的同时,肩负起铭记历史、教育后人的责任,而此次事件中,玄奘寺显然没有做到这一点。
从供奉者的角度分析,无论是出于何种目的,将战犯牌位供奉在南京的寺庙,都是对历史的背叛和对民族情感的伤害,也许有人会以“不知者不罪”来为其开脱,但在如今的信息时代,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广为人知,任何一个有基本良知和爱国情怀的中国人,都不会做出这样伤害民族感情的事情,这种行为背后,可能存在着对历史的歪曲、对民族大义的无视,甚至不排除有别有用心之人妄图通过这种方式来挑战民族底线,制造混乱。
这一事件也引发了我们对于历史教育的深刻反思,尽管我们一直强调要铭记历史,每年都会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等一系列纪念活动,但为何还会出现这样的事件?这说明我们的历史教育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不足,历史教育不仅仅是在课堂上讲述历史事件,更要让每一个人从内心深处真正认识到历史的沉重,明白和平的来之不易,我们要通过多种形式,如博物馆展览、历史题材文艺作品、社会实践活动等,让历史的记忆深深烙印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尤其是要加强对青少年的历史教育,让他们成为捍卫历史真相、传承民族精神的坚定力量。
事件发生后,相关部门迅速展开调查和处理,南京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对玄奘寺进行了处罚,责令其整改,并暂停主要负责人职务;对相关的宗教事务管理部门负责人也进行了问责,这一系列举措表明了我们对待此类伤害民族感情事件的零容忍态度,这也提醒我们,对于历史的捍卫和民族情感的保护,不能仅仅依靠事后的处理,更要建立长效的监督机制,从源头上杜绝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南京玄奘寺供奉战犯牌位事件,是一记沉重的警钟,它时刻提醒着我们,历史不能被遗忘,民族尊严不容侵犯,我们必须铭记南京大屠杀这段惨痛历史,从中汲取教训,坚定地捍卫历史真相,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更要警惕外部势力对我们历史记忆的侵蚀和歪曲,同时加强内部教育和管理,让每一个中国人都能以史为鉴,珍视和平,共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任何企图亵渎历史、伤害民族感情的行为,都将遭到全体中国人民的唾弃和历史的审判,我们要以此次事件为契机,更加深入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历史教育,让历史的伤痛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让和平的阳光永远照耀在中华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