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腿裸女,抖音有什么火的歌?
抖音现在最火的歌有:酒醉的蝴蝶、学猫叫、一生独一、我们不一样、起风了、追光者、光年之外、38度6、年少有为、可能否、空空如也、红昭愿、说散就散、纸短情长、烟火里的尘埃、最美的期待、离人愁、醉赤壁、全部都是你、广东十年爱情故事、非酋、远走高飞、你要的全拿走、往后余生、带你去旅行、123我爱你、尽头、答案、等等。
当时人是不是非常开放?
我是历史小学徒,下面,我尝试着从青楼的概念,不同时代青楼的发展和不同时代社会观念的开放程度来回答这个问题,并尝试分析青楼文化背后的士大夫观念和社会经济土壤。
一、青楼概念的历史溯源
“青楼”一词原是“青漆粉饰之楼”,指的是门阀贵族高达的楼宇和居所,与现在普遍意义上的娼妓无关。
历史上最早出现的青楼一词,出现在魏晋曹植的诗词作品中 “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直到唐代,“青楼”才开始与娼妓相关联,如李白《楼船观妓》中的“对舞青楼妓,双鬟白玉童”及李商隐的“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到了宋、元之后,“青楼”一词与现代的意义所差无几,成为烟花女子聚集所的代名词,与其意义相近的,还有平康、行院、北里、章台等等。
二、不同朝代青楼的发展略论
青楼一词出现虽然在魏晋时期,但与青楼现代意义接近的娼妓出现的时期更为久远。古代广义的青楼女子是指从事音乐歌舞的人,狭义的娼妓是唐代以后才出现,泛指出卖肉体或才艺换取金钱的人。
早在夏商时期,在古人谴责夏桀荒淫误国的话语中,可以推断夏商时期已经兴起嗜好歌舞声色的风气,在天子、诸侯等贵族中圈养女乐,是青楼文化的雏形。进行春秋战国,齐国著名宰相管仲开始首创官办妓院,容纳了700名娼妓,此时的娼妓,除了通过美色和技艺娱人,还担负着人际交往和外交活动的作用,经常用来接待贵宾及庆典活动。
到了汉代,由于奴隶制度的影响,家妓开始盛行,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发展到鼎盛状态,上层贵族官僚甚至把家妓的数量作为地位的象征。“宠臣群下,亦从风而靡;王侯将相,歌妓填室;鸿商富贾,舞女成群。竞相夸大,致有争夺,如恐不及,莫为禁令。”女妓身份卑微,只是其主人财富的附属品,主人可以对她们进行任意的买卖与杀戮。西晋权臣石崇就曾在一场宴会上,因客人不肯饮酒,一连杀害了十几个家妓。
宋代与唐代的青楼体制一脉相承,将娼妓分为官妓、营妓、市妓三类,其中官妓隶籍于教坊,市妓属州郡管辖。青楼的数量与规模较前均有了长足的发展,经营模式也更加丰富,拓展到杂剧俗乐、说唱、演出等。由于唐宋时期较为开放包容的文化氛围,甚至出现了像李师师、薛涛、鱼玄机、李冶这样具有才学的女妓诗人。
进入明代,朱元璋建国后,甚至在秦淮河畔设置妓院,并亲笔题词劝嫖,吸引富商消费以增加国家收入,但大多富商在家养私妓,而朝廷官员反而利用公款到里面吃喝玩乐。朱元璋一怒一下撤销了官办妓院,官办不受重视,私营妓院开始繁荣。
明时“淮河以北的济宁、临清等地,繁华丰阜,无异江南,临清最盛”。明代小说《金瓶梅》中就记载了临清的妓业之繁盛:“有十二条花柳巷,七十二座管弦楼。进入清代,清初还保留着前代的官妓,但到清中叶乾嘉时期,古老的官妓制度被消灭,私妓也受到法律禁止。但青楼发展由明转暗,私妓不断蔓延发展。清代文人就经常流连于花街柳巷,比如《海上花列传》的作者韩邦庆,《九尾龟》的作者张春帆等人。
三、古代的社会开放程度
小学徒认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思想开放程度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先秦时期。春秋时期,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各个地域之间的文化也呈现了不同的面貌,总体来说,社会文化仍是较为自由开放的。当时青年男女不需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可以结伴前往山间河畔出游。春秋时期的治游之风在诸侯各国都非常行,甚至形成了初具规模的固定幽会地点,比如燕国的祖泽、宋国的桑林和楚国的云梦,《诗经》中也有许多诗篇对爱情有着直接的描写,如《关雌》《漆消》、《野有死庸》等篇。
第二阶段是汉朝至宋朝。西汉以来,开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作为大一统王国的统治思想的地位逐步确立巩固下来。封建礼法规定结婚需经过“纳采”、“问名”等“六礼”。春秋时期的冶游定情成为不受认可的婚姻形式。孟子曾说:“丈夫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父母之心,人皆有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传统的儒家,虽然偏向保守节制,但并不否定人伦之道,甚至在一些正式的公开场合,也可以自由大方地谈论这方面的问题,如东汉时儒家大会公开讨论形成的经典著作《白虎通》,就有文章写道“父所以不自教子何为谍渎也。又授之道当极说阴阳夫妇变化之事,不可父子相教也。”“谍渎”之事即夫妻之事,也就是要对男子进行启蒙教育。
第三阶段是元朝至清朝。南宋末年,程朱理学在儒家众多学说中脱颖而出,作为官方统治思想确立下来,从元朝至明清,都一直作为统治思想持续巩固。理学把封建伦理道德作为最高的主宰,要求对君忠,对父孝,对友义,对夫贞,极力主张“存天理,灭人欲”。程朱理学提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要求妇女守节,死了丈夫也不能改嫁。
《宋史》中对为守节而死的女性大加赞扬“项氏,吉州吉水人。居永昌里,适同里孙氏。宣和七年,为里胥所逮,至中途欲侵凌之,项引刀自刺而死。郡以闻,诏赠孺人,旌表其庐。”正是在程朱理学的影响下,明朝清朝的官办妓院远不如前代兴盛,至清朝中期甚至还以法律形式禁止了私妓,虽然效果不彰,但也显示了当时社会主导思想的宽容程度。
小结
由此可见,青楼的发展和社会文化的包容程度并不呈正相关关系,在汉代以前较为开放的环境中,青楼文化仍处于萌芽阶段,娼妓的定位也主要停留在女乐等广义概念上。而在明清时期,虽然受程朱理学影响,社会开放程度远不如前,官方对青楼行业的支持力度并不大,私妓等却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由此可见,古代青楼的发展,并不能反映各时期的社会开放程度。
四、青楼文化发展反映的社会现象和观念
(一)反映了不同时期文人群体的精神世界
在青楼文化中,士妓交流是一个突出的文化现象。古代青楼文化的不同特点,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特定时期文人的精神世界。比如在唐代,科举开始打破门阀的限制,给了读书人阶级跃升的机会,文人和青楼娼妓的相遇,往往是文人在状元及第前的苦闷时期,文士中举时便是士妓交游结束之时,作品中往往透露出文人群体良好的自我认同感和优越感。比如《游仙窟》、《李娃传》、《柳氏传》、《洛中举子》、《钱塘秀》等都是唐代表现青楼士妓交游的文化作品。
南宋后期理学兴旺,文人士子的心灵无法得到自由的释放,反映在青楼文化中,就是对大量恪守儒家伦理道德的妓女形象的塑造。如义倡、张赛赛、李师师等,借此宣扬忠孝节义等封建伦理道德,以求在理学束缚的高压下将狎妓行为合理化。
明代由于文化极权的实施,皇帝、贵族与宦官长期处于权利的中心,士大夫群体的地位大不如前,加上明中叶后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士大夫的优越感渐渐丧失。同时,在以王阳明的心学理论的支撑下,很多失意文人往往选择在青楼中纵情声色,以暂时排解心中的郁闷。同样的,在清代中央集权制强化,大兴文字狱,落魄士子将青楼和女妓当作情感依托。由此讥讽现实,揭露社会黑暗。
(二)反映了经济发展的阶段特点
宋代和明代虽然是程朱理学主导的时期,但青楼规模却远胜前朝,这与当时经济状况的发展密不可分。北宋时期,市坊格局被打破,在历史上第一次发生了交子的纸币贸易形式,取消夜禁并出现了“夜市”,孕育出市民阶层这一新的群体。与女妓群体接触不再是达官贵人的特权,城市的大街小巷、瓦舍等娱乐场所都成为女妓兴起的平台。
明中叶以后,资本主义因素在中国东部沿海开始萌芽,加上政权腐朽伴生的管制放松,城市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物资充盈,商品繁荣,物欲的膨胀使社会奢侈之风日盛。
“嘉靖以来,浮华渐盛,竞相夸诩”,“由嘉靖中叶以抵于今,流风愈趋愈下,惯刃骄吝,互尚荒佚,以欢宴放饮为豁达,以珍味艳色为盛礼。”明代私妓的兴盛,正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至清代,虽然正式禁止了娼妓行业,但此时西方国家已进入工业革命时期,商品经济与外来文化在悄然冲击着中国社会,也正因此,此时的女妓改变了过去佳人爱才子的传统,更加沾染上腐朽的金钱气息。
小结
青楼现象的兴衰,并不能直接反映古代社会特定时期所倡导的主流思想和开放程度,但其在青楼文化和行业的发展,却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从对青楼女子的形象可以折射出特定时期文人士大夫的精神面貌,从官妓、私妓等不同类别的发展可以追溯到特定时期的社会背景和经济基础。
真的陶冶情操增进了解和友情?
男男女女在一起跳舞,是可以陶冶情操,增进了解友情,健身快乐的。跳舞本身,是一种活动量较大的运动,前进进,后退退,左挪挪,右移移,勾肩搭背,旋转翻身……对全身的关节和肌肉,都是一种锻炼,强身健体是不容置疑的。跳舞是一种群体运动,自然就会形成一种氛围和气场。置身其中,异性间相互吸引的感应,和肢体间的碰撞接触的刺激,若有若无的矜持与快感油然而生,情操的陶冶尽在不言中。再者,近距离的目光凝视和交流,动作的协调和默契,身段的修长苗条,无比在为情感的沟通和增进火上浇油。
总之,跳舞是一项健康高雅的体育运动,是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结晶。观看一场优美的舞蹈,简直就像在欣赏一个艺术品,对人精神的熏陶感染,尽在潜移默化中。网友们,赶快行动起来 ,加入到跳舞的百万大军行列里吧,这才是延年益寿的理想型运动!
减轻了北京八国联军的罪行?
1900年爆发了义和团运动,进而引发了德国、法国、奥匈帝国、英国、美国、日本、俄罗斯、意大利八国组成的八国联军侵华。面对来势汹汹的八国联军,腐败无能的清政府领导者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向西外逃,将京城百姓丢给了八国联军。
当八国联军攻进京城后就开始了烧杀劫掠时,是京城的名妓赛金花挺身而出,力劝当时的八国联军总司令瓦德西不要枉杀无辜百姓,并劝被清军杀害的德国驻华公使克林德的遗孀放弃仇恨,让清政府为克林德修建牌坊纪念平息了追究克林德被害之事,一时之间京城百姓无不对赛金花感恩戴德,并在民间称其为“议和人臣赛二爷”。
后来民间又多传闻赛金花实际是牺牲了色相,用身体取悦了联军总司令瓦德西,因此才换来了八国联军停止骚扰和杀戮平民百姓,那这件事是真的吗?下来就来具体说一说这件事。
赛金花原名赵彩云,长大后入苏州花船为妓改名傅彩云。在光绪十二年(1886年)的时候,同治时期的状元洪钧当时因母丧回老家苏州守孝,在守孝期间洪钧出入花船等烟花场所结识了当时在苏州花船颇有名气的名妓傅彩云也就是后来的赛金花。洪钧对当时年仅16岁的赛金花一见钟情,于是将其纳为小妾,此前洪钧已经有一妻一妾了,赛金花是第二个小妾了。因此这一年47岁的洪钧就纳了年仅16岁的赛金花做了自己的小妾。婚后洪钧为其改名为洪梦鸾。
到了光绪十三年(1887年),洪钧被朝廷任命为驻俄国、德国、奥地利、荷兰四国外交大臣。洪钧的嫡妻王氏不愿意跋山涉水远赴欧洲,更喜欢见洋人,因此她将诰命夫人的服饰借给了赛金花,让她诰命夫人身份代替自己陪同洪钧出使欧洲。
赛金花在这种情况下就陪同洪钧出使了欧洲,并有幸和洪钧周游欧洲各国,还结识了不少欧洲上层统治者,赛金花和洪钧曾经受到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和维多利亚皇后接见,而德国的元帅瓦德西据后来赛金花自己回忆称就是在这时所结识。
到了光绪十八年(1892年),洪钧已经与赛金花在欧洲恩爱了五年了,在此期间两人还生育了一个女儿洪德官,在这一年的年底洪钧任期已满,被清廷召回京城出任兵部侍郎的职务,于是洪钧带着赛金花和女儿一起回到了京城。
到了光绪十九年(1893年)下半年洪钧却因病去世,由于洪钧嫡妻和另外的妾侍陆氏都在洪钧的苏州老家,于是弱女子赛金花一路从北京带着女儿洪德官护送洪钧灵柩回苏州老家。
赛金花回到苏州洪家之后却受到了洪钧大妾陆氏的刁难,陆氏认为本来应该是自己陪着洪钧出使欧洲,是因为赛金花的出现才让夺走了洪钧对自己的爱,于是在赛金花护送洪钧灵柩回来之后,陆氏对赛金花处处刁难,而洪家此时由洪钧嫡妻王氏做主,陆氏毕竟常年与其在苏州老家相守,两人感情比较深,因此王氏也支持陆氏刁难赛金花。
在此情况下赛金花决心离开洪家,于是她一狠心将年幼的女儿洪德官留在了洪家,自己单身离开了洪家跑到上海重操旧业,做起了风尘生意。不过赛金花可并不是自己出来做这些,而是买了两个姑娘来做生意,并打出了状元府人和公使夫人的名号,一时之间在上海滩就出了名了。
陆氏听闻赛金花在上海滩打着公使夫人的招牌做风尘生意,更加生气,她的父亲也是同治年间的状元陆润庠,因此陆氏就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陆润庠,而陆润庠也对此事很生气,于是陆润庠找到上海知府,命其将赛金花赶出上海,因此赛金花就这么被赶出了上海。
赛金花于是北上到了天津,她也是租在了天津金花妓院旧址重操旧业,并为此改花名为赛金花,组织金花班继续经营风尘生意。
到了光绪十五年(1899年),赛金花生意做的不小了,又从天津搬到了北京,赛金花利用交际能力,与京城名儒富商卢玉舫结拜为兄妹,从此在京城站住了脚。也因此有了赛二爷的外号。
之后就到了光绪十六年也就是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慈禧带着光绪皇帝匆忙西逃,弃京城百姓于不顾,八国联军在京城四处掠杀。赛金花正好会一些德语,因此她与联军有过接触,并未联军筹措提供了军粮,再加之赛金花曾与联军司令瓦德西认识,因此赛金花利用这些劝阻瓦德西杀戮无辜中国民众。
由于赛金花的风尘生意,因此当时民间都认为赛金花是用身体讨好了瓦德西,使得联军停止了对平民的掠夺杀戮。
在义和团起义爆发初期,德国驻华公使克林德在东单被八旗军官恩海枪杀,这也成为了八国联军侵华的导火索。而此后克林德的妻子坚持要为克林德讨回公道,为此瓦德西也十分为难,而赛金花在这时苦苦哀劝克林德妻子平息怒火,并答应劝清政府为克林德立牌坊,还要将枪杀克林德的军官恩海在牌坊前正法。也因此八国联军才彻底停止了对京城的攻势。
按照这些民间传言来看,赛金花确实是为了保护京城和保护普通民众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这些大多是民间传闻,它是真的吗?
实际上这些传言绝大多数都并不是真实的,主要在于事后赛金花本人对于这件事都是闪烁其词,赛金花最初否认与瓦德西相识,后来又自认确实与瓦德西同居,并自我标榜自己是为了拯救京城民众。
在民国时期认同赛金花用身体取乐瓦德西的主要是诗人樊增祥的《彩云曲》和清末民初小说家曾朴所著的《孽海花》,而晚清官员大多认为赛金花与瓦德西的事纯属民间谣言和花边消息。
清末民初学者刘半农与学生也是后来的现代明清史专家商鸿逵曾经对晚年的赛金花本人进行过采访,并依据赛金花本人的采访写出了《赛金花本事》一书,在书中通过赛金花之口描述出来,她与瓦德西曾经有过数面之缘,只是相识。
但赛金花也承认她对瓦德西并没有多大影响力,而且她即便想见瓦德西也是十分的不容易。瓦德西出身德意志亲王家族,本身就是贵族,加之他本人在联军中享有很高的威望和声誉,而且当时瓦德西已经68岁,因此他本人十分自重,一直独居,并未与任何人同居过,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赛金花也不可能和瓦德西同居。
与赛金花有一定交情的清末民初的戏曲家齐如山也曾经说过她的德语并不好,连日常交流都说不好,有时还需要略懂德语的齐如山帮忙翻译。赛金花的手下被德国人抓走,还得靠齐如山去出面与德国人交涉,才得以放了回来。
据齐如山描述,他曾看到赛金花有两次与德国中低级军官交谈时,远远地看到过瓦德西路过,而赛金花在这时却和德国中低级军官一起回避了瓦德西,她并不敢上前求见瓦德西,因此连瓦德西面都不敢见的赛金花哪还敢劝瓦德西少造杀戮。
所以齐如山认为赛金花只是在德国时可能与瓦德西有过数面之缘,但属于泛泛之交,赛金花只是在八国联军侵华时,只是因为与联军中低级军官有生意上的往来,她可能劝说过一些德国中下级军官少杀百姓,但她对于联军司令瓦德西和整个八国联军来说并没有影响力。
另外据民国学者胡适在美国留学时,曾听一位参加过八国联军的美国军人说过在中国流传的关于赛金花和瓦德西的花边消息完全是子虚乌有,美国当时与德国属于竞争关系,因此美国人一直紧盯着德国的联军总司令瓦德西,他们巴不得德国人闹出点丑闻来,所以连美国人都没发现瓦德西与赛金花的同居消息,那肯定这件事就是子虚乌有。
而且根据赛金花自己曾经标榜在八月份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时,她很快就求见到了联军司令瓦德西,并进言不要对北京的无辜百姓进行杀戮。
但是根据瓦德西回忆录和现有历史资料都能证明,瓦德西就是一个空头司令,他是在十月份战事基本结束时,才从德国动身带领九百名增援士兵来到中国。所以赛金花不可能在八月份见到瓦德西。
而且在瓦德西回忆录中对于赛金花是丝毫没有记载,根据瓦德西回忆录和德国方面的历史文献都能得知,是当时欧美各大媒体报道了当时八国联军在中国的暴行之后,引起了欧美各国民间爆发了抗议活动,而瓦德西在得知这些抗议活动后就曾建议德国皇帝威廉二世要整顿军纪,停止暴行。
所以说禁止八国联军烧杀抢掠是瓦德西和威廉二世商讨之后的决策,并不是单单一个赛金花能影响的事情。
历史上的赛金花很可能充其量就是利用自己会一点点德语,与一些德国中低级军官有生意往来的时机,劝过一些德国中低级军官不要杀戮无辜百姓。后来民间将她传的是越传越神,赛金花也想利用此机会为自己营造名声壮大自己的风尘生意,所以才会让她出现了前后不一致的说法。
当然,赛金花义救京城百姓的传闻传的如此广,也与当时的老百姓憎恨慈禧太后有一定关系,高高在上且主动对各国宣战挑起战事的慈禧老佛爷在战争的关键时刻抛弃了京城百姓,自己出逃到了西安,而一个社会地位低贱的风尘女子居然挺身而出,义救京城百姓,这不就是鲜明的对比嘛,这说明慈禧还不如一个风尘女子有担当。
其实赛金花算是那个时代悲剧女性的代表人物,她做为妾侍在丈夫去世后不容于丈夫家族,只能靠风尘生意来维持生计,一个女人是有多么不容易。
而且关于赛金花的后续身世也是非常坎坷,在1911年赛金花曾经短暂嫁给了沪宁铁路段稽查曹瑞忠做妾,但是很可惜她嫁给曹瑞忠一年多之后,曹瑞忠病逝。赛金花无奈之下只得在上海继续重操旧业,继续经营风尘生意。
1913年同盟会创始人之一宋教仁被暗杀,北洋军阀袁世凯开启独裁统治,袁世凯的独裁统治遭到了江西都督李烈钧等人的强烈反对,李烈钧举兵讨袁,爆发了二次革命,但是很快二次革命以失败告终。
追随李烈钧的同盟会骨干魏斯炅也受到袁世凯的通缉,李烈钧逃亡日本,魏斯炅先跑到上海,也准备从上海逃往日本。
魏斯炅在上海期间结识了赛金花,后来还是赛金花帮助魏斯炅顺利逃往了日本。1918年魏斯炅重回上海,他为了报恩,在上海新旅社与比自己大两岁的赛金花结为夫妻。
魏斯炅对赛金花是极为宠爱,关于魏斯炅和赛金花的婚姻,很多人都劝过魏斯炅,娶一个人到中年的老女人还比自己年龄大有什么意思,魏斯炅却说甘蔗老头甜,越老越新鲜。还有人劝魏斯炅,赛金花是风尘女子,可不能做活王八。魏斯炅却说剩下的都属于我,有何不可?
从这些可以看出魏斯炅对赛金花是真的很喜爱,他曾对赛金花说过,以后只喊她的乳名彩云,不喊她别的名字,因为那些名字代表着赛金花屈辱的过去,后来魏斯炅更是为赛金花改名为赵灵飞,其意就是灵魂就此飞跃,进入天堂。
虽然外人都不看好魏斯炅与赛金花的这段婚姻,但是革命先驱李烈钧先生却十分支持两人的婚姻,并且亲自为二人证婚并主持了婚礼。
婚后赛金花很怕看到当时民国时期流传的关于她的戏曲作品,但是魏斯炅却总告诉她前尘旧梦,一笑而过。
此后赛金花与魏斯炅幸福生活了三年多,1921年魏斯炅去世,由于魏斯炅的家属都十分鄙视赛金花的出身,因此赛金花哭着哀求魏斯炅的家人她不要任何钱财,只想拿走魏斯炅和她的定情信物,于是赛金花拿着魏斯炅和她的定情信物离开了魏家。
此后赛金花为了魏斯炅没有再从事风尘生意,而是和一位年老的保姆相依在了贫民窟之中。赛金花本可以重操旧业继续风尘生意,但是她曾经说过如果再重操旧业,她将来死后有何面目去见魏先生,可见赛金花对魏斯炅也是极为深情,她宁可贫困潦倒,也要为了魏斯炅不再重操旧业。
赛金花的一生可谓非常坎坷,她虽然沦落风尘,但却最怕被人看轻,而魏斯炅对她极为尊重和以诚相待,所以她在晚年曾说过她一生男人无数,但是最动情的就是洪钧和魏斯炅,洪钧爱她青春貌美,带她脱离了花船火坑,还带她游历欧洲,这是极大的恩情;而魏斯炅以诚相待,给了她一个做女人的尊严,这是真情。
此后赛金花的卧室中始终挂着她和魏斯炅的结婚照,直到1936年年底,赛金花在穷困潦倒中走完了她凄惨坎坷的一生,终年66岁。
小岛知风拙见
欢迎四海八方的朋友关注和点评!
有哪些女明星短发好看?
近些年来,娱乐圈刮起了一股“短发风”,你会发现,有些女星剪成短发以后还是既干练又很漂亮……
1.孙俪
“娘娘”这些年来一直以短发出现在大众的视野。原本精致的五官显得更为突出。已经是2个孩子的妈妈了。看起来还是一如当初的美丽大方。岁月似乎丝毫没在她脸上留下痕迹……
2.郭采洁
歌手出身的郭采洁现在已全面进入影视圈,《小时代》里顾里一角给人一种“快、稳、狠”的做事麻利风范。一头短发也是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还记得那个长发飘飘的歌手—郭采洁吗?头发越剪越短的她活得更为的洒脱!
3.杨丞琳
歌手杨丞琳曾经在《不良笑花》里那个经典的自然卷泡面长发,遭到了很多网友的吐槽。她的五官更适合短发,自从留起短发后,我对她的爱又多了几分。
4.梁咏琪
说到短发,不得不提的就是我们的天后GG—梁咏琪。那首“我已经剪短我的发,剪断了牵挂”,多少人也因为这首歌而纷纷留起了短发。高挑的身材搭配精致的短发,又是不一样的一种美呀!
5.戚薇
歌手出道的她,如今是偶像剧女主角的热门选手之一。更是登各大杂志的封面女王。我们都叫她“戚哥”。长发也很美。更喜欢看她短发,显得特别得霸气……女王气概一样就散发出来、
6.王璐丹
王璐丹凭借着“米莱”一角红遍大江南北。浑身散发出文艺范,自在随风。生活简单随意而不少舒适。会各种乐器的她,架子鼓打的帅气。手风琴拉得动听。精致的小脸搭上短发在舞台上更为迷人。是时尚杂志的宠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