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速云虚拟主机,为什么一些现在的婆婆给年轻人看孩子做饭出钱又出力?
我老妈75岁,退休金7000元。大孙子横空出世,老妈心花怒放!爽快地掏了10000元请育婴师。她又出钱,又出力,却费力不讨好。嫂子声称跟她断绝关系,老哥要从18楼跳下来……
小孩没娘,说来话长。我家的教育方式跟嫂子家的教育方式,水火不容,简直是冰火两重天。老妈跟嫂子能相处愉快才怪!
老妈是我家的皇太后,说一不二。教育孩子,像秋风扫落叶一样无情。不是打,就是骂,她老人家的口头禅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我长期被进行女子单打,早已麻木不仁。我梗着脖子,打死都不跑。我哥比我乖巧多了,我妈巴掌刚抡起来,他撒丫子就跑。
我妈打我哪儿,我都咬牙死抗。有一次,她劈头盖脸打我头,我不干了,嚷道,“打哪儿都行,就是不能打我头,打傻了,怎么办”?
我罕见反抗,老妈愣了愣,恶狠狠瞪了我一眼,后来,果然没有打我头。老哥不一样,早早练就了八面玲珑,特别会哄老妈高兴。
实际上,老哥不敢反抗。他的叛逆,结婚以后,才全面爆发。原来,他遇到了春风一般温暖的丈母娘。我哥说,“岳母待我比亲儿子还亲”。
我老妈PK老哥的丈母娘,完败!嫂子的老妈对孩子,没有碰过一个手指头,百般疼爱,嫂子还有一个弟弟,嫂子被当公主一样宠大。
在嫂子的老妈家,孩子说了算。嫂子就是娇滴滴的小公主,要星星不给月亮。就算想吃凤凰肉,亲妈也会想办法弄来。
想想看,野蛮婆婆碰上娇娇媳妇,太后遇见公主,会擦出怎样的火花?话说结婚之前,嫂子为何没发现我妈的厉害呢?
唉,我妈特别会装,对外人笑容满面,说话又体贴,又动听。回到家,门一关,在孩子面前,冷若冰霜。
当初,我对丈夫说,“我老妈不好相处”,他还不信。因为丈夫初见我妈,我妈对他很客气,说话极温柔。
我嫂子也是被我妈的假象骗了。结婚以后,经常发生婆媳大战。我嫂子对我哥哭诉,“早知有这样一个婆婆,死也不会嫁给你”。
我老妈何尝不后悔?她捶胸顿足,“儿媳看着漂亮,中看不中用!早知如此娇气,说啥不让儿子娶她”……
我嫂子是个娇娇柔柔的美人,如娇花照水,弱柳扶风,让男人生出保护欲。据说,领导的公子曾追求过她,她却看上了我哥。
我哥1米85,玉树临风,文质彬彬,名牌医科大学毕业。有女儿的领导都想让我哥当他们的乘龙快婿,我哥却对嫂子一见钟情。
郎才女貌,天作之合。谁也不知道,婚后的生活暗潮汹涌。嫂子生大侄女,老妈看都没看,哼了一声,“是个闺女,再生一个吧”。
娇柔的嫂子做了剖腹产,本来疼得直哭,现在被我妈一气,更是日夜哭泣,得了产后抑郁症……惨了,这是月子仇啊!
中间的鸡飞狗跳,略去1万字……从嫂子生我小侄子说起吧。大侄女比小侄子大18岁。大侄女上大一,小侄子刚出生。
老爸走得早,没抱上孙子,是我妈的遗憾。嫂子41岁又怀孕了,据说是个男孩,眼看能抱大胖孙子了,老妈喜气洋洋。
但是,嫂子是高龄产妇,人家要请育婴师,一个月1万块钱,这个钱想让老妈出。我妈是超级抠门鬼,为了大孙子,豁出去了!
老妈咬咬牙,爽快地掏了1万块钱。从此,开始看孙子。老妈和嫂子生活在一个屋檐下,天天上演婆媳大战。
我妈对嫂子处处看不惯……
第一,老妈跟嫂子是情敌。儿子只听媳妇的,不听亲妈的。儿子给媳妇端洗脚水,也不给亲妈倒一杯凉白开。夫妻俩天天腻歪在一起,儿子对自己半搭不理。
第二,老妈嫌嫂子又懒,又娇气。下班回家,嫂子往沙发上盘腿一坐,开始看电视,啥也不干。老妈指挥嫂子,嫂子就指挥我哥。我哥干活,我妈就开始心疼……
第三,老妈嫌嫂子臭美,又花钱。出门之前,在镜子前又涂又抹,捯饬半天。天天拿快递,拿到手发软。新衣服左一件,右一件。大牌化妆品一套一套的。
第四,老妈嫌嫂子太小气。下班后,顺便拐到菜市场,买馒头,买菜不行吗?非等着老太太去买。其实吧,俩人大巫见小巫,谁都不舍得花钱……
第五,亲家事儿太多,天天住院。开始,嫂子的亲妈天天往闺女家跑。老妈不喜欢,看不惯亲家。后来,嫂子的老妈得了癌症,嫂子的老爹成了植物人……
第六……
嫂子对老妈也耿耿于怀……
第一,老妈不舍得给他们花钱。嫂子经常说,谁谁家的婆婆赞助儿子10万。老妈把口袋捂得死紧,不肯多出一分钱。就算以前赞助过,还动不动拍着桌子,让他们还钱。
第二,老妈管得太宽。嫂子早晨睡个懒觉,老妈嘟嘟囔囔,“早晨不睡,晚上不起”,故意把桌凳弄得乒乒乓乓。嫂子拿快递,点外卖,老妈嫌胡乱花钱。
第三,老妈喜欢窥探他们的隐私。老太太总想知道哥嫂说些什么,耳朵伸得老长,甚至贴到门上。有一次,还翻箱倒柜,想看他们的存折……
第四,老妈喜欢表功。一分功劳,夸大到十分。天天跟祥林嫂一样,说她这辈子多么多么不容易,还经常拿不看孩子做要挟,动不动离家出走……
第五,他们生活习惯不同。嫂子喜欢吃清淡的,老妈炒菜齁咸齁咸。嫂子喜欢吃脆脆的,老妈喜欢吃烂烂的。嫂子喜欢熬夜,老妈喜欢早起……
第六……
三年前,爆发了家庭大战。起因是嫂子的老爹住院了。嫂子的老爹是个帅老头,头总是晕,住过很多次医院,后来摔了一跤,脑出血,成了植物人。
哥嫂每天往医院跑,一跑半个多月。老妈本来给老姐妹约好,周六出去游玩一番。结果,泡汤了!老妈很不开心,说了难听话,意思是,老头是装的。
说自己亲爹,嫂子不干了,甩了脸子。老哥向着嫂子说话,二对一,向老妈开火。老马恼羞成怒,把屋门儿踢得咣咣响。
第2天,哥嫂接着上医院。老妈余怒未消,把两岁的小侄子扔到家,自己逛街了。没办法,老妈一辈子,离家出走过无数次,谁要惹了她,天王老子都管不了。
小侄子本来在睡觉,醒了以后,看家里没人。又哭又叫,把所有的东西都扒拉到地上,有刀子,有剪子,吓死个人,还把粑粑弄了自己一身……
恰巧嫂子回家拿东西,又心疼,又生气。声称要跟婆婆断绝关系,以后不用婆婆给看孩子,她也不会给婆婆养老……
老哥也是够呛,不但不劝架,还火上浇油。说老妈逼他们,他要从18楼跳下来……
老妈本来就生气,这下子伤心欲绝,老哥又闷不吭声。老妈嚷着要去小姨家,小姨赶紧给我打电话,我连忙劝慰老妈,让丈夫把她接过来。
老妈借坡下驴,只好来我家,出门浩浩荡荡。拿着自己的被褥、枕头、毛巾、水杯、脸盆、衣服……跟搬家一样,老妈有洁癖,什么东西都必须用自己的。
到我家,怎么住成了难题。我家93平,只有2室1厅。我和丈夫住大卧室,闺女住小卧室。
关于住宿,有几种排列组合:
第一,我和老妈住大卧室,丈夫住客厅沙发。
第二,我和丈夫住大卧室,老妈住客厅沙发。
第三,老妈和闺女同住小卧室。
第四,老妈住小卧室,闺女住客厅。
最后,老妈选择了第二,她要住客厅。因为她不习惯和别人住在一起。闺女老大不小,住客厅也不乐意。
在我家,老妈很畅快。没人给她冷脸,想吃啥,就吃啥,想看电视,就看电视,想啥时候睡,就啥时候睡,还有我和丈夫陪他唠嗑。
丈夫还变着花样做饭,老妈只管吃吃喝喝,不像在儿子家,要洗衣,做饭,看孩子。老妈开始非常快活,经常给几个姨炫耀她的快乐生活。
其实,老妈一直惦记着大孙子。老妈也惦记着儿子。她就想让哥嫂看一看,离了她,日子有多难过,好服个软,将来接她回去。
小侄子才两岁半,幼儿园不收。哥嫂求爷爷,告奶奶,多花好几千块钱,把孩子送到了幼儿园。这下子,是真恼了老妈了,宁愿让孩子上幼儿园,也不让老妈看孩子了。
孩子小,不会照顾自己,没多久就感冒咳嗽。嫂子既要上班,又要照顾生病的老爹,还心疼生病的儿子,不由得又把婆婆恼恨上十分……
就这样,哥嫂也不接老妈回去。老妈一等,等不来电话。二等,等不来电话,心里开始敲鼓……
老妈如坐针毡,让我打电话劝老哥。又给二舅打电话,让二舅吵老哥。后来听说大孙子病了,彻底坐不住了……
想让我们送回去吧,又觉得没面子……我只好打电话给老哥说,“快把老妈接走吧,她想孙子了,给老太太一个面子,你亲自来接”……
老哥不情不愿,开车过来,沉着个脸,撅着个嘴,一句话不说,老妈大哭,“我就是想孙子了,从生下来,一直看到大,没离开过一步”……
我百般叮嘱,“老妈,您跟哥嫂在一起,顾好自己就行,少多管闲事。别插手孩子的教育。生活习惯上互相迁就……”
老妈点点头,这次回去,威风大减。只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他们婆媳俩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你们家的婆媳关系怎么样?
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如果喜欢我的作品,敬请点赞,评论,转发,非常感谢@杯水明月。
为什么有的女人到了五十多岁了还总想些不切实际的事呢?
我朋友今年58岁,干了两件大事,离婚,出书,那些说她不切实际的人啪啪打脸。
10多年前,我第一次认识彭姐,彭姐就在饭桌上说她想离婚。大家认为她快50岁了,还离什么婚呢?要是跟丈夫过不到一起去,想离婚的话,她早就离了。
每次聚会,彭姐都会说到她想离婚,后来我们都不愿听她谈论这个,她也有一两年不说离婚的话题了,结果,今年她把离婚证拿给我们看,还开红酒庆祝。
我是2009年认识彭姐的,几个写文章的朋友组的局,我们互相都不认识,都是在文字里相识的。白城是个小城市,但是在汪洋的网络大海里,一网下去,竟然捞出几个白城人搞写作,我们就互相留言,后来找个时间,聚了一次。
彭姐比我们几个人大一些,但是说话唠嗑,感觉她有时候比较幼稚,不切实际,谈到婚姻,她说她一直想离婚,却一直没有离成。
对于离婚这件事,我们都不想过多的干涉,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虽然我是个离婚女人,但我希望别人婚姻幸福,别离婚,因为离婚女人的日子过得挺艰难的。
也许是因为我是离婚女人吧,彭姐后来跟我走得比较近,有时候心情不好,她就找我聊天。说起她的婚姻,她是一肚子苦水。
彭姐年轻时候是厂花,老漂亮了。两根大辫子,吸引了无数工人。亲戚朋友介绍了好几个对象,彭姐都没相中。年轻人,还是相信一见钟情。
直到遇到金大哥,彭姐眼前一亮,怦然心动,她就和彭大哥处上对象了。恋爱的时候,彼此怎么看都顺眼,于是,就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婚后不久,彭姐生下一个儿子。
儿子出生后,两人的矛盾开始突显出来,彭姐才发现老金有许多缺点。老金家姐弟三人,老金是最小的弟弟,上面两个姐姐,两个姐姐都宠爱他,导致老金懒散,除了上班,他什么也不干。
老金这人不仅不干活,还特别能挑剔。儿子病了,彭姐让老金请假,两口子一起带孩子去医院看病,结果老金说:“孩子病了都是你没照顾好,你要是精心照顾了,孩子能生病吗?”
老金不请假,彭姐就一个人抱着孩子去医院打针吃药。回到家里,彭姐一边照顾孩子,一边做饭洗衣服,老金下班之后,就跟个大爷一样,躺在沙发上看电视。
孩子在一旁哭了,老金也不管,就扯脖子喊彭姐,让彭姐看孩子。彭姐生气地说:“我干活呢,倒不出手,你就少看一眼电视,陪儿子玩一会儿。”
老金却振振有词,说:“看孩子洗衣服做饭都是女人的事儿,我不管。”要不然,老金就把儿子一顿揍,不让孩子哭。
儿子从小就跟爸爸的关系不好。后来儿子长大之后有点叛逆,不爱学习。因为儿子,两口子经常吵架,每次,老金都说是彭姐没有教育好孩子,还说她不是个称职的妈妈。
当时,彭姐希望儿子考大学,但老金认为儿子就是个废物,他要让儿子下来跟他做生意。老金在商场里开个服装店,生意还不错,他就想让儿子也开个小店。
彭姐不听老金的,每天陪着儿子上学,陪着儿子放学,用鼓励的办法,陪着儿子学习。几年后,彭姐的苦心终于得到回报,儿子考上一所大学。
彭姐原以为儿子上了大学,老金会夸她两句,结果,老金嘴一撇,说:“这大学没名,都没人愿意上,毕业后能找到工作吗?我看呢,就是白给他花4年大学钱。”
彭姐总是得不到老金的认可,她心里憋屈,这一次,气得彭姐半个月没跟老金说话。
彭姐以前跟婆婆的关系不错,公公去世后,彭姐有时间就去看望婆婆,给婆婆送吃送喝。
婆婆的年龄一年比一年大,老金就想把婆婆接到一起住。彭姐也同意。婆婆把房子卖了,老金把自己家的房子也卖了,双方把买房钱凑到一起,买了一个150平的电梯房。
婆媳从此就开始生活在一个屋檐下,矛盾就渐渐地多了。彭姐退休后,经常晚上熬夜看书写作,她早晨就会睡个懒觉。婆婆早晨做好饭,看见彭姐没起来,她就开始骂。骂的都是各种难听的话。
彭姐起来吃饭,发现婆婆已经把饭倒掉了。彭姐自己做饭吃,婆婆又说她浪费。彭姐与婆婆的关系紧张起来。
后来婆婆生了一场病,都是彭姐伺候的,可是大姑姐去医院看望婆婆,婆婆却说都是儿子老金伺候的,儿媳妇彭姐一手都没帮忙。彭姐气得跟婆婆理论,婆婆就说彭姐欺负她。
婆婆回到家里之后,她年纪大了,怕冷。彭姐就买了电暖气,放到婆婆的房间,问婆婆插不插上电暖气,婆婆说不插,费电。可等老金回家,婆婆就向老金诉苦,说自己都要冻死了,儿媳妇也不给她插上电暖气。
彭姐路过婆婆的房间,听到婆婆的话,很生气,就质问婆婆说:“我问你插不插上电暖气,你说不插,费电,现在咋成了我不给你插上电暖气呢?”婆婆被彭姐说得哑口无言,就对儿子说:“你看你媳妇,咋对我说话呢?”
老金就呵斥彭姐,说:“妈说你就听着得了,别跟妈犟嘴!”彭姐很憋气。明明她没做什么,婆婆却总看她不顺眼,老金又不分青红皂白,总是向着婆婆。
彭姐觉得自己的胸口闷,无处倾诉。她想离婚,但临门一脚,她又没有了这个魄力。
最近几年,婆婆的脾气更加暴躁,以前白天婆婆出去玩麻将,晚上回来,骂彭姐的时候不多,后来婆婆生病出院之后,不去玩麻将了,就天天坐在床上骂彭姐。
老金在家的时候,婆婆就不骂。老金走了,婆婆就骂彭姐,骂的全是三字经,全是磕碜话,都闭不上嘴。
后来,婆婆再骂难听的话,彭姐就用手机把婆婆骂的话录下来,等老金回来,她就把录音播放出来,给老金听。她就希望老金理解她,安慰她。
没想到,老金听了几句,恼羞成怒,把彭姐的手机摔了,说彭姐没安好心,跟老人斤斤计较。说当年要是知道彭姐这么不孝顺,就不会跟彭姐结婚。这让彭姐很伤心,有一次想到离婚。
婆婆现在很少去外面玩麻将了,彭姐早晨做好粥,做好菜,叫婆婆吃饭,婆婆恶狠狠地说:“早晨吃这么素,一点荤腥都没有,你想饿死我呀?”
彭姐中午做鱼做肉,婆婆又说:“我儿子没在家,你就大鱼大肉,你这样的媳妇可真没见过。”气得彭姐吃不下饭。
晚上,婆婆让彭姐给倒洗脚水,彭姐不倒,让老金去倒。婆婆就骂老金是废物,连媳妇都管不了。彭姐生气,老金说,婆婆是病,是老年痴呆,不是故意骂人。
彭姐不信,婆婆为啥专门骂她呀?不骂自己姑娘,不骂自己儿子,专门骂儿媳妇,糊弄谁呀?彭姐对老金说:“她骂我,我就不伺候她了,她觉得谁好,谁就伺候她,我宁可出钱!”
老金为这事,跟彭姐吵架。彭姐又想到离婚。可是儿子不支持,父母不支持,彭姐自己也不敢下这个决心,毕竟,出一家进一家不容易,彭姐还是个传统的女人,她只好忍耐着,继续跟婆婆和丈夫生活在一起。
彭姐从小就喜欢看书,长大后喜欢写作,但结婚生子,工作养家,没有机会从事自己喜欢的事情。直到她退休了,彭姐才拿起笔,书写自己的历史,书写白城的变迁。
可是,她的写作遭到了老金和婆婆的强烈反对。看到彭姐看书,婆婆就骂彭姐难听的话,说:“你在书里找谁呀?找对象啊?你找的男人能比我儿子好吗?”
彭姐在电脑上写作,老金就过来把电脑抢过去了,她要看球赛玩游戏。老金还讽刺彭姐,说:“每年中文系那么多大学生都写不出啥玩意,你写那玩意谁看呢?不当吃不当喝,还费电。”
老金甚至还嘲讽彭姐,说:“你都五六十岁的老太太了,还有啥花花肠子啊?太不切实际了,一个母鸡再能蹦跶,也没法像鸟一样飞到天上去!”
这话太伤彭姐的自尊了。彭姐写了好多年,自己也有泄气的时候,再加上老金跟婆婆两人的阻挠打击,彭姐心灰意冷。
有一天晚上,彭姐心情极其不好,约我到广场散步,说到自己来了灵感,想用电脑写作,但电脑被老金抢去了,她写在文档里的文字来不及保存,都没了。
彭姐说着说着就哭了,我建议彭姐另外买台电脑,专门用来自己写作。彭姐却说:“家里的钱,一直都是老金把着,我不管钱。”
我这才明白,彭姐这些年不离婚,是因为经济上不太独立,精神上也习惯了依赖老金。彭姐可能也没有勇气打破传统的婚姻观念。
其实,彭姐退休后,每月有1600多元的退休金。想买台电脑,用自己的退休金积攒起来,两个月就能买一台。但是,彭姐一直没有买电脑,我没有问彭姐,我想,老金不同意彭姐买,彭姐就不敢买吧。
前年夏天,我和彭姐一起相约到图书馆写作。我总是背着电脑包,但彭姐从来都是一部手机,她用手机写作,晚上回家,等老金不玩电脑了,她才能在夜深人静时,把手机上的文字发到电脑上,她再修改整理。
彭姐还爱拍照,她拍照的技术不错,还曾经投稿过征文,获过奖,用奖金请我们几个文友吃饭。
最近两年我工作忙,跟彭姐相聚的时候不多,偶尔的几次聚会,再没听见彭姐说要离婚的事情。每次看到彭姐,彭姐都是微笑着坐在椅子上,我们喝酒,她从来不喝酒,我以为她今生不会再离婚了。
没想到,彭姐前几天给我打电话,说想我们了,几个姐妹聚一聚。那天晚上,我们聚在火锅店,在热气腾腾的火锅店里,肉片在沸水中翻滚的时候,彭姐忽然开了一瓶红酒。
彭姐说:“我向你们公布一件事,我离婚了,今天把离婚证领回来了,我想请大家来庆祝一下,庆祝我的单身生活开始了。”
彭姐把离婚证拿出来给大家看。我们都愣住了,随即,房间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都替彭姐高兴,她终于把要做的事情做成了。
彭姐随后还从包里拿出几本书,她的处女作长篇出版了,虽然是内刊,但也得了几千元的稿费。彭姐真不简单,在一地鸡毛的婚姻生活里,在各种阻碍中,她竟然用手机写了一部长篇,还得以出版。坚持不懈的力量是无穷的。
那天晚上,一瓶红酒没够,我们又开了一瓶红酒,为彭姐祝贺。
彭姐58岁,离婚了,我们问她将来有什么打算,是买房,还是租房。彭姐美滋滋地说:“我不买房,也不租房,我住酒店。”
彭姐的话,又把我们“震”了一下。彭姐离婚,差不多是净身出户。老金不想离婚,他对彭姐说:“你要是想离婚,你就自己走就完了,家里的什么东西你都别想带走!”
后来,老金看到彭姐铁了心离婚,谁劝都没用,两人才坐下谈判。最后,老金把存款上的钱,给了彭姐二分之一,家里的房子没有彭姐的份,彭姐就同意了,双方签字离婚。
彭姐对我们说:“离婚分到的钱,不够买房子,我这个年龄,也不想贷款买房,我呢,也不想租房子。我这辈子,成天都是做饭洗衣服,收拾房间,我干得够够的了,我就想离婚之后,每天就是看书写作,所以,我决定从此住酒店,以酒店为家了。”
原来,彭姐有个同学开酒店,他告诉彭姐,酒店里总有空房间,住不满。彭姐就开玩笑地问他:“要是有人长期租你们一个房间,多少钱呢?”同学说:“一个月1500吧,我就租。”
后来,彭姐以一个月1000元的价格,长期租住酒店里的一个朝阳的小房间。每天,彭姐到餐厅吃免费的早餐,吃完早餐,她再打包一份早餐,这是同学允许的,不用另外加钱。
晚上,彭姐用电饭煲煲汤,煮面,在宾馆的房间里做就可以,每顿饭10元之内就能解决。现在,彭姐每月的退休金将近1800元,去掉房租,还剩下800元,去掉每月300元的晚餐费还剩500元。
还有,住酒店的好处是,每天上午,都有服务员来给彭姐打扫房间,换一套新的床单被罩。马桶擦得锃亮,垃圾桶全换新的。彭姐说:“我省掉雇保姆的钱了。”
彭姐的儿子现在工作在广州,每月都会给彭姐打回一千元,说是孝敬老妈的养老钱。
彭姐用长篇出版的稿费,买了一个笔记本电脑,彭姐说:“我终于可以做我喜欢做的事情了。58岁,我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写在最后:
有人说,50多岁的女人了,怎么还有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呢?我想说,恰恰是这些不切实际的想法,让女人活出了不一样的精彩人生。
彭姐在58岁离婚,出书,开启了时髦的酒店生活,让我们都佩服不已。
女人,年龄从来都不是阻碍我们前进的绊脚石。什么不切实际的想法都可以有,只要你肯努力,没有走不到的目的地。
我是素老三,喜欢我的文章,请帮我点赞、评论、转发。谢谢!
如何找到心仪的工作?
适合的工作,如同甜蜜区里的球,拥有即是一种甜蜜
美国泰德·威廉斯被称为“史上最佳的击球手”,其中的秘诀在于“只击打甜蜜区里的球。”
具体的做法是,他把击打区划分为77个小区域,每个区域只有一个棒球大小,然后找出77个小区域中的最佳击打区域,也就是他所说的“甜蜜区”。
只有当球进入最佳区域,即甜蜜区的时候,他才会挥棒,这样便能保持0.4的击打率,而这一成绩在职业棒球界近乎是神话一般的存在。
如果将工作比喻为被击打的球,那么,进入甜蜜区当中的球就是要挥杆击打的对象,也就是我们要找的适合自己的工作。
说白了所谓的“适合”就是匹配度的问题,匹配度越高,越适合自己。
更进一步地说,对于自身而言,这份工作是量身定做的,哪怕发展空间受限,但却能保证自己现有能力与未来潜力都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便是适合,但却不是理想的,从这一层面出发,颇有东西只选对的,不选贵的味道。
适合的工作如甜蜜区的球,为何求而不得适合自己的工作,人人都想拥有。然而,现实当中,很多人都是求之不得。
2018年,58同城曾发布的《2018年年轻白领跳槽调研报告》显示,35.8%的年轻白领正在考虑换工作,超70%的求职者已着手准备简历、投递简历。
调研数据来自工作年限5年以内,学历为专科、本科、研究生年轻白领,其中24-28岁白领占比39.4%,本科生占比69.7%,工作2-3年的白领占比30%。
能出现这样的结果,一个万能的理由就是:不适合。
而不适合背后的原因,大致可以归结为三点:
第一、干不了。刚入职场或者入职头几年,突然发现,个人工作适配能力与公司现实状况相差越来越大。比如,业务提升速度远不及公司发展速度,时不时地加班,导致工作强度过大,个人身体承受不了;不能与上级领导、周围同事融洽相处;个人的习惯做法总与公司的固有文化格格不入等等,由此使得自己倍感压力山大,只好中途退出。
第二、干不好。就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上级领导安排给自己的工作,纵使做出再多的努力,依然不能达到规定要求。
比如,同等条件下,完成一项工作,大部分公司职员都可以在1个小时搞定,而轮到自己,花费老半天也只能算是完成了大概,努力与付出完全不成正比,而且,还时不时得到领导的“冷暴力”,长此以往,个人的自卑感越来越强,身心状态也越来越差。
第三、干不动。有潜力的人士从事无潜力的工作,或者说本已到了退居二线的年龄却硬要从事只有年轻人员才能从事的工作,导致个人没了工作激情,工作自信也倍受打击。
由此,还是那句话,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不顾个人的实际情况,不考虑所在公司的现实情况,很容易给自己造成“大脚穿小鞋”的不良择业状态,越干越累,越干越痛苦。
如何找到适合的工作,尽情击打甜蜜区之球既然是要找适合自己的工作,那么,最主要的还是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最大限度地匹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主要把握好4点:
1.看性格特征,不用迎合他人。有句话,“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虽然更多地被当成贬义词来使用,但却真实反映出一个道理,性格很难改变。
这也在告诉我们,性格是内向就请保持内向,外向亦然。
见过朋友家的孩子张萍,性格属于偏内向,不善表达,大学毕业后,本来有一份文案写作的工作在等着她,自己原本也想去的,但不知为何却偏偏要听信他人,去做销售员,觉得这样,在他人看来,不但自在,风光,自己还能有提成。
没想到,因为不善于沟通交流,迟迟开发不出新客户,原先仅有的几个客户也因此而流失得差不多了。
一年下来,销售业绩还是原地踏步。为此,张萍还被公司领导约谈了。好在,后来调整了工作岗位,情况才得以好转。
既然是找适合自己的工作,最忌讳的就是跟自己过意不去。正确的做法是尊重内心的想法,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觉,这一点很关键。
2.看任职经历,不必变换赛道。我们说,经历就是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放到哪里都可以为自己提供借鉴,汲取经验,弃之不用,放之不管,实在可惜。
自己的一位朋友周伟,已经身为一家国企高管,42岁了,去年刚刚购进一套价值近100万元的房子,为了能更好地支付房贷,只好主动辞职到一家薪水更高一些的公司发展,刚开始还能够从容应付,越往后越难。
期间,公司员工几经调整,为了不被劝退,周伟被迫在能力赛道上做出了改变。由原先的行政管理改为市场运营,致使个人在一些年纪轻轻的90后、95后面前,在技能掌握上,变得越来越没有优势,最终不得不提出辞职,再想回原公司,希望已经很渺茫。
已上赛道的运动员,尤其是进行长跑的,不怕跑得慢,就怕节奏乱,中途停跑,改变节奏,很容易出现岔气、崴脚等意外情况。
放到实际工作中,中途变换工作岗位,而且还是转至陌生领域,不能做到现有能力平稳迁移,结果,很可能就是被淘汰。
3.看个人擅长,不需另起炉灶。擅长不同于喜欢,喜欢可以助兴,擅长则可变现。也就是说,擅长是一门手艺,可以用来养家糊口的,在某种程度上是技高他人一筹的。
从喜欢到擅长,是需要经过长时间磨砺的,既然如此,找适合自己的工作,还是要立足个人擅长领域。
比如,自身擅长文字写作,那么,所找的工作就应当与文字强关联,至少是相关,如果未能如愿,则可以暂缓处理,不要轻易改变择业方向,更不能“剜筐就是菜”。
不能因为着急而随便找一个工作先干着再说,而是要相信“好饭不怕晚”,在等适合自己的工作出现期间,不断打磨自身的核心技能,真正做到有备而来,相时而动。
4.看外部条件,不能盲目冲动。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看一份工作是否适合自己,除了要立足自身,还要参考外部因素。这里面,既包括工薪水平高低,离家距离远近还有工作强度的大小等等。
倘若你已经是位80后公司职员,在一份底薪5000元工作,有较大提成空间与一份月薪7000元可以干到退休的工作这两份工作面前,建议还是选择后者。
因为,这个年龄段的职场人士对于工作而言,还是要求稳不求拼,已经不是潜力股了,就要选择稳健股的打法,这样才靠谱。
总之,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需要经过综合权衡,立足自身,尽可能地取其利、避其弊,才是达成愿望的好心法。
我是@职路施语,予人玫瑰,手留余香。
疫情过后让我们明白了什么道理?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因为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将会成为一代中国人集体的记忆。伴随着恐慌、迷茫、混乱、甚至死亡,这场疫情,也给全体中国人上了一课,用极为沉痛的代价,教会了我们一些或许早就该懂得的道理。
道理一:尊重自然,敬畏自然,人类本身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新冠病毒的来源,至今仍在研究中,但是基本上可以确定是来自于野生动物。虽然目前来说,还不能确定人类食用野生动物是唯一的传染途径,但至少是非常主要的途径。一些人为了口腹之欲,野蛮捕杀、食用野生动物,给了各种未知病毒以可乘之机,最终导致人类社会疫情肆虐。这是野生动物无声的控诉,也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人类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包括野生动物,应该约束自己的行为,保持自然界的和谐与平衡,一旦打破,必然就会导致灾难的发生。
道理二:社会联系越来越紧密,每个人都要更加关注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义务疫情的传播,导致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审视自己与社会的关系,戴口罩这一个简单的动作,既是对自己的保护,也是对社会的一份责任。疫情看似隔离了彼此的联系,但在事实上将我们联系的更紧,因为新冠病毒的传播,是无差别选择的,谁都有可能成为不幸的感染者。而疫区人员与其它地区人员在乘坐交通工具时,爆发的种种冲突,也在逼迫我们思考,如果我们是其中的一方,该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尤其是武汉封城的前夜,如果是你,你是选择留守,还是逃离?
道理三:全民有了更多的健康防护知识,科学精神有机会再一次进行了普及教育从一开始,围绕着戴不戴口罩,返乡的年轻人与长辈之间爆发激烈的冲突,到后来全国各地纷纷动员起来,封路封村,借着这场疫情,健康尝试、科学常识得以在全国范围尤其是乡村得到一次普及和传播,尽管可能简单粗暴、非常肤浅,但也是一个好的开始。盲目的自信自大,对科学的排斥,抵挡不了病毒,只有科学的手段和方法才可以。我相信很多村民会至少有了一次科学启蒙,点点滴滴,才能构成社会的巨大进步。
道理四:城市还是乡村,并非对立,也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而是协同发展
这次疫情,借助城市密集的人口规模和快捷的现代化交通,迅速蔓延。我们不禁要思考,在疫情这样未知的风险面前,城市是不是越大越好,节奏是不是越快越好?很多人在疫情恐慌的同时,可能会下意识的出现一个念头:躲到乡下去。是的,城市固然有城市的优势,乡村也有乡村的好处,而这种优势可能平常并不为察觉,而只有特殊时期,才会被人想起。乡村由于人口密度低,空间开阔,空气流通,与同等防护条件的城市相比,感染的概率更低。但这并非乡村唯一的优势,环境更好,更干净,居住空间更大,活动自由,亲近自然……或许,这场疫情,也会让更多的人,产生居住在乡村的念头和行动。我想,这无论是对于城市优化,还是乡村振兴,都是一个好的开始。疫情既是一场灾难,也是一个全民思考和进步的契机。或许,这是我们在付出沉重代价之后,唯一的收获。
白狼电视剧结局是什么?
讲述了解放前四川东部一个小县城的富家女子白晓月如何由大家闺秀变成一个凶悍女土匪头子的传奇一生。一个柔弱富家女子惨遭横祸家毁人亡的悲惨故事。为报父仇,弱女子被迫为寇,与三个男人演绎爱恨情仇的传奇人生。
为保护其他山寨成员,白晓月将所有的血债都背上身,被列为要枪毙的要犯。小豌豆尖拼死赶到刑场,告诉大家白晓月身怀有孕,白晓月才被带回监狱待产,暂时保住了性命。
六个月以后,白晓月生下了一个男孩。 狼镖再度出现,上面插着告状白晓月的百姓原本是保安团成员家属的证据。随军归来的谭志祥与孟天然重逢,感慨万分。此时,魏老火得知了白晓月的事情,火速通知谭志祥,二人一起赶往了云金城。拿到证据的肖东胜进行核实,发现白晓月的血债全是无中生有。利用司务长的身份,段兴探听到消息,提前放走了矮脚虎。
谭志祥与魏老火赶到监狱,救出了白晓月。小豌豆尖说出了自己见到段兴的事情,当肖东胜带人赶到段兴住处的时候,段兴已经化妆逃走了。白晓月等人追到老蜀王坟捉拿段兴,为保护白晓月,使用狼镖的蒙面人受伤,揭开蒙面巾才发现,一直在暗中帮助白晓月的人不是黑狼,竟然是白府的下人哑巴吴二叔。 段兴被捉了,谭志祥陪着白晓月走上了回家的路。(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