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yvm限速,在高速上行驶时?
车友、同事或朋友碰到一起,聊到各自的爱车时,什么车速最省油这个话题,似乎从来都不会缺席。
大耳哥今天就和大家聊聊,车速和油耗的关系。
网上有很多文章分析过这个问题,但大多只流于表面。
比如知道油耗与车速的关系,与车重、发动机、变速箱和风阻阻尼有关,这几个参数之间的内在联系却没有说清楚。
下面这张图是发动机的外特性曲线,不同的发动这张图的具体参数不一样。从这个上面你可以看到几个参数:车速、最大扭矩、最大功率和燃油消耗率。
最大扭矩:决定着汽车的最大爬坡能力、起步和加速有没有劲儿。
最大功率:决定着汽车的最高车速。车辆的最高车速一般都会在140km/h~200km/h。但是,因为咱们国家限速,超过120km/h的部分,基本上用不上。
燃油消耗率:不是搞汽车的朋友不用知道这个参数具体怎么算,你只用知道这个参数越小越省油就行。一般的汽车为了降低油耗,会千方百计的把发动机的的工作转速,往这个区域最低燃油效率点靠近。
高速行驶时,车辆主要需要克服的是风阻,风阻与车速的平方、风阻系数,以及车辆的迎风面积三者的乘积成正比。一般一款车型在设计时,就会确定其迎风面积和风阻系数。
因为高速行驶时的滚动阻力较小,为了方便理解,你可以近似认为,车速的平方和此时发动机输出的功率成正比。
为了看清楚上面这张图,我们还要搞清楚一组关系:车速与发动机转速的关系。
车速与发动机转速的关系与变速箱当前所在档位有关。大家都知道变速箱,不管自动的还是手动的,之所以能变速,就是因为其每个档位的速比不一样。
所以,同一辆车,相同车速不同档位时,发动机的转速不一样。
我们要找的最省油的车速,准确的说,是要找到发动机的最低油耗对应的转速区域。因为每款变速箱传统系统的速比设计都不一样,所以,即便是搭载的相同的发动机,最省油的车速也不一样。
这也是为什么同一个品牌,不同的车型,最省油的车速可能不一样的原因。
网上,有网友总结过不同排量的发动机对应的车速,大家可以试试,是不是这样:
排量不超过1.2L的汽车,经济时速为50km/h左右;
排量在1.2-1.6L之间的,经济时速为70km/h左右;
排量1.6-2.0L的则是100km/h左右;
排量2.0L以上的,基本在120km/h。
另外,一般的自动挡汽车都会高速巡航的功能。这个功能就是各车企自己根据自己整车参数、发动机特性与变速箱,综合标定出的一个高速行驶节油区间。平时走高速,开启这个功能,一般都会在最佳省油点附近。
资深汽车设计工程师为你分享汽车知识与资讯,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更多关于汽车问题,请关注我的头条号“李耳推车”!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收藏和转发之余,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和点赞,大耳哥需要你的支持哦~
致力于传播汽车正能量,你的关注是我最大的动力!
如何把手机导航显示在汽车导航屏上?
现在已经从传统的互联网时代转移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但汽车的中控显示屏、以及导航还是给人笨笨的感觉,和交互性很强的手机来对比,汽车的中控显示屏简直是太差劲了。这就造成了很多人明明汽车有导航,还是愿意使用手机导航。
车载导航联网与手机相比费劲得多,这就造成了车载导航的数据同步出现了严重的滞缓,往往是一年半载才会想到要更新。而手机联网导航数据是实时更新,只要打开地图软件进行导航的时候就会自动规划路线,规避哪里堵车、哪里修路等等。
于是就出现了这么一个问题:如何把手机导航显示在汽车导航屏上?确实是可以的,不光可以将手机导航显示在车载屏幕上,甚至于还可以用车载显示屏来看电视剧。这跟手机投屏到电视或者投影上并没有什么区别,仅仅是将手机显示的画面投过去。当我们要进行界面的交互操作的时候还得通过手机来操作,但手机还得用来打电话,这样反复地在车载显示屏上插拔特别不方便。
并不是所有的车载中控都可以实现将手机屏幕投射到车载显示屏上,首先手机必须要支持MHL投屏,车载中控上还需要有HDMI接口,车机上还必要有手机互联这个功能。
这些都满足了之后就可以在网上淘一根手机MHL转HDMI的数据线进行实操。购买时最好是跟卖家确认一下是否支持USB供电的功能,要知道手机屏幕一直开着是非常耗电的,在没有外接电源的情况下,可能用不了多久就会自动关机。
车载中控也借助CarPlay、HiCar实现了手机和车载显示屏的互动通过CarPlay、HiCar车载中控实现了智慧的转身,用户在操控车载屏幕的时候,甚至于很难察觉利用的是手机网络、数据、存储等等资源,还可以通过Siri、小艺等智能AI来实现语音控制。
通过CarPlay、HiCar可以将手机里的内容同步显示到车载显示屏上,并不是简简单单地将屏幕投射到车载显示屏上,车载显示屏拥有独立风格的操作界面,可以通过车机打语音、视频电话,可以查看未接电话和各种日志提醒。
也可以通过车上的各种按键完成和手机一样流畅的交互性操作,有点像汽车版的iWatch。很多人用了之后就发现彻底的回不去了,除了很强的汽车和人的活动性之外,CarPlay、HiCar还带来了更加安全的驾驶环境,避免了开车时使用手机闪神而造成交通事故。
CarPlay、HiCar并不是一个成熟的产品,更像是一块试验田CarPlay、HiCar自始至终都没有办法脱离手机而单独处在,仅仅是安置在汽车厂商中控上的一个小的模块,准确来说它是苹果、华为为汽车厂商提供的解决方案,让汽车中控系统在很短的时间内能够达到手机这样的智能程度。
天下并没有免费的午餐,当人们将这种行为养成习惯之后,就是开发者收割韭菜之时。汽车厂商并没有互联网公司开发智能设备这样的能力,要不然车载中控也不可能停滞这么长时间没有得到发展。未来汽车厂商很可能会直接购买CarPlay、HiCar这样成熟的解决方案或者高度集成的汽车中控,虽然不会直接像终端用户收取这笔费用,但未来互联网厂商极有可能通过广告和大数据来来实现人口红利。
所以我们从各种小道消息上得知互联网公司、手机厂商要造车就一点也不稀奇了。就像以电脑为代表的传统互联网衰落转向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一样,未来万物互联网的时代,手机的重要性会逐渐减弱,取而代之的是更加智能的汽车和可穿戴设备。
以上个人浅见,欢迎批评指正。
认同我的看法,请点个赞再走,感谢!喜欢我的,请关注我,再次感谢!为啥一千多公里高铁要十多个小时?
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火车你常坐,但你不一定懂:爱铁路的我来答疑!
原提问的描述有点太夸张了吧,可以断定与现实多数正常情况不符合,要知道规定运行时速最高可达160km/h的“Z”字头(直达特快)普通火车跑1000多公里也要不了十多个小时,更何况高铁?
中国高铁这些年发展迅速,高速铁路里程快速增加,新车型不断研发,复兴号与和谐号争相斗妍,已被誉为新四大发明之一。通常意义上,我们目前习惯将运用动车组运行的列车统称为高铁,但实际上可细分为城际(C字头),动车(D字头)和高速铁路(G字头),前两者理论上的最高限速在200—250km/h,G字头按线路设计理论上的最高运行速度为350km/h。但在实际情况中由于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这个数字暂时只是理论!其主要原因有:
理论上的“350”仅仅是线路设计时速,自从2011年“7.23”事件后,当下中国多数设计时速在350的高铁线路,其运行限速仅仅在300—310左右,除了京沪高铁已恢复350的运行时速(也仅仅一两年而已)。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但即便车头可以跑快,线路所在的地质地理条件也不一定“答应”。因此在部分地质条件不允许的路段,即便是高铁来了,也得乖乖降速运行,这是出于安全考虑。例如郑西高铁在洛阳到西安的山区地段就有限速!一千多公里的路程大多数并不是以350或者300一直跑到底,中间是有停站的。有停站就会有进站前的减速和出站的加速过程,这都要花费时间。如果一趟车沿途停靠站点过多就会因此而耗费大量时间,相应地停站少的车耗费的时间也少(俗称标杆车,低等级停站多的列车会被其踩而待避,停站多的车也会因此耗时),也就更快。例如北京西到郑州东的G807次,北京西到西安北的G87次,这两趟车在北京西到郑州区间都是一站不停,甚至跨越石家庄站这种省会特等站,耗时当然少。有的时候遇上特殊气象状况,如大风、雨雪等,为了列车运行安全,列车也会临时限速,这样也达不到正常高铁运行速度,自然耗时长!以上就是影响高铁不达速和区间运行时间的常见因素。但无论怎样,原题干所描述的情况绝大多数情况下确与事实不相符。以京沪高铁为例,北京南到上海虹桥,一共1300公里左右,最慢的高铁6小时多一点也到了!
那么原题所描述的情况有没有特例呢?我认为有以下两种常见案例:
所乘坐的莫非是动卧?那倒是有可能!还以北京和上海为例,开行的动卧运行时长都超过了10个小时。还或就是两地之间一千多公里是直线距离,实际并没有高铁直接连接,高铁需要绕行线路。这就另当别论了!养一辆汉兰达一年需要多少钱?
大家好!我是小瑶。
养一辆汉兰达一年需要多少钱?一年按照行驶20,000公里来计算。首先,汉兰达是广汽丰田旗下的中型SUV,也是这个级别车型中的一个标杆,在很多车友购买这个级别的SUV当中,汉兰达也是最让不开的一个选择。
{!-- PGC_COMMODITY:{"charge_url":"https://haohuo.jinritemai.com/views/product/item2?id=3361342696278087034&origin_type=&origin_id=102628010966_3364669700654285607&alkey=1306_102628010966_0_3364669700654285607_011&c_biz_combo=2","client_goods_data":"{\"h5_url\":\"https:\\/\\/haohuo.jinritemai.com\\/views\\/product\\/item2?id=3361342696278087034&origin_type=2003002000&origin_id=102628010966_3364669700654285607&alkey=13_102628010966_0_3364669700654285607_011&c_biz_combo=2&buyin_track=CA0Q1tfsqP4CGgQIABAAIgAo-qqJoPjr-NIuMAE\",\"promotion_id\":\"3364669700654285607\",\"coupon_amount\":0,\"elastic_title\":\"表板蜡皮革上光保护蜡\",\"platform_label\":\"小店\",\"favor\":false,\"title\":\"表板蜡皮革上光保护蜡\",\"price\":2390,\"market_price\":3990,\"product_id\":\"3361342696278087034\",\"selling_point\":\"\",\"cover\":\"https:\\/\\/p1.toutiaoimg.com\\/img\\/temai\\/Fv5gv1lsueeWs7-Fuv8WCpm2Rou3www800-800~400x0.webp\",\"cos_fee\":837,\"detail_url\":\"sslocal:\\/\\/webview?swipe_mode=1&url=https%3A%2F%2Fhaohuo.jinritemai.com%2Fviews%2Fproduct%2Fitem2%3Fid%3D3361342696278087034%26origin_type%3D2003002000%26origin_id%3D102628010966_3364669700654285607%26alkey%3D13_102628010966_0_3364669700654285607_011%26c_biz_combo%3D2%26buyin_track%3DCA0Q1tfsqP4CGgQIABAAIgAo-qqJoPjr-NIuMAE&title=%E5%95%86%E5%93%81%E8%AF%A6%E6%83%85\",\"item_type\":4,\"sales\":106471,\"cos_ratio\":35,\"in_shop\":false}","commodity_id":"3364669700654285607","detail_url":"sslocal://webview?swipe_mode=1&url=https%3A%2F%2Fhaohuo.jinritemai.com%2Fviews%2Fproduct%2Fitem2%3Fid%3D3361342696278087034%26origin_type%3D2003002000%26origin_id%3D102628010966_3364669700654285607%26alkey%3D13_102628010966_0_3364669700654285607_011%26c_biz_combo%3D2%26buyin_track%3DCA0Q1tfsqP4CGgQIABAAIgAo-qqJoPjr-NIuMAE&title=%E5%95%86%E5%93%81%E8%AF%A6%E6%83%85","goods_json":"{\"shop_goods_id\":\"3361342696278087034\",\"original_price\":39.899999999999999,\"price\":23.899999999999999,\"real_url\":\"https:\\/\\/haohuo.jinritemai.com\\/views\\/product\\/item2?id=3361342696278087034&origin_type=2003002000&origin_id=102628010966_3364669700654285607&alkey=13_102628010966_0_3364669700654285607_011&c_biz_combo=2&buyin_track=CA0Q1tfsqP4CGgQIABAAIgAo-qqJoPjr-NIuMAE\"}","img_url":"http://sf1-cdn-tos.toutiaostatic.com/obj/temai/Fv5gv1lsueeWs7-Fuv8WCpm2Rou3www800-800","item_type":4,"origin_price":"","price":23.9,"promotion_id":"3364669700654285607","promotion_source":4,"source":"精选联盟","title":"表板蜡皮革上光保护蜡"} --}
这款车在外观方面,它的长宽高分别为:4890*1925*1720mm,轴距为:2790mm,在空间方面,分为五座和七座两个不同的版本车型,其中最为走量的,是他的七座车型。
不过,在动力方面所搭载的都是2.0T涡轮增压发动机,所匹配的也都是六档手自一体变速箱,最大功率和峰值扭矩分别为:162千瓦/350牛米,最大可爆发出220匹马力,在动力方面是毋庸置疑的,绝对能够满足车主们的日常使用,然而,在全系车型当中,这款车燃烧的都是95号汽油,并且全是在不同路段的情况下,综合油耗大概在10升左右,那么,养一辆汉兰达需要花费多少钱一年呢?下面就来给大家做个详细的消费清单。
首先我们还是以一年行驶20,000公里来作为计算。
油费
一年行驶20,000公里,而且这款车需要燃烧的是95号汽油,目前95号汽油每升6.8元左右,然而,这款车的百公里综合油耗在10升左右,那么一年下来,这款车的燃油费用大概在13600元左右。
路费
这个路费指的是车辆在高速行驶所产生的过路费,刚才我们是以一年行驶20,000公里来作为参考计算,那么我们就以其中的5000公里作为高速公路行驶里程作为计算,我们这边的高速公路收费为每公里收取0.4元左右,那么,一年下来跑高速所需要的过路费大概在2000元左右。
保险
保险这个大家都很清楚,凡是需要上路的车辆都必须得购买保险,然而,汉兰达这款车的主销车型是他的七座版车型,所以他的保险费用,我们就拿汉兰达2021款 2.0T 手自一体 四驱 精英版 7座车型的保险费用为参考对象,故这款车在新车的第一年全保费用大概在9000元左右,之后的第二年里面,如果继续购买的是全保,费用大概在4500元左右,所以这里的保险费用,我们就去他的第二年保险作为参考,也就是说,一年的保险费用在4500元左右。
保养
车辆的保养部分是必不可少,每辆车行驶到了一定公里数之后都会进行保养,然而,汉兰达基本上是每5000公里就进行一次保养,按照一年行驶20,000公里来计算,一年就得保养四次,然而,这款车的小保养每次基本上都会在1000左右,如果遇到大保养的话,基本上会在3000左右,所以一年当中,我们都有可能会遇到大保养,所以保守来看的话,一年的保养费用大概在5000元左右。
停车费
如果车主是自己有车位或者车库的情况下,一年下来所产生的停车费用,大概也就在500左右,如果车主得需要租车位或者车库的话,按照一个月300来计算,一年怎么说也得4000左右了。
其他费用
这部分的费用涉及比较广泛,因为一年当中,我们会给车辆定期清洗,或者一年当中,开车可能会出现几次小刮蹭,以及会产生一些交通违法罚款收费项目,所以这一部分的费用就看车主来决定,不过在这里我们还是给他取个2000元来做个参考。
通过以上这些计费的项目,我们就不难看出养一辆汉兰达需要花费多少钱了。
自驾游去哪里比较合适?
去年十一,刚好七天假期,趁着这个机会,一个人自驾去了一趟武汉,来回四天,有两天时间在路上,不过,在武汉,逛一逛主要的景点是足够了。
行前准备:
1.路线:从济南出发,全程不到一千公里,途径山东、河南、湖北三省,沿途30几个服务区,休息是足够的。
2.物料准备:矿泉水,面包,红牛等,手机充电器,刮胡刀,车载充电器等,还有换洗的衣服,雨具要带好。
3.车辆:个人代步车一辆,临行前在4S店里做个全面的检查,和师傅说好自己这边长途自驾,重点检查哪些师傅明白,车辆大体没问题,就更换了制动液。
4.个人:和在湖北的朋友约定时间,提前定好酒店,养足精神,十一一早出发。
5.出发:
第一天,早上五点起床,五点半准时出发,在济南北上高速,因为导航播报原计划路线出济南方向堵车,临时调整为从济南向北行驶,经聊城-菏泽进入河南。
到达武汉已经是晚上十点半,共17个小时,长途开车,到后来越来越疲惫,到了酒店,和朋友碰头,入住酒店,吃了饭,随后回酒店休息。
6.第二天,也许是我把济南人的热情带到了武汉,武汉天气突然转热,走在路上一会就满头大汗,和朋友吃了武汉的名小吃热干面+蛋酒,逛了逛黄鹤楼,本打算坐轮渡游览长江的,也没去成,看了场电影,然后去武汉大学逛了逛,随后穿过武汉大学到湖边一览,第一天就算结束了。
7.第三天,早上去另一家百年小吃店吃了早餐,看到店面前面排起的长长的队伍,就知道确实不一般,逛了湖北中医药大学附近的昙华林,下午因为朋友有事,所以我自己也百无聊赖的在酒店附近逛了一下就结束了第三天的行程,晚上去朋友家吃饭,顺便秀了一下自己的手艺-红烧肉。
8.第四天:朋友开始加班了,我也觉得该返程了,休息一天,六号要回公司准备上班工作,所以提前返程。早上九点从酒店出发,回去的路程较快,而且是不同的线路,但是明显感觉没有那么疲惫。湖北一段较为平稳,但是进入山东就开始下雨,而且越下越大,路上还经历了惊魂一刻,好在晚上十点半平安到家回程大约13个小时,明显适应了长途开车,去的时候基本上一小时进一次服务区,回来的时候两到三小时进一次服务区,而且疲惫感基本上没有。
9.感受:
1.准备要充分一些,不要遗漏,吃的喝的用的,我准备了一行李箱,后备箱也装的差不多。
2.一定要做一个全车的检查,尤其是长途开车,以防路上出现故障,不仅耽误了行程,关键是叫天不应叫地不灵,那才麻烦。
3.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长途开车,越到最后,虽然离目的地越来越接近,但是你会发现疲惫感越来越强,有几秒钟甚至能够感觉的自己闭眼了,幸好路上车辆少,我急忙就近进入服务区休息了近一个小时,睡了一觉才感觉好一些。还有一点是你的烦躁感也越来越强,因为一边暗示自己,马上要到了,但是更多的是在想:什么时候才能到啊,尤其是第一次长途开车的人,这种烦躁感和疲惫感会很明显,因为你对路途的远近还是没有实际的把握,仅仅是通过地图来感受,这种理论上的感受和实际的感受的差距,真是一种煎熬。
4.提前做好规划,遇上假期,时间上越早走越好,我除了在出济南和进武汉,以及返程时进济南因为车祸路上堵车一段,其他的时间一路畅通,完全按照最高限速开,山东段基本上最高限速是120公里,河南有一段最高限速是100,湖北最高限速是120。当然啦,其他的比如路线、行程、时间、酒店等,都要规划在内。
5.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安全,安全,还是他妈的安全,太重要了。(1)疲惫的时候,宁愿多进服务区休息晚一点到达目的地,也不要着急赶路赶时间,去的时候,在路上有那么一两秒我甚至疲惫的闭眼了,幸好就近找服务区休息了近一个小时,当时真是睡着了,醒了之后明显精神好了许多才继续赶路;(2)而且路途越远,你的疲惫感和烦躁感会增加,越是这时候越要稳住心神,专心开车,找个服务区休息一下,再看一下路线,暗示自己马上就要到达;(3)不要跟车,不要并排行驶,远离大货车,不要和前后车车距太小,不要和侧前或侧后方的车前后车距太小,碰到以上情况,找机会超车,但是千万不要危险超车。在回济南路上,当时雨还比较大,我在行车道,前方是大货车,左侧超车道是轿车,但是这个轿车既不超车也不减速,和大货车前后距离只有七八米不到,而且和大货车同样的速度行驶,都在80公里左右。在平时,这种轿车是最讨厌的,所以当时我选择了超车,路上还有积水,下着大雨,车距还小,我冒险超车后竟然出了一身冷汗,我的感觉我距离大货车最近可能只有50厘米,如果稍有不慎就是一场事故。超车后,我查到就近服务区休息了近一小时,冷静了一下,才再次上路,当时的情况大体如下视频。
总的来说,这次自驾,虽然是一个人,但是其意义和影响确实深远的、积极的,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总之,如果是四天的自驾,我觉得1000公里以内是可以考虑的。
12月份我又自驾去了北京,打算近期趁着休息,再去一趟太行山,也是四天左右的行程,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