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x太空舱,世界上能制作火箭的机构?
SpaceX(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创始人是埃隆.马斯克,他也是迄今为止最成功的私人火箭制造者,马斯克拥有美国和加拿大的双重国籍,他同时也是著名汽车品牌特斯拉的CEO,太阳城公司的董事会主席。
埃隆.马斯克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2002年埃隆.马斯克投资一亿美元创办了太空探索技术公司,2012年,公司成功制造“龙”太空舱,并于国际空间站对接后返回地球,开启了太空运营的私人技术时代,2018年SpaceX公司研发的“重型猎鹰”运载火箭在美国肯尼迪航天发射中心首次发射成功,并成功完成两枚一级助推火箭的完整回收,最后他收到NASA的14亿美元订单。

制造火箭背后的艰难可想而知,马斯克为了研发火箭不惜卖掉自己的豪车豪房,寝食难安,成功就是对他最好的回报!

中国的私人火箭公司还有多远?
首先中国政府是极力扶持新兴的科技企业,航天航空领域中国的私人企业涉及的是少之又少,中国想要距离私人火箭公司还差一个马斯克,中国商人从来不轻易涉及风险过大的行业,对于神秘的航空航天事业,未知,就代表了风险!

其实航天事业是十分伟大的,它象征着是人类的进步,每个人都应为航天事业的发展献策献计!
spacex口号?
SpaceX的口号是"Making Life Multiplanetary",意为让生命在多个星球上存在。
这个口号的由来是因为SpaceX的愿景是成为一个能够让人类在太空中生活和工作的公司,而不仅仅是一个发射卫星的公司。
SpaceX的创始人马斯克认为,人类应该成为一个多星球物种,这样才能保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这个口号的背后,是SpaceX一直在努力推进太空探索和殖民的事业。
他们的目标是让太空旅行变得更加经济和可行,让更多的人能够进入太空,探索宇宙。
同时,他们也在研究如何在其他星球上建立人类的基地,为人类的未来做出贡献。
要实现这个口号,SpaceX需要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和实验,以提高太空探索的效率和安全性。
他们需要不断地改进火箭和太空舱的设计,提高发射成功率和载人能力。
同时,他们也需要与其他公司和机构合作,共同推进太空探索和殖民的事业。
马斯克年龄?
马斯克今年50岁。
伊隆·马斯克,男,1971年6月28日出生于南非的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亚,企业家、工程师、慈善家。具有南非、加拿大和美国三重国籍。现任太空探索技术公司CEO兼CTO、特斯拉公司CEO、太阳城公司董事会主席。
2002年6月,伊隆·马斯克投资1亿美元创办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2006年,伊隆·马斯克投资1000万美元与合伙人联合创办了光伏发电企业太阳城公司。
2012年5月31日,马斯克旗下公司SpaceX的“龙”太空舱成功与国际空间站对接后返回地球,开启了太空运载的私人运营时代。2020年4月6日,伊隆·马斯克以2900亿元人民币财富名列《胡润全球百强企业家》第21位。2021年10月,马斯克个人净资产飙升至2230亿美元,在全球位居第一。2021年12月,当选《时代》杂志2021年度风云人物。
把人送上火星?
别说把人送上火星了,就是把火星车送上去,就已经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了。至于载人登陆火星,正在读文章的你,恐怕等不到那个时候了!
人类迄今为止,一共往火星上发射过46颗探测器,但成功率还不到一半,大部分探测器发出去之后就再也没有消息传回来。
以人类目前的技术,能够让火星车成功着陆火星,并进行地面探测,就已经是该领域最前沿的的任务了,下一步就应该是把火星土壤带回地球了。
而像题主所说的将人类送上火星,只是个遥遥无期的梦想,载人登陆火星真不件容易的事。下面就来看看,登陆火星究竟难在哪里:
1、火星与地球的距离太远,目前最先进的载人航天器都无法达到火星人类在五十多年前就已经登上了月球,而且看起来并不费劲,但想要登陆火星,就不是让飞船飞得更远那么简单了。
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在36万千米到40万千米之间变化,但是地球到火星之间的距离却是这个数字的上千倍。
而且火星与地球之间的距离不是固定的,在2003年时,火星处在6万年间距离地球最近的位置时,两者之间的距离依然有5500万千米。
由于地球公转周期是365天,火星绕太阳一圈需要687个地球日,这使得两者运行的轨迹并不同步,火星距离地球最远的时候,可以达到4亿千米。
人类目前往火星上发射探测器,都会安排在探测器到达火星附近时,正好是地球距离火星最近的时候,但是这个窗口期两年才会出现一次。
也就是说地球达到火星的距离,大约是地球到月球距离的140~1000倍!
那么这么遥远的距离,我们的载人飞船需要面临哪些挑战呢?
以人类目前的技术,载人往返月球不超过6天时间,如果使用动力强劲的“土星5号”火箭,一天内就可以到达月球。但火箭速度过快会出现一个问题,就是着陆月球时的速度太快,而且月球没有足够的大气层帮助减速,飞船可能会直接撞向月球。
如果要登陆火星,就不能采用火箭助推飞船到太空,然后飞船以直线的方式朝着火星飞去。因为飞船无法装载足够多的燃料,来助推载人飞船飞行5500万千米以上的距离。
飞船飞往火星,始终要借助太阳系中的某个天体轨道,飞船飞行的轨迹是弯曲的,这更加延长了地球到火星的路程。以人类目前的技术,从地球上发射探测器到火星,至少需要250天时间。
宇航员在飞船上航行超过8个月时间,又会有新的问题需要解决,就是宇航员们这八个月时间里的生活物资问题。
上个月我国三名航天员成功登陆天宫空间站,他们要在我国自己的空间站上执行三个月的任务。这是中国航天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在他们升入太空之前,天舟二号就已经运送了约6.64吨的各种物资,这些物资也仅够三位航天员在空间站待三个月。
那么从地球到火星长达八个月的旅程,又需要准备多少物资来保证宇航员的生存呢?这会使得载人飞船成为一个庞然大物,进而又需要更大的火箭推力和更多的助推剂。
总之,以人类目前的载人航天技术,是无法到达距离地球如此遥远的火星的,这是摆在登陆火星的理想面前的第一个难题。
2、火星上的恶劣环境不适宜人类生存,载人飞船也很难着陆,把人送上火星有去无回人类探测火星的终极目的是寻找地外生命,或者说寻找另一颗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以便在地球毁灭之前星际移民。
但在探索火星之前,科学家们心目中理想的“地球备胎”其实是金星,因为金星的各项数据实在太完美了。
金星的体积和质量跟地球十分接近,这样的话金星的引力跟地球引力也就差不多。金星上有厚厚的大气层,还有磁场保护金星免受太阳风的袭击,而且金星跟地球一样,同处于太阳系的宜居带。
也就是说,在过去科学家心目中,金星就是地球的姊妹星体,如果要寻找地外生命的话,金星是绝对的首选,最关键的是金星是距离地球最近行星,探测器来也更容易。
但是当美国的“水手2号”从金星附近飞过,并传回金星数据时,人类寻找金星人的愿望彻底破灭了。
因为金星厚厚的大气层大部分是温室气体二氧化碳,这使得金星表面的温度高达460℃,金属铅都可以融化掉。而且金星的大气压强是地球大气压强的95倍,别说生存人类了,就连探测器都很难登陆金星地面。
于是人类将目光转移到了更远的火星上,说实话火星实在无法承担“地球备胎”的重任,因为火星比地球小一号,这使得火星的很多数据跟地球相去甚远。
火星半径只有地球半径的一半,换算成体积的话,火星只有地球体积的15%,质量是地球质量的11%,这使得火星表面的引力只有地球引力的38%。
但不管怎样,人类想要探测太阳系乃至整个宇宙,也只有从探测火星开始了,火星可以作为“前哨基地”。
第一个成功传回火星照片的是“水手4号”探测器,它在1965年从旁边飞过。之后还有“水手6号”和“水手7号”成功接近火星。到了1971年,“水手9号”成功进入火星轨道,成为了第一颗火星的人造卫星。从此,人类对火星的探测就从来没有中断过,直到现在。
随着人类对火星探测的深入,现在基本上可以确定,火星上毫无生机可言,因为火星表面是一个寒冷、干燥、强辐射的戈壁荒漠。
火星跟金星不同,火星的大气层非常稀薄,最关键的是火星上没有磁场,这使得太阳风发出的带电粒子,会直接撞击火星表面。
在带电粒子的撞击下,火星表面不可能存在液态水。前几年美国在火星南极,距离火星表面1.5公里的深处发现的液态水,也只能是含盐量极高的水,因为那里的温度低至零下68℃,普通水不可能以液态形式存在。
火星表面的温度跟“火”一点关系都没有,平均温度在零下50℃左右,而且昼夜温差非常大,达到了150℃左右。
因为没有磁场的保护,火星表面会直接遭受太阳风的袭击,除了一片片红色的戈壁荒漠,没有任何生机存在。所以在火星如此恶劣的环境下,人类是无法生存的。
当然有人会说,不适合人类生存不代表不能登陆啊,月球不也是不适合人类生存吗?人类不照样在月球上迈出了那一小步?
其实登陆火星不仅仅是人类无法生存那么简单,而且连无人的探测器都无法保证100%成功登陆。
前苏联的“火星2号”是最早接近火星地产的人造天体,但是它在着陆时一头撞进到了火星上,还没开始探测就结束了。随后又有“火星3号”、“火星4号”等一系列探测器发射升空,虽然去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都因为各种故障而结束了探测任务。
这些无人探测器有些是因为着陆故障毁坏的,有些则无法承受火星上巨大的温差,还有些是因为太阳风以及各种宇宙射线的干扰,使得人类发射火星探测器的任务成功率只有43%!
这里必须要提一下我国的“祝融号”火星车。在6月11号的时候,我国国家航天局公布了一组图片,是“祝融号”传回的第一批火星照片。
这意味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中,就完成了对火星的环绕、着陆、巡视探测三项任务的国家。这在人类航天史上是首例,更是中国航天实力的体现。
我们再回到载人登陆火星这个话题,火星的恶劣环境不仅不适合人类生存,而且使得火星探测器的着陆都变得困难。那么飞了8个月之久的载人飞船,又如何在火星上安全着陆呢?
因此以人类目前的技术,还无法保障宇航员乘坐飞船到达火星之后(假设可以到达),能够安全的在火星上生存,并进行科研探测。将人送上火星,必然是个有去无回的旅程。
3、总结一下1、载人登陆火星的理想还是要有的,我们也相信未来一定可以登陆火星,但以人类目前的技术还无法做到。
2、登陆火星的第一个难点就是距离太远,这对宇宙飞船的要求太高,不仅要有足够的助推燃料,还要准备足够的生活物资,还要有足够大的火箭推力,将飞船送至太空,这些暂时都无法做到。
3、登陆火星的第二个难点,就是达到火星后人们生存的问题,火星恶劣的环境不适合人类生存,甚至让一些无人探测器都无法正常工作。
4、当然还有其他很多难点需要克服,比如如何返回的问题,恐怕比登陆火星还要难上几倍,除非只去不回!
关于这个话题就写到这里,读者朋友们,你们说人类何时才能登陆火星呢?星际移民的理想究竟会不会实现?
欢迎在评论区这下你的看法!
波音Starliner飞船将于何时进行无人飞行测试?
当时时间周四清晨,波音公司将其新型载人飞船CST-100 Starliner运往佛罗里达发射场,该飞船定于下个月进行无人飞行测试。这是太空飞行版本的太空舱第一次离开机库。
现在,太空舱将被安装在火箭顶部,然后由联合发射联盟制造的AtlasV火箭将其送入太空。12月17日,火箭和太空舱定于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Cape Canaveral)起飞,然后与国际空间站对接。如果成功的话,这项测试任务将为美国宇航局(NASA)宇航员在明年某个时候乘坐Starliner铺平道路。
波音公司一直在为美国宇航局开发Starliner飞船,这是该航天局商业载人项目的一部分。美国宇航局计划通过该项目使宇航员再次乘坐美国制造的飞船。自2011年航天飞机计划结束以来,美国宇航局的宇航员不得不乘坐俄罗斯的联盟号飞船前往国际空间站,这项合作伙伴关系使NASA为每个座位花费了8500万美元。
波音公司是商业载人项目的两个提供者之一,其竞争对手SpaceX一直在开发自己的载人龙飞船。尽管波音在开发中似乎落后于SpaceX,但两者之间一直处于不言而喻的竞争中。SpaceX的载人龙飞船已在3月进行首次无人发射测试。这次飞行证明了载人龙飞船能够与国际空间站对接,然后安全返回地球。
然而,在那次飞行之后,飞往国际空间站的同一艘载人龙飞船在地面发动机测试期间爆炸时遭受了重大故障。这次挫折极大地延迟了SpaceX的开发进度,现在还不清楚哪家公司将率先投入使用。美国宇航局局长吉姆·布莱登斯汀最近声称,如果测试顺利进行,SpaceX最早可以在2020年第一季度进行首次载人飞行任务。但是,尚未确定目标日期。
同时,目前距离波音Starliner进行首次无人飞行测试已不到一个月时间。在Atlas V将Starliner送入轨道后,太空舱的任务是自动与国际空间站上的可用端口之一对接。在短暂停留后,Starliner随后将离开并返回地球,它将在美国西部的五个地点之一着陆。降落伞和安全气囊的组合旨在将Starliner轻轻地降落在地面上。
尽管这是一次无人飞行测试,但波音公司计划像SpaceX一样使用假人,穿着公司为未来宇航员开发的蓝色压力服之一。根据《今日佛罗里达》报道,波音将其假人命名为萝西(以铆钉女工萝西的名字命名)。“罗茜不仅象征着在人类太空飞行史上大步向前的女性,而且还象征着每个人在表现出勇气和决心的同时不懈地努力,以确保Starliner能够安全地运送宇航员往返国际空间站,这是一个象征,”波音公司国防、太空与安全部门总裁Leanne Caret表示。
一周前美国宇航局监察长办公室发布了一份问责报告,声称乘坐波音Starliner飞机的费用会非常昂贵。该报告认为,Starliner的一个座位将耗资9000万美元,甚至超过联盟号上座位的费用,而且比SpaceX的载人龙飞船座位的5500万美元也高得多。审计还显示,波音公司已经从该公司所谓的固定价格合同中获得了额外的2.87亿美元,以防止商业载人项目的延误,总检查长认为这是不必要的1.87亿美元。该报告甚至暗示如果没有获得足够的资金,波音公司威胁要推出商业载人项目。
美国宇航局和波音公司都强烈反对监察长办公室报告得出的许多结论。波音公司表示,拒绝接受Starliner座位的估计价格,该公司从未威胁要退出该计划。该公司还表示,波音和SpaceX之间的成本差异可以归因于SpaceX在开发时间上占有重要地位。波音公司指出,载人龙飞船是SpaceX“龙”货运飞船的升级版,其已往返国际空间站多年,很早以前就获得了NASA的额外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