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财经大学录取分数线2021,考生如何选择考试科目?
谢谢邀请!
目前第三批新高考“3+1+2”模式的省份有湖南、湖北、河北、重庆、福建、辽宁、广东、江苏;其中像湖南、湖北、广东、江苏等都是高考大省,所以说考生们比较关注新模式下如何选科的问题?那么暂时还为改革的省份大体上估计也是这个模式了,当然具体政策还没出来我们就先不过多讨论;接下来说下如何选科?
一、选科需要了解的几个方面
首先新高考改革的初衷也是希望广大考生结合包括自己的兴趣爱好等综合情况去做规划,但实际上专业本身是有偏文科和偏理科之分;比如说很多理工类的专业对物理这门科目的要求比较强;所以在选科的时候要考虑到将来的学科方向,或者说叫大致的专业门类方向;另外关于院校专业的选科要求和自己将来的职业发展规划也要考虑到
1、个人综合情况
个人综合情况就是综合从多个角度分析自己:
学科强弱就是各个科目的成绩水平了,语数外是必考科目我们就不多说了;按照之前传统的文理科方式,基本上物化生好的学生都会选择理科(也有个别想学理科但是成绩不是很好的学生);但是新模式下,选科的组合方式比较多,本质上就是让我们求一个最优解;所以要权衡下各个科目的学科强弱程度;
兴趣、性格、能力和职业倾向是基于目前的人格倾向程度来分析当前阶段的发展方向;比如说研究型的、思考型的技术型的学生可能会比较时刻自然科学类的学科。这里不多做解释,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在网上或者通过优志愿的学业测评分析一下。
2、选科的组合方式:
“3+1+2”区别于“3+3”就在于首选科目中必须要在物理和化学之间选一门;这样在选科组合方式上就是12种,选科的组好方式相对减少了;但是实际上有一些组合方式也不被看好,究其原因实际上是科目关联性和专业课程对基础学科的要求;比如说学习生工专业的学生,化学和生物必须要学的科目。
3、学科方向:
目前包括军事在内的13个学科门类;包括93个专业大类;五百多个大学专业;之前是按照文科专业和理科专业分开填报和招生;新模式下高校针对某个专业提出选科要求;但实际上很多理工类的专业肯定是要求考生选择偏理科的科目。
我们把13个学科门类分为自然科学学科和社会人文科学学科两大类来看;这样便于大家理解学科方向。首先传统的“理工农医”专业都是属于自然科学学科;那么这些专业是和自然科学打交道,涉及可科学实验研究等内容;所以在填报志愿的时候我们既要考虑院校也要考虑专业排名;这些学科的专业实力非常重要。而剩下的哲、历、教、文、经、管、法、艺则属于社会人人文科学学科;这类专业是和社会人文相关的;和科学实验的交集不是很大;所以这类专业文科理科类的学生都有;将来的专业对口性也不是很强。
建议:如果是对自然科学学科专业感兴趣的同学,那么选科的时候物理肯定是必选的;因为这类专业的研究和发展都是离不开物理的;而对社会人文科学学科感兴趣的同学;如果说你的物理成绩不好,担心自己没有优势话,可以选择历史。实际上大家觉的选物理和选历史是不是好像和之前的选文科和选理科差不多;只是现在加了选科,组合方式比较多,而且高校专业要求不一样;一些专业可能之前是处于文理之间的专业,所以它的选科要求不会太直接,比较中性。
4、院校的选科要求:
“3+1+2”的省份已经公布了高校选科要求;如果是“专业+院校”这种模式的,会具体到每个专业的要求;如果是“院校专业组”这种模式的,每个专业组的要求是一致的;有目标专业和院校的同学可以直接筛选查询。因为选科实际上也是双向选择,我们在选择的同时,高校专业也做出了选择的要求;所以有些专业入如果我们想要上,但是选科要求的科目我们没有选择;那么不好意思这个专业就不能选。为了避免这种尴尬的问题所以高校专业的选科要求也要考虑到
以河北省2020年的院校选科要求数据为例:总计是30560个专业,首选科目中仅物理是14525,占比47%;仅历史是685个专业,占比3%;物理或历史均可以的专业是15169,占比50%.可以看到选物理将来的专业选择面会更广一些。
5、职业发展规划
职业展规划这里只是针对大学毕业或者大学期间的规划;将来毕业时继续考研还是留学,或者直接工作
如果是毕业了考研深造;那么在选科的时候要确定专业方向,是研究型的专业还是应用型的专业;如果是毕业了就工作,考公务员事业编;或者自主创业等;根据自身的情况去选择;这个这里不多解释。
二、“3+1+2”模式下各个组合方式的基本情况
这里简单论述下,大家也不要过多的纠结;还是我们前面说的结合上面得几个方面寻找最优解,不要人云亦云跟着盲选;
物理+化学+生物:这个就是传统的“理科生”方案,这个组合基本上覆盖了百分之九十多的专业,除了哲学类、历史类等专业外大多数专业都可以选;这个方式自然是最具挑战的一种了,而且这个组合里的学霸们比较多,竞争也会激烈些。
物理+化学+地理:这种组合方式也是偏理科的,百分之九十多的专业可以报考;地理可以说是文科中的理科;大学的地理专业要求也是理科科目多一些;物理+化学+政治;这种组合可报专业也达到百分之九十多;而考研必考科目之一就是政治。如果高中阶段未选择学习政治,会存在2年左右的知识断档期,对今后的考研之路影响颇多。物理+生物+地理;这种组合方式选择的专业也比较多;地理和生物属于相对比较好学的学科,这两门属于“中性”学科,很难说是文科还是理科,正因为这种特点,反而让这两科变得不那么难学,思维要求比理化小,背诵要求比政史低物理+生物+政治;选择这个组合的人群往往比较少。由于针对的学生面比较窄,很难与同校师生横向比较,不利于了解自身真实水平。物理+地理+政治;这个组合可报的专业也是百分之九十多。对于物理成绩突出、理科偏科的学生(数学、物理较好,化学、生物薄弱)建议选择。历史+政治+生物;这个组合方式选择专业大概在百分之七十左右;如果考生生物成绩在3门理科当中较为优秀,建议选择这个选科组合。历史+地理+生物;可报专业百分之七十多;这个组合难度较小,但是专业受限;这个组合中虽然有生物,但是选择专业时,一般不会选择理工科专业,因为学习生物,最好有化学作为基础,甚至有些还要求学物理,你高中这些学科都没选,大学选了,学习就会面临一定困难历史+化学+生物;这种组合在选择专业上很难有特别的针对性。这个组合看似兼顾了文理学科;因为大学很少有专业限制选择化学和生物的理工科专业很少,而现在物理的理工科专业很多历史+地理+政治;传统的文科方式;这种组合适合想选艺术专业、传媒专业的考生;致力于考取汉语言文学、新闻学、社会学、国际政治等专业的考生选择的大都是这个传统的文科综合。历史+地理+化学;可报专业比例为百分之八十,对物理不感兴趣或物理成绩不理想,对文科成绩较优秀的考生来说是最佳选择。历史+政治+化学;这种选择优势在于文科思维比较强的同学,以一门化学拓广了专业选择面。同时学科之间没有太强的割裂感。但是在具体学习过程中学科间差别比较大,需要学生能在各种思维中灵活切换。如何评价2020年中央财经大学科教网财经类大学排名第一?
题主您好,我对此事也进行了关注,所以想分享一下我对这件事的看法。
近期,中国科教网公布了2020-2021年的财经类大学排名,其中央财排名第一。根据排名显示,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位居全国财经类院校的前5强。
第一名居然不是上财,真的让我很惊讶。因为在大家眼里,上财在财经院校里是稳如磐石的“最强财经学府”。 2019年上财的就业率为96.32%,就业方向多以银行和会计师事务所为主,国有企业占比比较大。而中财财经大学的本科就业率在95.78%,毕业生也集中在金融银行和会计师事务所,在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业的比例要远高于上财。
央财应用经济学连续十多年保持优势,以A+的成绩坐实了双一流学科。理论经济学有所提升,工商管理和统计学尚可。总体而言比较偏科,经济学强,管理学较强。在央财,绝大多数人和事情都是“目的指向型”的。上财经管学科(应经、理经、工商管理、统计)总体发展水平总体在同类学校中最高,基本与央财持平,财大BBS还在的时候,最热门的板块永远是求职招聘板;大二开始实习就蔚然成风,翘课实习很常见,这就是上财。
每年因为榜单的事,各大学校斗战好几回,因为每份榜单参考的依据和标准都不一样,所以排名肯定会有一些差别,但是如果每份榜单中都绕不开这些学校,这就足以说明学校的实力了。
我是保定微评说的麦克老师,欢迎关注我!
上海财经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学费?
2020年-2021年上海财经大学MBA(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的第一期学费是 (全日制)全球班费用为人民币95,200.00; (非全日制)综合精英费用为人民币78,400.00。 (非全日制)金融投资费用为人民币90,400.0)
即将迎来的史上最难考研年?
考研年年都算是难,以着残酷的淘汰率以及难度让许多大学生为难,每一名学生都希望自己能够考上研究生却害怕无法通过考试。所以可以通过考验加留学,双保险来确保,这样才能做到万无一失。
考研方面来说,大学毕业前一年就希望提前准备考研。选择考研的同学都有着自己的目标和理想,这是自然好的,但是考研的难度系数正在逐年增加。我们可以从各个网站的统计数据来看,今年的报考人数将会超过新高。从上一次考研来说,录取率已经很低了。我身边很多同学朋友在考研前信誓旦旦,一举要拿下。可是,考研就犹如没有硝烟的残酷战争,大部分都折戟沉沙了。竞争激烈,录取比例也是十分残酷。
需要从课程方面进行全面的提升,避免短板的出现。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坚持下来,不要半途而废,时间需要合理安排好。提前了解考研的基本要求和情况,起码心里有底,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
考研需要经过深思熟虑,竟然选择了这条路,一定要留后路,这样可以没有太多的担心,尽力而为之。尤其是要着重自己的全科目发展,千万不要偏科。我的几个朋友就是英语以及数学出现了失分,十分可惜。要加强薄弱科目的联系。笔试以及面试要分开进行学习,尤其是之后的面试,很多同学都是在面试被淘汰,可以说实在可惜了。要注意哪些事项,自己多去了解,问问考上研究生的学长学姐,多取取经。
留学。留学未尝不是圆一些同学的研究生梦。留学给了多少学生的第二次机会。这样使得许多学生拿到了研究生学位。为今后的工作以及事业更添光彩。可以从以下几个国家入手。
家庭条件优越,成绩优秀的同学可以申请美国,澳洲,英国。名校较多,世界前一百学校多,世界顶尖的教学水平以及资源,含金量高。申请有一些难度如果是排名较前的名校。成绩,申请信,推荐信,雅思。这些都是重要的。
相比其他一些国家,家庭条件差不多,可以支付留学费用的可以考虑这些国家。性价比不错。
德国,法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俄罗斯,韩国,日本,新西兰。
这些国家的教育水平也不错,尤其是东南亚的几个国家,都是英国教育体系。申请条件容易,雅思成绩门槛低,学年制相比国内短,中国教育部认证,费用一般。留学可以找一些靠谱的机构来申请,这样被名校录取的概率会大大增加。
考研和留学双保险,这样就可以上一个研究生了。可以先去尝试考研,留学作为一个后路。
张勇老家是哪里?
张勇(Daniel,1972年1月11日-),出生于上海,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阿里巴巴合伙人创始成员,现任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执行官、董事局主席[1]。他于2007年加入阿里,先后担任淘宝首席财务官、天猫总裁、阿里首席运营官等职,[2]期间创建“光棍节营销模式”。
2021年6月25日,张勇当选为全球CGF董事会联席主席,为CGF董事会历来首位来自中国跨国企业的联席主席,任期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