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实在太大了,俄联邦里的共和国为什么不独立?
我反问一下,为什么欧洲要搞联盟?因为欧洲的面积加起来比中国大不了多少,在这样一块“小地方”却有几十个国家,比较大的国家没几个。
像荷兰、比利时、捷克……这些小国自己本身的经济体并不完善,军事方面跟不用说了。他们需要联合才有发展,只有联合才有“安全”。不像中国这样一个大国,西部有煤、有石油、有天然气、可以东运(输),南方有蔗糖,北方有钢铁……自己可以造汽车、造船、造飞机、造坦克……东西南北的资源相互补充,自给自足。而这些小国办得到吗? 别看俄罗斯面积很大,但是他们的国土处在“北极”,绝大多数北方地区都是跟中国的西部一样人烟稀少。这些共和国大多都在南方,而且每个共和国的面积都不大。如果这些共和国独立,那么他们的一切生产生活都得“靠自己”。资源方面肯定不足,有造汽车没钢铁、或者要开汽车么石油……你花高价区买呗。有些地方甚至不宜生产粮食,那么他们又将如何?且国防得自己负责,你国防不强大,难免要受别人“欺负”。你说他们是独立好还是联合好? 事实上,一些反动武装为了自己能够控制政权,正和联邦军打仗。车臣、南奥塞梯这两名你应该很熟悉吧?建国后实行一夫一妻?
每个人都随着时代的大潮起伏着,旧时代的达官贵人如此,他们的那些姨太太们更是如此。
总体上来讲划分成两种情况,留在大陆的和未留在大陆的。无论哪种方式,大多结局都是大难临头各自飞。
一、留在大陆的姨太太们
建国后实行一夫一妻制度,在旧制度里有权有钱的显贵们也不得不选择屈服。
(一)分居各地
在建国初年,部分旧时代拥有三妻四妾的显贵们还抱着侥幸心理,财力大多也还尚存,就将各房姨太太们连同她们的子女分居各地。一般路程不太远,彼此之间还有个照应,对外宣称自己坚决奉行一婚一妻制,已经遣散了各房姨太太。
最终事实证明还是行不通,到了文革时期,各种翻旧账,难免被人举报出来,最终面临的是更为不堪的结局。
我亲姥姥老家是河南濮阳一带的,她的父亲就是当地的大地主,随着新社会的到来,作为家里长女的她被嫁给了家里的长工,其他姨太太都被哭哭啼啼的遣散了。随着时间的拉长,中间虽然没出什么大的波折,走动变的越来越少,慢慢也就断了联系。
(二)花式改嫁
这样的改嫁有迫不得已,也有急不可耐。
被迫改嫁的情况。在旧社会,三妻四妾是有钱人家的正常现象,再加上三从四德的封建观念深入人心,要认识到有些姨太太跟她的官老爷也是有真感情的,尤其是为他生了多个子女之后,已经将自己定位为了“他的人”。这样的姨太太改嫁的话从内心是抵触的,可随着新社会的公有制改革等等,官老爷的财产逐渐被没收,已经没有能力供养包括姨太太和其子女在内的众多人口,虽然不愿意也只得另寻出路。
急不可耐的情况。更多的情况是年龄偏大甚至是年逾古稀的达官贵人娶的是年轻貌美的姨太太,本来这些女子心里就带着一百个不情愿,只不过是在那个时代能给自己和家人带来饱暖的生活。这种情况下正值妙龄的自己不仅要侍奉一个已近油枯之年的老头子,而且还要跟人分享,就可以想象她们的复杂心情了。
(三)死硬分子
当然这属于少数中的少数,拒绝变通的极少数人。她们不仅坚持不接受社会的变迁,仍旧光明正大的跟自己的男人住在一起,绑架家庭跟她们一起拒绝改变。同一个家庭里的其他姨太太明白这样难免会大难临头,偷偷逃走了,或者干脆站在了她们的对立面。最终结局可以想象,游街示众,坐牢等等。
二、逃离大陆的姨太太们
随着大陆局势的变化,处于旧社会最顶层的一部分人遇见到了自己面临的处境,干脆带着全家老小避走台湾、美国旧金山、港澳、东南亚等各地。这些人区别于旧社会一般的富人阶层,而是豪富阶层,不仅有财力还有权力,有能力有门路逃向外地。
国民党的残余势力逃向台湾后也开始慢慢贯彻一夫一妻制。其实1912年起孙中山先生就已经倡导一夫一妻制了,只是没有被真正落到实处。这样,在台湾的姨太太们也不得不面临新的选择。逃亡美国的姨太太们情况和台湾类似。
逃亡东南亚甚至阿拉伯地区的姨太太们处境稍有不同。东南亚和伊斯兰部分国家法律允许一夫多妻制,只是逃亡到这些地区的豪富阶层很多人家道慢慢中落,缺少新的收入来源,坐吃山空,甚至只好让这些姨太太们出去工作补贴家用或者干脆改嫁。
当时的继承者俄罗斯的综合国力占苏联的几成?
俄罗斯继承了苏联几成的实力?一成,最多也不可能会超过两成。俄罗斯和苏联之间的实力差距非常巨大,这几乎就是美国和英国的区别。英国有美国的一成吗?没有。
俄罗斯和苏联的差别不是简单的父亲死了儿子即位,它不是一个自然衰落的过程,而是遭到了其他国家的落井下石以及趁火打劫。俄罗斯在苏联解体中受到了致命打击,既有内贼,又有外盗,很多方面至今都没有恢复过来,甚至会继续延续个几十年、上百年。
评价一个国家无非就是经济、政治以及军事,而俄罗斯和苏联在这三方面有着本质的区别,俄罗斯一直只是装出厉害的样子。用行话来说,苏联是壮实,而现在的俄罗斯只是虚胖、假威风。如果去掉俄罗斯的核武器和士兵的斗志,俄军远远配不上苏军的威名。
表面上看,俄罗斯是苏联军事力量的主要继承者,顺理成章的拥有了大部分的战略核武器以及战略导弹,拥有了大部分的士兵,掌握了绝大部分关键的军事技术以及相应军事研发人才,是苏联军事实力的缩小版(而且缩水不是很多)。可关键是,科技一直在不停的向前方发展,军事技术更是如此,俄罗斯和苏联的研发能力、武器装备的换代能力有法比吗?完全就是天壤之别,甚至使得俄罗斯军队和苏联已经出现了质的差异。
这个质的差异体现在哪?用专业的术语来说,此前的美俄军事对抗是全面性的对抗,双方各项军事实力基本都是对等的,在哪里作战都不是问题(某段时间中,苏联海军的力量还一度压过美军)。可现在呢?俄罗斯其实已经走上了非均衡对抗的穷路子。什么是非均衡,就是说俄罗斯军队已经不追求全球性的战略能力,而是只负责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最多也就是到中亚地区),追求在区域内与美军对抗的战略防御能力。
普京出兵叙利亚是一件相当大胆的事情,也因此才一直被外界称道。可如果放在苏联那个苏军实力强大的年代,苏联不出兵才是让人惊讶的事情。
没办法,俄罗斯就是没钱,它没有精力打造庞大的远洋海军,没有精力关注各个类型的陆空军事力量,只能把军费专注于个别的精尖军事武器(例如高超音速武器)。而且还很难实现快速的换装(没办法,俄罗斯需要保养大量的核弹头,这个开支其实是非常大的)。俄罗斯每年的军费才六百亿美元左右,仅仅是美国的十分之一,与美国不可同日而语,与过去的苏联更不可相提并论。俄军最多也就只有苏军三分之一的军事实力。
俄罗斯有苏联三分之一的军事实力都是往高里说。要是按照苏军的能力,北约敢在克里米亚问题上乱讲?美军敢赖在叙利亚油田偷石油?那根本就不可能。
在经济和政治上,俄罗斯更是难以望苏联向背。首先就是经济,苏联的经济实力在解体后遭到了西方资本的洗劫。经过一番金融操作,西方资本以千分之一乃至万分之一的代价洗劫和转移俄罗斯的财富(俄罗斯货币在西方攻势下大幅的贬值,西方资本于是趁机收购,破坏力远超八国联军侵华)。直接后果就是,俄罗斯的经济发展至今没有什么可称道的后劲,整个国家的经济前景奄奄一息,显然还没在那次被掏空的劫难中缓过来。
政治是一个软实力的东西,俄罗斯的军事、经济都不行,政治也不会好到哪里去。看看现在世界发生的事情,就能明白俄罗斯远远不及过去的苏联,最多也就一成出头。
笔者打个比方:如果俄罗斯的综合实力有苏联八成,美国就不可能在委内瑞拉等地区搞风搞雨;如果俄罗斯的综合实力有苏联五成,美国就不敢在中亚这么嚣张,阿富汗、叙利亚以及伊拉克战争只会发生一个(剩下两个美国根本不敢动手);如果俄罗斯的综合实力有苏联三成,克里米亚公投的事情早就结束了,根本不会到今天还成为一个把柄。
有什么历史性的深仇大恨呢?
那要看是哪个国家?历史上与俄罗斯有深仇大恨的欧洲国家主要分为三种!
第一种;历史上遭受到俄罗斯侵略的国家;
从北冰洋沿岸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至黑海沿岸的巴尔干半岛延绵3000多公里,依次有瑞典、芬兰、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这些国家是阻挡俄罗斯向欧陆腹地扩张的拦路板;其中沙俄为夺取波罗的海出海口与瑞典爆发了旷日持久的北方战争,获取了芬兰湾大片土地并营建俄罗斯帝国首都圣彼得堡开启俄罗斯在欧洲的强权时代并于维也纳会议之后肢解瑞典吞并芬兰,芬兰也因此第一次以完整的国家形态出现在欧洲历史版图上,随后的苏芬战争使芬兰继瑞典之后成为又一个地处北极圈但不临北冰洋的国家;而波兰作为联系东欧与西欧的纽带,在沙俄与苏联历史上多次被瓜分和灭国,苏联时期更是爆发了惨绝人寰的卡廷惨案,使波兰与俄罗斯结下了不共戴天之仇!同样在南线俄罗斯为了掌控黑海剑指君士坦丁堡,出兵干涉奥斯曼帝国巴尔干事物,保加利亚与罗马尼亚也因此实现民族独立,随之又落入了沙俄和苏联的囊中,无法实现真正的国家自主,保加利亚在沙俄时期就沦为沙皇的仆从,而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则在苏联时期直接划入了苏联版图!(1809年瑞典割让芬兰于俄罗斯,1815年俄国沙皇出任芬兰大公,正式吞并芬兰,俄罗斯版图也从伏尔加河流域延伸至波罗的海!)
第二种,历史上侵略俄罗斯反被俄国人入侵的国家;
欧洲大陆的发展历程就是一部强权角斗的血泪史,诞生了英国、法国和德意志等世界性列强,它们在欧陆的扩张与膨胀的俄罗斯相碰撞,先后发生了法国拿破仑远征俄罗斯、英法联合围剿俄罗斯的系列战争和德国希特勒对苏俄的入侵;拿破仑远征俄国敲响了法兰西帝国的丧钟也成就了沙俄在欧陆霸权的头号交椅,法国经此一役失去了统一欧洲的底气,法国巴黎也成为沙俄主导欧洲仲裁事物的主会场,面对沙俄在欧陆的飞扬跋扈,英法等国最终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将欧洲宪兵时代终结,但也导致了英国在一战协约和二战同盟中,与俄心生芥蒂,二战时的英国已经失去了与苏俄平起平坐的资本,风华不在,苏联抢占了原属英国的中东话事权;另一方面希特勒完美的巴巴罗萨计划,也在苏联的抵抗下破灭,直接葬送了德意志在当今世界的话语权和强权时代的谢幕,苏联钢铁洪流挺近柏林,和之后的苏军进驻民主德国以及东普鲁士永久的成为了德国故土,都是现代德国与俄罗斯联邦关系绕不过的坎!
第三种,历史上沦为苏联版图并在苏联解体后独立的欧洲国家;
俄国人从莫斯科公国到横跨欧亚的世界领土第一大国,短短几百年的历史里一直处于世界历史的核心舞台,不曾间断;无论是落后的封建农奴制下的沙俄还是重工业主导的工业化国家苏联,俄国人的政治延续和强国夙愿始终是一贯的、持久的!在俄国版图以水波浪形式向四周扩散的进程中,波罗的海三国、白俄罗斯、乌克兰、摩尔多瓦等欧洲国家就成为俄国人首当其冲的垫脚石,俄国人通过民族迁徙的行政手段改变了原住民,在所在国的民族构成比例和文化清洗,激化了俄罗斯族人与上述国家的民族矛盾,特别是非斯拉夫裔的波罗的海三国和罗马尼亚血统的摩尔多瓦,在俄国崛起的历史中反复被团灭、肢解与吞并,一直存在仇视反俄的民族情绪只是前者义无反顾没有牵绊,而后者因为德左问题的束缚不敢太张扬;至于同宗同源的东斯拉夫三兄弟——俄白乌,历史上到是没有太大的不共戴天之仇,更多的是大俄罗斯沙文主义对自身的同化而已,只是乌克兰因为向西看和克里米亚入俄问题导致现代俄乌形同陌路!(一战前欧洲版图,没有波兰什么事!)(复活的波兰,为补偿苏联在二战中的突出贡献和惩罚德国,波兰版图整体向西平移,东普鲁士与德国本土被波兰隔开,并更名加里宁格勒成为当今俄罗斯的飞地!波兰才是最仇恨俄罗斯的欧洲国家!)
对于整个欧洲而言,特别是以法、德、英等国为主的老欧洲,不希望看到强大俄罗斯在欧洲的崛起使自身的地缘势力被挤压,英格兰、法兰西、德意志等民族与俄罗斯族只是竞争关系,它们之间的仇恨是大国角逐下的必要结果,属于政治宿敌;而以波兰、波罗的海三国为主的新欧洲则是涉及生死存亡的血海深仇!典型的民族仇恨,至于瑞典和从瑞典分离出来的芬兰只是被俄国人暴揍的北欧豪强,当然俄罗斯也没有讨到便宜,所以邻里之间打打闹闹谈不上仇恨!
现今俄罗斯之所以难以融入欧洲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有俄罗斯人骨子里流淌的蒙古血液,俄罗斯从伊凡雷帝征服喀山并终结蒙古200多年的统治起,便扶摇直上,带着落后、野蛮的混血符号出现在欧洲大陆上,虽一直在崛起但从未被接纳!政治体制差异与核心价值观的背离是横亘在俄欧之间难以跨越的鸿沟,俄罗斯与欧洲主流国家真的谈不上血海深仇!
俄罗斯GDP不足两万亿美元?
俄罗斯虽然经济比美国弱得多,甚至弱于韩国,但俄罗斯照样不怕美国。
▲克宫
说虽然俄罗斯经济弱,但满足老百姓的生存是不成问题的。最重要的是,俄罗斯有庞大的核武库,目前世界第一,而俄罗斯有能力、有意愿拿出钱来研究核武器,升级核武库。最关键是是,俄罗斯每回省级出来的核武运载工具,都是世界最先进的,以美国现在的防空网是拦截不住的,所以,俄罗斯的核大棒时时刻刻悬在美国人的头上,你说美国怕不怕?更可怕的是,俄罗斯有个超级领导人普京,知道美国人怕俄罗斯的核武器,而且也知道把它逼到墙角会分分钟就把美国从地球上抹去。
▲白宫
俄罗斯虽然经济差,常规武器不如美国,但以核武器为后盾,照样让美国不敢动它一根毫毛,所以,做为俄罗斯人当然没有怕美国的心理,也敢和美国硬碰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