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跟乌克兰的关系,请问普京所说的十月革命之前根本没有乌克兰这个国家是什么意思?
历史上就是如此。
苏联1922年建立,简称USSR1922年12月30日,俄罗斯联邦、乌克兰苏维埃、白俄罗斯苏维埃、南高加索联邦组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曾经的乌克兰苏维埃国旗:
乌克兰的简述历史1654年,乌克兰哥萨克签署《佩列亚斯拉夫和约》,邀请沙皇统治,乌克兰东部成为沙俄的一部分。到1795年,现乌克兰大部分已并入沙俄。
1917年,联布领导的东乌克兰建立乌克兰苏维埃共和国,此时的乌克兰地区存在有5方的势力。此后,因一战与苏波战争的原因,西白俄罗斯,西乌克兰为波兰所占有。
二战前的东欧:波兰获得大片土地
1939年苏德瓜分波兰,原西乌克兰并入乌克兰苏维埃共和国后:
就是说,1917年之前确实没有独立国家的乌克兰存在。
俄罗斯都将恢复两国关系?
普京表示:无论乌克兰如何,俄罗斯都会恢复两国关系。这充分的说明了,俄罗斯非常重视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关系,毕竟两个国家是山水相连的兄弟国家,曾经都在一个锅里打饭吃的兄弟,虽然说现在兄弟有了矛盾,但是,这种矛盾完全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进行化解,而不是对抗。
如果说乌克兰和俄罗斯的关系继续对立下去,无论是对乌克兰也好,还是对俄罗斯来好,都是一种巨大的伤害。所以,和是两个国家共同的目标,两个国家的友好关系,可以直接带动两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而战对两个国家都是只有百害而无。
虽然在波罗申科扛着大炮,也要和俄罗斯战斗到底,而实际上这种罗马的行为,这种行为显然是站不住脚的。两个国家始终是永远也割舍不了的邻国。所以,在邻里之间,应当建立和平和互信的关系,而不是对立。
乌克兰和俄罗斯的紧张关系,以及军事冲突,导致了双方都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最终让其他的国家钻了空子,伤害的却是本国的综合实力,以及本国人民的生命财产,而让其他的国家充分的利用,这显然是非常愚蠢的。
现在的波罗申科时代已经结束了新上任的乌克兰总统,这年实际也多次表示希望能够改变和俄罗斯的关系,因此俄罗斯总统在现在这个时候,提出无论乌克兰如何也要改善和乌克兰的关系,同样的是在向乌克兰释放自己的和平型号向乌克兰吃出了橄榄枝,希望能够和乌克兰一道改善两国关系,从而结束两国长期以来的军事战争和军事对峙。
虽然俄罗斯总统普京,并没有对泽林斯基担任乌克兰总统发去贺电,但是,他却密集的关注着乌克兰的一举一动,现在,是时候解决两个国家关系的时候了。所以,俄罗斯总统普京才会提出,无论乌克兰如何?俄罗斯都会改善良好国家关系的表态。由此看得出,俄罗斯是经过深思熟虑和长期观察之后,而做出真诚的想要和俄罗乌克兰改善关系的。同时,也希望能够得到乌克兰的积极回应。
当然,对于普京抛出来的橄榄枝,相信泽林斯基也一定会积极的回应,两个国家的关系也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就有可能会得到一定的缓和,而在未来的时间内,很有可能会进行双边关系的谈判,而最终为彻底的解决两个国家相关问题的纠纷,而进行长期的合作。
个人观点,切勿上心,谢谢阅读,欢迎评论。
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历史渊源?
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历史源远流长,乌克兰的基辅地区,曾是俄罗斯的发源地,几百年来,俄罗斯和乌克兰分分合合。
在公元9世纪,东欧平原上最早出现的文明古国基辅罗斯崛起了,人口达到500多余万,疆界空前广阔,成了当时欧洲最大的国家,统治者是弗拉基米尔大公,后来弗拉基米尔大公迎娶了拜占庭东罗马帝国的安娜公主为妻,从此俄罗斯自认为是罗马帝国的正统继承者,并自称第三罗马帝国。基辅罗斯奠定了今天俄罗斯和乌克兰共同的文化基础。
1654-1667年,俄罗斯与波兰为争夺乌克兰厮杀了整整13年,兼并了东部乌克兰,那么剩下的乌克兰呢?乌克兰的故事是这样的,17世纪40年代,第聂伯河的哥萨克人对他们的待遇越来越不满意。1648年,乌克兰人民在哥萨克人赫梅尔尼茨基的领导下反抗波兰贵族和天主教会的压迫,哥萨克打败了波兰的先遣部队。
后来,在和波兰国王签订了几个差强人意的条约后,他与波军作战失利,所以赫梅尔尼茨基认为光凭哥萨克人自己的力量在波兰境内永远都不能得到他们想要的地位。因此他请求莫斯科公国的沙皇支援并把乌克兰变为莫斯科公国的保护国。沙皇被说服,同意支援哥萨克,这是1653-1654年的事了。随后,一场漫长的俄罗斯-波兰战争开始了。
然而,在战争期间,俄罗斯只控制了东部乌克兰,即第聂伯河以东的乌克兰。事实上莫斯科军队在战争中最大的失败是1659年在科诺托普战役中被乌克兰人击败,为什么乌克兰后来又反对莫斯科呢?哥萨克人没有遍布整个乌克兰。最重要的是要了解乌克兰多年来的社会结构问题。到了17世纪中期,那里出现了两个政治阶层。一是大地主和小贵族阶级,拥有农奴和农民的领主。他们是天主教徒,即使是来自乌克兰(即俄罗斯)人民的天主教徒,也是波兰统治阶级的一部分。
另一个是札波罗热群的自由哥萨克人,大部分是从地主家逃走的的农奴或农民。哥萨克内部也有分层,哥萨克的军事长希望与贵族特权相匹配,如赫梅尔尼茨基。因此,对于哥萨克叛乱的领导人来说,问题是如何最好地确保他们的阶级地位。因此,赫梅尔尼茨基的继任者伊万·维戈夫斯基早在1658年就把乌克兰归还了波兰。乌克兰加入俄罗斯(更不用说“统一”)本身是错误的。乌克兰寻求独立,但被迫在强者之间挑拨离间。
其他国家也卷入了冲突--瑞典、克里米亚、土耳其。赫梅尔尼茨基还阴谋退出与莫斯科的条约,接受瑞典国王的庇护。1655年,在乌克兰哥萨克人的帮助下,俄罗斯轻而易举地占领了波兰的大部分领土,占领了西部的维尔纳和卢布林。要不是对手瑞典试图占领立陶宛而分散了俄国的兵力,沙皇阿列克谢可能会完全推翻波兰国王。俄罗斯和瑞典的战争开始了,许多波兰贵族趁此反对俄罗斯。与此同时,乌克兰哥萨克人放弃了与俄罗斯的联盟,甚至反对莫斯科。
1658年,俄罗斯和瑞典在现状下和解,但与此同时,强大的波兰再次反对俄罗斯。乌克兰哥萨克分裂为两党:波兰党和亲莫斯科党。在这场战争中,两党逐步建立了第聂伯河的地理边界,后来成为俄罗斯和波兰之间的分界线。而赫梅尔尼茨基的继任者伊万·维戈夫斯基在1658年就把乌克兰归还了波兰。根据历史记载,俄波于1667年签订了《安德鲁索夫条约》,根据条约,莫斯科公国得到了斯摩棱斯克和乌克兰左岸大部分土地,包括基辅和札波罗热群岛。
可以肯定的是,在战争的最后阶段,俄罗斯和波兰与其说是在为乌克兰领土而战,不如说是与乌克兰兵营争夺对乌克兰领土的控制。两个大国和解,分裂了叛逆的乌克兰,乌克兰既不完全屈服于俄罗斯,也不完全屈服于波兰
这是响应普京建立兄弟关系的倡议吗?
根据俄新社在6月13日报道中称,俄罗斯能源部部长·诺瓦克在与欧洲委员会能源联盟副主席马罗什·谢夫乔维奇,就俄罗斯能源出口以及欧盟能源安全问题举行了磋商,在会议结束后双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俄罗斯准备恢复向乌克兰供应低价天然气,以此换取俄罗斯过境乌克兰天然气管道的重启。
由于俄乌两国间的天然气管道,是苏联时代的产物,从2004年乌克兰爆发颜色革命之后,俄乌两国因政策原因导致在能源领域冲突加剧。从2006年开始,俄乌两国便因为天然气过境问题,屡屡爆发冲突,这种状况持续到2018年3月,最终以俄罗斯停止向乌克兰输送天然气而告终。
所以俄罗斯在乌克兰新总统泽连斯基上任之后,向他抛出了这样一根橄榄枝,很显然是饱含深意的,如果我们究其目的,可能主要饱含以下几个方面:
1、俄罗斯过境乌克兰的天然气管线重启已经迫在眉睫,这是欧盟与俄罗斯的共同利益需要。很显然俄罗斯停止从乌克兰输送天然气,对欧盟、乌克兰、俄罗斯都造成了重大的利益伤害和政治损失。
在这场冲突中,欧洲南部各国和乌克兰都失去了廉价的天然气来源,只能被迫购买来自美国的高价天然气,对欧盟各国的能源安全,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而俄罗斯也因此失去了南部欧洲的天然气买主,同时对俄、德两国的北溪-2天然气项目的建设,制造了巨大的政治压力。
在这场对抗中,反而是美国获得了经济和战略利益,不仅同时打击了欧盟与俄罗斯,而且还让本国的天然气卖上了高价,可以说是政治、经济双丰收,成为了这场博弈的最后赢家。
面对这样的情况,俄罗斯与欧盟当然是不甘心的,所以俄、乌、欧盟三方如果想要摆脱现在的被动局面,唯一的办法就是重启乌克兰天然气管线,这样一切问题也就都迎刃而解,这可能是目前解决欧盟与乌克兰天然气需求的最好办法。
2、从战略层面来讲,俄罗斯不能再继续与乌克兰保持紧张关系,这就需要俄罗斯在某些方面进行妥协。抛开经济层面的问题不谈,仅仅从俄乌两国的战略层面来讲,俄乌两国之前停止军事对峙,也同样成为了两国之间最重要的工作。
因为从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之后,俄乌两国关系变开始骤然紧张,对于乌克兰而言,俄罗斯以“公投”的方式强占了克里米亚半岛,并导致顿涅茨克州和卢甘斯克州处于半独立状态,给整个国家的存亡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同样这样的结果对于俄罗斯而言也是难以承受的,因为俄乌两国的冲突,俄罗斯不得不被迫停止从乌克兰向欧洲输送天然气,而且还在俄乌边境陈兵十万,这大大增加了俄罗斯的财政压力,严重消耗了俄罗斯近些年的经济积累。
毫不客气的说,俄乌两国之间的冲突,已经严重伤害到了两国之间的战略利益和经济利益,因此在泽连斯基执政之后,俄罗斯就有必要与乌克兰一起来共同解决这个问题,而重新恢复对乌克兰供气,很显然是俄罗斯对泽连斯基上任送出的一份“大礼”。
3、从俄罗斯与欧盟之间的能源供需关系而言,俄罗斯与德国合作的“北溪-2”项目,真承受着来自美国的巨大压力,这迫使欧盟与俄罗斯必须要另辟蹊径,以降低“北溪-2”项目的建设阻力。从美国对俄罗斯和对欧能源战略层面来讲,美国之所以要想方设法掐断俄罗斯过境乌克兰的天然气管线,其目的除了打击俄罗斯的能源销售以外,更重要的目的是彻底掐断俄罗斯与欧洲之间的能源供给线,想方设法要将欧盟的能源安全,掌握在美国人的手中,以此来更好的掌控欧洲。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美国在俄罗斯停止向乌克兰输送天然气之后,便开始将目光转向俄罗斯与德国合作的“北溪-2”天然气管线项目,美国总统特朗普还为此扬言,要制裁所有参与该项目的欧洲和俄罗斯公司。
很显然在美国人的持续打击下,“北溪-2”天然气管线项目建设的压力可以说是空前的,但是俄罗斯与欧盟为了本国的能源战略的需要,也绝不可能停止该项目的实施,所以重启向乌克兰输送天然气,便成为了解决这个项目困境的最好办法。
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在俄罗斯停止向乌克兰供气之后,“北溪-1”和“北溪-2”项目就成为了链接俄罗斯与欧洲的能源“脐带”,只要美国将这根“脐带”剪短,那么俄罗斯也就没有了对欧洲输送天然气的通道。
现在俄罗斯重新启动对乌克兰的天然气供应,等于是开通了新的对欧能源输送通道,那么此时的“北溪-2”项目的价值也就大大降低,美国人在能源封锁无望的情况下,自然就会放松对“北溪-2”项目的打压。
重新恢复对乌克兰天然气管线的供气,不仅是俄罗斯、欧盟、乌克兰三方的经济需要,也同样是政治需要,在这样的情况下,重新对乌克兰供气自然也就成为了三方都在努力实现的任务,至于在这场行动中利益受损的美国,说实话,也没有人愿意去管他们了,谁叫他们总是喜欢搞“美国优先”呢!
乌克兰属于英国吗?
乌克兰不属于英国,乌克兰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
乌克兰位于欧洲东部,东连俄罗斯、南接黑海,北与白俄罗斯毗邻、西与波兰、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和摩尔多瓦诸国相连。乌克兰地理位置重要,是欧洲联盟与独联体特别是与俄罗斯地缘政治的交叉点。
19世纪时,乌克兰大部归属于俄罗斯帝国,其余部分为奥匈帝国领土。在一战和俄国革命的混乱时期,乌克兰曾在1917年至1921年短暂独立。在乌克兰内战后,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在1922年成为了苏联创始加盟共和国之一,是次于俄罗斯第二大加盟共和国。1991年苏联解体后乌克兰重获独立。乌克兰作为世界上重要的市场之一,是世界上第三大粮食出口国,也是资本主义国家。有着“欧洲粮仓”的美誉乌克兰工农业较为发达,其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20%。重工业在工业中占据主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