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议会在哪,北欧三国是哪三国?
北欧三国是挪威、瑞典、芬兰。
1、挪威:
它是挪威共和国的简称,意为“通往北方之路”,是北欧五国之一,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部。挪威领土南北狭长,海岸线漫长曲折,沿海岛屿很多,被称为“万岛之国”。
2、瑞典:
它是瑞典共和国的简称,是一个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国家,北欧五国之一。首都是斯德哥尔摩。它西邻挪威,东北与芬兰接壤,西南濒临斯卡格拉克海峡和卡特加特海峡,东边为波罗的海与波的尼亚湾。
3、芬兰:
它是芬兰共和国的简称,位于欧洲北部,北欧五国之一,与瑞典、挪威、俄罗斯接壤,南临芬兰湾,西濒波的尼亚湾。
格鲁吉亚是欧洲国家么?
格鲁吉亚在自然地理上属於亚洲。
究竟格鲁吉亚是否属於欧洲取决于究竟是从人文地理上还是从自然地理来归属。
格鲁吉亚位于连接欧亚大陆的外高加索中西部,包括外高加索整个黑海沿岸、库拉河中游和库拉河支流阿拉扎尼河谷地。西临黑海,西南与土耳其接壤,北与俄罗斯接壤,东南和阿塞拜疆及亚美尼亚共和国毗邻首都第比利斯(Tbilisi),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外高加索地区著名古都。
他 位于大高加索与小高加索之间,地处外高加索的战略要冲,濒临库拉河,海拔406至522米。库拉河在第比利斯穿过陡峭的峡谷,呈弓形由西北向东南流去,整座城市沿库拉河两岸以阶梯式向山麓展开。面积348.6平方公里,人口120万(2004年),年平均气温12.8℃。
欧洲议会和欧盟议会的区别?
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是欧盟的两个立法机关。欧洲议会由欧洲公民直选产生,目前有751名议员,每届任期5年。欧洲议会总部位于斯特拉斯堡。而欧盟理事会——也就是“欧盟部长会议”是各国政府部门的定期会议,它代表各国政府。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
北约形成的时间?
形成时间是1947年3月。两极格局是以美苏为中心,在欧洲形成北约与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对立、在全球形成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全面对抗的格局。
两极格局表现在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北约和华约的军事对峙及对第三世界的争夺,经济上的相互的禁运和封锁,军备上的疯狂竞争,妄图取得战胜对手的优势,意识形态上的相互攻击。总的来说,就是以美国和苏联的两大集团在世界的权利结构中占据绝对主导位置,相互敌视、对峙,但是又不能击败对手的世界权力划分形势。
为什么不去找中东买?
欧洲也想跟中东买天然气,但欧洲买不到足够用的
在俄乌战争迟迟不能结束的情况下,欧洲很多国家都对俄罗斯进行了经济制裁,导致俄罗斯翻脸在9月初彻底关闭了北溪1号天然气管道,结果就是欧洲很多国家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天然气短缺,便宜的气俄罗斯不卖,欧洲自己产气量又低,导致欧洲能源成本暴涨。
而中东作为天然气出口量最多的区域之一,自然就成了欧洲诸国眼中的救命稻草,然而全中东的天然气产量就那么大,这么多国家都要买,中东就算掏空了家底也不够,所以就只能是先到先得。
就拿天然气储量世界第三的卡塔尔来说,卡塔尔每年出口液化天然气7700万吨(约1000亿立方米),其中75%都卖给了亚洲,而且亚洲客户与卡塔尔签订的是10~25年的长期合同,你欧洲国家想买可以,得等,等到什么时候合同期结束,才有可能跟你签新合同。
不过,卡塔尔也不想跟钱过不去,所以还是可以挤出10%~15%的量卖给欧洲。
按理说,这么大的年产量,10%~15%也算不少了,然而,这点量还不够欧洲塞牙缝。
欧洲这些国家的天然气缺口有多大呢?据统计,2021年,欧盟从俄罗斯一共进口了约1550亿立方米天然气,俄罗斯一断供,意味着欧洲要从其他地方弄上千亿立方米的天然气来补漏,这么一算,别说卡塔尔挤出10%~15%,就算卡塔尔把全年产量都拿出来,全部都给欧盟这些国家,也补不上这么大的缺口。
既然现有的产能满足不了欧洲的需要,那为什么不扩大产能呢?原因是扩大产能也得等,等的时间更长!
就在今年6月初,卡塔尔宣布启动“北方天然气田”东段的扩建,并先后与法国道达尔、意大利埃尼集团、美国康菲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和壳牌石油公司等多家世界级能源巨头企业签订合作协议。
官方数据显示,“北方天然气田””东段扩建项目完成后,卡塔尔的液化天然气产能将从目前的每年7700万吨增至1.26亿吨。
不过,整个生产线扩建投产需要等到2027年才能完成。
也就是说,欧洲想要用上卡塔尔的天然气,还要等5年,5年的时间,黄花菜都凉了。
就现在的情况来看,即便是马上能增产成功,短时间内也没法完全解决欧洲的能源问题因为从中东买的天然气,无法直接输送到欧洲,需要依赖LNG运输船。
所谓LNG,就是将开采后的天然气经过预处理,再冷却至约-162℃,使其从气体变为液体,同时体积也缩小为原体积的约1/625。
这样能提高天然气的海运效率,节省运输成本。
不过,用LNG运输船有一个很大的难题,那就是靠港之后的接收问题。
液态天然气靠岸之后,不是随随便便就能用罐车拉走的,那样效率太低了,也没法直接使用。
它需要在靠岸之后,将液态天然气输送至LNG进口终端,存入大型储存罐,使用时要经再气化处理,才能通过管道输送到指定位置。
为什么说增产成功,欧洲也不能在短时间内全都用上天然气呢?
因为并不是所有欧盟国家都拥有LNG进口终端和储存罐。
据统计,欧洲共计13个国家拥有LNG进口终端,其中,欧盟范围内共计11个国家拥有LNG进口终端,另两个欧洲国家分别为英国和土耳其。
这就造成了一个问题,没有LNG接收终端和LNG储存罐的国家,只能干瞪眼了,因为在欧洲,适用于LNG气化运输的管道压根没修多少,所以他们想借港口输气,那也得等各国协调建造好输气管道之后再进行了。
另外,LNG也可以走陆路和铁路,不过以现在欧盟成员国的现状来看,他们并没有准备足够量的储存罐来运输这些液化天然气,所以造罐体也需要时间。
以此来看,欧洲即便是买来足够的天然气,今年也很难满足所有欧盟国家一冬天的用度了。
除此以外,LNG运力不足也是一大问题由于LNG船市场,具有货品单一、运输航线及上下游客户固定、单船造价高的特点,因此通常采用项目绑定制,签订15-20年长期租约,用于指定项目的天然气运输,所以自由市场上的LNG运输船数量很少。
截至2022年6月底,全球共计696艘LNG船,其中约80%船为项目船,无法在短期内从事即期市场运输。因此欧洲想长期、大量的运输LNG是很难实现的。
不过为了弥补市场空白,很多国家都开始疯狂订购新型LNG运输船,以应对未来的能源问题。
写在最后综合上边的几个因素,只能说欧洲想买中东的天然气,可是呢,没有多余的天然气卖给他们,就算有,运输问题、接收问题、储存问题、再气化问题等等,都无法让欧盟27国在短时间内全都恢复到以前不缺能源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