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要求美国撤回驻军,美国新任代理防长说将结束全球战争是不可能的呢?
为什么说美国新任代理防长说将结束全球战争,是不可能的呢?一言以蔽之,这是美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性质决定的,美国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就是通过战争使资本追逐利润,就是通过战争攫取世界各国的财富,就是通过战争来苟延残喘。美国结束了全球战争,就砸了自己的饭碗,美国就不是帝国主义国家了,美国就改变了社会性质。所以说美国新任代理防长说将结束全球战争是不可能的。
一旦美国结束了全球战争,美国投入巨额成本精心研制的高精尖杀人武器就失去了市场,美国花费人力物力财力建设的高度发达完善的军工体系就变成了废铁,肠肥脑满的美国大军火商和美国华尔街的金融大亨们就没有了生意可做,美国的经济就会出现萎缩。这是美国政府不愿意看到的。
美国的大军火商和美国华尔街的金融大亨们基于大选献金、政治献金、纳税献金养活了美国政府的工作人员并在政府各部门建立了自己的代言人,也因此控制了美国的国策。因而,美国政府与美国的大军火商和美国华尔街的金融大亨们根本就是一路人,他们都希望世界战争频发,进而产生军火需求,让自己的资本通过无休无止的战争产生巨大的利润。所以,不管美国的哪一任国防部长、总统、甚至国会都不敢结束美国的全球战争。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是美国资本主义国家的真实写照。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美国起初按兵不动、养精蓄锐、隔岸观火并趁机向交战的双方出售军火,人家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拚了个你死我活,他却大发战争财也因此赚一个盆满钵满。
待胜利的天平已经向盟军倾斜时,美国即刻参战打击法西斯,弄了个战胜国的身份,也就有了战后分红的权力,美国又凭这个权力狠狠地大赚了一笔。不仅如此,美国因为国力强大在战后还获得了带头建立诸多国际组织与制定国际社会秩序的权力——当然,这些组织与秩序都是有利于美国搞经济扩张、攫取他国利益的——相当于美国又捞了个聚宝盆。
——战争对其他国家的人民是灭顶之灾,对美国政府与美国的大军火商和美国华尔街的金融大亨们是有百利而无一害,试问,美国的哪个代理国防部长敢于结束美国的全球战争呢?
美国在长期的侵略战争中,把自己锻炼成了煽风点火、挑拨离间、合纵连横的行家里手。一旦经过纵横捭阖引发了战争,美国就拉上北约小弟火上浇油。唯恐战争时日不长,死人不多,战火不浓烈。唯恐自己武器库中即将过时的武器不能变现。唯恐交战双方的人民过上了安居乐业的日子。待交战的双方拚了精疲力尽、国力削弱时,美国及其小弟再以主持公道的调停人身份出现,对不利于美国的一方进行打击。并趁机“火中取栗”,猛捞好处,美国的大军火商和美国华尔街的金融大亨们就是这样开拓自己的军火市场的。美国政府遵循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是支持美国的大军火商和美国华尔街的金融大亨们发动战争的,甚至美国政府就是诸多战争的始作俑者。大家从南联盟的分裂也可以看出一二。
美国只要发动了战争,就等于是把世界财富向美国驱赶了。美国打伊拉克就是因为当时伊拉克的总统萨达姆利用欧元定价与结算本国的石油。这与美国的美元与黄金脱钩后、急于要与石油挂钩的宗旨相悖,美国以伊拉克藏有大规模的杀伤性武器为借口,绕过联合国悍然发动了侵略伊拉克的战争。在颠覆了伊拉克政权,绞死了萨达姆,在全世界建立了美国的石油美元霸权体系后,美国大兵们硬是找不出伊拉克的大规模的杀伤性武器。现在,美国政府可以开着印刷机印刷美元来掠夺全球的资源是建立在伊拉克山河破碎、人民流离失所的基础之上的。
美国发动战争,从来就不是为了世界和平,掠夺全世界的资源与财富是其本质目的。一旦美国停止发动战争,那么,美国的资本就失去了嗜血功能。也等于美国政府放弃了自己掠夺全世界的资源与财富的根本宗旨。这样,美国也就损失了自己的巨大的海外收益,从而让美国的收益缩小到北美的本国国土内。而只以美国国内的收益,是难以支撑起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脸面的。
美国也依靠战争打压新兴国家的崛起,美国要保持自己全球一枝独秀的态势,非常害怕其他国家在实力上接近与赶上自己以动摇他的世界老大的地位。美国通过战争手段打压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从而希望自己能够永远地称霸世界,继续做自己的全球霸主。因此美国新任代理防长说将结束全球战争,是自欺欺人的慌言,是不可信的。
伊朗永远不会发展核武器?
美国怎么办?“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这是美国最擅长的,美国怎么可能没有办法呢?特朗普政府制造这次伊朗危机,其根本目的并不是要剥夺伊朗拥有核能的权利,尤其是伊朗发展核武器。伊朗就遵守2015年七月签署的《伊核协议》,根本没有发展核武器,联合国方面已经多次给予了证实。美国为了达到自私的目的,以此为借口对伊朗采取各种所谓的制裁与打压。
路透社25日援引伊朗媒体IRIB报道称,
伊朗外长扎里夫提到了美国过去使用核武器的情况,以及美国总统特朗普此前取消对伊朗军事打击后的言论。当时特朗普称,了解到攻击会造成150人死亡,与无人机被击落“不对等”,因此取消行动。扎里夫喊话特朗普说:“你真的在乎那150人吗?你们用核武器杀了多少人?用这些武器彻底摧毁了多少代人?”扎里夫还补充说:“因为我们的宗教观点,我们永远不会发展核武器”。美国根本不是为了所谓的150人性命,只不过,美国害怕伊朗的报复,而自己又没做好准备,最终特朗普才取消了这次行动。特朗普更担心伊朗的报复,逼迫美国不得不陷入与伊朗的战争泥潭,显然这不是特朗普的目的,更不是特朗普的初衷。即使伊朗宣布不发展核武器,就像现在的伊朗外长扎里夫所表达的一样,这依然不会让美国放心。美国的目的不是伊朗是否拥有核武器,而是要借着伊朗这个跳板,挑动整个中东地区的混乱,美国才会坐收渔翁之利。
显然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伊朗不会发展核武器,这已经让美国失去了针对伊朗的理由。问题在于,美国只是缺少了一个理由而已,美国完全还可以再次寻找理由。最简单的伊朗弹道导弹问题,美国将会把这个话题作为重点。依然会对伊朗周边布置重兵,对伊朗虎视眈眈。美国的目的没有达到,怎么可能会轻易罢兵?毕竟在中东地区摆开了阵势,一旦自己撤军,不但经济上承受损失,而且还会在国际上丢了颜面。
因此,美国还在不断的对伊朗进行施压,采取各种刺激政策来达到美国背后的目的。特朗普在24日宣布制裁伊朗最高精神领袖哈梅内伊等高官厚还说:“不管怎么样,对伊朗的制裁都是迟早要发生的。我们不寻求与伊朗或任何国家发生冲突,但我们永远不会让伊朗拥有核武器。”显然面对美国的借口,让伊朗外长扎里夫打个措手不及。可是美国根本也不会就此罢手,美国会要求很多,而且会让伊朗无法承受。伊拉克萨达姆怎么死的恐怕世界都清楚,伊朗也不傻,美国根本就不是在乎伊朗所谓的核武器。
美国要挽救国内的页岩油危机,就必须刺激国际油价上涨,这样才能缓解页岩油资金上的套牢。那么借口自然就要拥有,而伊朗就是必须的借口。这次伊朗外长不给美国核武器借口,美国也一样找更多的借口来达到目的。不信我们就拭目以待!(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淡然小司原创!)
怎么看待因美对日增收军费?
这世界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的成功。安倍晋三之所以能够成为日本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首相,肯定是有原因。首先,他不是个信口开河之人。其次,安倍晋三是个表面谦卑,实则极有城府的政客。再者,作为日本首相,他不可能不知道日美关系的历史渊源和现实状况。综上所述,安倍晋三不可能公开说出“将美国赶走”这类“平白直叙”的话。
首先,日本现在还赶不走美军。既然是“赶不走”的话,作为一国之领导人,他这样说自然是“毫无意义”。“毫无意义”的话,安倍晋三会说吗?日本之所以赶不走美军,那是有历史渊源的。美国在世界上150多个国家或地区有驻军,但具有“强制性”的却只有在两个国家的驻军。即日本和德国。也就是说,在这两个国家的驻军是“不容商量”的。原因也是“人所共知”,那就是二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目前为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涉及国家最众,伤亡人数最多,影响最深远的战争。二战给众多国家带来了残酷的伤害。而发动这场“劫难性”战争的罪魁祸首就是当年的日本和德国。而作为战胜国,作为当时实力最强的美国,出兵占领了日本和德国。其目的一是清算,二是改造,三是监督。尽管二战过去了70年,但不可否认,美国在这两个国家的驻军依然具备这个“功能”。
之所以说二战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深远的,是因为二战的结果促成了战后世界治理体系的建立。即联合国的成立。从目前来看,二战后建立的世界治理体系虽然有“瑕疵”,但总体上维护了世界平衡。起码没有再发生世界大战,避免了大面积的“生灵涂炭”。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包括美国在内的所有战胜国都作出了贡献。而美国对日本和德国的改造,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所以说,从历史的角度来说,美国那个时候在日本驻军有其“历史成因”。
起初,麦克阿瑟是以盟军总司令的身份进驻日本的。在签署“美日安保协议”后,使美国驻军“合法化”了!同时也增加了驻军的另一项“功能”,即保护日本的安全。美军驻扎日本后,麦克阿瑟随即对日本进行了事实上的统治和改造。在麦克阿瑟的主导下,美国为日本制定了一部《和平宪法》,这部宪法的第九条中明确规定“日本没有集体自卫权”。直白的解读就是日本不得设置军队(所以日本叫自卫队),不得以国家的名义发动战争。那么,日本的国家安全又如何保障呢?自然是由美国来提供(美日安保协议有规定条款)。至此,美国在日本驻军有了“监督”日本和“保护”日本这两项“功能”。
在世界治理体系中,美国自认为自己的作用重大,因此在行为上就表现出了“霸道”的一面。所以,在驻军日本问题上显然夹带了“私货”。这个“私货”就是美国在东太平洋的战略利益。所以,从实质上来说,美国在日本驻军已经具有了三项“功能”。即监督,保护和利用。在这三项功能中,其实谈不上“孰轻孰重”,因为这三者是具有“关联性”支撑理由的。比如,如果有人诟病美国驻军日本是在维护其战略利益,对其他国家构成危害的话,美国会以“保护日本安全”来搪塞。而如果日本国内表达了“日本不需要你美国保护,请美国走人”的意图,美国肯定会以“日本仍然需要被‘监督’”来应对。所以说,日本还赶不走美国。当然,主要是日本目前还没有“赶走美军”的实力。既然“赶不走”,而以安倍晋三平时所表现出的“谦恭”姿态,安倍自然不会说出“赶走美国”这样口舌之快的语言。
安倍晋三之所以能成为日本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首相,足以说明安倍不是缺乏智慧之人。从现实中不难观察到,安倍晋三对待普京和美国领导人的态度是“谦恭”的。一来说明了安倍的城府,二来是因为日本有求于美国和俄罗斯。三来是日本现在的实力还不够强。日本和俄罗斯之间有着北方四岛问题需要解决,所以,安倍对普京是“态度虔诚”。而日本的国土上仍然有美军驻扎,且一直受到美国的监督。所以,安倍晋三也“硬不起来”。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安倍晋三绝对有着使日本强大并将美国赶走之“雄心壮志”。但显然,日本目前还做不到。所以,安倍现在不会轻易表达出将美军赶走的意图。
国际舆论一直在讨论美国到底该不该从日本撤军的问题。其实,这早已经成为一个见仁见智的话题。有观点认为,二战已经过去了70年,美国已经没有任何理由再“赖在日本”不走了!可是,也有一种观点认为,如果一旦美军撤离了日本,也就等于“放弃”了对日本的控制。那么,以日本的科技水平,制造业能力,以及根深蒂固的民族性,要不了几年,日本就会重新成为世界性的军事强国,而那时的日本到底会给世界带来什么呢?是和平还是灾难?估计没人可以轻易给出答案。
美国在东亚的日本和韩国都有驻军。也都在收取“保护费”。但是,面对美国的“薅羊毛”,日本也和韩国一样,一是“不情愿”,二是“愤怒”。不过,日本和韩国的应对态度却是不一样的。韩国会大张旗鼓的反对。日本却是“默不作声”的私下谈判。之所以有这样的“反差”,也是有原因的。一是美国在韩国驻军并不具有“强制性”,如果真翻脸的话,韩国完全可以“拉下脸”来让美军“走人”。而日本就没有这么“硬气”了!因为,美国在日本驻军毕竟有其二战体系的因素。二是日本的应对方式显然比韩国要“智慧”。韩国虽然反对的声音很大,但最终仍然会妥协。比如,去年的美国和韩国的驻军费用比例之争,尽管最后的协议中不是美国提出的10亿美元,但9.36亿美元的最后“成交价”也足以说明韩国的“高调反对”用处不大。现在,美国将驻韩美军费用加码到了50亿美元。尽管韩国现在是坚决反对,但可以预见的是,韩国最后肯定会妥协。虽然不可能是美国的50亿美元报价,但也肯定会离这个数字不远。
在和美国驻军费用分摊比例的“争执”问题上,日本显然比韩国低调多了!因为,安倍晋三深知“胳膊拧不过大腿”,与其闹得不可开交,倒不如保持低调“装可怜”。在上一个财年中,日本承担的美军驻军费用是18亿美元。现在,美国提出了将驻军费用增加到90亿美元的要求。对此,日本政府和安倍晋三的内心深处肯定是“愤怒”的。但是,到目前为止,日本并没有像韩国那样的“过激”言论。日本的一名负责谈判的官员只是强调了日本“一直在遵守协议”,言外之意有两层意思。一是表明日本过去一直是守信的。二是暗指美国的“狮子大开口”是没有契约精神的行为。不过,日本也能理解美国,因为美国现在已经没钱了!21.5万亿美元的债务已经使这届美国政府不得不“薅羊毛”了!如果日本过于强硬的话,美国必然会“恼羞成怒”。那样的话,日本肯定会在其它方面受到美国的制衡,损失会更大。所以,在驻军费用的分摊比例问题上,安倍晋三不会和美国“公开翻脸”。
土耳其派重兵包围美军基地?
12月16日消息、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日前表示,如果、美国对土耳其实施制裁,安卡拉将关闭、美国在土耳其的因吉尔利克空军基地、以及北约在土耳其的库雷吉克雷达站!(美驻土的因吉尔利克空军基地)(土耳其的库雷吉克雷达站,部署爱国者防御系统)
15日报道、埃尔多安表示,“如果、他们通过实施制裁来威胁我们,我们当然会采取、报复行动。”(埃尔多安)
根据土耳其南部,因吉尔利克基地,是美国在世界上主要空军基地之一,在中东份量极为重要,现在,其的功能是打击叙利亚、伊拉克的极端组织、的军事行动!库雷吉克基地位于土耳其东部,部署北约反导系统、预警雷达!
埃尔多安表示,库雷吉克基地、有安装美军预警雷达,并且,有北约弹道导弹的防空网络、是欧洲南大门、不可缺少的防御力量。
12日,美国会参议院投票通过、一份涉及土耳其的议案,议案内容是证实、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杀害了150万亚美尼亚人,世人称为“种族灭绝”。土外交部在一份、书面声明中说,美国议案、没有历史依据,并且,指责美国将历史政治化、是卑鄙、可耻的。(美国参议院)
10月9日,土耳其军队实施、“和平之泉”的军事行动,越境叙利亚对库尔德武装、进行打击,此次行动、受到北约成员国、多国的谴责,美国以此为借口、对土耳其进行、相关的制裁。(土军在叙利亚)
另外,美国限制土耳其购买、俄罗斯的s400防御系统,因此,土耳其不依,与美国发生嘴战。美国方面对土进行威胁,并且,要求土耳其退掉、或摧毁等其他方式进行处,要不然,被相关的制裁,甚至美国已拉开阵势,让土耳其不得购买f35战机。
(s400)(f35)
土耳其对美国相关的制裁,并且,视而不见。安卡拉方面称,这是土耳其的主权,美国无权干涉,并说,任何人都不能要求,让土耳其放弃购买s400系统。
1945年3月底德国为什么不调库尔兰集团军群回援柏林?
1944年8月,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在东线遭受毁灭性打击,28个师被苏军全歼灭,17万官兵被俘、23万官兵死亡、14万伤兵后送,损失超过斯大林格勒会战。
尽管还勉强剩下8个师的残军,但从战略地位上来说,中央集团军群已经覆灭。这次战场对决,还导致另一个后果,德国北方集团军群被苏军第1次切断与本土的陆地联系。
北方集团军群,就是被围困在库尔兰半岛的德军,后来按照作战地域改称“库尔兰集团军群”。德国陆军参谋长古德里安,曾向希特勒建议:应该通过海路撤出库尔兰集团军群,这支精锐的老部队对防御德国本土有重大意义。希特勒拒绝这个提议,只允许撤回少量装甲部队……
库尔兰集团军群,是由列宁格勒前线一带撤退回来的第16集团军、第18集团军以及1个战役集团组成,加上附属的部队,兵力达到40个师70万人。
当发现后路被苏军切断后,这个集团军群立刻集中装甲部队向里加湾冲击,德国海军也派出“欧根亲王”号重巡洋舰等舰船出动配合,德军费尽气力总算打通1条不过10公里宽的通道。
当年9月芬兰退出战争,苏军集中90万兵力、3086辆战车、2640架飞机发动“库尔兰战役”,战争的目标是攻占波罗的海沿岸。库尔兰集团军群是强悍的德军老兵为主,他们依托坚固阵地顽强防御,给苏军造成6.1万人死亡(或者失踪)、21万人伤残的代价,而自己的损失才不到苏军的1/2。
10月“库尔兰战役”结束,库尔兰集团军群第2次被切断与本土的联系,并且是永久性的……这种围困持续到德国投降,有人形容苏军把库尔兰半岛当成“战俘营”,将数十万武装德军关在那里……
当然,这是胜利者的说法,其实直到1945年前4个月,苏军还多次组织人么连续对库尔兰集团军群发动攻击,企图消灭这支德军部队。然而,苏军在付出16万人的伤亡之后,还是没有打进去,不过却大大削弱库尔兰集团军群的力量。
那么,本土缺乏强兵干将的希特勒,为什么不愿意撤出库尔兰集团军群呢?甚至,希特勒还向库尔兰半岛运送补充兵员……
希特勒主要是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确保威慑瑞典不参加对德作战,这个有点多虑,瑞典作为中立国压根不想扯入大国的战场,一战如此,二战亦如此。二是在牵制苏军的兵力,库尔兰集团军群临近苏联后方,能够有效拖住苏军的兵力,万一德国战局出现奇迹,还能再次反攻苏联。
因此,库尔兰集团军群就留下来战斗,并且真实展现剽悍战斗力。1944年苏军取得反攻的巨大胜利,全面收复战后被德国占领的国土,并且打进很多东欧国家境内,但是唯一的例外就是没有占领库尔兰半岛。
苏军再进攻库尔兰半岛,势必要付出较大的代价,于是斯大林准备全力进攻德国本土,等德国投降之后,再来招降库尔兰集团军群。这也给库尔兰集团军群带来一丝好运,自身的硬本钱换来战后的优待,没有被送到西伯利亚去干活……
1945年4月30日,绝望的希特勒在第三帝国办公厅地下办公室自杀身亡,千年帝国的迷梦灰飞烟灭……
1945年5月11日,库尔兰集团军群最高指挥官卡尔·希尔佩特,率领手下20万德军放下武器投降。
二战后,西方国家的一些人,称赞库尔兰集团军群“永不言败”,你怎么看这支部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