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军事新闻最新消息今天,戴笠是怎么打倒徐恩曾的?
军统和中统都是蒋介石手下的两柄锋利钢刀,一个为蒋介石掌控着军务,一个为蒋介石掌控着党务,看似职责分明,理应不该产生冲突的,但在现实的历史中,军统的掌门人戴笠却和中统的掌门人徐恩曾势同水火,无不欲铲除对方为后快,在戴笠和徐恩曾的争斗中,他是凭借着一个女人扳倒徐恩曾的。
徐恩曾与戴笠之间相比的弱势虽然戴笠和徐恩曾在职权上面没有什么差别,但徐恩曾与戴笠相比却有着一个无法忽视的弱势,那就是和蒋介石的亲近感,戴笠对蒋介石的忠心蒋介石是看在眼里的,他是蒋介石真正的心腹,非常地受蒋介石重用,而徐恩曾就不一样了。
他和蒋介石之间还差着一个二陈兄弟,这二陈兄弟就是陈立夫,陈果夫兄弟,他们是蒋介石的导师陈其美的侄子,蒋介石感念陈其美的恩情所以一直对兄弟两人提携有加。
在蒋介石成为国民党大佬的时候他们也借蒋介石的势在国民政府内发展壮大了起来,最终以他们为首形成了一个cc系的派阀,徐恩曾就是二陈兄弟提携起来担任中统掌门人的。
所以从这方面来说他是二陈兄弟的心腹,而不是蒋介石的心腹,仅从这一点来说他先天上就弱于戴笠,再加上他能力比不上戴笠,这才使得中统一直在和军统的争斗中处于弱势,最后被戴笠抓住各种机会,这才彻底的将徐恩曾扳倒了。这个时候我们就得说到一个女人,这个女人就是徐恩曾的二老婆王素卿,王素卿和徐恩曾一样同是一丘之貉。当时徐恩曾有着家室,而王素卿又嫁与人为妻,她的丈夫是徐恩曾的至交好友,在她的丈夫出国留学之后,在徐恩曾的猛烈追击下,二人就勾搭同居在了一起,并以每年一个孩子的速度在四年后生下了四个孩子。
当王素卿的丈夫回到国内之后,看到自己的妻子已经和徐恩曾在了一起,虽然是万般的怒火中烧,但却只能选择沉默,因为他不敢得罪徐恩曾,如果他胆敢得罪徐恩曾,那等待他的必将是死路一条。
女人再美,对徐恩曾来说也终究是一件衣物,穿久了自然就会换新的,所以很快徐恩曾又勾搭上了一个女人,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很快这件事情又被王素卿得知了,她跟徐恩曾激烈地吵了起来,虽然徐恩曾的权势让人胆寒,但在面对自己妻子的时候却显得很无可奈何,于是他只能找个借口将自己的妻子送到了成都,然后这才跟第三个老婆结婚了。
虽远在成都,但是王素卿的耳目仍然灵敏,在得知徐恩曾偷偷结婚的消息之后,她又专程找到徐恩曾大吵了一架,徐恩曾这个时候正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不知所措,所以在自己妻子的逼迫下,他给了王素卿很多的黄金以及美元,还有两辆大卡车,在得到好处之后王素卿这才安分的回到了成都。
王素卿凭借着徐恩曾的势力四处捞金王素卿凭借着这些钱以及徐恩曾的中统势力,开始在成都放起了高利贷,原本凭借着她一个女人是无法撑起高利贷这样暴力的活动的。
但是她非常聪明,她利用自己和徐恩曾的关系,将成都的中统人员当成了自己的打手,就这样王素卿成为了当时成都的高利贷女王,开始过上了锦衣玉食的生活,与此同时她又拿着徐恩曾给的两辆大卡车做起了走私生意。
相比于当时其他人,王素卿有两个优势。
第一个优势就是这两辆大卡车,虽然卡车在我们现代来说非常常见,但在那个年代来说却是非常珍惜的东西,若非是财力雄厚者,一般人是很难搞的到这种珍稀货的。第二个优势同样是她的身份,虽然明知她做的是走私生意,但是很多人慑于中统势力又不得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以王素卿又获得了一个很重要的财源。王素卿的很多枉法行为成为了戴笠攻击徐恩曾的利器王素卿不是一个甘于寂寞的女人,在成都的时候,她和徐恩曾派来专门保护她的手下勾搭了起来,这个手下在事情败露之后怕徐恩曾其他手下的报复,所以硬着头皮反叛了徐恩曾,加入了戴笠的阵营中。
他的到来对于戴笠来说是一把对付徐恩曾的利剑,所以在他的供述下,徐恩曾曾经的许多所作所为以及他的老婆假借他的势力为非作歹的事情便成了一份份的资料,最后又通过戴笠传递到了蒋介石的手上。
蒋介石对很多心腹手下的贪赃枉法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这也仅仅是对自己的心腹手下来说,如果不是蒋介石的心腹,那蒋介石就会变成一个很严明的人。
这个时候的他会非常讨厌手下人贪赃枉法、违纪乱纲,所以在戴笠一次次呈上的铁实证据下,徐恩曾在蒋介石心目中的地位越发的下降,最终沉入了低谷,在抗日战争之后直接被蒋介石撤走了所有的职权,只留下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工程会长的虚职,自此之后,戴笠的这个大敌这才彻底的垮塌了下来。所以说戴笠是凭借一个女人击倒徐恩曾的,徐恩曾老婆的很多卑劣行为成为了戴笠在蒋介石面前抹黑徐恩曾的绝佳利器,在国民党内部,如果不是真正占据着重要位置的大佬,如何应钦、白崇禧等不怕蒋介石的人之外,其他的所有人都是要仰仗蒋介石的鼻息的,正好徐恩曾就在此之列,当他的形象在蒋介石面前越发降低之后,所等待着他的就是惨败一途,戴笠正是凭此打倒徐恩曾的。台灣的地理位置在軍事上有何重要性?
台湾是西太平洋上一艘不沉的航空母舰。
它东临太平洋,东北邻琉球群岛,相隔约600公里;南界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相隔约300公里;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相望,最窄处为130公里。由于台湾扼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是太平洋地区各国海上联系的重要交通枢纽。不光中国东海和南海之间往返的船只从这里通过,从欧洲、非洲、南亚和大洋洲到中国东部沿海的船只也从这里通过。从大西洋、地中海、波斯湾和印度洋到日本海的船只一般也经过这里。你知道哪些轰动一时的悬案?
我来讲个跟钱有关的吧:1968年12月10日发生在日本东京都府中市的一次现金抢劫案,案值高达3亿日元(大约相当于现在的30亿日元),而且至今仍未被破获,因此被很多人称为“完美犯罪”。
该案的经过是这样的:
1968年12月6日,日本信托银行国分寺支行经理收到一封恐吓信。信中要求银行派一名女职员在第二天(12月7日)下午5点前将300万日元送到指定地点,否则就炸掉该经理的家。
由于这一恐吓涉及到爆炸,是非常严重的治安威胁,所以警方接警后非常重视,在犯人指定的交易地点布置了50名警员,想将他一举擒获,然而犯人并没有出现。恐吓信则是用杂志上的字剪下来拼贴而成的,也无法追溯来源,警察只得就此作罢。
然而,12月10日早上9点30分左右,一辆日产Cedric小轿车由日本信托银行国分寺支行出发,前往东京芝浦电气府中工厂。车上满载着2亿9430万7500日元现金——这是该厂4523名工人的年终奖金,当时还没有普及磁条银行卡和ATM机,工资和奖金都是由现金形式发放的。
(案件中的同款日产Cedric轿车)
当轿车经过府中监狱后面府中市荣町学苑路时,一名骑摩托车的警察示意其靠边停车,司机随即打开车窗问发生了什么情况,警察回答:“你们银行巢鸭分行行长的家被人放了炸弹,刚接到通知你们这辆车也有问题,请配合检查。“
(日本影视作品对该事件的还原)
司机和押运员们一下子就联想到了几天前的炸弹恐吓事件,气氛骤然紧张,于是他们非常配合地下了车,让警察钻进车底调查。
警察捣鼓了一阵,突然从车底冒出一股浓烟,众人接着又听到警察大喊:“要爆炸了,快逃!”便纷纷往远处逃散,此时,只见那位警察迅速钻进驾驶室,猛踩油门,将运钞车全速朝远方驶去,很快就消失在在场的人们的视线里。
大家都认为这名警察是奋不顾身地把车驶往人少的地方引爆,对此赞叹不已,正在这时,有人却发现警察留在现场的摩托车是涂装过的,根本不是真正的警用摩托!
司机立马报警,仅仅20分钟过后,也就是9点50分,除了伊豆小笠原群岛以外,整个东京都进入紧急戒备状态,然而这一天刚好是年底例行治安大检查的第一天,全市的警力都被分散在各个地区,于是他们就地设卡,没有调动足够的机动力量集中搜查,错过了围捕罪犯的最佳时机,所以警察们当天一无所获。
警察在调查中发现,犯人施放烟雾是使用了普通的民用烟幕弹,而他所骑的摩托车是一年前报失的一辆雅马哈摩托,此外,摩托车上挂了一个扩音喇叭来冒充警察用的扩音机,而经过一番追查发现,连这个扩音喇叭也是偷来的。
最后,那辆运钞车被发现遗弃在国分寺市西元町武藏国分寺迹的一处橡树林中,车上装满现金的保险箱已被搬走。当地人称曾有一辆蓝色的卡罗拉轿车停在此处,警方确信犯人是在此换车以躲避搜查。
围绕这辆蓝色卡罗拉,警方找了整整4个月,终于在小金井市的一处停车场找到了这辆车,车上还有几只空的保险箱——据说这辆车在案发的第二天就停在了这里,但是由于狡猾的犯人给车盖上了防尘罩,警察没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它,从而浪费了4个月的时间,至此可以说大势已去。
(当时的新闻照片)
警方依旧没有放弃努力,在接下来的7年里,他们为了追回这3亿日元,耗费了9亿日元的侦察经费,可是一无所获,眼睁睁地看着案子过了刑事诉讼追诉期。
直到1988年12月10日,此案已经过了民事诉讼时效年限20年,这就意味着,就算犯人现在跑出来“自首”,不仅警察无能为力,失主也无权去起诉他追索这笔巨款了。
直到2020年,三亿日元大劫案仍然是日本刑侦史上的一个谜团。
这一案件被好事者称为“完美犯罪”,主要是因为以下几方面:
1、犯案全过程零伤亡在整个实施犯罪的过程中,罪犯、当事人、现场目击者、警察……无一人伤亡,而且罪犯甚至没有拿出致命武器,按照日本的刑法,这种行为其实都无法构成抢劫罪,就算抓到也只能按偷盗罪论处。
2、精心筹划、准备周密这起犯罪从筹划、实施到逃亡,各环节衔接得天衣无缝:事先通过恐吓电话给受害者做好了“心理铺垫”,而且选择在治安大检查、警力分散的时候实施。在逃亡阶段,用来接应的车辆,用来遮掩视听的防尘罩、雨衣等物资都是早已准备好的。
罪犯留下的所有的车辆、烟幕弹等物证,总计达120件,但这些要么是偷盗来的,要么是随处可以购得的民用物资,无法作为搜查线索。最令人不解的是,犯人用来拼贴恐吓信的两份杂志,一份是电子杂志、一份是文艺杂志,毫无关联性,警察最后得出的结论是:犯人是出于反侦察的动机,刻意这么做的。
3、隐忍克制、心态超常一般来说,这种胆大包天的犯人都是自制力极差的亡命之徒,在获取这么大一笔不义之财之后,往往会因为分赃不均而火并,更可能因为一时得意忘形、四处挥霍而露出马脚,很多偷盗或抢劫大案都是这样被破获的。但是三亿日元劫案的犯人,连同这笔巨款,就好像从此人间蒸发了一般,再也没有露出任何蛛丝马迹。警察向社会公布了这些钞票的号码,却发现这些钱没有在市面上流通。
这个人(或这些人)究竟去哪里享受人生了?他(们)的后半生过着怎样的生活?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我们至今不知道在1968年12月6日的那个上午,在众目睽睽之下把那辆装满现金的车开走的罪犯长什么样子,警察根据当事人的描述做了一幅画像,然而按图索骥却查无此人。
(嫌疑犯的画像)
后来,日本一支叫做“头脑警察”的摇滚乐队,干脆把这副画像作为自己的唱片封面,以此来嘲讽警察的无能。
更有意思的是,在过了追诉期之后,每隔几年,就会有人声称自己是三亿日元劫案是自己所为,但他们只是为了想出名,哗众取宠而已。因为警方并没有向社会公布案件的所有细节,他们“还原”的犯罪事实只要和卷宗一比对就会破绽百出,不值一提。而这,或许也是日本社会一种独特的现象吧!
当年孙殿英部队猖狂到什么程度?
孙殿英的狂已经到了不将一切放在眼里的地步了,除了我们所熟知的盗掘清东陵外,他还经常打着“正规军”的旗号大行土匪之事。
光天化日之下,裹着正规军的皮竟然屡屡干出猪狗不如的事情,完全没有把老蒋,把国民政府放在眼里,可见孙殿英此人有多嚣张。
孙大盗
贿赂国民政府高层要说孙殿英在国民政府内的地位也就是一军之长,说高不高,说低也不算低。1928年7月5日,他竟然打着军事演习的幌子堂而皇之的把清东陵给盗掘了。
这次行动孙殿英可谓是赚的盆满钵满,但要是消息封锁的好也就算了,偏偏还就走漏了出去。
胆子是真的大
一时间,严惩孙殿英这个民族败类的声音就传遍了全国。事情虽然闹得很大,但孙殿英既然敢去干这件事,自然也就没带怕的。
毕竟他在国军中也混了那么些年了,上面都是些什么人他清楚得很,无非就是眼红呗,自己只需要打点打点也就可以摆平了。
果然,孙殿英立马就找到了戴笠和宋美龄,其中自然也少不了好处,“老佛爷”的那颗夜明珠与“十全老人”的九龙宝剑就是落到了此二人手中。
戴老板
要说这两个物件送出去,孙殿英不心疼那是假的,毕竟都是世上最珍贵的物件了,但比起自己的小命来,那就不值一提了。
但这两个人明显还不能救他的命,只不过是让此二人在老蒋那替他说说好话,瞬间帮他联系一下老蒋。
目的自然是为了贿赂这个“最高领导人”,你说新电影狂不狂?而且送给戴笠和宋美龄的就已经是绝世珍宝了,送老蒋的能差得了?
宋美龄
结果孙殿英自然是啥事没有了,不然也不会有后面那些更为猖狂的事了。
旧军孟家旧军位于山东章丘,这个地方大家或许不是很熟悉,但近代这里可不一般。
那个年代有句俗话叫:“山西康百万,山东袁子兰,两个财神爷都赶不上一个孟雒川。”
可见这个叫孟雒川的人有多有钱,孟家不仅在齐鲁大地上是豪门望族,就算放到整个华北、华东地区,那都是 名声在外的。
而孟家的就是从旧军这个地方发迹的,靠着经商成为富甲一方,靠着农本守护家族,所以当时孟家的田产可以说是随处可见。
旧军
对于旧军这个发迹地,孟家自然也是不会舍弃的,不仅修缮祖宅,族中大量的成员依旧在这里生活,城中像模像样的深宅大院基本也都是孟家的。
1926年到1928年这段时间,由于张宗昌在山东祸害一番,再加上军阀间常年的混战,致使山东民不聊生,匪患严重,其中在章丘一带比较著名的巨匪叫做张鸣九。
此人穷凶极恶,烧杀抢掠等危害一方的事情可没少干,尤其是占领一座城池后,这个城中的百姓就惨了。
民国悍匪
山东匪患1928年4月,随着张宗昌不敌北伐军跑路之后,山东一度处于无政府状态,张鸣九看准机会在7月21日攻占了章丘。
随着张鸣九下令“自由三天”,也就预示着一场灾难降临在了章丘城。面对水深火热中的百姓,当地保安团等地方武装也是无能为力,只能在章丘外围进行防御,进城剿匪基本不可能。
到了12月,天气越来越冷,这群土匪已经把章丘城祸害得差不多了,能吃得都被他们吃得差不多了,于是就准备突围。
突围的方向正是旧军,民团与这群土匪激战十日,双方各有伤亡,但最终还是民团稍占上风,将土匪逼回了章丘城。
民团
张鸣九一怒之下下令放火,整个章丘城被火光笼罩,一时间章丘的百姓连御寒的房屋都被土匪烧了个干净,可见这些土匪有多穷凶极恶。
然而就在张鸣九等人和民团僵持不下的时候,一个比土匪还凶恶的家伙来到了章丘,这个人就是孙殿英,铺垫了那么多,主角终于登场了。
孙殿英
当时用孙殿英自己的话来说,他是恰巧路过章丘的,可实际上他觊觎旧军孟家的财富已久,那个时间点率部去到章丘,肯定是准备趁火打劫的。
孙殿英部再不济那也是正规军啊,所以1929年2月,孙殿英一到商丘,当地的百姓、乡绅都以为孙殿英是奉命前来剿匪的,不仅百姓组队迎接,就连民团的领导都亲自迎接了孙殿英。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是这样想的,至少有识之士们都是喜忧参半的,毕竟这个孙殿英的名声可不怎么好,不久前才盗掘了前朝的墓。
张鸣九这种地方土匪和孙殿英比起来那真是小巫见大巫了。但绕是如此,孙殿英所部也是正规军,不少人请求他帮忙剿匪。
匪患
孙殿英则装出一副很是为难的样子,坚称自己就是路过了,没有上面的命令,自己不能擅自行动。
不难看出孙殿英无非就是要点好处,乡绅代表们会意后,孙殿英就表示自己会派人去找张鸣九谈谈。
结果张鸣九称离开也不是不可以,就是手底下的兄弟好几天没吃饱饭了,如今路都走不动,所以需要8万元的“开拔费”。
匪患
乡绅代表们听后很是气愤,称与其将这些钱给土匪,还不如用来犒劳孙殿英部,再次请求孙殿英出兵剿匪。
如此正中孙殿英下怀,于是他就勉为其难答应了下来。其实早在孙殿英部刚到章丘之际,匪部中就有人表示愿意归顺孙殿英了,所以,孙殿英这一系列的表演不可谓不精彩。
结果孙殿英通过这些个愿意归顺的匪徒,里应外合生擒了张鸣九,章丘的匪患就这样被孙殿英兵不血刃给解决了,一时间成为了当地的英雄。
被生擒
殊不知一场比这次更大的灾难才在酝酿当中。
劫掠孟家上面说过,孙殿英早就听闻旧军孟家富可敌国,觊觎已久,此番前来章丘就是为了孟家的财富。
此前提章丘平息张鸣九匪患,也不过是他计划中的一部分。
孙殿深知自己不久前刚盗掘了清东陵,此时风声还没有过去,他孙殿英的大名在许多人那里还是挂了名的。
所以他必须要先取得当地人的信任,这也就能解释为何他恰巧在当地民团与匪患胶着的时候出现了。
最后,孙殿英的计划成功了,他成为当地的英雄,什么玩民旗、万民伞,他每天都拿到手软,但这些可不是他孙殿英的目的。
孙殿英
而对于乡绅们屡屡送来的财物,他孙殿英都表示不能接受,最后硬是这些乡绅们称这是犒劳三军的军费,孙殿英才勉为其难的接受了。
打得一手“欲擒故纵”的好牌。1929年2月下旬,孙殿英所部向东开拔前往桓台,期间孙殿英交代自己手下师长张立国以及参谋长马孟九待自己离开后就率部疾驰旧军。
目的自然是不言而喻,二人一到旧军,凭借此前平定匪患轻易诈开了城门,入城后第一时间就缴了当地保安团的械。
到了晚上,原本的“仁义之师”露出了真面目,他们举着火把挨家挨户的抢劫,尤其是孟家的那些深宅大院,他们更是一个都没有放过。
翻箱倒柜,掘地三尺,屋里的东西扔到院子里,院子里折腾不开的就扔到街上。这些匪兵哪里见过如此多的好东西。
于是街上就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每个匪兵身上都揣满了各式各样的好东西,遇到更好的,装不下了就将身上原本次一点的东西扔掉。
其中最为珍贵的一部分,早就被张、马二人通过马车和抓来的民夫运到了孙殿英那。这一夜,注定是孟家人和旧军人民难忘的一夜。
第二天天一亮,整个旧军一片狼藉,匪兵们带着各自搜刮来的“宝贝”高兴的离开了旧军,有一个连的匪兵甚至不愿意离开这个“天堂”,依旧在行畜生之事。
张立国怕节外生枝,最后枪毙了这个连的连长和号兵才算控制住了局势。带着掳来的300于民夫、妇女、乡绅去和孙殿英汇合了。
孙殿英得知行动很顺利之后也很兴奋,但也没有被喜悦冲昏头脑,他很快就意识到恐怕此事很快就会被人揭发,到时候自己免不了又像几个月前一样花钱消灾。
于是他和负责行动的二人称,要委屈他们二人几天,然后来到被压回来的乡绅、妇女、民夫面前,大义凌然地说这次劫掠纯属意外,他本人根本不知情。
是他手底下的人背着他在途径旧军时的私自行为,主要的头领已经被他就地正法了,这些士兵也是奉命行事,罪不致死,让他们把劫掠来的财物都交出来,你们一并带回。
见孙殿英一副信誓旦旦的样子,人家手上又有兵有枪的,不如此还能怎样?此事就这样被孙殿英轻描淡写的一笔带过了,猖狂程度可见一斑。
在汤阴被人民军队俘的孙殿英
结语孙殿英占着自己是一军之长,又通过大量财物疏通了国军高层,认为根本没人能奈何得了他,所以行事极为猖狂,但他忘了一件事,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最后他终究还是落到了人民手中,这个十恶不赦之徒得到了他应有得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