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宣布第三次世界大战,如果以美国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最后美国战败世界格局会怎样?
这是一个伪命题,第三次世界大战不可能发生,也永远不会发生,如果发生,没有赢家,那是人为的未日,自毁了人类美丽的家园。
会不会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
小国家参战,必將尝试到俄罗斯的核武器打击,不过打之前俄罗斯会先给美国通报,这将必免美俄核热战,三战结束,世界主要国家重新谈判
假如这世界上没有核武器?
如果没有核武器,第三次世界大战早就爆发了,根本等不到现在。
事实上,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从上世纪50年代开启冷战序幕,到1991年苏联解体,他们一直都在为可能爆发的第三次世界大战做准备。而且在此期间,他们之间曾发生多次可能引爆世界大战的事件,而之所以两个大国最后能冷静下来谈判,就是靠核武器。世界处于战略核平衡状态,这就使得大国之间处于相对均衡的态势中,大国间战争爆发的可能性就大大减少。
图为核爆蘑菇云,核武器虽然可怕,但是他却维系了大国和平。
典型的例子就是1962年爆发的古巴导弹危机事件,该事件被称为“美苏最危险的一次直接对抗”,危险到何种程度?美国、苏联的战略轰炸机都已经挂着核弹起飞,战役集群完成集结,美国进入了战前响应状态,美国南部城市进行了抗击核打击演习,当时只要稍有擦枪走火,三战就爆发了。当时,苏联执意要在距离美国很近的古巴部署导弹核武器,从古巴发射导弹,到落在美国的地面上,用时在10分钟之内,美国连反应都来不及,因此美国对此不能接受。
图为美国在联合国指责苏联在古巴部署核导弹。
美国封锁了古巴周边海域,要对来往船只进行调查,尤其是苏联的运输船。而苏联则下令让各运输船开足马力,突破美国封锁线,并且声称如果美国敢查证苏联运输船,将会被视作对苏联的侵犯。同时,为了应对美国海军的威胁,苏联还派出了多艘潜艇携带核弹头鱼雷,为运输船进行护航,并且下令让潜艇部队突破美国海军封锁线。美国海军甚至使用训练弹对苏联潜艇进行了警告攻击,而苏联潜艇并不知道这些是训练弹,准备对美国进行核鱼雷攻击。
图为古巴导弹危机时,美国驱逐舰抵近监视苏联运输船。
当时,美国的战略轰炸机携带核武器起飞,战斗机准备护航,海军、陆军都完成了集结,苏联在东欧的部队也进入战备状态,战略轰炸机已经起飞,时刻准备在核武器掩护下突袭欧洲。双方剑拔弩张,只要苏联潜艇发射了核鱼雷,战争就会爆发。关键时刻,苏联潜艇向苏联统帅部请求指示,苏联统帅部回答是:战争尚未爆发,不要发射鱼雷。同时,美苏两国在一天之内完成了几轮复杂的交涉,达成了解决协议。而促使美苏坐下来谈判的,正是赫鲁晓夫那句话:“美苏核战争没有胜利者。”
此后,美苏两国又在70年代发生了地中海大对峙,双方出动了航空母舰、核潜艇在内的上百艘舰艇,舰炮互相瞄准、导弹进入预热,双方航母的舰载机都纷纷起飞,抵近对方军舰进行威慑,同样是紧张的局面,但是结果也没有爆发直接的战争。经过几次对抗后,美苏对世界大战的判断发生了变化,从过去的“世界大战随时爆发,国家战略要向军备倾斜”,变成了“世界大战爆发可能性降低,首先应该关注经济社会发展”。美苏的战略政策都开始转向。
我们完全可以说,如果没有核武器,美苏早就因为古巴危机、地中海大对峙等极其紧张的态势,爆发直接冲突、乃至世界大战了。其实,即便是冷战结束后的今天,如果没有核武器,世界大战也会随时爆发。北约东扩、乌克兰局势等引发俄罗斯战略空间收缩、极度不满的情况,如果没有核武器的制约,恐怕俄罗斯真敢撸着袖子去打仗,还是因为考虑到不想和美国彻底撕破脸面,所以才没有动武。
在美国空袭南联盟的战争中,俄罗斯曾经为了挽回颜面,派出空降兵控制了贝尔格莱德机场,当时俄罗斯空降兵仅有一个营,而地面上前来进攻机场的是英国一支机械化部队。英国、俄罗斯的部队就这样对峙着,谁也不敢贸然发起攻击。英国之所以无法下定决心,就是因为俄罗斯有大量的核武器,攻击俄军恐引发和俄罗斯的战争,于是选择了撤退,让俄罗斯在这场占尽劣势的战争中,扳回最后一城。
图为俄罗斯海军奥斯卡级核潜艇,他携带有战术核武器。
如果没有核武器,英国军队直接进攻贝尔格莱德机场,则必然导致俄罗斯对英国开战,英国是北约盟友,俄罗斯则是集体安全条约组织领导国,当时也有白俄、乌克兰、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亚美尼亚等军事盟国,一旦战争爆发,俄罗斯带着东欧联军,恐怕真能给北约沉重打击。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仅有短短的20多年,而第二次世界大战至今,已经过去了70多年,大国之间的和平就是靠着核平衡来维系,一旦这个局面被打破,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第三次世界大战会爆发吗?
一、关于战争
1、战斗的定义:战争是经济矛盾、政治斗争或领土纠分等表现的最高形式与最暴力手段。
2、战争的形式:战争是一种集体、集团、组织、派别、国家、政府互相使用暴力、攻击、杀戮等行为,是敌对双方为了达到一定的政治、经济、领土等目的而进行的武装战斗。
3、战争的组织与实施:战争是由政治家和军人共同组织实施、由军人具体执行者的军事行动。
4、战争的触发与终结:触发战争和结止战争的往往不是军人,而是政治家、国家的领导者。如俄乌战争是由普京发动的,具体何时停战,主要看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因。由于战争的启丶止权利掌握在政治家手中,战争亦被视为政治和外交的极端手段或最高形式。
二、发动战争的条件
1、国家机器被“宁愿我负天下人,也不让天下人负我”的精神充沛、抱负远大、贪婪好强、永不言败的人或利益集团掌控着。如:二战的希特勒、东条英机以及小布什、奥巴马、普京等。
2、有一定的战争资源和战略纵深。所谓战争,双方应该是师丶旅级以上的军事冲突,并不是打两枪丶开两炮就停的小规模战斗;这需要足够武器装备、通讯保障、后勤补给、兵源补充等战争储备;战略纵深是指必须要有一定的国土面积,否则一个集团突击就被别人扫平丶占领了,不说攻击别人了,自我防御都是问题。所以,主动挑起战争“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是前提。
3、龙虎相斗,战争双方军事实力旗鼓相当。一方太强,一方太弱,形成碾压之势,这是一方对另一方赤裸裸地侵占。如二战初期,德丶日在苏联和美国参战之前,横扫欧洲和亚洲,尽管有阻击抵抗,但短期内难以造成威胁。就像美国侵占伊拉克、叙利亚一样,说占领就占领了,对方毫无反抗之力。
4、国内经济危机、政治斗争、民族冲突严重,为转移民众视线,掠夺他国资源,转嫁经济矛盾。也有“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通过战争扫除潜在对手。如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战争。
5、引发战争的导火索。如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奥匈帝国在德国的支持下,以萨拉热窝刺杀事件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接着德、俄、法、英等国相继投入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就是利用“希姆莱行动”,伪造一系列德国被波兰“骚扰”、“挑衅”的自导自演的闹剧。日本从侵占我国东三省到全面侵华战争,不也是找有“充分”的借口吗?双方重大利益纠葛、领土纠纷、资源争夺、民族矛盾、宗教冲突等等,都是引起战争爆发的导火索。
三、爆发第三次大战的条件不成熟
“华约”解散,“北约”无敌;苏联解体,美国独大。
如果说在欧美在欧洲挑起战争,北约的欧丶美对俄罗斯发起战争,绝对会对俄罗斯形成碾压之势。但是由于俄罗斯是核大国,俄罗斯会在失败之前会破釜沉舟,将所有核武器扔向敌对国家,以寻求“同归于尽”。所以,北约欧美非常忌惮俄罗斯这一手,宁愿倾囊相助,也不亲自出马。所以,短期内欧洲不会发生大规模的战争。
如果说欧美在亚洲挑起战争,大国中只有中国和印度勉强说是个欧美的“对手”,但中丶印两国都是“不结盟国家”,既是发生战争也是单打独揍,不会引起其他国家加盟介入,但是中印两国虽然核武器数量不多,但好歹也有核武器,所以很难导致三战的爆发。
第三次世界大战会是什么样子?
不要有任何侥幸心理,我们可以完全肯定的说,第三次世界大战,必然是核战争。
为啥这么说呢?既然是世界大战,那必然是各个大国都参与的战争,以当今国际局势来看,中美俄英法五常广泛参与进去的战争,才能被称为是第三次世界大战。而这些大国手里最强大的武器,就是核武器,从战争开始的第一天,核武器就有可能登场。另外,如果有新的世界大战,那么海上的争夺将会比一战、二战时更加激烈。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场还是在陆地,空中战场刚刚开辟,海上虽然也有日德兰海战这样的大会战,但是总的看,一战时的海战规模、影响力、海战的次数,都不如二战。二战时期,海战成为了主要战场之一,太平洋战争的主题就是海战,而且空战也进入了新的阶段,战略空袭可以决定战争的进程。
图为俄罗斯的亚尔斯核洲际导弹。
现代战争中,海战空战的决定性更强了。比如上世纪的英阿马岛战争,就是以海战决出了最终的胜负,英国海军特魂舰队远征南半球,最终依靠无敌号、竞技神号两艘轻型航母力挽狂澜,守住了马岛。再比如1999年的南联盟战争,就是一场由完全由空军主导、航空制胜的战争,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完全依靠飞机就决定了一场大规模局部战争的胜负。
图为俄罗斯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
到了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时,美国海军的观念和装备已经出现了巨大的进步,现代联合作战成为主流,海军也不再仅限于海上作战,而是变成以海洋为机动空间和投送通道,把海上基地作为战争发起点,从海上就能发动空海陆联合的诸军兵种战役,实现远征作战。如此一来,海军的地位又上升了不少,海上作战成为了决定现代战争胜负的关键。
比如,海湾战争时期,美军出动4艘大型航母,平均每艘航母,每天出动88架次飞机,在前38天的作战中,空袭成为作战的主要阶段,等到地面行动发起时,伊拉克陆军都已经被炸崩溃了。阿富汗战争时,美军则在印度洋组成海上基地,然后用海军陆战队远程投送到坎大哈,打响了阿富汗战争的第一战。伊拉克战争时,从海上发射巡航导弹,已经成为美军战争开启的信号。总而言之,海上战场是极为关键的。
图为俄罗斯萨尔马特核洲际导弹。
因此,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第三次世界大战,那就是以核武器为主要手段、以空海作战为主要形势的现代核战争。五常都拥有强大的海军、空军、核武力。根据俄罗斯的军事学说,一旦发起大规模战争,战术、战役、战略级别的核武器,会在第一时间奔向敌人的指挥中心、战役集群、海军基地、空军机场、核武阵地、通讯中枢,伊斯坎德尔导弹、匕首高超音速导弹、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会在第一时间清空敌人的前线战役集群,打开进攻通道。
白杨M、亚尔斯等导弹,会在第一时间射向西方主要地区,造成沉重打击。俄海军会在欧洲北翼、南翼,掩护陆军,向西欧发起进攻,北方舰队会突破格陵兰-英国-冰岛的GIUK防线,进入“大西洋猎场”,美国海军航母舰队会执行“摆渡”任务,将美军从北美投送到欧洲。而在亚洲方向,岛链将会遭遇来自东方的海空一体化打击,美国海空力量将可能退守太平洋中南部。
当然,西方也会使用核武器,这都是毫无疑问的。毕竟,世界大战是国际秩序的重新洗牌,谁也不想成为失败者,只能坚持打下去。当然,作为我们普通人,到时候要做的,就是躲在地下设施中,最好三两个月不要出头,等到战火平息,再开始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