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财经大学录取分数线,上海财经大学有没有专科专业?
上海财经大学是一所专科大学,专科大学就意味着是在某些专业很强的大学,而上海财经大学就是在财经方向非常强的一所大学,上财的会计专业可以说基本上属于全国最强。而金融等财经专业也是全国领先的。
上海财经大学的录取分数线无论在哪个省市都非常高,在上海甚至在某些年分数要超过复旦。
财经相关专业都是热门专业,学校自然也就是热门学校,众所周知,金融业是高薪行业,而上财相关专业的学生好多在没毕业就已经签约高就了。
所以无论从学校知名度,录取分数,专业研究程度,以及就业前景来看,上海财经大学都是一所非常好的大学。但是实话实说,个别专业除外。去上财学非金融财经相关专业确实意义不大。
2财1贸是哪个学校?
两财一贸是指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这三所大学,两所在北京,一所在上海。都是211大学,一流学科大学。在金融,会计和经济学等行业高校中是顶级的,在历年高考录取分数都是相当高的,高于大部分的985高校(双一流大学),因为就业好,薪资高,受到家长和考生的认可。
上海财经大学什么时候变985?
已经不可能了,前两天教育部长袁贵仁才特别强调过,985工程和211工程将不再新增任何学校。他表示,现在一些学校尽管不是985高校,但是学科非常一流。“整体实力可能不是特别好,但是个别专业很前沿,非常好。上财已经是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了。
另外,像这种财经类专科学校,尽管在财经领域响当当,但综合实力较弱,也不太可能成为985,你看看985大学,基本都是综合类和理工类等综合实力强的学校
上海财经大学哪些专业比较好?
会计、金融、经济学、财务管理、银行与国际金融,以上是好专业没有传媒系。。。看学校名字就知道了,财经和传媒差得还很远吧XD不过人文学院有经济新闻专业,这是最能和传媒擦边的了
哪些财经类高校比较牛?
中央财经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Central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简称中央财大、中财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校,由教育部、财政部和北京市共建,是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和首批“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入选国家“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为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汉办孔子学院奖学金实施院校、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虚拟学院联盟成员,拥有经济学、管理学本科专业自主设置权高校。
中央财经大学始建于1949年11月6日,创办之初由财政部主管,校名先后为中央税务学校、中央财政学院。1952年8月,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的经济系科合并成立中央财经学院,由高等教育部主管。1996年5月,中央财政金融学院更名为中央财经大学。1998年10月,在中央财政金融干部学校基础上成立的中央财政管理干部学院并入中央财经大学。2000年2月,学校由财政部划转教育部直属管理。 全校教职工1743人,其中专任教师1189人。教授311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6.2%,副教授462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8.9%;具有博士学位者856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2%。学校有特聘教授2人、讲座教授4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人选5人、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55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北京市教学名师15人,学校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和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7个。学校拥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在财经类院校中唯一拥有此项殊荣)和11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覆盖的共十个二级学科均为国家重点学科),2个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5个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学校有本科专业50个,拥有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3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3个专业学位授权点。学校拥有8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6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北 京市级精品课程14门,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4门,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北京市高校校外人才培养基地3个。国家特色专业(8个):金融学、会计学、财政学、保险学、统计学、市场营销学、 税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北京市级特色专业(7个):财政学、金融学、统计学、保险、会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国家精品课程(3门):管理会计学(孟焰)、营销风险管理(张云起)、货币银行学(李健)北京市级精品课程(14门):货币银行学、证券投资学、中国税制、国际企业管理、国民经济核算、国际市场营销学、寿险精算、管理会计学、政府采购管理、中级财务会计、微积分、证券法、保险学、统计学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外国财政(李俊生和李贞)、国际金融(张礼卿)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中央财经大学创业教育基地(邱东)、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创新实验区(李俊生)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计算机应用实验教学中心上海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经管为主,法、文、理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是全国首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之一,由教育部、财政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三方共建。学校源于1917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开设的商科,它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研究商学的学府。学校历经"国立上海商学院"、"上海财政经济学院"、"上海财经学院"多个历史阶段,在1985年9月更名为上海财经大学。学校有国家重点学科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财政部重点学科4个,上海市重点学科6个,上海市一流学科(A类)2个,上海市一流学科(B类)4个,在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理学、管理学等七个学科门类中招收博士或硕士研究生,设有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9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专业硕士学位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上海财经大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统计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法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农林经济与管理、公共管理、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统计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校拥有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国家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经济与管理实验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等国家级教育基地;有国家级精品课程7门,上海市级精品课程28门。学校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1个,拥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牵头或参与组建的协同创新中心6个;另设有财经研究所、会计与财务研究院、高等研究院、中国公共财政研究院、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院、中英金融信息服务工程联合研究中心、国学研究所等数十个学术科研机构。西南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位于成都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校,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教育部与四川省共建高校,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入选国家“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首批试点高校,中欧商校联盟、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国际风险数据分析联盟创始成员。学校始于1925年在上海创建的光华大学。1938年光华大学在抗战烽火中内迁成都办学,成立光华大学成都分部。1946年更名为私立成华大学。1952年私立成华大学改为公立,调入部分院校及系科组成四川财经学院;至1953年先后汇聚了西南地区17所院校的财经系科。1960年分设四川财经学院和四川科学技术学院,1961年合并更名为成都大学。1978年恢复为四川财经学院。1979年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管划归中国人民银行主管。1985年更名为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划转教育部管理。学校坚持人才为本、学术为魂,在波澜壮阔的办学历程中,人文荟萃,名师云集。胡适、钱钟书、徐志摩、叶圣陶等大师在此传道讲学;谢霖、陈豹隐、汤象龙、许廷星、刘诗白等著名经济学家于此授业解惑。现有专任教师1380余人,其中,教授290余人、副教授530余人,博士生导师280余人,全职海归博士260余人,特聘海外院长7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6人,“万人计划”3人、“杰青”“优青”4人。学校设有108个硕士学位培养专业(含18个硕士专业学位),57个博士学位培养专业;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法学、管理科学与工程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拥有金融学、政治经济学、会计学和统计学4个国家重点学科,5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和管理科学与工程4个博士后流动站。学校共有国家级精品课程9门,省级精品课程44门,国家级特色专业8门,省级特色专业16门,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1个,并建有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在2012年度第二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评选中。该校共有114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通过审核并立项,其中,创新训练项目75项,创业训练项目30项,创业实践项目9项。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经济学、法学、管理学为主干,兼有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等九大学科门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院校,由教育部、财政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三方共建,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是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国家“2011计划”、“111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湖北省2011计划,财经一流学科建设联盟理事长单位,立格联盟、中国-俄罗斯经济类大学联盟、中俄“长江-伏尔加河”两河流域高校联盟成员,AMBA、CFA协会认证院校。 学校源于1948年以邓小平为第一书记的中共中央中原局创建、并由陈毅担任筹委会主任的中原大学。2000年,原隶属于财政部的中南财经大学和原隶属司法部的中南政法学院合并组建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校有教职工2400余人,其中教师总数1500余人,教师中教授270余人,副教授580余人,博士生导师200余人;其中“讲座教授”3人、“长江青年学者”2名,湖北省“楚天学者”22人,校聘海内外“文澜学者”讲座教授30名, “文澜学者”共计69人。此外,2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科领军人才,2人入选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 8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1人入选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余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资助,全国高校名师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7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30人,湖北省中青年突贡专家、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48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有56个本科专业,1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4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博士后流动站,并拥有工商管理硕士、法律硕士、会计硕士、公共管理硕士等17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各层次外国留学生、港澳台地区学生的招生权;拥有国家重点学科4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10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6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6项,普通高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专业13个。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经、法、管学科融通创新与社会建设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国家级重点学科:会计学、财政学、金融学、民商法、经济史(重点培育学科)。国家级特色专业:法学、经济学、财政学、工商管理、会计学、金融学、房地产管理、投资学。省部级重点学科:政治经济学、经济史、国民经济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统计学、法律史、民商法学、 经济法学、企业管理、社会保障。湖北省重点学科: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统计学、工商管理学、公共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哲学、公安学、新闻传播。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统计学。博士后流动站: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统计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统计学、政治学、社会学、外国语言文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