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域名被刑事拘留,为何网上涉黄app却一样泛滥不止呢?
app的开发者和幕后者都是在国外。
这是此类app的一个特点,因为服务器基本都在国外,甚至人员都在国外。所以就造成了一个监管和抓捕的困难。
利益惊人,铤而走险。
在我们国家的法律中,此类事件是明令禁止的。传播色情是违法犯罪行为,但是背后的利益确实非常惊人。
在之前看过一个案例,有一个人售卖小电影。短短一个月左右赚了几万块钱。而且成本极低,因为都是属于一个搬运传播。但是最后被捕,复出的代价可以说请勿模仿,因为是要坐牢的!
捆绑式推广,互相推波助澜。
一些app或者说不良网站,他们往往都是相互捆绑或者互相利用,一些恶意程序和不良弹窗。吸引用户从这个网站跳到那个网站。这和一些非法软件也有相似之处。
他们整体上基本属于一个产业链条,互相推广。即使这个网站被关闭了,那个很可能又补上。这些网站之间可能存在某种联系,有些是一个团伙多个网站也说不定。
有可以泛滥的土壤
在全世界每个国家的法律不是相同的,对待这类产业的态度也是大不一样。就像在某些国家是有类似合法的产业链条,或者说根本就是睁一只闭一只眼。所以只要有土壤,只是换个地方生长,在通过网络传播。比如在巴西世界杯的皮条客丑闻,日本的成人产业。
市场原因
这里不过多解释。
上海一男子仿冒招考热线骗取考生信息万余条被拘?
您好。谢谢邀请。
这个人自作聪明,却是作茧自缚,自毁前程。
今年7月8日,上海警方破获一起非法获取公民信息案,抓获犯罪嫌疑人徐某。同时,上海市网信办依法关闭假冒“上海招考热线”网站和微信公众号。
原来,34岁的犯罪嫌疑人徐某曾长期就职于某教育培训机构,负责网络运营推广,他因此对各类网站相当了解。离职后的他,于2018年9月搭建了假冒“上海招考热线”的网站,仿冒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官网和微信公众号,盗用官网各项招考内容,通过伪造报名页面吸引考生填写报名信息的方式,非法获取考生信息一万余条,并以共享的方式传递,非法获利十余万元。
假冒网站从网页排版布局,甚至是网站LOGO,都与官方“上海招考热线”网站(域名:shmeea.edu.cn)基本一致。为了增加迷惑性,提升网站流量,获取考生信任,徐某每天还将官网的内容拷贝到假网站上同步发布。
徐某已因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被徐汇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据说,徐某即将与女友登记结婚,已预付婚房定金。如今,他因为违法犯罪锒铛入狱,人生轨迹随之改变。
徐某非法获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涉嫌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规定,任何个人或单位,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以及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根据2017年6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规定,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
(一)造成被害人死亡、重伤、精神失常或者被绑架等严重后果的;
(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者恶劣社会影响的;
(三)数量或者数额达到前款第三项至第八项规定标准十倍以上的;
(四)其他情节特别严重的情形。
徐某假冒上海教育考试院官网骗取考生信息,非法获取并售卖公民信息上万条,违法所得是法定定罪基数的20倍以上,显然“情节特别严重”
按《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他的罪责将可能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陈群律师提醒广大网民,特别是懂技术的网民,一定要敬畏法律,增强法制意识,不要以为自己技术高明不容易被发现,不要为了追逐物质生活铤而走险违法犯罪,轻易地自毁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