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师范大学,任家萱学历?
任家萱(Selina),1981年10月31日出生于台湾省台北市,中国台湾流行乐女歌手、演员、主持人。
2000年,参加台湾地区选秀节目《宇宙2000实力美少女选拔大赛》获得冠军后,以女子演唱组合S.H.E成员的身份正式出道。2001年,随组合发行音乐专辑《女生宿舍》。2005年,主演电视剧《真命天女》。2010年10月,因拍戏意外烧伤。2011年,发行个人首张迷你专辑《重作一个梦》。2012年3月,宣布复出。2013年,凭借主持节目《小宇宙33号》入围第48届台湾电视金钟奖综艺类节目主持人奖。
2014年7月,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节目《开讲啦》担任嘉宾[1];8月出席在高雄市举办的“全球青领导会前高峰会”。2015年,发行个人首张音乐专辑《3.1415》[2],凭借该专辑获得中国TOP音乐盛典“MusicRadio音乐之声港台地区年度推崇歌手奖”[55]。2021年,发行个人第二张迷你专辑《往美的路我要自己作主》[52]。
马森的散文?
台湾作家马森散文集《旅者的心情》近日出版,汇集了作者多年来游历、游学、游教于世界各地的心灵感悟与人生哲思。马森高中同学、大陆作家王蒙在为该书所作的跋中感慨,对世界判断轻率者,无论这判断是正面还是负面,都很难恰当判断自身。据王蒙作跋《永远的同学》中披露,1932年生于山东的马森,与王蒙于1948年同入位于北京地安门的河北高中。同年王蒙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时还是地下党)。1949年后,王蒙义无返顾地离校当了团干部,马森则在报名加入南下工作团、整装待发时被家人带到台湾。马森先后获得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硕士、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博士。后又任台湾《联合文学》总编,并获台湾“文化界年度风云人物”及文学特殊贡献奖。现任台湾东华大学驻校作家。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两人多次在北京、香港、台湾会面。王蒙说,自己早就拜读过马森的评论文字,知道他学贯中西,也“感觉得到他与我太不同的文化与历史——经验背景”,读他《旅者的心情》的感受,也不例外——尽管书中所写之地,王蒙的足迹也曾遍及。“文如其人,马森写得真诚,实在,绝无巧言令色,近乎质胜于文,干货多而不掺水分。”
据介绍,历经六十寒暑写作,马森至今出书已有四五十本,多为小说与戏剧,散文相比之下,只算得创作生活中的余兴,约有六七本之多。此前,人民文学出版社和复旦大学出版社曾出版过马森小说,但《旅者的心情》是他在中国内地出版的第一本散文集。马森说,究其一生,“最大的特点就是辗转数洲”,但四海漫游,“多半都出于自我的愿望,来自个人的选择,并非迫于外力”。经过各洲羁旅,长久处于不同的种族、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文化之中,他“练就了一副见怪不怪的胸怀,对任何异质的事物都可包容、欣赏”。“这本书粗看似一本游记,细看就品味出是一本文化沟通之书。
席慕蓉现状?
结局仍在世。
席慕蓉是蒙古族女诗人。1943年生人,目前仍然在世。
原籍内蒙古查哈尔盟明安旗。蒙古名字全称穆伦席连勃,意为浩荡大江河。是蒙古族王族之后,外婆是王族公主。在父亲的军旅生活中,席慕容出生于四川。
十三岁起在日记中写诗,十四岁入台北师范艺术科,后又入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1964年入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专攻油画。毕业后任台湾新竹师专美术科副教授。举办过数十次个人画展,出过画集,多次获多种绘画奖。
台湾历史上有哪些文化名人和文学作家?
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是一直传承的,都是博大精深的。有些人把自己的一生都贡献给祖国,一直宣扬中华文化。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他们都为祖国的发展和强盛做了很大的贡献。
我们应该学习他们把中国的文化发扬光大。那么在台湾文化中,也有这么一群人。这些台湾文化名人都有谁呢?
沈光文(1612年—1688年),鄞县人,字文开,号斯庵,晚年自称台湾野老。他把祖国的灿烂文化带到了台湾,把自己的智慧传播给台湾人民,使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花蕾在宝岛盛开。清兵入关后,毅然投入抗清斗争,因参与钱塘“画江之役”,被福王授为太常博士。
第二年再次参与琅江战役,晋为工部郎中,迁太仆寺少卿。他奔波于浙江、福建、广东之间,作鲁王与郑成功之间的联系人,后奉桂王派遣至潮阳,监郑鸿达之师,矢志反清复明。在台湾生活了30多年,期间大力传播中华文化。
梁实秋,(1903一1987)原名梁治华。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曾与鲁迅等左翼作家笔战不断。
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1949年到台湾,任台湾师范学院英语系教授。1987年11月3日病逝于台北,享年84岁。
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
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先后任教台湾东吴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台湾大学、台湾政治大学。1972年任台湾政治大学西语系教授兼主任。1985年至今,任台湾中山大学教授及讲座教授,其中有六年时间兼任文学院院长及外文研究所所长。
李敖(1935年4月25日—),思想家,自由主义大师,国学大师,中国近代史学者,时事批评家,台湾作家,历史学家,诗人;台湾无党派人士,曾任台湾“立法委员”,2008年任满,宣布退出台湾政坛。
因其文笔犀利、批判色彩浓厚,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所以自诩为“中国白话文第一人”。“以玩世来醒世,用骂世而救世”,有《北京法源寺》、《阳痿美国》、《李敖有话说》、《红色11》等100多本著作,创下历史记录,被西方传媒追捧为“中国近代最杰出的批评家”。
郑愁予,当代诗人。台湾中兴大学毕业,中国海洋大学驻校作家。他的《错误》、《水手刀》、《残堡》、《小小的岛》、《情妇》、《如雾起时》等诗,不仅令人着迷,而且使人陶醉。
被称为“浪子诗人”,“中国的中国诗人”。郑愁予的思维敏捷,感慨殊深,融合古今体悟,汲取国内外经验,创作力充沛。他的诗婉约犹如李商隐,但豪放起来酷似李白,处处流淌着古典韵味。他的诗作以优美、潇洒、富有抒情韵味著称,意象多变,温柔华美,自成风格。
曾仕强,中国式管理大师,全球华人中国式管理第一人,被称为“中国式管理之父”,现任台湾智慧大学校长,台湾交通大学教授,台湾兴国管理学院校长。
曾仕强现任台湾智慧大学校长、台湾交通大学教授,专研中、美、日管理比较,中、西管理思想比较,人际关系与沟通等,曾在央视《百家讲坛》栏目讲解《易经》。在函谷关现场讲解《道德经》,吸引了2000多名国学爱好者,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进行了现场录制。
郑清文,生于台湾桃园,1958年在台湾《联合报》副刊发表第一篇作品《寂寞的心》,此后不断有作品发表。著作中除一部长篇小说《峡地》外,多为短篇小说。
文体简洁清淡,多描写挣扎于都市生活中的人物,通过他们的小悲剧,深刻的反映了现实。有些作品是用小说形式表现一种感觉、一个观念,也很耐读。他的作品在评论界有较好的评价,《门》1968年曾获第四届台湾文学奖,1979年发表的《三脚马》曾选入《台湾小说选》。
钟理,祖籍广东梅县,世居台湾屏东。生活贫困,从未放弃写作。在北京时曾出版国一本小说集《夹竹桃》。回台湾后在报刊上发表过不少有分量的作品,但生前未能结集出版。
1976年,张良泽教授负责编辑出版了《钟理和全集》,工8卷。他的作品大都以农村为背景,对农民的贫困生活流露深切同情,感情真挚,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屏东大学算国内几本?
一本。
台湾屏东教育大学,简称屏东大学或屏教大,位于中国台湾省屏东县,前身为台湾日据时期的台湾总督府屏东师范,历经数度易名,始于1946年10月正式建名为台湾省立屏东师范学校,于2005年改制为台湾屏东教育大学。
台湾屏东教育大学于2006年6月向台湾地区经济主管部门智慧财产局”申请“屏东大学”注册简称,“屏东大学”简称只限台湾屏东教育大学一校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