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纽约州枪击案已致10死3伤,缅甸克钦独立军是个什么样的组织?
克钦独立军起源于二战时期的缅甸对日战争。
当时的缅甸还属于盟军的地盘,抗击日本,当地的克钦邦景颇族被美国扶持,组成了101克钦突击队,作为美军的一种编制,抗击日本倭寇的缅甸伪军。
克钦邦的大量景颇族人在抗日过程中,学会了一些作战的经验,掌握了一些武器的使用方法和获得了大量美式武器,是克钦独立军的渊源,为其成立奠定基础。
克钦独立军的成立是在1961年。
景颇族有一个叫罗先的人,据说他曾经自小离开故乡,孤身一游四处漂流,16岁时被英国人招募加入殖民军队,被编克钦第一营,这是1937年的事。
由于在殖民军队中遭遇到了种种不公平待遇,收到了种族歧视,对于景颇族的语言,他决心去带领景颇族人反抗殖民,反抗侵略统治,在抗日战争中也是101部队的中的一员。
成为了一名上尉,这是缅甸本国军中很少得到的级别,战争中多次获得勋章,但之后缅甸民族主义运动出现高潮,作为克钦景颇族的一员,希望自己的民族独立,决心克钦自治。
1962年缅军中的一支以早丹三兄弟为主的少数民族军,来到缅北克钦地区,宣布成立克钦独立军和独立的克钦政府组织。
其组织中的很多人其实就是罗先在101的部下,目的就是为了争取克钦的独立性。
其组织规模一直在不断的变动,90年代以前,大概是在4000~5000~8000人差不多,有4个地区性的旅级单位组成。
克钦独立军的主要经济来源是伐木以柚木为主,经营赌场,买卖玉石和跨国界贸易税收。
到2009年以后,该军的规模大概在1.5万到2.5万人之间,那选择在缅甸北部招募新兵,对抗缅甸政府军。
独立军在1991年,第四旅,由克钦独立军分离,极大的弱化了克钦独立军的势力。
如今缅甸政府军已经夺回了克钦邦一代的土地,2011年6月9日,克钦独立军再度与政府军开火,但是始终没有胜算,而且朝着越来越没落的方向。
指的是克钦军政府中的许多高级领导竟然是被抓来的,原因在于当时的克钦独立军发现领导阶层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指挥能力不强。
于是包括1994年至2001年任克钦政府第1把手的早卖,就是在1962年被抓来的,他当时是在缅甸政府工作,最后被培养成为了克钦政府克钦独立军的军队总司令。
但是由于1987年缅甸国防军对克钦进行了规模最大的围剿。早迈执行不抵抗政策,导致克钦的地盘大规模丧失,声望大跌。
2001年,克钦独立军发动政变,推翻早迈,选择都宰为主席,但由于缅甸局势有利于政府军,克钦并没有太大的人心优势,失去经济来源,所以日薄西山。
虽然94年建军和克钦军达成停火协议,缅甸政府承认其为第二特区。
但但缅甸仍然没有放弃事实上的进攻,但缅甸军在2011年打入克钦腹地之后,仍旧没能够全面收复,最关键的原因也在于当地山路极为崎岖,缅甸军补给困难,后勤难以为继,收复之路仍旧困难重重。
加上该地多是成片成片的原始森林,气候潮湿高温,瘴气弥漫,一般人也很难适应。
所以克钦独立军仍旧能够得有喘息之机,但未来如何,恐怕难以预料。
当然值得一提的是景颇族跟我们的景颇族和僳僳族渊源颇深,总人口大概在100万人左右,原本一直属于中原王朝,直到近代以后,清朝政府不断没落,被英国殖民者划走。
有哪些黑帮电影值得推荐?
黑帮电影一直深受观众的喜爱,没有什么事物比黑帮电影更能影响公众对罪犯的认知。近百年来,很多黑帮电影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下有史以来18部最佳黑帮电影的清单。
1、《教父》豆瓣9.3
一部荡气回肠的黑帮史诗,将权力争斗与人性博弈诠释得淋漓尽致。马龙·白兰度在片中饰演的教父,波澜不惊的表面下潜藏着凶猛、残暴和邪恶的力量。
2、《美国往事》豆瓣9.2
接近4小时的片长,讲述的是人的一生。关于青春,关于爱情,关于友谊,还有尘封多年的惊人真相。詹妮弗·康纳利年少的惊鸿一瞥惊艳了多少人的岁月。
3、《无间道》豆瓣9.2
讲述了两个警察成为黑帮卧底的故事,命运迴异又相似的两人同样都接受了严峻的考验。突破了寻常的警匪对立模式,从哲学的角度深入探索人性,所有演员在片中都贡献了自己巅峰的状态。
4、《两杆大烟枪》豆瓣9.1
盖·里奇惊为天人的处女作,也是《疯狂的石头》灵感来源。精妙的多线并行叙事和无处不在的巧合,一出充斥着黑色幽默的英式轻喜剧,开放式结局令人啧啧称奇又忍俊不禁。
5、《爱尔兰人》豆瓣9.1
讲述了二战老兵弗兰克·希兰的一生,由此引出了一个跨越十年的有组织犯罪的故事。阵容身份强大,影帝同台飙戏,相当过瘾!
6、《上帝之城》豆瓣8.9
名为上帝之城,实则是被上帝抛弃的罪恶之城。电影呈现给我们的是一种绝望的挣扎,在这里人命如草芥,只有犯罪是唯一的岀路。更魔幻的是这竟然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现实永远比电影残酷。
7、《低俗小说》豆瓣8.8
环状结构和非线性叙事电影的代表作,在1994年的戛纳电影节上大放异彩。五个小故事看似独立却环环相扣,看懂后会发觉,原来电影可以这么好玩!
8、《新世界》豆瓣8.8
通过崔岷植、黄政民和李政宰这三位知名韩国演员的精湛演绎,讲述了一个警察、黑帮与卧底之间的黑暗故事,碟中谍计中计,全无好人,一黑到底。
9、《枪火》豆瓣8.7
五个性格各异的保镖在黑帮老大的安排下追查想刺杀老大的幕后主使,在完成任务之后,他们内部却又起了分歧...
银河映像最佳群戏无疑了!
10、《英雄本色》豆瓣8.7
香港黑帮电影代表作,一个关于复仇和兄弟情义的故事。精彩的枪战动作搭配英雄迟暮的悲壮,周润发凭借行云流水的演绎和个人魅力成了观众心中“永远的小马哥”。
11、《花火》豆瓣8.6
一个警察在一连串打击下决心铤而走险的故事,探讨了生存和死亡的主题。极致的暴力、极少的台词、配上久石让的配乐,这是一部极具北野武个人风格的电影。那些生命中的温馨与美好正如花火,短暂却绚烂至极。
12、《暗战》豆瓣8.5
讲述了大盗和警局谈判专家在追逐中化敌为友,最终携手同黑暗势力斗智斗勇的故事。刘德华和刘青云双雄对决,刘德华凭此一役首次享下金像奖影帝。
13、《偷拐抢骗》豆瓣8.5
《两杆大烟枪》原班人马集结,皮特倾情加盟,多线发展的叙事手法被导演玩的已臻化境。风格化的剪辑、依然高水准的配乐,营造出独属于盖·里奇的英伦范魅力。
14、《黄海》豆瓣8.5
一个将犯罪问题与延边朝鲜族群体结合起来的故事,河正宇精湛的演技生动地展现了什么叫做绝望。影片动作场面十分生猛,金允石战力超强,“延边战神”不是盖的。
15、《好家伙》豆瓣8.4
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讲述了纽约黑手党血腥的江湖恩怨。外表虽然光鲜,背后却是朝不保夕的动荡,在生死存亡的压迫下,人也一步步走向疯狂。
16、《孤胆特工》豆瓣8.2
韩版《这个杀手不太冷》,讲述了一个特工宅大叔守护小萝莉的故事。凌厉的剪辑、真实到触目惊心的暴力,内核却满是温情。元彬帅气的动作和深沉的演技是最大看点。
17、《热血高校》豆瓣7.8
讲述了在铃兰男子高中,由不良学生组成的两大势力为争夺学校霸权决一雌雄的故事。有正当最好年华的小栗旬和山田孝之,打架斗殴、兄弟情义,是属于男人的热血和浪漫。
18、《艋钾》豆瓣7.7
一个关于青春的悲情故事,讲述了五兄弟在黑道和友情之间的抉择,又称“一个鸡腿引发的血案”。一部地道的台湾本土电影,色调、布景、配乐,无不透出浓浓的怀旧气息。
还有哪些你认为可以载入史册的黑帮电影呢?欢迎留言讨论。
我是猪扒界娱乐,感谢阅读,顺手点赞,欢迎关注。谢谢!
你对美国拉斯维加斯枪击事件怎么看?
作者:独立评论员郭松民
这个问题我来谈谈看法。
截至美国当地时间10月2号下午1点,美国赌城拉斯维加斯枪击案已经造成至少59人死亡,527人受伤,这是美国历史上最致命的枪击案。
500多人伤亡的总数,对美国来说意味着什么呢?2003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从3月20日打响,到4月15日小布什宣布控制伊拉克全境,美军也仅仅伤亡了500多人。也就是说,这次枪击给美国造成的伤亡相当于一场中型战争。
拉斯维加斯大都会警察局确认枪手为64岁的白人男性史蒂文·帕多克。警方初步调查结果显示,并没有记录显示帕多克同恐怖主义有牵连,对帕多克的家进行搜查发现“这就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家庭住宅”。
帕多克的弟弟在枪击案后接受FBI探员询问时表示,“他平时只是一个普通人,没有暴力倾向,连人都没打过,没有加入过任何组织或团体。”
凶手是“一个普通的白人”,这一点被许多人注意到了。喜欢“推特治国”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发推哀悼枪击案中的死难者。然而,被顶在最前面的,得到最多评论、点赞和转发的是这么一条“好心提醒”特朗普的回复:“你有没有注意到,这个枪手是白人男子,并不是穆斯林?”
凶手非黑人、非穆斯林、非拉丁裔、非亚裔,而是被特朗普视为美国社会中坚的白人,这无疑会让特朗普感到尴尬。
到目前为止,还不能说这一惨案和肤色、信仰等有关,一切结论要等待美国警方的调查结果。不过,借这个机会盘点一下作为特朗普基本支持者的美国底层白人群体的生存状况,也是必要的。简言之,这个群体在全球化过程中的沦落,很可能是美国社会越来越不安全的一个深层次原因。
美国自立国以来,新教白人一直是美国社会的主导力量。按照美国最有忧患意识的思想家亨廷顿的说法,新教白人承载的白人本土文化,即盎格鲁-新教文化,赋予了美国国家特性,是美国之所以是美国的决定性因素。新教文化,加上由英国继承来的法治和社会契约传统,最终使新大陆后来居上,超越欧洲旧大陆。
但特朗普2016年出人意料的依靠“让美国再次伟大”的白人民粹主义口号当选总统,却从一个侧面揭示新教白人的贫困化,已经使这个群体日薄西山,难以为继。
2015年,美国历史学家南希·伊森伯格出版了《白种垃圾》一书。伊森伯格在书中直言,贫困白人已经成为美国一个单独的族类,正如他们源源不断五花八门的新绰号:沼泽居民(Swamp people)、红脖子(Rednecks)、白种黑人(White niggers)、废人(Waste people)、食黏土者(Clay-eaters)……等等。
伊森伯格尖锐指出,所谓“美国人幸运地没有重蹈英国覆辙,免于阶层固化”不过是一个神话。事实上,无论是美国独立战争的精神先驱洛克、托马斯·潘恩,还是托马斯·杰斐逊,都对穷人的困境不屑一顾,美国神话的中心人物永远是富人。美国政治学学者马丁·吉尔森和本杰明·佩奇对约1800份政策提案的研究表明,只有最富有的10%美国人支持的那些提案最终变成了法律。富人对政治的主导导致了剩下的所有美国人都被剥夺了,但对贫困白人来说更加致命。
“致命”的含义是什么呢?今年3月的一期《经济学人》周刊,引用美国著名社会经济学家安吉斯·戴顿(Angus Deaton,诺贝尔奖得主)夫妇的最新研究成果指出,在所有发达国家及美国其他族群的死亡率不断下降之际,美国中年白人的死亡率却自2000年以来持续攀升。美国45岁至54岁白人群体的死亡率,已经超过欧洲同一年龄组的两倍。
更关键的是白人死亡率上升的动因──酗酒、自杀、毒品。尤其是毒品过量致死,已经成为美国贫困白人群体的一大死因。
许多中国人受好莱坞电影的影响,以为美国吸毒者主要是黑人和拉丁裔。但实际情况却是:黑人是美国国内毒贩的主体,而拉丁裔是从南美长途贩运毒品的主力,白人群体则构成了毒品的最大消费市场。美国监狱人口比率世界第一,其中黑人比率超常,与美国着重打击毒贩有很大关系,但这一政策也掩盖了毒品消费者主要是白人的情况。
按照美国卫生部公布的统计数字,仅2015年,美国毒品过量致死的人数就达到52404人,几乎与越南战争10多年的美军阵亡总数(56000余人)相当。其中白人每10万人口鸦片类毒品过量致死为5.3人,是黑人(2.1人)的两倍半,是拉美裔(1.5人)的几乎三倍半。
死亡率飙升,特别是毒品致死率高涨背后的社会原因,是美国白人,主要是处于社会底层的蓝领白人群体的整体性沦落。
美国蓝领白人的不幸始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里根-撒切尔革命”的展开,新自由主义浪潮席卷全球,资本为了追逐更高的利润,将制造业大量转移到了工资更为低廉的第三世界,包括中国,蓝领白人因此大量失业。一极是财富的积累,一极是贫困的积累,美国梦承诺的流动性越来越虚无缥缈。地区发展也开始失衡,全球化促进了美国沿海中心城市的繁荣,但南部和中西部的发展却未从中受益。
对贫困白人来说,最可怕的还不是贫困,而是绝望。奥巴马在2008年竞选时说:“随意走进宾夕法尼亚州的小镇,你就能看到中西部小镇普遍的情形。这里的工作和生活持续25年毫无变化。克林顿、布什领导的每一届政府都说要让这些地方焕发新生,但最终仍是老样子”。但奥巴马的8年任期结束后,这里不仅仍然毫无变化,甚至更加糟糕。
在这种情况下,许多贫困白人开始沉迷在毒品中寻找虚幻的安慰,非婚同居和婚外子女大量增长,美国文化最为重视的“家庭”变得支离破碎。亨廷顿夸的像一朵花一样“新教文化”也从社会主流降格为多元文化中的一支。安吉斯·戴顿夫妇在研究中发现,贫困白人这个群体特别容易绝望,因为“对他们生活的叙事”已经不复存在。
《经济学人》的报道特别指出,虽然欧洲白人也在经历同样的社会经济危机,却没有出现如此高涨的“绝望”死亡率,唯一的解释便是欧洲的福利制度远胜美国。
《经济学人》为美国开出药方:要改善中下层白人每况愈下的处境,只有增加社会福利和通过教育来强化他们的竞争力。但是增加社会福利和政府教育开支,在特朗普和把持美国国会的共和党看来,完全是民主党主张的“主义”。
美国已经枪声四起了(据统计今年以来美国平均每天发生一起枪击案),但美国的精英阶层还是如此顽固地反对“主义”,看来真的是要带着花岗岩的脑袋去见上帝了。
今年美国上映的新片《三个老枪手》(又名《抢钱耆兵》),把摆脱困境的出路设定为“抢银行”。如果抢银行也不能解决问题的话,说不定他们会考虑上山革命了。
今年是十月革命100周年,难道下一轮的革命会率先从美国开始?
美国cnn为什么被抗议者攻击?
疫情病例还在持续增加,现在因为一名黑人男子被白人警察跪压脖子,窒息而死,NBA小皇帝詹姆斯为死去的黑人发声,于是美国被挤压的种族歧视矛盾再度爆发,黑人群体开始大规模抗议,亚特兰大市现在几乎已经面临失控的境地。
一、抗议源头,黑人被白人警察跪压颈部最终死亡这场突如其来的抗议始于一则黑人被白人警察跪压颈部最终死亡的视频。视频显示,本周一(25日),一名白人警察用膝盖跪在了46岁黑人男子弗洛伊德的颈部长达7分钟,导致弗洛伊德无法呼吸。期间弗洛伊德的脸紧贴地面上不停呼救,苦苦哀求,“求你了,我不能呼吸了,不要杀我!”围观群众发现不对劲,便向警方表示抗议,可警察仍不为所动,直到救护车到达现场。然而,弗洛伊德在被送到医院后不久死亡。
这名白人警察残酷的抓捕方式,瞬间点燃了每一名黑人心中的怒火,他们认为白人警察是在搞种族歧视,于是开始抗议。
二、疫情下的美国,民心不稳,黑人男子事件激发抗议,动荡不休美国新冠疫情非常严重,现在累计确诊病例已经高达179万,明天会正式进入180万,已经累计6.2万医护人员感染了新冠病毒。持续激增的疫情让美国民众早就非常不安,可以说是民心不稳,这是社会动荡的前兆,只需要一个导火索,美国社会就会被引爆。
种族歧视事件一直是美国社会的斗争点,自美国成立以来,黑人起先是奴隶,在南北战争结束后黑人得到解放,立法黑人白人平等。本就不平,何来平等,经过这么多年了,美国的种族歧视问题依然存在。
在前段时间美国媒体曝出,疫情之下的美国黑人就遭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死去的大多数是黑人。有原则新闻报道,一名黑人女士的姐姐死于新冠肺炎,但是尸体没人来拉,一直停放在家里,这让黑人女士很是崩溃。相信还有很多对黑人不公平的事件发生,只有美国的黑人能够感受得到,所以清风老师猜测黑人早就对美国不满了,这次事件只是一个导火索而已。
现在美国的黑人爆发抗议,到处打砸抢烧,美国社会已经可以用动荡来形容了,特朗普甚至要求军队介入管理,开枪都是可以的。
美国抗议者已经失去理智,cnn只是无差别攻击中的一个黑人男子被白人警察跪压七分钟死亡,加上詹姆斯等明星的煽风点火,在短短几天时间里,这件事不断升级发酵,全美各地掀起抗议,
抗议示威,那肯定是要攻击一些醒目的,有代表性的,挑战权威的东西,警察、警局遭受冲击,很多街道、商铺和建筑都被毁坏。一句话只要是白人控制的东西,黑人都想去摧毁!
洛杉矶抗议人群围攻打砸警车,公然挑衅执法者。
丹佛数千人点燃烟花,闹事情,警察不得不对他们使用了催泪弹。
纽约民众与警方对峙,数十人被逮捕;
路易斯维尔市的抗议(注:这场抗议不仅为弗洛伊德,也为当地一位被警察枪杀在自己家中的黑人女性)出现枪击,至少7人中枪。
美国当地时间28日深夜,明尼阿波利斯市警局被抗议人群点燃,代表着这场抗议运动已经失控,彻底沦为社会动乱了。
四、为什么会攻击cnn大楼?很简单,这是一家新闻机构的大楼,这里被围攻,新闻传出去的更快呀!美国亚特兰大发生抗议示威,CNN总部遭到破坏,期间警方出动装甲车,并发射催泪瓦斯驱散抗议者。
抗议者围攻cnn总部,到处涂鸦,砸坏玻璃等等。
结语:面对美国现在的动乱,有些人是希望美国越动乱越好,毕竟美国干了太多的坏事了。但是人民是无辜的,现在这场抗议显然已经失控,成为喜欢动乱者的天堂了。有人说现在美国流行着两种病毒,一种是新冠病毒,另一种是歧视病毒。
对于美国失控的抗议行为,你怎么看呢?
我是绾清风老师呀,交个朋友啊,欢迎关注绾清风,不会让你失望。
一天之内发生两起严重枪击案?
并不仅仅一天两起。
您所说的两起,一起是北美时间8月3日10时40分左右在得克萨斯州埃尔帕索沃尔玛超市发生的,枪手是21岁的克鲁修斯(Patrick Wood Crusius),他用一支看上去像AK系列的半自动或全自动(比较可能是半自动)步枪射击,导致20人死亡(其中大多数是墨西哥裔,有几人是墨西哥公民,埃尔帕索靠近美墨边境),至少26人负伤;另一起是北美时间8月4日凌晨1时07分左右,发生地是俄亥俄州代顿娱乐区,这里是当地夜生活集中区,因此尽管过了午夜仍然有许多游客,24岁本地青年贝茨(Connor Betts)突然用一支装有100发大容量弹匣的民用半自动步枪向夜场和挤满游客的阳台射击,造成包括贝茨妹妹在内7人死亡,27人受伤。事发后警方称两名嫌犯都被捕,有一种说法称贝茨已被当场打死。
代顿枪案嫌犯贝茨,旁边是被他打死的亲妹妹
其实就在8月3日当天,全美一共发生了87起枪案(包括埃尔帕索的一起,但不包括代顿的一起,因为已经是8月4日凌晨),死亡人数多达47人,根据非营利组织“Gun Violence Archive”提供给澳大利亚广播公司的数据,今年尽管尚有近4个月未结束,死亡4人以上的枪案就发生了22起之多,死于枪击事件的总人数高达8752人。
美国由于历史原因,宪法第六修正案允许民间藏枪,尽管频繁发生的枪案屡屡让社会上发出“禁枪”呼声,但这种呼声并非一致——一方面有些人认为“枪是祸乱根源”,认为禁枪可以减少枪案;另一方面,一些人却认为“问题是人不是枪”,认为“枪案越频繁就越需要大家手里有枪自卫”,屡屡出现枪案发生后,事发所在地枪支销售反倒大增的怪事。
贝茨全副武装,而且戴了头罩,穿了防弹背心
禁枪和拥枪派各有自己强大的背景支持,前者的后台是民主党和一些自由派民间团体,比如前总统奥巴马(Balack Obama),他在职时只要发生枪案必然登台大骂共和党“捣乱”并大谈禁枪,在民主党推动下纽约州成为美国枪支管制最严的州;后者的后台是共和党和势力庞大的美国步枪协会(NRA),特朗普(Donald Trump)和他的几位共和党籍前任都不同程度给NRA撑腰,就在6月29日,即埃尔帕索枪案发生前一个多月,美国步枪协会(NRA)还通过施压,促使得克萨斯州通过了进一步放松枪支管制的新《德克萨斯枪支管理法》。
因为陷入党争所以枪案一发生两派就借题发挥,相互指责,但禁枪的各种建议、提案则会在两党互不相让、社会莫衷一是中不了了之,直到下一次枪案再成为公共话题。
埃尔帕索枪案嫌犯克鲁修斯用的是一支AK类步枪
至于枪案频发的原因则五花八门,如族群冲突、涉毒犯罪、仇杀报复、街头斗殴、警民冲突、防盗自卫、激情杀人……由于美国大多数州枪支管制很松,所以枪案发生率较高——您不妨理解为“美国人因为普遍有枪,把其它国家用拳头解决的矛盾也用枪来解决”,就容易懂了。
此次的两个枪案动机似乎并不一样:埃尔帕索枪案枪手是一名种族主义者,痴迷于特朗普的口号“西班牙裔(指墨西哥人)对美国的入侵是美国最大威胁”,据说今年2月11日特朗普在埃尔帕索举行竞选活动,现场有人问“如果墨西哥人‘入侵’怎么办”,特朗普半开玩笑地说“那就拿把枪对边界那边打好了”。近来为了巩固基本盘,特朗普和共和党团队屡屡挑起带有种族主义情绪的话题,埃尔帕索枪案发生后,许多反对他的人借此严厉谴责这种行为,认为特朗普和共和党应对埃尔帕索事件负责,而特朗普和共和党团队则竭力将之解释为“个人情绪失控所致”。
克鲁修斯被当场抓获
而代顿案的枪手似乎具有“反社会人格”,他在大学时代曾因暴力倾向被惩处、一度休学,且因此被同学疏远排斥。他曾经热衷于一款在线射击游戏,喜欢把“敌人”打死后命名为自己憎恶的现实人物,有过多次案底,此次行凶之前并没有什么预兆(他还带着妹妹一起去玩,结果妹妹被他亲手打死),但他穿着防弹衣,戴着面罩,使用了当地法律不允许私人拥有的大容量弹匣,这一切都表明,枪案是有预谋的,但目前并不知道其确切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