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山靠”爆火:网络造星的新样本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当下,各种网络现象如潮水般涌来,“铁山靠”的爆火便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一例,这位来自山东滨州的普通农村青年,凭借极具特色的方言、直爽的直播风格,在短视频平台迅速走红。“窝嫩叠(我是你爹)”“求怕累(穷怕了)”等口头禅,在直播间和网络上广泛传播,吸引了大量粉丝关注,一时间,“铁山靠”成为网络世界炙手可热的人物,直播间人气动辄数十万,礼物打赏不断。
铁山靠的走红并非偶然,在短视频和直播行业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大众对于娱乐内容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传统的娱乐模式已难以完全满足观众的胃口,而铁山靠这种带有浓厚乡土气息、真实接地气的形象,恰好填补了市场的空白,他的直播没有精致的包装,没有刻意的表演,有的只是一个普通人在镜头前的真实表达,这种质朴反而让众多网友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对于长期生活在城市中的人群来说,铁山靠展现的农村生活场景和独特方言,是一种新鲜的文化体验;而对于广大农村网民而言,铁山靠就像是身边的熟人,他的奋斗、乐观,让大家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人民日报点名:引导与规范的信号
人民日报对“铁山靠”的点名,犹如在网络舆论场中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人民日报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其发声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导向性,人民日报的点名,并非是对“铁山靠”个人的简单肯定或否定,而是站在宏观层面,对整个网络文化现象的审视与引导。
人民日报肯定了铁山靠现象背后反映出的普通人通过网络实现自我价值的积极一面,在互联网时代,像铁山靠这样出身平凡的人,有了更多展示自我、改变命运的机会,他的成功,激励着无数怀揣梦想的普通人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目标,为社会注入了一股积极向上的活力,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网络平台在促进社会公平、拓宽个人发展渠道方面的重要作用。
人民日报也指出了“铁山靠”直播内容存在的一些问题,部分直播语言较为粗俗,可能会对观众尤其是青少年的价值观产生不良影响,这提醒我们,在享受网络文化带来的娱乐和机遇的同时,不能忽视其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网络文化不能只追求流量和热度,而应注重内容的质量和价值导向,人民日报的点名,是在呼吁网络主播、平台以及相关监管部门,要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环境。
网络文化的反思:流量与价值的平衡
“铁山靠”现象引发了我们对于网络文化的深入反思,在网络时代,流量成为衡量一个人或一件事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为了获取流量,一些主播不惜采用低俗、恶俗的手段来吸引眼球,这种做法虽然能在短期内获得高关注度,但从长远来看,却损害了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
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形态,具有传播速度快、受众范围广等特点,它不仅影响着人们的娱乐方式,还潜移默化地塑造着人们的价值观,我们必须在追求流量的同时,注重网络文化的价值内涵,对于网络主播来说,要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创作出更多有深度、有意义、积极向上的内容,一些知识类主播通过网络平台传播科学知识、文化艺术,既获得了流量,又为社会带来了正能量。
网络平台也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平台应加强对内容的审核与监管,建立健全的内容筛选机制,对低俗、不良内容坚决说“不”,平台要积极引导主播创作优质内容,通过政策扶持、激励机制等方式,鼓励主播传播正能量,相关监管部门要加大对网络文化市场的监管力度,完善法律法规,规范网络文化产业的发展,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流量与价值的平衡,让网络文化真正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文化传承与创新:网络文化的使命
“铁山靠”现象也让我们看到了网络文化在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的潜力,铁山靠的方言直播,无意间传播了地方特色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到山东滨州的方言、民俗,这启示我们,网络文化可以成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载体。
在文化传承方面,网络平台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将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整合与传播,通过直播、短视频等形式,展示传统手工艺的制作过程、传统戏曲的表演等,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和喜爱传统文化,在文化创新方面,网络文化可以结合现代科技和社会热点,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转化,一些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网络游戏、动漫作品,通过新颖的形式和内容,吸引了大量年轻受众,使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
网络文化肩负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使命,我们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充分发挥网络文化的优势,让优秀传统文化在网络时代得以传承和发展,同时创造出更多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文化产品。
“铁山靠”现象是网络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缩影,它既展现了网络文化的活力与机遇,也暴露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人民日报的点名,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我们应以“铁山靠”现象为契机,深刻反思网络文化的发展,在追求流量的同时注重价值导向,在享受网络文化带来的便利与娱乐的同时,积极营造健康的网络文化环境,让网络文化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社会的发展注入更多正能量,我们才能在网络文化的浪潮中,驶向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