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一个让国人既陌生又熟悉的词
嗨,各位看官老爷们,我是你们贴心的小编,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话题--地震。
地震,到底是个啥玩意儿?
先科普一下,地震是地球内部或地表浅层突然释放能量而产生的振动剧烈程度。通俗点说,就是地球在动,就像蹦蹦床上的你突然跳了一脚,底下的人就会感受到晃动。
地震分级,知己知彼
为了方便理解,地震也有分级制度,按照振动烈度划分为:
烈度 | 地震强度 |
---|---|
Ⅰ度 | 微 |
Ⅱ度 | 弱 |
Ⅲ度 | 轻 |
Ⅳ度 | 中 |
Ⅴ度 | 强 |
Ⅵ度 | 烈 |
Ⅶ度 | 暴 |
Ⅷ度 | 强暴 |
Ⅸ度 | 剧烈 |
X度 | 强烈 |
XI度 | 破坏性 |
XII度 | 极具破坏性 |
一般来说,Ⅲ度以下的地震,一般人基本上感觉不到,只有仪器能捕捉到。Ⅵ度以上的地震,就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了。
地震多发带,读懂地图保平安
小科普时间到!地球的地震并不是随机分布的,而是集中在某些特定区域,形成了一些地震多发带。在我国,主要有以下几个:
1. 西南地区:川滇一带,地处青藏高原向东延伸部分,受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挤压碰撞影响,地震频繁。
2. 台湾地区:处于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板块交界处,处于全球地震带,地震活动频繁而强烈。
3. 青藏地区:位于青藏高原,是世界高原隆升最急剧的地带,地壳构造活动强烈,地震多发。
4. 华北地区:太行山一带,地处欧亚板块内部,受燕山期构造运动影响,地震频繁,但多为中小型地震。
5. 东南沿海地区:广东、福建一带,地处华南地块东缘,受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挤压碰撞影响,地震活动较频繁。
了解了地震多发带,咱也能做到未雨绸缪,选择相对安全的地方安家。
面对地震,我有啥法宝?
记住以下几个要点:
1. 临危不乱,保持冷静:地震来袭,保持镇定,不要慌张。
2. 远离危险物:远离建筑物外墙、玻璃窗、高大树木、变压器等易倒塌或伤人的物体。
3. 躲避室内:及时躲到室内承重墙、墙角或桌子、柜子下面,用枕头或衣物护住头部。
4. 避开窗口:地震时,窗户玻璃容易破碎,避开窗口,防止被玻璃碎片划伤。
5. 不要乘坐电梯:地震时,电梯有可能突然坠落,请使用楼梯逃生。
6. 不要使用明火:地震可能引起管道破裂或燃气泄漏,不要使用明火,防止引发火灾。
地震预警,防患未然
我国目前已经建立了地震预警系统,可以为我们提供提前几秒到几十秒的预警时间。听到预警后,按照上述方法,快速躲避到安全的地方。
大理、重庆有震感,是怎么回事?
言归正传,咱说说这次大理、重庆有震感的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台网,4月2日12时24分在四川阿坝州茂县发生了3.0级地震。此次地震震源深度15公里,震中位于北纬31.72度,东经104.13度。受地震影响,大理、重庆等地有震感。
此次地震震级较小,一般情况下不会造成大的破坏。但震后仍需注意余震,加强监测,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互动环节:聊聊你的避震经验
小编想问问大家,你们有没有经历过地震?遇到地震时是怎么做的?留言分享你的经历,也给其他网友增加一些避震知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