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巴拉达,为什么说日俄战争是一场狗咬狗的战争?
先看看双方签署的《普斯茅斯合约》,一目了然。
这份合约主要就是6个方面:沙俄承认日本对朝鲜半岛有优先权;两国军队全体撤出中国东北;沙俄割让库页岛北纬50度以南的领土;沙俄把长春-旅顺之间的铁路,煤矿开采权等权限让给日本;旅顺、大连地区的租借权让给日本,沙俄允许日本渔民在远东沿岸捕鱼。
除了打渔这种无关紧要的事情和库页岛南边给了日本,其他事项均是用别国的利益做做牺牲,这样一份协议,相当于两个强盗抢劫了一户人家,因分赃不均打了起来,打完架,也只是在分赃这个问题上进行妥善,无非你多拿一些,我少拿一些。
所以这场战争是纯粹的狗咬狗的战争,当然于我们视角如此,于他人就全变了调调。
对于日本人来说,在战后的感觉就是,整场战争就是西方人的阴谋,日本人成为西方尤其是英国人雇佣的打手,被引入到一场代理人战争,俄国人被削弱了,但日本付出惨重代价之后没有拿到一毛钱的赔款,而西方人通过向双方卖军火转的盆满钵满,最后日俄打不动了,他们再出来“斡旋”,这简直是“欺负人”,但那时精疲力竭的日本只能接受西方的调解了。
对于沙俄来说,俄国人可从来没觉得在战争中被打败了,而是要看损失和收益比,
战争后期,俄国人已经死了14000多人,15万人受伤,开始,沙皇觉得不爽,派出波罗的海舰队准备在海上对日本搞一下,不过沿途被英国人处处作梗为难,一路都严重缺乏补给,导致这支舰队到了黄海、东海海运,早已是强弩之末,疲惫不堪,被以逸待劳的日本海军一战团灭。
此时,号称有百万雄狮的俄军,只是局部受挫,对其主力远远谈不上伤筋动骨,而日本在战争中已经战死了近9万人,15万人受伤,也有人说日本战死了10万以上,无论怎样,这样的伤亡已经对刚建立常备军没几年的日本来说,几乎国内的精锐损失殆尽,尽管占尽地利优势,但是日本根本打不动了。
沙皇如果从陆上把欧洲主力东调,适逢西伯利亚大铁路即将全线贯通,几十万俄军主力开赴远东,沙俄真的倾全国之力、不惜一切代价来打战场战争,那日本战败都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只是沙皇在关键时候放弃了,毕竟欧洲部分才是他的主要关心范围,远东为了争夺一个暂时没产出多少利益的东北,已经给死了1万多人,波罗的海舰队也灭了,实在没什么意义,不打了。
那就不打了呗,库页岛这地方,俄国人根本没什么有效管制,就让你一部分,别的东北利益,你日本要拿就先拿,本身开发也是要极大的成本投入的。
而对于西方人来说,如果不是我们英国人借钱给你们日本,卖你们武器,还给你们提供情报,并一路苦心地给俄国海军使绊子,你日本能打败俄国?简直开玩笑。最后英国人、美国人、西方国家们一起努力帮助你和俄罗斯之间斡旋和平,最后你们日本的百姓还砸我们的大使馆、烧教堂,简直就是忘恩负义的国家。
再来看看日本,战争中死伤近30万人,死亡约十万,花费了17亿日元,是甲午战争的十倍军费,几乎到了财政崩溃、国家不稳的地步,但最后还是没捞到一分钱的赔款,没办法,沙皇已经放话了:不服?不服有本事来克里姆林宫打我?不要给脸不要脸。
日本人一听就疯了,原先他们想的是:索要赔款30亿日元,俄国割让库页岛,勘察加半岛等沙俄全部太平洋沿海地区。
协议签署后,日本人都疯了,一群卖国贼,死了这么多人,花了这么多钱,一纸协议却如此苍白无力,最后,暴民们发动了“日比谷烧打事件”,他们要求“撕毁媾和条约!”“满洲军总进击!”“斩小村的头以谢天下!”“把大臣们和官邸一起烧了!”他们到处打砸抢,以发泄自己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