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省份最低工资调整出炉,人社部公布31省份最低工资标准情况截止2019年6月份?
近日,人社部公布了31个省份的最低工资标准情况。我们的最低工资标准是1130元,最高的地方是2480元。全国最低工资超过2000元的省份有6个,分别是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和广东。
北京市最低工资标准2200元,深圳市最低工资标准2200元,上海市最低工资标准2480元。不过北京、上海的特殊性在于,北京和上海最低工资标准不包含个人承担的社保、公积金部分,其他省市是包含的。
实际上最低工资标准有两种,一种是全日制用工的标准月工资,另一种是非全日制用工的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上海市是每小时22元。
总体来看,相应的最低工资标准法律依据是依据2004年人社部的《最低工资规定》。各地在确定最低工资标准的时候,要参考当地就业者和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城镇居民的消费者价格指数、职工个人缴纳的社保公积金、职工平均工资、经济发展情况和就业情况等等。最低工资标准一般建议两年一调整,由各省市自行确定。
实际上最低工资标准虽然有所增长,但是远远赶不上社会平均工资增长速度的。比如2018年社会平均工资增长速度大约在8%~10%之间,而北京市的最低工资增长速度只有3.8%,上海市甚至只有2.5%,山东省只有5.5%。
大多数省市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不均衡,会额外设置几个最低工资档次。北京、天津、上海、青海、西藏等5个省市区最低工资只有一个档次;重庆两个档次;江苏、江西、山东等12个省市设置了3档;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等13个省市设置了4个档次;福建省是5个档次。
最低工资标准,是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之后的最低报酬待遇标准,提升之后整个社会中低收入劳动者的的工资水平也会跟随提高,希望国家能够合理确定相应的最低工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