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债瞬间售罄,大额存单好难抢到?
众所周知,商业银行在吸收存款以及争夺优质储户方面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而大额存单就是各商业银行争夺优质储户常见的理财工具,要知道大额存单的门槛是比较高的,至少是在20万以上,有的商业银行甚至门槛高达100万。
当然在投资者看来,大家之所以要抢购大额存单,这主要得益于大额存单存在其它理财产品不具备的一些优势:
要知道我们在评价一款理财产品的时候,最主要就是考量收益率和安全性,而大额存单两者荐股,一般期限在三年期以上的大额存单,年化收益率都可以达到4%左右,(如下图)而且在银行自发的理财产品,受到存款保险制度的保护,安全属性也非常高,所以深受理财投资者和储户的好评,因而出现抢购的想象也不足为奇。
而目前大多数银行定期存款3年期的年化收益率只有3%左右,(如下图),余额宝等货币市场基金目前的年化收益率更是低至2.26%,其它债券基金的理财收益率也整体不高,股票型基金以目前的市场环境来看,甚至还会出现亏损。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大额存单是不多的在收益率不错,同时风险不大的理财产品。
第二、流动性特别好,而且未到期提前支取,整体收益也影响不大。要知道大额存单比较吸引人的地方还有两点,一方面流动性特别好,就是未到期可以溢价转让,类似股票二级市场的交易,可以在投资者之间进行转让。另一方面即便投资者急需用钱,未到期提前支取,大额存单由于有靠档计息的优势,所以不会按照活期存款来进行计息,而是根据持有的期限有不同的计息档位,这样的设计非常人性化,即便提前支取也不影响整体的收益。
也正是因为大额存单存在如此多的优势,所以深受很多投资者的追捧,导致目前各商业银行的大额存单出现了抢购之风。
美国疫情会超过中国吗?
现在连美国自己都不知道疫情情况如何,我们无法判断,这个是很尴尬的事情。
两个事儿。
第一个是说美国现在缺少核酸试剂。美国疾控中心已经说了,目前只能提供少部分医院少量的核酸检测试剂。美国疾控中心同时还承认,流感当中有新冠肺炎患者的可能性很大。
那么问题来了,美国知道现在检测不充分,为什么还赶快生产核酸试剂,而且这个还不是技术和钱的问题。美国医疗水平肯定是足够高的,而且川普才从国会那里弄了八十多亿美元用于抗疫。
原因就在于川普,他已经说了,这可能就是另一种流感,美国现在的风险很小。美国许多人认为对于新冠肺炎患者,轻症的无需去医院,在家隔离等待自愈就好。
美国民众也很相信这个,没有感染的人就不用戴口罩,可以去出去集会,没事儿。这个是很危险的,哪怕是轻症也是可以传染的,更何况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自己感染没有,或者有症状也没法去确诊。
不过我刚看到消息,美国让监狱囚徒挖了一个可以容纳五万具尸体的大坑,我不知道跟这个有什么联系没有。
第二个事是美国大选。
川普面对新冠肺炎是如何做的,首先弱化新冠肺炎,其次给彭斯一笔钱,让他负责防疫工作,然后川普就忙自己的去了。
川普可不想出什么叉子,超强传染病如果出现在美国,对川普可不利。川普需要让民众得到安全感,就像他需要民众得选票一样。
美国流感可是死了一万六千多人,感染人数两千多万,我觉着这个里面也不全是流感吧。可有什么办法,川普也不清楚究竟怎么回事。
反正川普关心什么,是流感,是新冠肺炎,还是大选,我不好猜测。不过我可知道,面对新冠肺炎,光靠钱可不行,得有决心和强硬的措施,可是川普都没有。
两个事一联系,再加上最近随着美国核酸试剂检测力度的略为提高,美国的新增病例就上升很多,我可不可以这么认为,如果检测真的全面铺开,确诊数字会不会很吓人?而美国恰恰没有这么做,是川普不想?还是疾控中心也没这个能力?
所以大胆猜测,美国疫情可能已经超过我国了,或者很快就要超过我国。想要知道目前美国感染者究竟有多少,也很简单,那就是去检测。
为什么前一段儿网上银行卖的?
蒋老师观点:受到银监局的管控,很多银行的智能存款业务都关闭了,还有部分银行大幅降低智能存款利率,限额发售,并不是买不到了。我们可以从智能存款出现的原因、优缺点,以及智能存款的发展趋势来分析一下银监局为什么要打压高利率智能存款。
智能存款为什么出现智能存款作为一种创新型存款,绝大多数智能存款都是民营银行推出的业务,而国内的大型银行却没有推出类似业务,这是为什么呢?
01首先得知道银行是如何赚钱的
大家都知道银行很赚钱,但是银行是怎么赚钱的?其实银行赚钱渠道主要有几点,一个是存贷利息差、一个是中间业务、最后一个就是投资了。这三个渠道也非常好理解,存款利息差简单来说就是低买高卖,中间业务就是手续费,投资就是做生意。
02银行赚钱的前提
那么很容易就能发现所有的赚钱渠道都要有一个前提,就是要有足够的资金,只有更多的资金才能获取更多的利息差,才能有更多的业务往来,才能参与更大的投资,才能赚取更多的钱,所以想要赚更多的钱,就得有更多的人来存钱。
03如何吸引更多的存款
从早些年的大额存单,到如今的智能存款,都是银行为了吸储所推出的理财方式,人们把钱存银行不就是想获得利息嘛,那银行多给点利息就好了嘛,所以说哪家银行的存款利率高,哪家银行就能吸引更多的存款。
04为什么是民营银行优先推出
简单来说就是民营银行没钱,因为各民营银行和那些大型银行比起来,知名度远远不够,银行网点也远远不够,对应的客户也就少了,钱也就少了。为了吸引更多的客户和存款,所以各大民营银行纷纷提高存款利率,推出各类理财产品,智能存款也就孕育而生了。
智能存款有哪些优缺点作为一个创新型存款方式,智能存款的优势确实十分明显,毕竟智能存款就是为了吸引大家进行存款的。蒋老师找到了前海微众银行的智能存款+的计息规则,存款期限在1个月内利率为2.8%,1个月到3个月之间利率4%,3个月到6个月之间利率4.3%,6个月到1年之间利率为4.4%,1年之后都是4.5%。我们开看看它有哪些优缺点呢?
01短期利率极高
这款智能存款不满1个月利率为2.8%,也就是说最低利率就能达到2.8%,相比于活期存款利率0.3%,利率高出了9倍不止;如果按照1个月期限存款,智能存款的利率更高了13倍还多;对比3个月定期存款利率1.35%,智能存款的利率还是高出了3倍多;对比6个月和1年的定期存款利率,这款智能存款的利率也分别高出了2.93倍和2.5倍。从这些数据对比很容易就能看出,智能存款的短期利率极高。
02存款门槛低
智能存款的门槛都是比较低的,就拿前海微众银行的智能存款+来说,起存金额为50元。目前各大银行推出的大额存单利率也都还不错,目前有部分3年期的大额存单利率能够达到4%,但是大额存单一般都要求起存资金不得低于20万。对比与20万的,50元的起存金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03计息方式灵活
加入你在某个银行存了5万,存款期限是3年,年利率是2.75%,1年后因为资金紧张,急需钱用,于是你选择将存在银行的5万块提前支取出来。因为你存款期限没有满3年,所以你不能按照3年的定期利率计算利息,而因为提前支取,银行仅能按活期存款利率计息,也就是说,你的利息只有150元。
而如果是5万元存的是上文说到的智能存款,那么在1年之后你去取款,也能拿到4.5%的利率,也就是2250元,足足是150元的15倍。
04结息方式多选
相比于银行的到期还本结息,智能存款可以选择按月、按季结息,到期还本。也就是说如果你的5万块钱存在银行定期1年,你必须要一年之后才能把利息和本金完整的取出来。而智能存款可以按月、按季结息,也就是说你可以每个月都去提取利息,这也是智能存款的一大优势所在。
05只有线上途径
智能存款的一个劣势就是只有线上存款,由于智能存款多是民营银行推出,而这些民营银行的线下营业点非常少,很多银行想要吸引用户存款必须借助其他大型理财APP,用户想要进行存款需要一系列的线上手续,很多不太了解这些理财软件的人根本无从下手,就算想买也不太敢买。
智能存款的发展趋势是怎么样的从2018年8月微众银行推出出智能存款,就凭借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受到了广大投资者的青睐,全国有近10余家民营银行推出智能存款,这类创新型存款可以说是颠覆了传统银行的存款方式,既保证了活期存款的资金灵活性,又保证了定期存款的利率。
也正是因为这些智能存款的利率极高,扩张速度极快,如果遇到集中兑付,资产规模小的银行根本就无法承受,最终将会对金融行业稳定性造成冲击。央行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不得不约谈各大银行,所以很多银行相继关闭了此类智能存款业务。
18年12月,微众银行给用户推出了一条短信:“智能存款+”限时开放,2018年12月20日之后将无法买入,已存资金的利率和支取不会受到影响。代表着微众银行此类智能存款业务暂停。
但是有一点值得说到的是,央行并没有说智能存款违规,也没有明确的叫停,部分银行仍有智能存款业务,只是相对于之前的利率降低了很多,同时也进行了限量发售。这意味着智能存款只是进入了调整期,调整了利率,进行了限额。
目前吉林亿联银行推出的亿联智存五年期存款,存款期限在1天至1个月的利率为0.455%,1个月至1年的最高利率为1.77%,1至2年的最高利率为1.99%,2至3年的最高利率为2.84%,3年整的最高利率3.77%,3至4年的最高利率为5.55%,4至5年的最高利率为5.69%。相比于之前的微众银行短期利率降了太多,而长期利率还是高了不少。
由此可见,智能存款这次调整将会降低短期存款利率,增加长期存款利率,从而减低金融行业风险。
综上所述:不是智能存款买不到了,而是智能存款因为利率过高,扩张速度过快从而受到了管控,目前还是有部分银行存在智能存款业务,但是因为利率大幅下调,就和一般的存款方式没什么太大差别了。
电子国债发行期内每天都有额度吗?
电子国债发行期内每天是否都有额度,取决于国债发售的情况,如果购买的人多,有可能当天就发售完,甚至几个小时就售罄。
极少的情况是遇到法定节假日,很多人都出去旅游,买的人少,才会出现电子国债在发售期内,每天都能买到的动人情景。
募资60亿补充营运资金?
华为首次发债的消息,在小财的朋友圈刷屏,有人笑言“747亿的现金流,国内优质资产的巅峰,请排队认购,30亿都不够狼抢的”,究竟为何?
综合华为财务报表来看,华为并不缺钱,主要目的是扩大融资渠道,应对未来经营风险。
1、华为境内首次发债9月11日,交易商协会“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注册系统”显示,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华为)提交了2019年度第一期/第二期中期票据的注册材料,目前正处于“预评中”。
根据公告,华为筹划发行的第一期中期票据,发行规模约为30亿元,期限为3年。根据募集说明书显示,华为拟注册的中期票据规模为200亿元。本次中票发行,无担保,信用评级机构是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主题评级和债项评级都是AAA,市场最高评级,主承销商和簿记管理人都是宇宙行中国工商银行。
根据公告我们还发现,此前华为仅在境外发过四单美元债券及两单点心债,本次是首次在境内发行债券——主要目的是补充公司本部及下属子公司营运资金。
我们看了一下财务数据,华为的财务非常健康,顶级优秀的公司:2016-2018 年及2019 年上半年,华为公司合并口径实现营业收入5180.68 亿元、5984.80 亿元、7151.92 亿元和3965.38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1.58%、15.52%、19.50%和22.86%,2016-2018 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7.49%。
2019年上半年,资产总额7057亿,现金类资产2836亿,全部债务才997亿,利润总额436亿,每一项数据都是出类拔萃。
2、什么是中期票据?中期票据,实质上是债券的一种。
国内对于中期票据的定义:企业依照中国人民银行《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管理办法》及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相关自律规则和指引、由具有法人资格的非金融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按照计划分期发行的、约定在一定期限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募集资金主要为满足企业长期资金需求。
我们主要注意几个关键词:
1、中期票据是非金融企业发行的,也就是除了银行、券商、保险等金融企业之外的普通企业。
2、要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
银行间债券市场指依托于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暨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简称同业中心)和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简称中央结算公司)、银行间市场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清算所)的,包括商业银行、农村信用联社、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进行债券买卖和回购的市场。
3、中期票据是计划分期发行的。本次华为的中期票据注册总额是200亿,第一次发行30亿,未来分期发行。
4、中期票据的期限:中期票据为1年以上(通常为3、5年)。低于1年的债券,通常称为短期融资券。
一般来说,企业发行中期票据的目的是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扩大融资渠道,增强资金使用灵活性;改善债务期限结构;提升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市场形象。
中期票据的融资成本,相对于中长期贷款,具有较好的成本优势,可以减轻企业的融资负担。
3、华为回应:不缺钱,意在优化资本架构晚间,华为对报道做出了回应:华为已经正式提交发债文件,将首次在中国境内发行公募债券。华为表示此举为优化资本架构,以确保公司财务稳健。
小财认为:
(1)华为财务非常优秀,打开融资渠道是正确选择;
华为运营的资金主要来自自身经营积累、外部融资两部分,其中外部融资仅仅占10%,在国内公司中处于非常低的水平。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华为遭遇了一些困难,通过外部融资来促进生产经营是扩大经营的常用方式。
(2)中国债券市场,越来越受到关注。
中国债券市场存量逾93万亿人民币,已经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大债券市场。最近两年,中国债券市场先后纳入主要的全球指数,预计还将至少吸引6000亿美元境外资金进入中国债券市场。债券投资,也成为境内外投资者重点关注的方向,据说银行间债券市场已有超过1800家境外投资者,持债规模近2万亿元人民币。参与境内债券市场,对于华为而言是融资布局的重要一环。
可以想象,华为200亿的中票必然受到市场热捧!
对于各位机构投资者来说,如何抢上华为的债,将成为一大难题,也将持续被热议。
综合以上分析和华为的回应:华为首次境内发债,说明华为意在扩大融资渠道,打开国内债券市场的大门,也为投资者提供好的投资工具,是一举多得的举措。华为并不缺钱,经营现金流、利润数据都是国内企业一流水平。
感谢阅读,欢迎随手关注财富精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