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龄留学,加拿大小学留学好办吗?
不是很难。比较好办。
加拿大留学签证也有很多的签证种类,加拿大高中和小学留学的学生签证就属于最最普通的学签,审理一般会在3个月之内完成,具体审理时间根据递交的月份差别也会比较大。避开高峰期,才能保证更快下签。
加拿大签证不像其他国家一样有加急服务,所以尽量给签证审理留出充足的时间,所以建议提前三个月办理比较好。
为什么中国低龄留学会优先考虑新加坡?
对于中国的留学生来说,去新加坡留学真的有很多便利条件。首先就是地理位置很接近中国,坐飞机大概六个小时左右,两个国家也没有时差,不仅随时回国比较方便,两地沟通也不用考虑时差的问题。这点来说,比起北美或者欧洲的国家要方便很多。
还有就是新加坡采用的双语教学,英语是新加坡的官方语言,在整个小学到中学的课程当中,学校的全部课程用英语授课,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授。也就是说孩子到新加坡读中小学,在接受国际化教育的同时又不会丢掉中国文化的学习,这在其他国家是难以实现的。很多去到北美的国家留学的孩子,如果家里不给孩子再报补习班学习中文的话,中文基本就会报废了。但是去新加坡留学就完全不用担心这个问题,孩子不仅可以学到很正宗的英文,还可以兼顾中文的学习。
还有就是新加坡的教育真的非常注重素质培养。新加坡中小学上课都是半日制课程,要么就是上午半天或是下午半天,家长可以自由选择,那么剩下的时间就是培养兴趣爱好的课外活动,比如设计与工艺、美术与劳作、公民及道德教育、体育与音乐等,几乎每所学校的课外活动都有几十种。新加坡这边的中小学不仅是注重孩子知识的学习,更加注重孩子兴趣的培养。还有很多留学生在新加坡完成其中学课程后转向第三国开始大学生活与学习,把新加坡作为跳板过渡到其他国家。新加坡还有陪读政策,允许母亲、祖母或外祖母到新加坡陪读。
疫情过后国人会不会重新审视出国留学潮尤其是低龄儿童留学潮呢?
阻止不了,因为现在有些人的家庭条件很好,很不错就想着自己的孩子,出国深造,毕竟出了国留学回来,就到处张扬,自己的孩子有多厉害,多厉害似的,不过估计政府也不可能会彻底的禁止出国留学,毕竟我们国家也有外国留学生,还很多,不过既然出国了,就要遵守法律法规,别出国时到处张扬自己的国家怎么不好,不好的,毕竟你们出了事,国家是第一个出来帮助你们的,哪怕你们在外面国家发生战争,国家也会第一时间安排同意回国。💪💪💪
如何让小留学生既能成才又免受分离之苦?
额,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啊~
陪读可以考虑一下,低龄留学对孩子的心灵成长其实挺不好的,主要是孩子小,许多东西分辨不了好坏。
所谓留学低龄化,指的是出国留学的学生平均年龄向下发展。2010年以前,低龄留学群体的概念是指年龄在13~19岁、初中毕业或高中毕业后到国外就读高中或大学本科的青少年。但近年来,这个概念出现向着“更低”的方向变化,越来越多的中国家长接受孩子在高中或高中以下阶段出国留学。
留学低龄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不容忽视。
首先,低龄儿童心智尚未成熟,无法快速适应国外的生活习惯和教育方式。寄宿家庭、独立生活等问题是低龄留学生要面临的一大挑战。低龄留学生只身处于海外,需要独立面对很多情况。部分“00后”孩子,以前在家中形成了对父母的依赖,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与他人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部分自控、自律能力差的孩子,由于脱离了父母的日常监管,开始“堕落”,如沉迷网络、虚度光阴、疯狂购物、酗酒飙车甚至接触毒品,乃至荒废学业。
其次,留学安全问题不容忽视,留学生境外遇险事件近来偶有发生。如许多国家都存在着种族歧视和暴力事件,小留学生在国外学习,可能遭受校园霸凌等伤害。2018年2月,中国教育部就发布留学预警,称“一段时间以来,澳大利亚不同地方发生数起侵犯中国留学人员人身和财产安全的案件”,提醒赴澳留学要加强风险防范。
再则,除了人身财产安全,心理安全问题同样重要。全国政协委员雷敏指出,这与语言、文化和生活环境的巨大差异相关,还与小留学生不善于自我调节、受挫能力差相关。小留学生过早地去到国外生活,不一定能够更快地融入其中,相反可能会因为种种心理落差而产生焦虑。而因为时差和距离,孩子的信息不能直接高效地传递给学生家长,父母也无法对孩子进行有效监管,缺席了孩子很多成长环节,可能导致关系疏远。
解决方法:
第一,通过短期出国游学提前了解国外的生活方式。对于有出国计划的家长,可以让孩子提前参加学校的游学项目,感受国外的生活氛围、学习氛围,直观地判断孩子能否适应低龄出国留学。
第二,通过就读国际学校提前适应国外的教学模式。如果家长已经为孩子制定好出国留学计划,那么不妨先让孩子在国际学校就读,这样不仅可以较快提升孩子的英语口语能力,也可以让孩子尽快适应国外教育模式。国际学校都开设了与国际接轨的课程,也有自己的出国留学服务体系,这些都有助于孩子进行出国留学的规划和实施。
第三,父母可以选择陪读等方式,出国陪伴低龄留学生成长。各国也为留学生父母提供了签证便利。子女在美国留学,父母可以申请探亲签证赴美探望孩子,每次停留时间最长为半年,在一年内可多次往返。子女在加拿大留学,父母可申请10年多次往返加拿大签证,每次停留最长时间为半年,有效期内无需重新再申请签证。在澳大利亚,18岁以下需伴读的国外学生,可带一名亲戚作为其监护人在澳大利亚伴读。子女在英国留学,父母可以申请探亲签证,赴英探望孩子,每次停留时间最长为半年,在签证有效期间可以多次往返,签证有效期根据孩子签证有效期决定。在新加坡,允许17周岁以下学生的女性直系亲属陪读。在新西兰,10周岁以下孩子一定要陪读,10~18岁可以选择陪读,陪读人必须是孩子的直系亲属。
第四,有意出国留学的学生,要在文化上进行前期准备。不管什么年龄段留学,都需要对留学国家有基本了解,在出国前提前掌握一些当地的文化、历史以及生活习惯等相关信息。与此同时,子女身处异国留学,家长的思维方式和沟通方式也需要同步跟进,此举也可以和孩子产生更多共同语言,拉近和孩子之间的距离,帮助孩子更快地度过适应期。
低龄留学对孩子好么?
低龄留学,主要做好四方面的准备:1. 能力准备:语言专业课双管齐下
家长也许会纳闷,孩子在托福雅思、SAT、GRE/GMAT这样的考试中成绩优异,甚至远远高出美国的学生,为什么上课成绩却与真实水平如此不符呢?主要原因是应试教育的成绩并不能代表真实的语言能力。但是语言能力和专业能力是家长可以在出国前帮孩子加强培养一下的。
(1)语言:
很多家长觉得孩子的英语能力在到了美国,有了好的语言环境之后,会自然而然的增强。其实不然,作为交流的基本工具,英语是融入美国学习生活的第一必备能力。当交流受到阻碍,孩子心理上会潜意识里排斥用英文交流,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留学生们到美国之后喜欢抱团,只在自己熟悉的小圈子里活动,打麻将,涮火锅等,人在美国,却依然过着国内的生活。
因此,在出国之前,要学好英语,打好基础。但是,并不是报个托福雅思班就可以学好英语的,我之前就是在新东方当英语老师的,所以很清楚培训班主要还是针对应试的。根据多年的留学和英语教学经历,我建议孩子在学英语的时候一定要有耐心,尤其是在口语、听力、语法和写作方面,要好好琢磨,这些都有助于在美国沟通和学习。另外,最好找精通中英双语的老师来进行辅导,更能事半功倍。
(2)专业:
最好的,不一定是最适合的。这一点在选择专业上同样适用。孩子有时候对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没有清晰的考量,所以家长的正确引导尤为重要。我建议,在给孩子选专业的时候,不要盲目跟风,那些看起来很有前途的专业,比如IT、工程、计算机等,不一定适合孩子。要以孩子的兴趣特长为主,再结合当前职业发展趋势,选择一个适合孩子的专业。
另外,在出国前,可以让孩子预习一下学科知识,了解课程专业词汇。很多孩子来美后都反映,如果把学科知识翻译成中文,绝对可以拿高分。即使是中国孩子擅长的数学,如果不知道专业的词汇,读不懂题,没办法理解,只能干瞪眼了。提前预习,可以让孩子尽快跟上教学进度,适应课堂环境。
2. 文化准备:中美文化融汇贯通
初到美国,文化冲击在所难免。在最开始对新鲜事物的好奇过后,孩子慢慢发觉中美文化之间的差异性,会感觉到迷茫无措,如果不能很好的融汇中美文化差异,孩子很难真正的融入到新的环境中。适应期是痛苦的,在出国前做好准备,能够帮孩子尽快顺利地度过这个时期。
(1)政治方面
中国留学生在外被问及政治问题是很正常的。随着中国影响力的加强,由于社会体制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很多美国人对“神秘”的中国政治文化非常好奇,喜欢问一些对于中国学生比较敏感,或者很难回答的话题,比如藏独,中国南海争端等问题。年轻留学生血气方刚,在讨论问题的时候,容易控制不住情绪,导致言辞过激,造成误会。
我有一个真实[案例]教授在上课的时候讨论一个关于中国政治的话题,并表述了自己观点。但是孩子认为教授有歧视行为,跟教授争辩,但是没有注意言论,言辞过激。教授认为学生有恐吓他人倾向,并上报学校将其开除。之前VOA(美国之音)电台来采访我们的时候,也问到我这个问题。我认为“沟通是重点。大多数时候美国人只是好奇,想了解别的国家的情况。被关注,这证明了中国越来越被重视,作为中国留学生更应当用开阔的心胸,把真实的中国,在平等的对话环境下,与他国友人进行沟通。如果教授真的直接挑明歧视中国,向学校报告,学校一定会予以处理。”
(2)文化方面
美国的主要宗教是天主教和基督教,美国人很多的观念、日常行为规范,以及节日,比如圣诞节,复活节等,都是与宗教相关的。为了更好的融入美国文化,留美前多多了解这些节日和文化是很有必要的。
例如,在基督教跟天主教学校,会严肃对待男女交往方面问题。我们接过的一个紧急[案例]就是因为对宗教文化的不了解所造成的。一个男生约了同校的女生到野外露营,搭帐篷过夜。学校发现后,不管事实确切与否,都会假设他们发生了性关系。而且在寄宿类的宗教学校,即使没有发生关系,外出过夜的行为也是绝对不允许的。一旦被发现,就是开除。由此可见了解美国文化的重要性。
3. 思想准备:抵制恶习,控制情绪
青春期的孩子,在思想行为上还不成熟,自我约束能力比较弱,易受到身边环境的影响。根据厚仁白皮书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行为不当,违反校纪校规,甚至是当地法律,也成为了中国学生被开除的主要原因之一。
美国对于未成年人在黄赌毒方面的管教是非常严格的。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严禁吸烟、赌博以及吸毒。根据美国法律的规定,年满21周岁才可以喝酒,而且购买酒时需要凭身份证件。这一点跟国内很不一样,所以家长应当提醒孩子们注意。
另外,青春期的孩子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有的孩子可能在国内的时候,大家都感觉很乖巧,不是容易惹是生非的人。但是人的心理是很奇妙的,到了异国他乡,人的心灵变得脆弱,自我保护意识也就加强。所以当孩子一旦认为被误解,情绪不受控制,言语过激,就会导致事件升级。
4. 心理准备:积极心态应对留学困难
美国作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在我们眼中是一个发达,物资丰富,品质优越的国家。然而对于准备出国的留学生来说,充分做好吃苦的心理准备,才能在未来的留美生活学习中保持积极的心态,顺利完成学业。
首先,要有忍受寂寞和孤独的心理建设。人在异国,思乡情怀在所难免。但是,我想分享一个自己的座右铭:能够忍受孤独寂寞的人必胜,能够享受孤独寂寞的人完胜。
其次,要培养孩子在生活上的独立自主,不要让孩子过多依赖父母。毕竟孩子一旦出国,所有的事将是自己承担:自己照顾自己的衣食住行;处理日常琐碎,例如交电话费和房租等;和老师同学,房东等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些都是远在国内的父母所没办法代劳的。
另外,要培养孩子的正确的是非观。在面对诱惑时,要理智的做出判断。
我遇到过这样的一个[案例],学校的一门物理课老师规定如果学生能够通过老师的一次测试,之后就可以顺利结业,否则还要继续选修此门物理课。测试前,有人联系了准备考试的7个中国女生,表示有答案可以出售。7个女生禁受不住诱惑,买了答案,结果被老师发现作弊,全被开除。
出国留学,各种诱惑无处不在,容易把孩子引入歧途。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留学心态至关重要。
来源: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