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风降温,降温大风一齐来袭?
此次降温,不单是西安,及呼大半个中国都有强降温,这也很正常,再过几天就是小雪节气了,也该冷了,如果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现在早就结冰了,气候变暖,比过去寒潮至少晚了半个月,该冷的时候就得冷,不冷是不正常的!
一刮大风一降温就被吹散了?
风对雾霾的作用主要作用就是对污染物的搬运,水平作用的风把雾霾吹向下游,垂直方向的风把雾霾吹向更高的空中。
这其实就是风的稀释作用,受污染的空气在风的吹动下跟周围干净的空气混合,稀释了污染物的浓度,所以即使看上去空气很好,其实也是有雾霾的,只是浓度比较低。
如果不考虑任何因素,只考虑风的话,那么雾霾永远不会消失。
雾霾最后消失或者减弱主要还是因为沉降作用。
1.湿沉降,把雾霾里的颗粒由空中转移到地面上,主要是靠下雨,这也是为啥城市里洒水车一天来回的洒水。这也是酸雨形成的原因。
2.干沉降,在湍流(简单理解为方向胡乱刮的风)和重力的作用下,与地面产生接触,然后吸附在下垫面上。树叶子也有能吸附一些。
河北省雨雪大风降温汇聚?
二月底三月初,受冷空气影响,我国北方又出现一次降水过程,邯郸等地还普降小雪,石家庄,保定,唐山等地出现大雾,还下了一天的小雨。据河北气象台预报:3月1日的白天到夜间,张家口北部、承德东部、唐山东部、秦皇岛阴有小雪或零星小雪转晴。为什么二月底三月初的开头我国冷空气仍旧频繁,而河北省雨、雪、大风、降温汇聚,威力有多大?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其实这属于正常现象,这是冬去春来天气的“拉锯战”,天气变化异常是季节交替的表现。我国北方春夏秋冬四季,时间划分为:每年的12月、1月、2月为冬季;3月、4月、5月为春季;6月、7月、8月为夏季;9月、10月、11月为秋季。随说已经冬天已经过去,春天已经来临,但是冬末春初,天气过于频繁,二月份下了三场雪一场雨,这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并不多见,而且每次降水量达到小雨偏上的水平。今天的降水也就小雨程度,但是降水时间较长,一天半的时间,而且预报明天降水还会持续。虽然到了春天的节气,但是天气变化异常,防止倒春寒出现,俗话说:“二八月,乱穿衣。”为了我们的健康最好不要脱掉棉衣服,适当锻炼,增强体质。
二月份三次见雪一次降雨,高于历史同期水平,实属罕见,不仅仅是因为节气交替原因,最主要原因还是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异常,“厄尔尼诺现象”影响所致。去年我国冬季出现了“暖冬”,该冷的时候未冷,该来的寒潮未来,跟影响我国的亚洲高压长期盘踞我国北方有很大关系,而这次“厄尔尼诺现象”强度为中等偏强,势力范围较大,时间较长,已经延续两年多的时间,对全球都造成了极端天气影响。直接表现为最近一段时间的澳大利亚的火灾、非洲的干旱蝗灾、欧洲的风暴洪水、澳大利亚的双台风、北极甲烷爆发、南极温度达二十多度、珠穆朗玛峰山坡长出绿草及我国多次大范围降水等等。
“厄尔尼诺现象”,是一种异常气候变化,简单理解为就是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海水“发烧啦”,引发世界各地气候模式发生异常变化,自然灾害频发,表现形式为干旱、洪涝、冰雹、冻害、风害、暖冬等等极端天气。而我的二月份多长降水,大家肯定不会联系到,几千公里外的大西洋暖流,会影响到我国天气异常变化吧。近段时间,欧洲风暴洪水令欧洲诸国“焦头烂额”,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大西洋暖流直抵北极圈附近,将北极地区寒流“驱逐”南下到我国境内,与影响我国的太平洋暖湿气流(东南季风)和印度洋暖湿气流(西南季风)交汇,形成“锋面雨”而形成降水。两股势力在我国北方形成“拉锯”态势,冷空气势力强,降水线南下;暖湿气流势力强,降水线北上。这就是这段时间我国北方地区降水多的主要原因。“春雨贵如油”,希望疫情早点结束。
谢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