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硕士,研究生学费一年多少?
自从2014年改革之后,国家取消了公费研究生的政策,研究生需要自费学习了,而且研究生学费不低。这对于家庭条件比较困难的同学来说,无疑是很大的困难,可能还会有原本打算考研的贫困考生被迫放弃。下面小编跟大家说说哪个大学还有公费研究生,国内研究生学费一般一年多少钱,希望对你有帮助。
哪个大学还有公费研究生
2013年2月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自2014年秋季学期起,取消公费研究生计划,向所有纳入国家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的研究生收取学费,自此,我国公费研究生被取消。
所以说,我国现在是没有公费研究生的,不论哪各大学都没有公费研究生了。但是研究生是有奖学金和助学金的,虽然可能跟研究生学费相比没有学费多,但是也不算少,也是会减轻很多经济上的负担的。而且有很多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经费中还会拿出一部分给研究生发奖金,两边一抵消,实际上花费不了太多,所以说经济负担也不会太大,。
国内研究生学费一般一年多少钱
一般情况下,国内的研究生分为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一般学术型硕士的学费为每人每年8000元,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学费一般为每人每年7000元,不包含住宿费。
当然这个费用只是个大概,具体的每个大学的费用都不一样,不同的专业也有所不同,甚至还会受大学所在地的经济水平的影响,比如同样是环境工程专业,北京某高校的学费大概5000+,而西北某高校大概为4000+。
再说具体点呢,就比如在重庆,学费7000一年,生活费吃饭每月600元吃食堂足矣,房租学校的公寓,非常便宜每年500,一般是每年1200,另外加电话费每月50,网络每月50,这些就是最低的开支,如果某些特别收费高的专业和学校,或你自己在外面租房,生活标准更高,其他开支更多,这就另当别论。在中国绝大多数学校,大多数专业,按一般的生活标准,两万足矣。如果你是留学生,可能会更高。
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教育注重实际操作能力,一般为两年。如果考研是为了更好的找工作那比较适合报考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学习时间短,学费还低一些,毕业后更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
但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可以选择的专业比较少,没有学术型研究生可以选择的专业和学科多。主要包括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工程硕士、法律硕士、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等等。
而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教育主要侧重于学术理论研究,一般为三年。适合真正想要在某个领域深造的人报考。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可以选择的学科比较多,分为十三大类,大类下面还分为八十八个一级学科,这八十八个一级学科下面还会细分成三百多个二级学科,除了这么多之外还有招生单位自行设立的七百六十多个二级学科。
下面以华东政法大学为例,看看一般的高校都是如何收取费用,。
2015年东华大学研究生学费标准及奖助政策,一般每年变化不大,大家可参考。
东华大学硕士研究生收费标准
研究生可以申请到怎样的奖学金
总体来说呢,研究生的学费是比本科时期要高一些,但是跟本科一样,也有国家和学校提供的各种奖学金、助学金等等,如果能申请到这些,对减轻学费负担是个不小的帮助。
◆国家助学金
国家助学金用于资助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所有全日制研究生(有固定工资收入的除外)的基本生活支出。硕士研究生资助标准不低于每生每年6000元,博士研究生资助标准不低于每生每年10000元。
一般学校的奖助学金6000或者8000,分为十个月发放,也就是每个月发600或者800,也有分为12个月发放的。这一部分钱是国家给的,任何人不能截留。
◆奖学金
1)国家奖学金
国家奖学金是由国家财政发放的,覆盖面比较少,金额为两万元。主要是看研究生的科研能力,这个国家奖学金,一般会发给特别优秀的学生,科研或学术上面有贡献的那种,所以这里就不多说了。
2)学校的学业奖学金
学业奖学金是学校发放的。评选规则和国家奖学金不一样,在不同的学校里有不同的规定,一般情况下是百分之百覆盖的,它们分为一等二等三等这三个档次,学业奖学金的评选需要考虑各种因素的综合很多,比如说参加一些学生活动会加分。所以学业奖学金的评选是比较残酷的。不同的学校学业奖学金的金额也是不同的,有的学校一等奖学金8000,二等奖学金6000,三等奖学金4000。
◆研究生补助
1)学校发的
金额是由学校统一规定的,由导师的科研经费给学生发放,一般150到300元不等。
2)导师发的。
这就是由老师自由决定,金额不确定。当然,也有老师不会给学生发放的。
◆“三助”岗位津贴
高等学校利用教育拨款、科研经费、学费收入、社会捐助等资金,设置研究生“三助”(助研、助教、助管)岗位,并提供“三助”津贴。金额一般由高校依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当地物价水平等因素合理确定。
◆国家助学贷款
研究生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条件、程序及其他有关规定,与高校本专科生国家助学贷款基本相同。
原则上,研究生助学贷款以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为主,每学年贷款金额不超过12000元。
这里也分享下我考研时期用的还不错的资料,希望能帮助你早日实现考研成功的梦想!
1.《写作160篇》(英语二用写作宝中宝)
适合基础不好的同学们的一本作文书,整本书条理清晰,从词汇到句式再到篇章,层次分明地讲解,方便同学们有次序地去准备考试,而不是从头到尾全部记忆。此外,这本书既像一本笔记,又像一本练习册,二者都凝练在一本书中,是一本较好的学习和练习的教参。
1. 《非常词汇》
也适合基础不太好的人用,我用它的原因是我不太喜欢背单词,觉得太枯燥,这本书是把历年真题里面必考的单词放在原句中记忆,有了情景,我觉得很有趣,就好记多了。
3.《考研真相》
针对基础薄弱的人补基础用的,这本书英语一真题专用书,英语二可以用《考研圣经》。这本简直太细致了好吗,感觉出书的人是处女座!整本书都是逐词逐句逐题精解真题,把真题文章每句的难点词汇和语法掰开了揉碎了一句一句去讲,不用查字典,更不用查语法书,语法、词汇、长难句都在这一本里面了,省事省时间啊!
如何说服孩子下决心考研?
说服一个人得先去了解对方的需求,对于不考研的人来说,考研会有很多优势,但这种优势是建立在当事人想从事的具体工作上来说的。
下面我就来讨论一下在不同情况下怎么说服对方考研。
首先,也是大部分人不愿意考研的人出现的情况,大部分是不知道以后要干啥,感觉读了这么多年的书,厌倦了,想入社会体验一下不同的感觉。对于这一部分人来说,最好先让他如愿,让他假期多去参加一些工作,期间不给予任何帮助,最好让他完全独立。然他亲身体验一下他想要的那种生活。通过几次真正的社会体验后,多去试错,他会慢慢明白一些道理,然后再来和他讨论考研的价值,(结合他这段时间都工作经验来说)这样他才能听得进去。
其次,也有另一部分人知道知己要干什么,但是觉得没有必要考研,直接本科出来就可以了,对自己没有太高的要求。这部分人相比第一类来说好很多,他们的问题是不够精益求精,不够上进,但是是有明确目标的。那么要说服他考研,要让他够上进一点可能需要一些专业的人来,找那些正在从事他打算应聘的职位的专业人士,让这些专业的人告诉他这个职位工作的应聘要求,具体内容,上升空间,薪资待遇,考核机制。如果如果这项工作确实让研究生更吃香,那么他自己会心动的。
最后也有一些人,有明确目标,但是不需要太多知识就能上手的工作,比如某些简单的技工,开路边小超市,烧烤摊,小饭馆,这些行业注重的是经验要多一些,所以不用一定要考研。
总结一下,要说服一个人,要先去了解他的需求。说服别人考研,要先去了解他的职业方向,对于大部分没有目标的大学生,得先去社会上让他们多体验,磨刀不误砍柴工,等他们感受到了生活的不易,考研的必要性,那他会全身心投入学习中。对于有目标,但是不求上进的大学生来说,需要更专业的人去和他深入沟通,去纠正他在校期间对自己喜好的职位的不准确理解。最后对于那些不需要太多知识的行业,没有必要去约束他,只要他喜欢这一行,完全让他去尝试,行行出状元。
最后祝每一个有梦想的人都能去为之努力,最后实现它!
所有大学都有研究生吗?
不是的,只有有硕士点的学校才有研究生,像有很多学校只有本科的教育层次,那它们只能招收本科生,现如今,很多以前没有研究生的院校都开始申请硕士点,因为硕士点是一个学校送学院升格为大学的必要条件。而从学院升为大学后,对学校的办学层次和影响力都有提高。
关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大学?
社科大和国科大这两个学校虽然看起来校名差不多,成立的方式也差不多,都是先有研究生院,再成立大学,但是,从内核来看,这两个学校真的是完全不一样。
不过他们看起来这么像,搞混也是情有可原的啦。
国科大是以中国科学院为基础成立的,社科大是以社科院为基础成立的。要说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国科学院有什么区别,那大概就是他们的研究方向吧。中科院的研究方向其实是比较偏重自然科学方面的,比如力学、天体、物理之类,社科院的研究方比较偏重社会科学方面,我们比较熟悉的有法律、农业农村、历史、考古、工业经济等,还有一堆国际片的比如俄欧亚研究所、美国研究所、日本研究所之类。他们的研究方向是完全不一样的。
其实历史上,社科院是隶属于中科院的一部分,后来才从中科院分立出来,成立了独立的中国社会科学院。
国科大和社科大既然分别是以中科院和社科院为基础成立的,那自然这两所学校在专业特长方面的优势也是不一样的。举几个例子来说,考力学啊、物理啊之类的理工科背景的专业自然是选择去国科大,但要是选择法律、历史、哲学等人文社会科学专业,还是社科大更具实力一些。
但是,两所学校都是有几十年的研究生教育历史,可以从这里面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中科院研究生院和社科院研究生院几十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太多的人才。两所学校因为是科研院所,偏向于学术研究,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我们国家学术界,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学术界的最厉害的大佬基本上能看到两所学校的身影。在学术界,两所学校的影响力是领头羊的。
因此,就业方面,两所学校都是偏向于继续深造读研读博,进行学术研究。在公司就业的反而比较少,不如传统的大学清北人。特别是社科大,因为人数少,每年本硕博加起来2000多人,在公司就业的不到一半,校友太少,在公司就业方面不如清北人政央财对外贸。
研究生硕士博士分别读几年?
在中国,研究生主要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全日制研究生是通过拥有各高等院校举办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来进行招生,学制最少为2年或3年。
硕士课程通常安排在学士之后,一般而言硕士课程需要2-3年的时间,但根据国家及科系不同,有的硕士只要一年就能取得,有的则需要三至四年。招收与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单位既有拥有硕士点的普通高等学校,也有拥有培养研究生资格的相关科研机构。
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学制3年或4年,学习年限3-5年,主要进行课题研究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