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战机密集绕台,战机雷达真能烤熟1公里外的鸡吗?
刚问过一个飞行员朋友,结果被嘲讽了一番:天上不可能掉馅饼,更不可能掉下来一只烤熟的鸡!
如果雷达真能烤鸡,那岂不是飞机飞到哪里,哪里就下一场“烧烤雨”?
朋友给我科普了雷达的工作原理,最后重点说了雷达的真实威力以及对人体的危害,令我大开眼界,我就现学现卖,转述一下!
首先科普一下雷达的工作原理科学家在观察蝙蝠的时候发现,蝙蝠能在黑暗当中随意飞行,从来不会撞上障碍物,十分神奇,研究之后发现,蝙蝠会发射一种声波,通过声波来判断障碍物的位置,然后予以躲避。
科学家深受启发,很快就用电磁波代替蝙蝠的声波,发明了雷达。
雷达的工作原理十分简单,它对着一个方向发射电磁波,电磁波遇到障碍物之后会反射回来,雷达接收并分析反射回来的信号,判断障碍物的位置和距离。
比如说雷达对准天空发射电磁波,天空中什么都没有的时候,电磁波无法反射,雷达检测不到任何信号,当一架飞机从空中飞过,电磁波碰到飞机之后反射回来,雷达接到信号,就能判断出天空有一架飞机经过。
值得一提的是,雷达也有失误的时候,如果空中飞过一架隐形战斗机,机壳就会把电磁波吸收掉,就像是一个黑洞,一点都不反射,如此一来,雷达就无法获得反射信号,无法发现有战机飞过。
看电影的时候,战斗机飞行员经常说一句话:“我被锁定了。”
那么问题来了,他怎么知道自己被锁定了呢?
其实,雷达有2种扫描方式,一种是整体扫描,另一种是跟踪扫描。
所谓整体扫描,就是雷达进行无目的的扫描,电磁波覆盖的范围很广,战斗机上有电磁波接收装置,一旦接收到电磁波,就说明自己被雷达扫描到了。
整体扫描的时候,雷达一直处于旋转状态,电磁波一扫而过,不会停留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战斗机飞行员会发现电磁波每隔一段时间扫到自己一次,这说明,自己并没有被锁定。
跟踪扫描则完全不同,准备攻击之前,雷达会牢牢地锁定目标,给攻击系统提供战斗机实时的位置,所以,雷达需要发射出1-4道精准的电磁波跟踪战斗机,时刻更新战斗机的位置。
战斗机飞行员会一直观察电磁波接收器的情况,如果发现有电磁波专门跟着自己扫描,那不用怀疑,肯定是被人锁定了。
明白了雷达的工作原理之后,我们开始思考这一问题:雷达能不能烤熟1公里之外的鸡?微波炉发射电磁波,可以烤熟一只鸡,雷达也发射电磁波,是不是也能烤熟一只鸡?
微波炉是个小家电,雷达是个大杀器,微波炉都能烤鸡,那雷达岂不是可以烤熟1公里之外的鸡?
普通人有这样的疑惑,其实很正常,因为在普通人的眼中,电磁波跟电磁波是一样的,可现实是,电磁波也分三六九等,波段不同,功能不同。
我们用米格25号的火控雷达为例,分析一下雷达和电磁炉的不同之处。
首先,这款雷达十分强大,最大功率高达600千瓦,而我们家里常用的微波炉,功率往往不超过1千瓦,这也就是说,雷达相当于600个微波炉。
你或许会想,一个微波炉都能烤鸡,600个微波炉岂不是能将鸡烤成渣?
事实并非如此,首先,微波炉里面的电磁波是凝聚在一起的,而雷达的电磁波是无限扩散的,扩散得越远,功率就越低。
你可以将其理解成两盏灯,微波炉虽然是一盏小灯,可它对着你的眼睛照,雷达虽然是一盏大灯,可它对着无尽的夜空照,试问哪一个伤害更大?
除了凝聚力不同之外,两者的频段也不同,微波炉所使用的频段一般为2450赫兹,这个频率可以让物体当中的分子剧烈运动,从而产生热量,雷达所使用的频率一般在13赫兹左右,这个频率只能扫描,不能起到加热作用,更不可能烤鸡。
雷达虽然不能烤鸡,但是会产生严重的辐射伤害!想要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知道辐射分为两种,其一是电离辐射,也就是去医院做CT的那种辐射,其二是电磁辐射,也就是飞机雷达的那种辐射。
电磁辐射一直存在于生活当中,比如电脑,它就有电磁辐射,不过,电脑的电磁辐射是很低的,距离超过50厘米之后就检测不到了。
那么问题来了,雷达的电磁辐射强不强,距离多远才算是安全?
根据美国的计算结果来看,安全距离是5米,也就是说,站在飞机头5米开外的地方,问题就不大,不过,如此近的距离,还是很让人不放心的,根据国内的计算结果来看,安全距离是18米,这个距离就让人很放心了。
飞机一旦打开雷达,就意味着马上起飞,这时候,飞机前面一般是没有任何障碍物的,更不可能有人,所以,雷达辐射不会伤害到普通人。
最后,我还想说一下中国雷达的光辉成绩!众所周知,我国一直处于后起直追的状态,雷达领域也是如此。
曾几何时,我国根本没有自己的国产雷达,别人的飞机想来就来,我们根本发现不了,现在可不一样了,在全球十大顶级雷达中,中国雷达占了六个,个顶个的先进智能,纯纯的核心科技。
在诸多雷达中,最耀眼的一颗当属量子雷达,利用量子纠缠技术研发而成,目前已经完成了相关实验,相信很快就能研发成功并投入使用。
量子雷达最牛的地方在于它可以捕捉到隐身战斗机!
隐身战斗机所谓的“隐身”,并非肉眼不可见,而是躲避雷达的检测,等你看到它的时候,它已经到你头上了,凭空出现,这就是隐身。
不过,这些小把戏在量子雷达面前一点用都没有,所有的隐身战斗机都无处遁形!
被雷达发现的概率会大大降低吗?
要研究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知道的内容实际上是挺多的。
首先我们来说雷达:
我们很多时候看到的雷达是下面的样子:
这是雷达站的近景,如果我们将眼光离开雷达天线放在背景上,我就会发现远处的山脉。可以判断出这个雷达站是在高山上的。
一般的情况下雷达站的选址往往是在某一个地区最高的山峰上。原因也很简单,站得越高,看得越远。这和人们登高望远是一个道理。雷达波和普通的光线一样也是沿着直线传播的。地球的曲率的确是影响雷达探测距离的一个重要因素。
简单的说就是雷达探测距离R和自身高度hR,地球半径曲率a和目标高度ht都是息息相关的。地球的曲率本身在某一个距离上就对某一个高度的目标形成了遮挡。正因为这个原因,雷达站巴不得建的无限高,而飞机也巴不得飞得无限低。
所以“战斗机紧贴着海面飞行,被雷达发现的概率会大大降低吗?”这个结论是初步成立的。当降低ht的高度(贴地飞行),就可以有效地缩短雷达发现飞机的距离。
当然了,人们在追求雷达高度无限高的目标中,逐渐发明出了预警机。
大型预警机可以携带着雷达飞行在7000-10000米高度,基本上可以高过地球上大部分山峰了。这种将雷达放在高空的做法让预警机可以获得400-600公里的探测距离。这就比普通的高山雷达站100多公里的探测距离远了很多。
当飞机低空飞行的时候,很难躲避预警机的探测。当然了,这并不是绝对的。
在这一点上我们还得再引入一个雷达高度之外的概念——地面杂波干扰。
当雷达高度极高,而飞机极其贴近地面飞行的时候,飞机本身所反射的雷达波会被当作地面杂波信号被滤除。
在大多数人眼里会觉得地面就是一个平面,其实更类似于下面图片的样子
不断起伏的地面依旧会给雷达信号造成大量干扰。如果战斗机飞低到地面杂波的干扰中,战斗机的信号就在雷达屏幕上不明显了。这也是低空突防的另一个理论基础。
为了应对战斗机和地面信号之间信噪比的问题,在1990年代,雷达系统就可以开始逐渐地完善装备多普勒识技术。
相对于几乎静止的地面、地形目标来说,他们所反射的雷达波可以看作固定不变的。但高速运动的飞机往往会对雷达波产生频率提高或降低的作用。
这就是多普勒效应,当一个物体反射雷达波高速接近雷达的时候,雷达波的波长会被缩短,相反会被拉长。这些频率被稍微改变的雷达反射波可以被雷达接收和识别,从而用来判断飞机的存在。
所以说在现代新型雷达照射范围内,飞机飞得再低,也很难躲过雷达的探测。
当然了,这里面还有一个地区曲率的问题,让飞机在某一个距离上并不在雷达波的直射范围之内。
这时候咱们就得引入第四个概念了——天波雷达。
从外观上看,天波雷达已经不像是传统的一个大天线罩子来回旋转的雷达了,更像是一组大型的天线阵列。有上面样子的,也有下图样子的:
下面的图,也有人说是叫做地波雷达。
传统意义上的天波雷达会发射低频的长波信号,这些信号被地球电离层所反射,可以绕射到地平线之下达到超视距探测的目的。
而大功率的高频无线电波可以通过地面衍射现象贴着地面向外传播。也能绕过地平线(地波雷达)。
这就让经过编码的电磁波被原路反射回来的时候根据时间码就可以判断目标的方位和距离。
但这类雷达一般不会转动,仅仅是对某一个重点防守区域进行探测和识别。如果飞机在这个区域内飞行会被大概率的发现。
基本上,知道上面四点,就不会问出来战斗紧贴着海面飞行,被雷达发现概率会不会大大降低的问题了。
当然了,还有被动式雷达阵列也是探测战斗机的一个方式。
被动雷达也叫无源雷达,通过阵列的形式部署。在一个很大范围内进行联网,当战斗机上反射的雷达波信号被多个雷达所接受后,就可以快速的计算出战斗机的位置信息。而作用于这套系统中的雷达波其实就是我们的生活电波,例如手机信号、无线电广播信号、甚至是Wifi信号。它们几乎无处不在。而飞得越低的飞机越容易反射这些信号。
青藏线真的很危险吗?
青藏线,被誉为“世界屋脊上的苏伊士运河”,危不危险因人而异吧~在所有的自驾进藏路线里,能让人“又酸又爽”的恐怕还得是青藏线-G109。
为啥?
爽是因为青藏线路况不错,从格尔木-拉萨几乎全程二级公路,能担负起80%的进藏物资运输,堪称青藏高原上的“苏伊士运河”,小轿车跑起来都没啥问题。
@秩秩斯干
@一脚油门儿
沿途公路大片更比比皆是~
@一脚油门儿
@一脚油门儿
@一脚油门儿
酸是青藏线的平均海拔不可小觑,还是以格尔木-拉萨为例,平均海拔就在4500m以上,沿途还有昆仑山口、唐古拉山口等5000m以上的高山垭口...
@《自驾地理》
啧啧~总之,高寒缺氧是对青藏线最好的形容,假如你是第一次走青藏线的小白,那么下面这些注意事项,一定得收好了:
1、出发前1-2个星期可以提前喝红景天,车上带着高原安、感冒药等备用(红景天预防高反,高原安治疗高反);
2、自驾青藏线比较容易疲劳,切记不要疲劳驾驶,安全第一;
3、青藏线的天气变幻莫测,前一秒太阳高照,后一秒就可能大雪纷飞,变天简直比翻书还快,所以防寒保暖的衣物一定要带好;
4、备好干粮,有些路段吃宿不那么方便,以备不时之需;
5、带好墨镜,沿途会经过雪山草地,在阳光的照耀下,反光会很刺眼;
6、建议准备气压表、拖车绳、螺丝、防冻玻璃水、绝缘胶带、后备胎、机油皮带、火花塞等车辆易损坏零件和常用备用品,还有千斤顶、扳手、螺丝刀等常用修车工具;
7、进入藏区,有许多路段设置了限速,记得不要超速;
8、青藏线环境脆弱,请大家爱护环境,不要乱扔垃圾哦~
@一脚油门儿
线路推荐《自驾地理》手绘地图,制图@《自驾地理》
路线里程:约2100公里
行程节点:西宁-德令哈-格尔木-安多-拉萨
旅程用时:行车时间5天,推荐6-7天
难度指数:★★★☆☆
风光指数:★★★★☆
最佳出行时间:4月底-10月中旬
Day 1
西宁市 55km 湟源县 50km 倒淌河镇 110km 黑马河乡
G109 <里程215km 预计时间4H>
当日路况不错,全程柏油路,从湟源县开始有区间限速,注意保持车速;青海湖沿岸道路是景区道路,经常有牧民的牛羊出现,行车时要注意避让,小心碰瓷。
塔尔寺
位于青海省西宁市西南25公里处的湟中县城鲁沙尔镇,塔尔寺在藏语中称之为“拱本”,是我国有名的六大喇嘛寺之一,寺内的堆绣、酥油花、壁画是主要看点。
@大漠孤烟
@mm841014
青海湖
藏语名为“措温布”,意为“青色的海”,中国最大的内陆湖、咸水湖,由祁连山脉的大通山、日月山与青海南山之间的断层陷落形成。
@百合香
黑马河乡
位于青海湖西南部,是青海湖环湖西路的起点。黑马河乡至石乃亥乡共41km的环湖西路是青海湖最美的路段,其中环湖西路13-16km处是离湖最近点。
环湖西路在不同的季节呈现不同的美景,5月野花绽放,群鸟飞翔,8月万亩油菜花在湖畔灿烂盛开,在繁华过尽的10月,黑马河草原归于平静,青海湖也呈现出最朴素的美态。
@吃饼干的小黄人
此外,秋天是看日出的最佳季节,而位于湖西岸的黑马河正是观看青海湖日出的最佳地点之一!
Day 2
黑马河乡 80km 茶卡镇 105km 乌兰县 125km 德令哈市
G109-S2013 <里程310km 预计时间5H>
当日路况不错,全程柏油路,往S2013茶德高速行车,要注意行车速度,一路都有限速站。
TIPS:喜欢越野的朋友们,可在德令哈多呆一天,北上哈拉湖,挑战蜿蜒于山脉间的沙石便道,建议越野车挑战,出发前注意查询天气。
茶卡盐湖
柴达木盆地有名的天然结晶盐湖,被称中国的“天空之镜”,盐产量可供全国人民使用约75年。景区里有众多的盐雕可以观赏,还可以乘坐小火车,到盐湖的深处观光。
@Summerpho
游客可以赤脚走到湖面上观看和拍摄自己的倒影,如果足够幸运,白天可以看到在这些河面上形成的海市蜃楼。
@一蕊Aries
Day 3
德令哈市 210km 锡铁山镇 140km 格尔木市
G315-G3011 <里程350km 预计时间5H>
当日路况良好,全程柏油路,沿G3011柳格高速南行,在察尔汗盐湖上过万丈盐桥,可停车驻足观赏;到达格尔木时间尚早的话,可以先在当地参观格胡杨林、将军楼公园。
察尔汗盐湖
地跨格尔木市和都兰县,面积是茶卡盐湖的56倍!在这里,路是盐铺的,房子是盐盖的,岸边上只见咸盐不见土,青藏铁路和公路直接从这里穿行而过。
@火星
察尔汗在蒙古语意为“河流密集的地方”,整片盐湖由达布逊、南霍布逊、北霍布逊、涩聂4个盐湖汇聚而成,先后有格尔木河、素棱果勒河等10多条内陆河注入。
@随性行摄
可能是因为它太大了,站在某一角看不到任何波澜起伏,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一座浮在卤水上的"万丈盐桥"。
Day 4
格尔木市 275km 五道梁 440km 安多县
G109 <里程715km 预计时间10H>
当日行程很赶,建议早点出发;路上吃住条件一般,从格尔木出发记得加满油,适当准备干粮备用;途中需要翻越昆仑山和唐古拉山两大山脉,全程海拔基本在4500米以上,注意高反,副驾要跟司机多聊天,以免其打瞌睡;路过可可西里保护区边缘地带,会出现野生动物,请注意避让,下车拍照时,不要把车开到草原上,小心保护站人员上前干涉。
可可西里保护区
位于青海西南部的玉树藏族自治州境内,但整个可可西里地区其实还包括西藏北部的羌塘草原地区、青海昆仑山以南的地区。
@一脚油门儿
@一脚油门儿
可可西里气候严寒,自然条件恶劣,人类无法长期居住,被誉为“生命的禁区”。然而正因为如此,给高原野生动物创造了得天独厚的生存条件,成为“野生动物的乐园”。
Day 5
安多县 140km 那曲市 170km 当雄县 75km 羊八井镇 95km 拉萨
G109 <里程480km 预计时间7H>
当日路况良好,全程柏油路,进西藏后,弯道多起来,还是不是有牛羊出现,要注意避让,否则“一万块一头”,自己掂量;时间充裕的朋友,可在拉萨多呆几天,去附近的羊湖、日喀则等地游玩一番。
错那湖
青藏铁路经过的,除了唐古拉山,还有错那湖,这可是进入安多见到的第一道靓丽风景线,最妙的是青藏铁路从湖东面经过,最近处只有几十米的距离,设置的还有观景台。
@罗春晓
那曲草原八塔
相传是格萨尔王为自己战死的大将夏巴修建的,八座塔大小一样,挂满风马旗和经幡。每到藏历月十五、三十,有很多草原的信徒赶来这里祈福、朝拜和转经。
@枯滕
纳木错
西藏的“三大圣湖”之一,藏语意为“天湖”,是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教的第一神湖,南面有终年积雪的念青唐古拉山,北侧倚偎着连绵的高原丘陵,广阔的草原绕湖四周,天湖象一面巨大的宝镜,镶嵌在藏北高原上。
@一脚油门儿
大昭寺
又名“祖拉康”、“觉康”(藏语意为佛殿),是一座藏传佛教寺院,为藏王松赞干布建造,拉萨之所以有“圣地”之誉,正是与这座佛寺有关,每天来朝圣的人们不知凡几。
@Freddy
@老鱼
这条满满高反挑战的青藏高原“苏伊士运河”,你敢来战吗?
来源/公号:自驾地理
怎么很少听到核动力飞机?
没听过很正常,核动力飞机早在冷战前期就已经下马了,这东西完全不靠谱。
二战以后,核技术发展的相当之快,除了制造核武器,各种核动力装备也纷纷开始了研发,诞生了核潜艇、核动力航母、核动力军舰等装备,甚至连核动力坦克都有,核飞机当然也不例外。
在20世纪后期各种核灾难发生之前,公众对核事故所造成的危险认识还比较少。当时对这类技术的支持达到了顶峰,火车、汽车都在寻求开发核技术,有的厂商甚至试图开发家用核反应堆,生产核技术玩具。
作为军事对抗的两个超级大国,美苏在此期间都研制过核动力飞机。
其中美国的进度比较靠前,他们在20世纪50年代砸下了10亿美元开发X-6核动力飞机,期望得到一架拥有超高航程,理论上可以无限滞空的飞机。
美国人为此改造了两台通用电气J47发动机,称之为X-39。它通过P-1反应堆提供的热能进行运转,反应堆的堆芯给涡轮内空气加热,代替煤油燃烧室。
同时他们将一架康维尔公司生产的B-36远程轰炸机进行了改造,给它安装了一个机载核反应堆,然后还进行了多次试飞。这架B-36也随之被改名为XB-36H,后来又改成NB-36H,外号“十字军”。
它搭载了一个3兆瓦反应堆,有五名机组人员:飞行员、副驾驶、飞行工程师、两名核工程师,在1955年7月至1957年3月期间,在德克萨斯州和新墨西哥州上空飞行了47次。
但是,NB-36H并没有真正的实现核动力飞行,它的核反应堆只进行先期的运转测试,没有对飞机引擎提供动力。
美国人遇到的最大难题是放射能的屏蔽问题,它的核反应堆放在机尾的炸弹仓位置,机头的驾驶舱被重新设计,变成了一个重达12吨的,以铅、橡胶组成的球体,连舷窗玻璃都变成了25-30cm厚的铅玻璃(后变成15cm亚克力);机组人员背后则安装了一个隔离水袋。
但由于重量限制,核反应堆的上、下、左、右没有采取任何屏蔽措施,仅在前部安装了铅板。
即便如此,人员受到的辐射剂量依然超标,X-6项目为此更换了几个飞行员。
而且研究人员还需要考虑强辐射下飞机仪表的失灵、放射线对机体结构的破坏等问题。
因为无法使用大量的冷却水散热,NB-36H使用了风冷辅助散热设计,水作为慢化剂和冷却剂,被泵送入反应堆堆芯,然后再流入水-空气热交换器,将热量散发到大气中。但这种设计被证明是不可靠的,它无法让飞机长时间的、安全的运转。
更要命的是,人们意识到如果这种飞机坠毁在地面,它将带来巨大的放射性污染。
假如它在战时坠毁于己方机场,那么整个机场都不需要继续战斗了。更可怕的是,如果它们遭遇敌军的轰炸,那么造成的后果比炸毁100架普通的轰炸机还可怕。
后来因为喷气式发动机和导弹技术的进步,美国对核动力轰炸机也不再青睐。美国人不想再砸钱研究一个核动力喷气式发动机,远程导弹也是远比轰炸机靠谱的东西。
就这样,NB-36H给砍了。
1964年,康维尔公司又放出了一个NX-2核动力飞机项目,它有一个很新潮的造型,据说1磅核燃料能让它飞行24小时或者飞出2.2万千米,而且它还要靠核动力飞出每小时500到600英里的高速。
它的发动机在当时拥有两种方案:
1.通过电能将空气直接吸入反应堆芯附近加热,然后用管道喷出去,推动飞机前进。
2.用液态金属替代冷却水,让它们从堆芯循环到散热器上,然后加热空气间接转化为推力。
这架飞机当然也完蛋了,这两个发动机完全不靠谱,前者会带来污染,后者过度复杂,再说哪里可以找到能够承受3000华氏温度的材料。
而且康维尔依然没解决B-36H上的放射线屏蔽问题,他们能提出的方法仍旧是用铅抵挡伽马射线,用硼酸盐溶液阻挡中子。
虽然飞机没造出来,但工程师做了件有贡献的事,他们测算出了NX-2如果坠毁,将会带来的危险情况。
在阳光明媚,微风习习的日子,危险会小一些。
距坠机地2000到3000英尺(约900米)外没有严重危险。
距坠机地1英里外(约1600米),不会因为辐射产生暂时性的辐射病。
如果是恶劣的狂风坏天气,危险就大了。
顺风35英里(约56公里)内的人会受到“最大允许暴露剂量”,它们可能会集中污染一小块狭窄的区域。
只要反应堆屏蔽层保持完好,不发生堆芯熔毁和蒸发,事情就不算严重。
诺斯罗普和波音在后面又搞了个其它的核动力飞机项目,但他们并没有比康维尔公司做的更好,于是没了下文。
苏联曾经也对核飞机项目给予厚望,他们在1955年基于图-95“熊”式战略轰炸机设计了自己的核动力飞机,1961年完成首飞,这架苏联核飞机被称为“图-95LAL”,它预计会发展成名为图-119的核轰炸机。
1955年8月12日,苏联部长会议发布指令,命令轰炸机相关设计局联合起来研究核飞机。图波列夫和米亚西舍夫设计局负责开发机体,库兹涅佐夫设计局、留里卡设计局则负责发动机开发,可谓众星云集强强联合。
苏联也准备搞个核热动力的循环式发动机,与美国人的思路完全一样。反正烧煤油也是烧,把核热导入进去也是烧。
所以,苏联一上马就是涡轮喷气式发动机、冲压喷气发动机以及涡桨发动机,甚至连油-核混动的核辅助发动机都准备尝试。
图波列夫方面为此设计出了图-119的机体,在此之前,实验依靠一架图-95M的机体进行核反应堆实验,实验内容也几乎与美国人一模一样。
他们将小型反应堆装进了图-95的炸弹仓,然后在1961年完成了首飞,整个测试一共进行了40多次,从1961绵延到1969年。
然而,苏联人遇到的问题还是与美国人一样,大部分的实验都是在反应堆关闭的情况下进行的,人们将大批的精力花在检查辐射屏蔽能力上,而且试用了大量的屏蔽材料。
实验的东西有液态钠、镉、石蜡、氧化铍、钢板等等,效果一般。苏联人后来硬性的推动了图-119的深入设计工作。但同美国一样,在清醒的认识到核事故后果后,雷达、弹道导弹、喷气式发动机迅速灭亡了这个核飞机技术,1969年整个项目停止。
按照残留的描述资料,图-119是图95的改进型,它由涡桨发动机和核能发动机共同提供动力。两台N.D.Kuznetsov NK-14A核发动机在内,两台N.D.Kuznetsov NK-12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在外,NK-14A的热能由机身内的反应堆提供。
图波列夫曾经希望图-119能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完成首飞,然后在80年代完成技术实用化,全都成了泡影。
有什么好玩的单机游戏吗?
好玩的单机游戏还是非常多的,下面就来推荐几款大作
鬼泣5《鬼泣5》是卡普空推出的老牌硬核ACT《鬼泣》系列的最新作,誉为三大ACT之一(四大ACT则包括《猎天使魔女》)。游戏使用三位风格各异的主角,但丁多种风格与武器创造出大量的打法,尼禄的各种机械手臂功能也各不相同,新增神秘角色V的使用方法也让人耳目一新。不可多得王牌ACT游戏。
战神4《战神4》索尼第一方老牌ACT游戏,与鬼泣同为三大ACT之一,新作《战神4》获奖无数,并且一举拿下“年度最佳游戏”这一奖项。游戏有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镜到底”的设计,战斗,叙事,探险,解谜一气呵成。之前几部《战神》都是在希腊与众神战斗,这次年老的奎托斯带着儿子去北欧开始历险的原因也是十分让人好奇。
血源诅咒
老玩家经常推荐新买PS4的玩家试一试PS4独占大作《血源诅咒》,不得不说这款游戏的素质非常之高,碎片化的叙事方式讲述了一个十分庞大的故事。克苏鲁风格的怪物也让人印象深刻。游戏的地图设计巧妙之极,让人拍手叫绝。虽然游戏难度较高,不过也可以与好友一起联机,共同作战。
女神异闻录5
《女神异闻录5》又称《P5》,经典的日式RPG大作,画风非常另类,一旦接触非常容易让人着魔,不少玩家玩着玩着就停不下来,几百个小时投入其中。
合金装备5:幻痛
潜入类游戏的鼻祖《合金装备》系列的正统续作《合金装备5:幻痛》,虽然游戏鬼才小岛秀夫并没有将其全部内容做完,但半成品的《合金装备5:幻痛》依旧获奖无数,成为了满分游戏。游戏玩法非常丰富,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细节处理十分到位。这个系列有着非常庞大的故事线,电影化的叙事让人感受到好莱坞大片的感觉(小岛秀夫特别喜欢电影),这款游戏无论是对于新玩家还是老玩家来说,都值得一玩。
尼尔:机械纪元
《尼尔:机械纪元》是由史克威尔艾尼克斯与白金工作室双方联合开发的ARPG类游戏。2B小姐姐一亮相便引起巨大轰动,眼罩,洛丽塔,高跟鞋,体操服,长相与身姿简直让人无法拒绝。当然游戏也并不是仅仅靠角色颜值,白金工作室的动作打击可以算得上是业界数一数二的,高速战斗的华丽连击,丰富的武器招式,配合横尾太郎那独树一帜的故事剧本,让这款游戏成为了2017年最热门的游戏之一。
铁拳7《铁拳7》是由Bandai Namco(万代南梦宫)团队开发的格斗游戏,是三大徒手格斗游戏之一,老牌硬核3D格斗游戏。PS4上面的版本是《铁拳7》的加强版本《铁拳7FR》,里面加入了一些其他客串角色,比如《街霸》系列中的豪鬼,《饿狼传说》中的吉斯等。游戏上手容易,系统比较深,非常值得研究。
死或生6
《死或生6》是光荣脱裤魔旗下的格斗游戏,同样是三大徒手格斗游戏之一,老牌的硬核3D格斗游戏。这款格斗游戏除了有着“剪刀石头布”的特色系统外,还有着大量的美少女,不少人都是被这一点吸引入坑的。特别是制作组为了接近真实物理效果研发的“柔软”引擎,可以说这款格斗游戏看上去非常的赏心悦目。
拳皇14
老牌格斗游戏厂商SNK旗下的《拳皇》正统续作《拳皇14》以全新的3D形象登录PS4,该做中引入了“一键连打”的连招系统,相当于在不失去乐趣的同时降低了新手玩家的上手难度。
灵魂能力6
《灵魂能力6》是刀剑系的3D格斗游戏,游戏支持捏脸自创角色,冷兵器之间的格斗还可以触发盔甲破坏的情况,非常刺激
由于篇幅原因,本次就先介绍到这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