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安全教育课,安全教育是国家什么要求?
日前,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指导纲要)。指导纲要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提出“将国家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要求,针对有些地方和学校对国家安全教育重视不够,落实不到位,以及不够全面、系统,未实现全覆盖等问题,整体规划设计国家安全教育,进一步明确地方和学校的教育责任。
指导纲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统领,系统设计大中小各学段育人目标和学习内容,突出启蒙、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层次递进要求;强调全领域、全学段覆盖,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有机融入,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宏观要求分领域全面阐述,将核心要义具体细化为可理解、可实施的学习内容与要求;提出实施国家安全教育的保障要求,确保“有人管”“有人教”“有载体”。
指导纲要明确了国家安全教育主要内容,包括政治、国土、军事、经济、文化、社会、科技、网络、生态、资源、核、海外利益等12个领域安全,以及太空、深海、极地、生物等4个不断拓展的新型领域安全,围绕各领域安全的重要性、基本内涵、面临的威胁与挑战、维护的途径与方法等方面提出学习要求。附录国家安全教育知识要点在正文基础上,拓展出一级二级知识点,提出起点学段和学科覆盖建议,对每个领域安全主要学习内容进行具体细化,帮助各学段各学科准确把握、系统融入。
指导纲要对实施途径和考试评价提出明确要求,强调多种方式开展国家安全教育,通过高校开设公共基础课,中小学学科课程有机融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体验感悟,加强校园文化宣传使学生应知尽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支持等开展教育活动;强调考试评价提出发展性、过程性和多元性的原则,要求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等,确保国家安全教育落地。
国家安全教育公开课主讲教授是谁?
国家安全教育公开课主讲教授是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人大代表周天勇教授。他曾任北京市政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博士后、北京市政法学会刑事法学研究会副会长等职务。他在国家安全法、刑法、刑事诉讼法等领域有着深入的研究,多次担任国家安全领域相关法律的立法咨询和修订工作。他的讲授风格深入浅出,富有亲和力,备受学生和社会广泛好评。
国家安全教育纳入什么体系?
将国家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为了加强国家安全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教育部将国家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做好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相关工作,使广大学生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国家安全教育内容:
国家安全教育的内容非常丰富,包括政治、国土、军事、经济、文化、社会、科技、网络、生态、资源、核、海外利益等12个领域安全,以及太空、深海、极地、生物等4个不断拓展的新型领域安全等等。
国家安全教育涉及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四个学段,而且对学时也有明确规定:小学、初中、高中(含中职)各学段国家安全教育内容安排原则上不少于32课时,要统筹落实到课程标准和教材中。
国家安全教育资料有哪些?
国家安全教育资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形式:教育类宣传资料、安全知识手册、案例分析材料、影视作品、漫画书籍、网络课程等。原因是国家安全教育事关国家安全和公民的安全,为了提高民众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有关部门不断加大宣传资料的制作和宣传力度,并且不断创新形式,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内容延伸:此外,近年来还出现了一些立体化的安全教育形式,例如VR(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安全教育,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危险场景,提高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同时,也需要注意针对不同人群提供不同形式的安全教育资料,例如老年人可提供普及简单易懂的安全知识手册,青少年可提供更生动的漫画书籍和影视作品。
国家安全教育包括哪些内容?
国家安全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网络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海外利益安全以及太空、深海、极地、生物等不断拓展的新型领域安全。
安全,是人类的本能欲望。中国人一向以安心、安身为基本人生观,并以居安思危的态度促其实现。
因而视安全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社会的进步,人类生活方式愈趋复杂,可能危害身体生命安全的情况随之增加。因此,国际君友会呼吁各级学校加强实施安全教育,并增设课程,而与各有关课程及课外活动配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