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域名注册商,中国人为什么这么勤劳?
要说世界上哪个国家的民众最勤劳?咱们中国人绝对要排在前几位,中国人每个星期工作44.6小时,也就是平均每天工作9.2小时。而法国人平均每周工作30.84小时,俄罗斯人每周工作31.67小时,全世界的人平均每周工作36小时。也就是说,我国民众的劳动时间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的8个小时。但很可惜的是,我国民众并不富裕,2018年我国民众人均GDP 0.97万美元,法国人均GDP4.15万美元,俄罗斯人均1.17万美元。为什么中国人这么勤劳,却还不富裕?小编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富裕的法国
富裕的法国
教育程度差。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看起来很空洞。如果放在全世界来看,就一点也没有错,接受教育的时间越长、程度越高的国家,经济就越发达。挪威人均接受教育12.6年,相当于大学一年级的水平,人均GDP8.1万美元;日本人均11.6年,相当于高三的水平,人均GDP3.9万美元;我国人均7.5年,相当于初二的水平,人均GDP0.97万美元。教育程度差,不仅使一个人的知识水平低,同时也导致这个人的见识少(在目前的情况下,不能指望每个人都有去欧美发达国家的机会,大多数见识还是来自于书本)。没有见识,导致大多数人只能在一个小圈子里转悠,看不到更多可以创造财富的行业和机会。只能盲目地跟着别人的后面,别人做什么我也做什么,这样怎么能创造出非凡的财富?
富裕的日本
富裕的日本
平均资源少。要说世界上哪些国家的国民最幸福?肯定是那些资源多人口少的国家。中东地区的科威特、沙特、卡特尔等国,东南亚的文莱,这些国家靠着丰富的石油,每个人都过得非常幸福。澳大利亚,世界上最大的矿产资源国,每年靠着丰富的铁矿就可以赚到巨额财富,再加上人口只有2700万,所以澳大利亚人均GDP高到5.7万美元,比它的原宗主国英国还要高出一大截。我们中国虽然面积很大,资源也算丰富,但人口14亿,再多的资源除14亿,都不会多。例如,我国石油储量257亿桶,在全球排名12-3名。其实这么大的储量并不少,奈何人口太多,所以需要大量进口,2018年我国就花费2200多亿美元进口了4.6亿吨石油。再来看东南亚小国文莱,石油储量14亿桶,但该国只有42万人口,这么多石油足可以让该国民众能过上非常富裕的生活。
富裕的科威特
富裕的科威特
缺乏创新精神。经常去各地旅游的人,可以发现咱们中国各大城市基本都长得一样。除了北京、西安、南京这种古都,你很难将其他城市分辨分出来。事实上,这些古都也只在旅游区和其他城市有区别,离开了旅游区都和其他城市没有区别,缺乏地方特色。不要说每座城市的建筑大同小异,就连各城市的道路名称都一样。每座城市必有中山路、解放路、人民路、上海路等,每座城市还必有中山公园,每座城市必一个或数个广场。你那最繁华的街道叫中山路,我为什么不可以叫中山路?你那儿最中心的公园叫中山公园,那多有格调,我这儿也弄个中山公园。西湖多美,我这儿也弄个西湖。这些其实就是缺乏创新精神的体现。
北京
北京
我国有不少地方有“都”或“乡”的称号(当然最好是“都”),其实也是缺乏创新、喜欢跟风的表现。如“瓷都”景德镇、“茶都”安溪、“煤都”大同、“域名之都”厦门、“丝网之乡”安平等等,你生产瓷器我也生产瓷器,你种茶叶我也种茶叶,你做域名我也做域名,你做丝网我也做丝网。本来一套好的瓷器可以卖5000元,为了和你竞争,我就卖2000元;一斤上好的铁观音茶叶本来可以卖500元,为了和你抢客源,我就卖300元甚至200元。可以看出,能够形成“都”或“乡”当然有好处,就是可以降低成本、给消费者带来实惠。但这也造成过度竞争,导致大家的利润都太薄,最后发现,这一行做不下去了,因为无利可图啊。
“域名之都”厦门
“域名之都”厦门
缺乏拼搏精神。要说世界上哪些国家或民族最具有拼搏精神?必须是以英国为首的西欧国家,热衷于探险和拼搏。1620年102名英国清教徒乘坐“五月花”号帆船,经过2个多月的海上漂泊,吃尽了各种苦头,终于来到还是蛮荒之地的北美洲,也就是现在的美国。经过400多年的发展,美国已经成了世界最强大的国家。现在的美国,吸引着全球包括中国人的眼光,而每个新到这里的人,总会感受来自白人的歧*视。原因很简单,在英国裔和其他欧洲裔看来,美国是他们发现和开创的,成果当然应该由他们享受。我们这些人过去,就是去分享他们的成果,他们当然不爽。如果美洲是我们中国人发现和开创的,欧洲人跑过去就应该受到我们的歧*视了。
“五月花”号
“五月花”号
我国民众虽然勤劳,但大都没有拼搏精神,自然就创造不出特别的财富。因为我国民众接受的是儒家“父母在不远游”的思想熏陶,信奉“在家千日好,出外一日难”,从没有想着到海外发展,往轻里说是安土重耕,往重里说是缺乏拼搏精神。福建和广东是两个特例,尤其是福建人特别喜欢往外跑。原因也很简单,福建是我国东南沿海的一个省份,地形其实是非常不利于发展经济,因为80%以上是山地,迫使他们只能满世界跑。事实证明,喜欢往外跑的人,富有拼搏精神,就可以创造出大量机会。例如印尼最富四大家族,全部来自福建;泰国十大富豪,8个是华裔,全部是来自广东和福建两省。福建和广东人相信“爱拼才会赢”,所以这两个省经济属于全国最好的省份。
印尼华人
为什么中国人这么勤劳,却还不富裕?小编认为,主要是教育程度差、平均资源少、缺乏创新精神、缺乏拼搏精神等原因。大家认为呢?
物联网与互联网5G有什么关系?
很荣幸为您解答!5G时代的到来让“物联网”这个词也真正活跃了起来,可以说是到了耳闻能详地步。但是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到底什么是“物联网”呢?可能都不是太了解。下面我来简单说下。通过相关资料了解到: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是指通过 各种信息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 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 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通过各类可能的网络接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连接,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物联网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的信息承载体,它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形成互联互通的网络。
从上我们可以了解到物联网通俗的讲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或者说是万物连接互联网。
那么物联网与互联网和5G又有什么关系呢?
1、物联网与互联网的关系:可以这么认为:物联网是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它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人、机、物的互联互通。互联网是物联网发展的基础,没有互联网我们就不可能发展物联网。
2、物联网与5G的关系: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定义了eMBB、URLLC、mMTC三大应用场景,主要提供高速率(10Gbit/秒)、低时延(1ms)、大连接(一百万/平方公里 )服务。物联网是个很宽泛的概念,其中智能家居、智能抄表等属于物联网的应用层服务,5G是物联网网络层接入。其实传统的234G也都可以实现物联网,但是相对于5G来说能给物联网提供的速度、容量以及实时性都是有限的。
5G三大应用场景中mMTC(大规模机器通信),就是针对大规模物联网业务的应用,所以5G可以提供物联网接入服务,而且5G在广覆盖、大连接和安全性能上有明显优势。
可以真么理解:5G是高速公路,物联网的相关应用就是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的各种各样的汽车,有了高速公路大家也都不愿意在走低速。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你,别忘了关注加点赞哦!
邮政银行是国有银行吗?
邮政银行是国有银行吗?
邮储银行,全称是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是在改革邮政储蓄管理体制的基础上,于2007年3月20日正式挂牌成立的。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简介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属于国有商业银行,隶属于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是中国第五大银行。截止2008年,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设立了31个省级分行、5个计划单列市分行,拥有3.6万个网点。
2012年1月21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有限责任公司依法整体变更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原来的营业机构、商标、互联网域名和咨询服务电话等继续保留,并由股份公司继续使用,各项业务照常进行。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自2015年12月开始,由单一股东向股权多元化迈进。采取发行新股方式,融资规模451亿元,发行比例16.92%。2016年9月28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成功上市。
截至2015年6月末,拥有4万多个营业网点,电子金融服务网络有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电视银行、微博银行、微信银行和易信银行,服务客户近4.9亿人。
欢迎您关注和评论!
全国直辖市?
中国现在共有四个直辖市,分别是: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1、北京市:北京(Beijing;Peking),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和最大空港,国家经济的决策和管理中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办公所在地。
2、天津市:天津,简称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中国国家中心城市、中国北方经济中心、环渤海地区经济中心、中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中国北方国际物流中心、国际港口城市和生态城市、国际航运融资中心、中国中医药研发中心、亚太区域海洋仪器检测评价中心。
3、上海市:上海(Shanghai),简称“沪”,有“东方巴黎”的美称,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之一,中国国家中心城市,中国的经济、金融中心,繁荣的国际大都市,拥有中国大陆首个自贸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4、重庆市:重庆,简称巴和渝,别称山城、渝都、桥都,雾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直辖市,中国国家中心城市、国家超大城市、国际航运中心,世界温泉之都,国务院定位的国际大都市,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金融中心,以及艺术、通信、科技、文化、教育等中心。
如何评价麦当劳中国有限公司改名金拱门?
改名风波:从此,看见麦当劳,都能让我想起中国习俗“肥猪拱门”
中国有句老辈传下来的话,“不怕生坏命,就怕改错名”。
昨晚,从新闻上得知大名鼎鼎、玉树临风的麦当劳叔叔要改名为“金拱门”,不禁哑然失笑,“这不就是猪拱门嘛!”。
原本以为是美国人不懂中国习俗,今天有朋友在聊天中提起,“会不会是麦当劳的恶意营销,或是希望创造又一个加多宝与王老吉的左右手互搏?”
连忙查了一下资料,原来,早在两个月之前的8月24日,改名就有迹可寻。当时,投资者名称由麦当劳中国管理有限公司变更为金拱门中国管理有限公司。此后,麦当劳(中国)有限公司于10月12日正式更名为金拱门(中国)有限公司,正式完成更名。麦当劳中国方面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回应称,麦当劳与中信及凯雷成为战略合作伙伴后,因业务发展需要,自2017年10月12日起,麦当劳中国总部的企业名称变更为“金拱门(中国)有限公司”。这一变更主要在证照层面,日常的业务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另据《澎湃新闻》报道,今年8月8日,麦当劳(NYSE: MCD)宣布与中信股份(00267.HK)、中信资本以及凯雷投资集团,针对麦当劳中国业务的战略合作正式完成交割。新麦当劳中国曾公布预计到2022年底,中国内地餐厅将从2500家增加至4500家,开设新餐厅的速度将从2017年每年约250家逐步提升至2022年每年约500家,并“主攻”三四线城市。这些或许意味着,麦当劳终于在“求变”的路途中遇上拐点,其在华的扩张将要全力加速。
原来如此,通俗点说,原来麦当劳在中国遇到了来自老对手、快速扩张的肯德基的压力,宁愿稀释股份,宁愿在新的公司里面将股份减持至20%,希望借助中信凯雷系持股的顺丰快递上物流的便利,在冷琏处理上保持食物品质下沉至小城小镇。遍地开花,如猪下崽,多子多福,这确是个良好的愿望。
据360百科“肥猪拱门”解释:民间春节饰物。流行于天津、河北等地。属于窗花的一种,天津有"肥猪拱门"的节日窗花,是用黑色蜡光纸剪成。猪背上驮一聚宝盆,张巾时左右各贴一张,表示招财进宝之意。中国民间有一句谚语叫做"狗来贫,猪来富",每逢农历正月初一,多数人家喜欢在屋内的左右玻璃窗上,对贴肥猪窗花各一张,祝愿财物进家,这种寓意表现在剪纸中,最典型的是天津剪纸《肥猪拱门》。这种剪纸,在天津地区可以代替门神,春节时贴在家家户户的大门上,表示福运将至。 猪作为原始的崇拜对象,是人类对自然力感到惶恐敬畏而加以神化的结果。猪是农家宝,并总是与丰收,富裕等观念相联系。猪生多子,构成财源茂盛,繁衍不息的吉祥寓意。以肥猪拱门来预兆丰年之喜。
不过,据有的研究者考察,猪到人家属吉兆是清代才开始逐渐广泛流行在北方的一个民俗,在更早更长的一段历史时期里,在更大的范围内,特别是在南方的一些地方,和现在肥猪到户意味着财喜到家的说法恰恰相反,猪到人家,常常意味着主人家有灾殃。在唐以前的典籍记载中,“猪”的出现和降临大多是被人视为凶兆的。如今猪到人家,究竟是吉还是凶,各地说法尚未得到统一,一般来说,现在北方多以为是吉,而南方仍多以为属凶。
自1990年以深圳光华路上的麦当劳餐厅开业为标志,麦当劳进入中国大陆市场,到如今已经有27年了。期间,麦当劳一直在本土化,在中国经历了诸多风雨。27年来,麦当劳在中国市场先后经历了2011年的“汉堡原料暴晒”、2012年的“三里屯餐厅甜品违规操作”、2013年的“变相涨价”、2014年的“供应商过期肉”等危机事件。其中“供应商过期肉”事件对麦当劳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总的来说,麦当劳的食品质量还是可以信得过的,此前就看过相关报道,说中国是麦当劳公司最大的海外市场,也是盈利最好的市场。这是必然的,西方文化对改革开放未久的中国人来说,确是有着难以抗拒的吸引力,加上长年累月针对少儿的本土化营销策略,在商业上的成绩可圈可点。尽管对于我们这些70后来说,越来越没吸引力,也许我们从一开始就不是麦当劳的菜。
此次改名为金拱门,网上一片哗然,仅仅一天,打趣、恶搞者很多,甚至有的直接提出“砸碎了童年的心”。从去年又去了一次麦当劳的情形来看,基本上都是工薪阶层或学生在坐着,且还显得冷冷清清,无复二十年前的盛况。
此次改名,显示出了新东家中信资本在产业琏上延伸的沉实化,在合适的时机,“该出手时就出手”,作了很好的战略安排。只是,为什么在完成收购两个月之后,在既不改变CI系统也不增加商标而仅是在渠道与成本控制上进行大规模空降的前提下,才对外公布改为土里土气的饱受中国文化浸染的我们中的很多人不自觉地在第一时间想起”猪拱门“的金拱门?
自然是有着深意的了。从昨天至今网上铺天盖地的贴子、议论来看,似乎达到了策划者原有的目的。可喜可贺。
但是,从此以后,自认为不算肥的自己,原本就喜欢帮衬沙县小吃的自己,在看到麦当劳三个字时,将会条件反射地想起”肥猪拱门“。当作肥猪一样上门拱着送钱过去,换回一些又贵又多被人称为”垃圾食品“的洋快餐,或在再不优雅的氛围中填肚子,似乎必要性没有那么大。
未知看到此文的读者们是何反应,至少原本以时尚、好玩、新奇的洋文化吸引少年儿童的优势,以及27年在中国累积的80后90后为人父母者群体中形成的消费惯性,会否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是定位失衡还是本土化进程中的小失误,是不懂中国文化的原因,还是其他什么缘故,有待时间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