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简单来说是什么,具体是怎么应用的?
随着网络技术和云计算的发展,现在的网络已经在渐渐的开始往云计算上靠拢了,云计算的使用为我们的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网络进程在加快,更强更方便的云计算也将比想象中更快的取代传统IDC服务。
什么是云计算?
云计算是一种按使用量付费的模式,这种模式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网络访问,进入可配置的计算资源共享池(资源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软件、服务),这些资源能够被快速提供,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与服务供应商进行很少的交互。
—— 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
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共享的软硬件资源和信息可以按需求提供给计算机和其他设备。云计算依赖资源的共享以达成规模经济,类似基础设施(如电力网)。
——维基百科
▲ 云计算演进历程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网格计算(Grid Computing )、分布式计算(Distributed Computing)、并行计算(Parallel Computing)、网络存储(Network Storage Technologies)、虚拟化(Virtualization)、负载均衡(Load Balance)等传统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融合的产物。
云计算的关键特征:
● 按需自助服务(On-demand Self-sercice)
● 无处不在的网络接入(Ubiquitous network access)
● 与位置无关的资源池(Location independent resource)
● 快速弹性(Rapid Elastic)
● 按使用付费(Pay per user)
从不同角度看云计算
技术视角:
云计算 = 计算 / 存储的网络 ,
云计算包含两部分:云设备和云服务。
云设备包含用于数据计算处理的服务器,用于数据保存的存储设备和用于数据通信的交换设备。
云服务包含物理资源虚拟化调度管理的云平台软件和用于向用户提供服务的应用平台软件。
商业视角:
云计算 = 信息电厂
用户模式变化:通过互联网提供软硬件与服务;用户通过浏览器或轻量级终端获取、使用服务。
商业模式发生变化:从“购买软硬件产品”向“购买信息服务”转变,如同100年前用电的转变。
云计算有哪些应用领域?
云计算主要应用的领域:公有云、私有云、云存储、桌面云、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制造、智慧城市。。。
各行各业都需要云计算:政府、金融、电力、教育、交通、互联网公司、运营商,都在将自己的业务和应用上云。是否有云计算是衡量一个现代企业是否具备强劲生命力和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条件。
在互联网+时代,云计算也是我国提高国家整体实力和国民经济竞争力,抢占新科技、新技术制高点的重要手段。
面对未来云计算产业的飞速发展,企业人才急缺的问题日益显现,尤其是云计算类人才。据预计,未来几年的人才缺口将达百万。面对巨大的人才需要,你准备好了么?
互联网平台和互联网公司什么区别?
互联网平台和互联网公司,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不同的意义,
互联网平台是指有一定流量后可以获取盈利模式,或是在平台基础上附加增值业务,是平台的赢利点也是平台存活的关键,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从而得到盈利,比如各类B2B. B2C平台,像大家熟知的阿里巴巴每年都收取诚信通费用让企业得到更多的推广机会,为企业提供的一款可以推广的平台
互联网公司是可以建立网站,且利用互联网进行各种商务活动的企业,根据这些互联网企业所提供的不同的产品和服务,可分为:网络服务提供商、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互联网内容提供商、应用服务提供商、互联网数据中心、应用基础设施提供商等
什么是小程序?
由于互联网发展的趋势,未来小程序将要取代APP.然后今天公号后台一大堆人问我怎么看这件事,不少人很忧虑,仿佛自己将要失业一样。好吧,满足你们,今天我来说下我的看法。
什么是微信小程序?
起初是公众号「小道消息」曝出微信推出很早就传言的「应用号」,不过是叫「小程序」。一时间被疯传,因为很多人错过了公众号一波红利,这次再也不愿错过「微信小程序」的机会了,所以这一次超级敏感,那么我先说下什么是小程序吧。
微信官方是这么解释的:
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开放能力,开发者可以快速地开发一个小程序。小程序可以在微信内被便捷地获取和传播,同时具有出色的使用体验。
简单来说,微信小程序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个HTMI5应用,但是它并没有真正用到 HTML5 的精髓——开放、互联,也就决定了它可能无法实现“微信OS”的最终野心。小程序的开发过程会用到大量H5相关的技术,但并不是使用H5开发。有 HTML5经验的前端工程师学习微信小程序的开发相对会更容易一些。微信小程序的运行并不需要一个完整支持H5特性的标准浏览器内核,但也可以通过添加一些辅助设施,让小程序在个完整支持。
微信小程序就是运行在微信内部的应用程序,没有 App 一样的安装、卸载过程,但是同时具备出色的使用体验,看到这时我就怀疑小程序应该不是基于纯 web 的应用,因为起码目前来说 web 应用体验还是比较差的,从圈内人与微信内部人员获得的信息得知,微信小程序果然跟猜想的一致,技术上是使用一种类似 React Native 的框架来保证原生的体验。
最后强调一点点: 其实只要是个APP,然后在你的APP里面使用了H5网页,你的H5网页已经是一个小程序了, 你的APP同样可以提供很多接口给H5调用。 这件事多数APP都干过,只不过你没有把这件事做成一个平台, 也许是被大家忽略掉了。而微信把这件事做成了一个平台,并取了一个名字。就是这么简单。总之,道理一说大家都懂。但是真正去做的人不多。
什么是物联网?
谷歌董事长施密特说:互联网将消失,物联网将诞生。
李彦宏断言: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已经结束。
周鸿祎坚信:互联网的下半场已经开始了。
突发!专业忽悠三十年的物联网时代来了!
其实物联网并不是什么新物种,它最早可以追溯到1980年代。
当时,卡内基美隆大学有一群吃货程序猿,他们希望每次下楼都可以买到沁人心脾的冰可乐,就公器私用,发挥程序猿的专长,将可乐贩卖机接上网络,还编写了一套程序监视可乐机内的可乐数量和冰冻情况。
在此基础上,1990年,施乐公司推出网络可乐贩售机——Networked Coke Machine,该机运用的就是早期基于普适计算理念的物联网技术。
1999年,麻省理工学院的Kevin Ash-ton教授首次提出物联网的概念。同年,该学院建立了 “自动识别中心(Auto-ID)”,提出“万物皆可通过网络互联”。
所以,物联网有两个基本含义:
其一,物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延伸和扩展的网络;
其二,它是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等通信感知技术的“物物相息”。
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
但是,1980年代发韧的物联网概念,竟然一路“潜伏”了三十多年,至今都没有普及到我们的生活中。
直到2016年,突然发生了两件事,突然将物联网时代的大门撞开了。
其一,2016年6月,3GPP组织(移动通信标准化团体)将NB-IoT标准协议(可以称之为NB的物联网协议)确定为物联网通信的全球统一标准。
NB的物联网协议NB在哪里呢?它可以用于移动性不强、传输数据量小、延时不敏感的应用场景。比如说实现隧道中信号全覆盖,电池不充电通信模块也能用10年等。而且,中国的华为是这一标准的发起者!
其二,2016年11月,华为突破列强的封锁,其主导的极化码方案确定为5G短码的最终方案,这也是有史以来终于有中国的企业在全球通信领域拥有重大话语权!
5G被认为是物联网的标配,能提供低成本、低能耗、低延迟、高速度的通信。
这么说吧:有两个富二代一人开了一辆法拉利,都以时速200公里开在公路上,一边开车还一边打乒乓球,5G要保证的是双方在0.6秒内打300个回合还不丢球!
可以说,5G出现后,物联网的应用世界豁然洞开,唯一的限制就是人们的想象。既然5G的标准都确定了,很多人意识到,下一个风口只能是物联网!
真正的风口产业:深圳30年的GDP
2017年将会是物联网大规模商用的元年。
麦肯锡预测,从现在起到2025年,物联网的市场规模将达到60万亿人民币,也就是深圳30年的GDP!但凭什么说移动互联网要结束,而且即使移动互联网结束了,接下来荣耀登场的是物联网而不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这些早就高看过的产业形态?
首先,从发展瓶颈来说,我们等了二十多年,现在基本可以确信:移动互联网时代再也很难出现像BAT这样的超级企业了。
其次,从技术进化来说,人工智能在算法上没有真正的突破,也根本达不到“变异”的标准。
而且,从数据产出上来说,互联网时代的大数据和云计算和物联网时代的数据根本不能同日而语。
未来几年,我们身边所有事物都可能被物联网化:听得懂人话的家电,自动驾驶的无人汽车……光在中国就将有500亿量级的智能设备连接起来,这样惊人的数据量是互联网时代的大数据和云计算根本无法企及的。
而现在,我们正处在移动互联网与物联网时代转换的交叉口。
小的们,你们算是赶上了!
物联网生活是怎样的?
物联网产出行业专属大数据,也就是说,它通过你身边物与物的“意识交流”影响你的生活方式。
比如说,在你起床前,你的智能手环和家庭机器人刚刚结束了一次短会,双方达成的共识是:智能手环认为你起床后要补充一杯35度的温开水,而家庭机器人愉快地执行了这个提议并准时将温开水放在你的床头,然后跑到厨房为你准备早餐去了。
几分钟后,你在20X0年的帝都醒来,再也不担心雾霾,因为空气净化器早就觉察到了空气状况有些糟糕,已提前开始净化室内空气了。
在此之前,你的床头灯发现今天是个阴天,主动为你打开了渐亮模式,这样你可以在敞亮的餐厅里舒心的进食了。
你准备上班前,你的家庭机器人已通知智能汽车提前恭候在门外了。
你一出门,你的汽车就认出了你,通过语音系统向你说“早上好,多么美好的一天啊!”。
你上车,喊了一声“去公司”,几秒钟之内,你的汽车已为你规划好了行车路线。
不要试图自己开车!在物联网时代,人类驾驶汽车是犯罪行为!
因为所有交通路段都有信号探测器,这样汽车可以一边走一边和这些探测器作交流:刚刚出门的是老张家刚从美国回来的女儿,刘老太太刚从菜市场出来,3分钟后会到达前方第一个路口——好了不跟你说了,刚刚前方有个交通事故,我得专心地从另一条路走了。
你准时到公司,你的汽车自动前往停车场充电。
半小时后,你的汽车修理商通知你他们已到了楼下,因为你汽车里的探测器告诉他们,前轮某个地方有个零件有些脱落,就“自作主张”叫了修理商过来。
吊打微信,KO阿里的超级企业在这里
这样的生活,看起来很遥远,但是其实就在眼前。因为一些有志于成为吊打微信、KO阿里的超级企业已经准备好了!
华为、高通、英特尔等已经在开发物联网芯片,华为的麒麟970更是在AI技术上处于全球领先水平。
曾经一直在3G、4G上受制于人的中国三大电信商,因为华为在5G上的话语权,已经在积极准备NB-IoT商用试验了。
一直落后其他电信商的中国联通这次放手一搏,一口气融资700亿,就是看到NB-IoT的无限商机。
听说了吗?比Iphone更薄,能听懂人话的智能电视现在已经出现并开始进入普通家庭了!
大众的智能汽车,飞利浦的空气净化器已经开始像人类那样思考并且学会为人类拿主意了。
但是,物联网的最大风口,不在科技公司,而是在传统制造业。
从上述举例不难看出,现在很多的技术,已具备甚至达到了物联网的行为规则——也就是说,物联网时代最难的并不是技术,而是如何开发传统企业的内在需求点。
也就是说,谁家的“物”做得更物联网化,就能被物联网的风口直接给吹起来。现在,我们正处于物联网爆发的前夜。
毕竟物联网的技术标准刚刚确定,商业模式还须探索,网络安全也要审视。
但我们坚信,一场未来与现在的对话已经到来!
【电商报原创,欢迎关注我们。重磅新闻跟踪报道,中国电商媒体影响力第一!】
云计算和大数据哪个好?
大数据和云计算从理论角度来看,二者属于不同层次的事情,云计算研究的是计算问题,大数据研究的是巨量数据处理问题,而巨量数据处理依然属于计算问题的研究范围,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大数据是云计算的一个子领域,从应用角度来看,大数据是云计算的应用案例之一,云计算是大数据的实现工具之一。
大数据与云计算既有不同又有联系,但在现实中,由于大数据处理时为了获得良好的效率和质量,常常采用云计算技术,因此,大数据与云计算便常常同时出现于人们的眼前,从而造成了人们的困惑。
大数据技术是一种新一代技术和构架,它以成本较低、以快速的采集、处理和分析技术,从各种超大规模的数据中提取价值。大数据技术不断涌现和发展,让我们处理海量数据更加容易、更加便宜和迅速,成为利用数据的好助手,甚至可以改变许多行业的商业模式。
大数据(big data)是这样的数据集合:数据量增长速度极快,用常规的数据工具无法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采集、处理、存储和计算的数据集合。云计算是一种基于因特网的超级计算模式,在远程的数据中心里,成千上万台电脑和服务器连接成一片电脑云。因此,云计算甚至可以让你体验每秒10万亿次的运算能力,拥有这么强大的计算能力可以模拟核爆炸、预测气候变化和市场发展趋势。用户通过电脑、笔记本、手机等方式接入数据中心,按自己的需求进行运算。
云计算的就业前途,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理解为云计算为我们提供的服务,存在一定的必然性,也就是说云计算对于社会、云计算使用者有哪些优势,也同时可以理解为,云计算的优势就是云计算的就业优势。
从技术上看,大数据与云计算的关系就像一枚硬币的正反面一样密不可分。大数据必然无法用单台的计算机进行处理,必须采用分布式架构。它的特色在于对海量数据进行分布式数据挖掘。但它必须依托云计算的分布式处理、分布式数据库和云存储、虚拟化技术。
随着云时代的来临,大数据(Big data)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分析师团队认为,大数据(Big data)通常用来形容一个公司创造的大量非结构化数据和半结构化数据,这些数据在下载到关系型数据库用于分析时会花费过多时间和金钱。大数据分析常和云计算联系到一起,因为实时的大型数据集分析需要像MapReduce一样的框架来向数十、数百或甚至数千的电脑分配工作。
大数据需要特殊的技术,以有效地处理大量的容忍经过时间内的数据。适用于大数据的技术,包括大规模并行处理(MPP)数据库、数据挖掘、分布式文件系统、分布式数据库、云计算平台、互联网和可扩展的存储系统。大数据和云计算是未来发展趋势所需,且功能足够强大,这样的行业你说前景好不好呢?当然是好啊,所以抓紧学习才是正确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