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大岭山火灾最新消息,东莞有什么好吃的美食?
金庸小说里,乔峰大战聚贤庄,还记得这个故事情节吗?“聚贤庄”的名字因此而来。
▲菜单
“尝牛”一听就知道高大上,这家餐厅是香港影星胡清蓝经营兼任主厨哈,胡清蓝对食物的味道和食材的新鲜事很讲究,这年头会做饭又帅的明星真的很少了!
火汤是香港人开的一家港式牛肉火锅店,里面的汤底和食材都是老板现做的,味道十分好!经常有广深的朋友千里迢迢来觅食,这里位置很少,请提前订位!地方很浅窄,就图片那么大了。
▲如此正宗的火锅,看到都特别有食欲!
大排档锅气劲!
千里为鹅煲,在华洪大排档以鹅为主哈!而且老板都已经把推荐菜式放在小黑板上!是不是非常好?好贴心吧!
▲还有宝宝最爱的鱼皮!棒棒哒!
<img class="deal" src="http://p1.toutiaoimg.com/large/16aa000326ed4cc409f0" _src="http://timg01.bdimg.com/timg?pacompress&imgtype=3&sec=1439619614&di=2517f451cc87948173d57c30d3a3afe4&quality=60&size=b640_10000&class=" capture"="">
▲饺子特别酥脆哦!
从东莞可以回湖北老家吗?
你好!回答这个问题其实没有谁敢保证可以或者不可以,这个问题是困扰很多在外工作人员的一个问题,到底能不能回去,关键还要看现在到过年这段时间全国的疫情变化,根据实际情况和政府部署合理安排。
湖北作为去年疫情的重点防范地区,很多湖北的朋友过年都被困在家里不能随意外出,但是经过了一年是不是就一切都好了呢?显然不是,现在我们国家还有部分地区有零星散发的疫情。近期很多地方都发出了一些倡议书和建议。希望在外务工的人员。没有特殊情况,最好留在工作当地过年,东莞现在虽然说是低风险地区,但是外来人口多,所以说防疫的压力也很大。不管怎么说政府的一切决策还是为了全国人民的健康安全着想。
如果确需回去还是要遵守政策的安排,做好安全防护,总之一切听政府防疫部门的安排,合理安排行程。不管回去还是留在工作地过年,总之安全是最主要的,就算不能回老家过年,家人也会理解的。家人也希望你在外地平平安安,同时你也希望家人在家里平平安安的过年。等到疫情彻底好转的时候,再回家好好陪陪家人,也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当然,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是希望你能安全快乐的回家和家人团聚,过个快乐的新年。
有人说不要看不起小摊贩?
街边小摊贩只要肯吃苦,一年挣20~30万不是问题,哪怕是在生意不好的时候,一天下来也有800块,但是小商贩赚钱背后所付出的努力,是90%的人所所想不到的!
说起小摊贩,我们第一个想法就是在大街上四处游走叫卖的游街小贩,很多时候这些小摊贩不只是需要不停地移动叫卖,也需要要时刻小心来自城管的驱赶!
无论我们什么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哪怕是在凌晨两三点的无人街头,只要是在马路上就可以看到这些小商贩们。
而哪怕是他们营业到凌晨两点钟,在如此长时间的坚持下,这些小摊贩所售卖的商品大多数也只是在几块到十几块不等,哪怕他们遇到比较豪爽的客户,最多也只是三四十块钱的出售。
而正是这些小摊贩的辛苦以及商品的低廉的价格,让大多数人以为:这些小商贩非常的不容易,每天起早贪黑,所挣的钱可能还没有上班的工资高,在这种想法下,让许多上班的人对小摊贩的有些轻视!
事实真的如此吗?做小摊贩真的不赚钱?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我们国内年入百亿第二大鲜果分销商的品牌的《洪九果品》,他的创始人邓洪九正是从小摊贩起家。
以前我也认为做小摊贩确实非常不容易,也觉得他们所挣的钱也只是辛苦钱,每天辛辛苦苦熬到半夜基本上也挣不了多少钱!
而一直等我在无意间在某个短视频平台,看到了一个视频博主跟拍的真人采访秀,这才知道,原来看起来分外辛苦的小摊贩每一个月的收入竟然远程大部分的人。
视频博主记录街头小摊贩的一天老景是一位来自农村的80后,他的职业是在深圳某城中村摆摊做小摊贩,作为一个文化程度不高的农民工,在城市中想要找到高工资是非常困难的。
而为了养家糊口,背井离乡的老景每天过得昼夜颠倒的小摊贩生活,他每天的工作是下午2:00到凌晨5:00。
在城市中的各个街头通宵卖各种特色小吃《剪臭豆腐》,这个看起来非常辛苦的职业及收入往往超过了我们大部分的白领。
而说起地摊经济就不得不说起2020年5月27号,在这一天中央文明办明确规定了,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将不在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试项目。
从此开始就标志着小摊贩们可以“正大光明”的摆摊而不必担心被人追赶,但前提是必须遵守城市管理的相关条例。
虽然在当时确实对地摊经济,起到了一定的振奋作用,但随着事情的逐渐落幕,现在的地摊经济依然回到了原点。
而本期的视频博主正是在这种大环境之下,跟随在深圳已经拥有七年摆摊历史的老景,通过他的镜头让我们看到了地摊经济的真实收入。
随着视频开头,老景询问起博主是否已经吃饭,准备请博主吃饭,而博主的回答是已经吃过了,为了怕博主不好意思而故意说谎,还特意确认了一下,从这点可以充分显示出老景的憨厚。
说到画面逐渐展开,老景说起了他自己的故事,原来老井来到深圳已经七年了,是他老婆的姐姐带她过来的,而刚刚来到深圳老景并没有和别人一样进场打工,而是在第二天就选择起摆摊卖臭豆腐。
为了摆摊老景在深圳的城中村租了两个小阁楼,虽然环境不太好但房租确实便宜,一个月只需要1600块,在深圳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是非常划算的。
面对博主对于他住宿环境的疑惑,老景只是笑笑说道:要在深圳这个一线城市居住还要养家糊口,那么要有高学历可以找到好工作,要么是有一技之长。
说完后的老景出门准备买几个菜打算用作晚餐,因为今天有博主跟随平时只是两个人的晚餐,又多加了两个菜。
而在餐桌上老景非常热心的请博主品尝一下他们老家的豆腐乳,对于他们这些通宵达旦熬夜的小摊贩来说,一天只会吃两顿饭,一顿宵夜,一顿下午餐。
真实的小摊贩每日收入秒杀大部分的白领而等他们吃完饭后,老景已经准备出摊,为了满足许多对小摊贩的收益好奇的观众,老景把自己前一天的支付宝和微信在博主的镜头面前全部清空。
随着时间已经到了下午5:30,老景和博主骑着自己的电动三轮车来到了第一个摆摊地点,这个地点是一个小区和公园路口的交汇处。
在这里老景打算做到七八点左右,作为已经摆摊很多年的“老油条”,老景除了拥有自己一定的固有客户,也对什么地方人流量最多,什么地方生意最好做已经有了自己的经验。
随着时间流逝已经到了十点多,周边小区的人流大部分已经回到了家中,这个时候周边的人流已经开始稀少。
而老景向博主展示了今日的收入,距离出摊的时间已经过了4~5小时,这个时候的老景已经卖了48份,仅微信一份已经达到了436块钱,支付宝虽然少也有76块钱。
不过随着人流的减少,老景已经在收拾东西准备换地方,毕竟对于小摊贩来说人流量意味着今日的收益。
虽然在视频中博主并没有提及老景所换的地方,不过单从视频来看,这应该就是老景所居住的城中村,毕竟城中村对于大多数年轻人来说只有晚上才会更加热闹。
而随着老景动作的加速车上食材正在一步步地减少,而时间也已经来到了凌晨两点半,这个时候的博主明显已经支持不住,而老景也是同样如此。
这时候视频博主询问道:还干吗?老景一脸疲倦地回答:不想干了累了!但是随着来一份的招呼声响起,老景立马又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中。
而这就是今天的最后一份剪豆腐,随着这一份卖出老景终于收拾他准备回家,但是别以为老景的工作已经结束了,随着老景回道家中打开大锅开始和妻子准备起第二天的食材。
对于这些没有固定地点的小摊贩来说,他们的所有食材都是在当天下班的凌晨准备好,以方便下午5点多出摊的时候使用。
这个时候回到自己租住小阁楼的老景显得很开心,毕竟对于辛苦劳累一天的人来说,下班回到家中才是他们最盼望的。
老景一边抽着烟一边递给博主一个凳子让他坐下来慢慢说话,同时老景也说道:今天虽然辛苦但是多一份付出也会有一份回报。
而现在已经到了要揭晓答案的时刻,老景经过十几个小时的努力,他一个人一天的收入具体能有多少呢?
首先老景先从包里掏出现金仔细数了数后,发现只有88块钱,虽然有些少不过由于现在网络科技的发展速度,用现金的人毕竟已经还是少数。
大头其实是在微信和支付宝这些网络支付平台上,随着微信钱包的打开,呈现给我们面前的是1330元。
而当我看到老景微信钱包的余额时忍不住心生羡慕,而为了能更加直观地看到小摊贩一天真实的收益数据,老景又一次打开了支付宝,上面显示的余额是243块。
通过简单计算后,两个人得出今天老景单独一个人他摆摊收益已经达到1660元,这是一个让所有人羡慕的数字,也是一个让普通打工者难以企及的数目。
而老景作为一个小摊贩,除去成本以及各项支出他的个人纯收入也有800块,也就是说老景一个人每个月的工资可以达到800×30=24000元。
虽然老景的一个人的月收入确实很高,但是当博主问起他有没有想过回家盖房子养老,老景一脸笑意地说道:准备在回家养老的时候,在家里盖个房子。
说到这里的时候老景明显有些骄傲,毕竟几十万对于城里人来说虽然不算什么,但是对于农村人来说却是他们难以企及的高度。
而作为背井离乡来城市打工的农民工来说,他们的梦想就希望回老家盖一个大大的房子,然后把希望寄托在孩子们身上,让他们好好学习不在重复自己现有的生活。
普通人想要做到月入过万的小摊贩容易吗?其实很多人看到这里的时候,对于老景的收入很是羡慕,这样很多人甚至萌生了自己想要去摆摊做小摊贩的意向。
但事实上老景的收入虽然很高,但并不值得我们羡慕!我也并不建议大家冒失地去做小摊贩,而原因也很简单:
01:工作时间很长昼夜颠倒对身体有害虽然从本质上来说老景只是一个农民工,但是他的工资水准却超出了许多白领的规格,让许多白领人士也羡慕不已。
但事实上通过博主的跟拍,我们就会发现老景的工作时间是很长的,如果单从文章以及视频上来看最多也就几分钟乃至十几分钟的时长,然而想要从中完全获得小摊贩的真实收益,博主是需要大量的时间进行跟拍的。
而本次博主一直连续跟拍了13个小时,这才从头到尾给我们展示出一个小摊贩最真实的一天,以及他真实的个人收益。
但是在后期的情况却是该博主却连续休息了三天才整个缓过劲儿来,当然这不能排除博主身体没有整日劳动的老景身体好。
但是事实上老景每天的工作时间,已经长达13个小时这还是在夜颠倒的环境下,一般人根本吃不消。
02:小摊贩收益高但不具备稳定性我们很多人在看到有许多的文章和视频诉说做小摊贩月入过万的个人经历,就会忍不住开始也会畅想自己小摊贩后的经历。
所以想法是好的,但是事实上在商场上有一句古话叫做同行不同利,这句话意思就是虽然我们看到别人卖一样东西很挣钱,但是当我们也去卖同样的东西时,那么利润根本不可能相互持平。
而小摊贩虽然收益高,但其中的不稳定性也是非常大的,在视频中老景也说过:做这个虽然改变了他,但如果碰到下雨的时候那么他的生意就无法维持下去。
同时很多人在刚刚进入游街商贩这一行时,拼的只是自身的一股热血,一厢情愿地认为只要自己做生意肯定会百分百挣钱,从来没有考虑过做生意也是有失败的说法。
哪怕是投资最少自由度极大的小商贩,依然有许多人无法坚持下去,最后的结果也是灰溜溜地回去上班。
03:小摊贩需要不时地移动位置其实之所以老景可以一个人做到1660元的营业额,在抛出成本后纯利润还剩下800块,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老景不时变换位置。
在刚开始的时候老景所处的位置和他最后结束的位置都是不同的,而这中虽说是有电动三轮车代步,但是如果我们自身不熟悉环境,那么每天的收益根本就不会有这么高。
而对于小摊贩来说,如果想要达到收益最大化,那么跟随人流量是他们必然的选择,而每一个地方的人流量根据时间地址也是不同的。
而且除了小摊贩需要跟随人流以外,还需要小心城市管理者,虽然我们国家曾经提倡地摊经济,但那只是一时缓解并不是长期解决方法。
而小摊贩必然会给城市带来很多隐患,就比如某些不良小摊贩的食品会有个别质量问题,也会在营业的时对当地的环境交通起到阻碍的作用。
04:小摊贩是自由但并不是不受气而除了以上几点以外,对于小摊贩来说,他也是属于服务行业,而他所服务的对象正是大街上游荡的人群。
同时每一个人的性格都是不同的,有温柔型,豪爽型,大气型,斤斤计较型,各种各样各色人等都有。
坚持每一个小摊贩所面对的客户性格不同,所带来的遭遇也是不同的,很多是我客户,并不是我们在网络上所看到的那么善解人意。
作为小摊贩在我们着急时候卖东西时,有些客户会无理取闹,或者是使用假币,或者是假装扫码并不付款。
小摊贩的优点有哪些?前文中,我已经说到了普通人是无法保证每个人全部月可以入过万,那么如果我们真的下定决定一定要去摆摊创业,小摊贩有没有优点呢?
其实它的优点非常多,其中让我们最感兴趣的就是自由度,对于已经习惯按部就班的上班族来说,每天想工作就工作,想出去玩就出去玩的生活才是他们梦寐以求的。
但是创业虽然自由也失去了固定的收益来源,也不用经常看上司的脸色,同时小摊贩的优点也在于他的投资非常小,对于那些投资几十万上百万的大型商铺,小摊贩明显是一个低投资高收益的职业。
而只要我们按部就班的出摊有一些固定的客源,在一年365天天天做的情况下,每年的收益确实是可以达到几十万,但是做小摊贩严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举一个例子来说,任何小摊贩基本上是全年365天天天开业,不能说我今天赚了1000块就可以直接休息三天不开张的,而如果你这样做那么你根本不会做的久!
写在最后所以路边经常熬夜经营的小摊贩确实不能看不起,很多时候他们的个人收益确实超出我们上班族很多。
但是他们所挣的钱也是辛苦钱,严格算起来工作时间更加长压力更加大,有的时候一夜可以收入几千,有的时候一夜只是收入几十只能够够本的地步。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和转发。
广州哪个地方最好玩?
建议走走广州人文丰厚的珠江堤岸一带,了解广州的历史。
从沿江中路天字码头至沿江西(人民桥)这段3000米长的珠江堤岸,密密麻麻地分布着众多的人文景观;天字码头、海珠广场、中央银行旧址、五仙门发电厂旧址、爱群大夏、南方大夏……
出行方式:地铁。理由:景观相隔距离较近,自驾找地方停车不容易。
地铁海珠广场站出站后,沿着沿江中路向东行走约1000米,远处可见一栋低矮的红色建筑物就是天字码头。
天字码头是广州东堤有座气派非凡的码头,清雍正年间(1723年-1735年),清朝中叶曾被指定为官方码头,但凡官员从水路到广州或离开广州,都在此上落。码头前面有接官亭,作为迎来送往官员之用。是目前广州使用历史最久的码头。广州从明代起就有码头兴建,到了今天,很多古码头已不复存在,惟独这200多年前的古码头仍屹立在珠江河畔。
据乾隆《广州府志》记载,雍正七年(1729年),布政使王士俊在天字码头建日近亭,供接官之用,官员卸任离广州时,也在此亭恭请圣安,然后才下船启航赶路。当时,这码头只供官员使用,民船不得在此停泊,由于它具有如此显赫的特殊身份,所以称为天字码头。
参观完天字码头后,原路折返走回海珠广场。 建于1953年的海珠广场位于广州市老城区中心轴线与滨江景观带的交点,是广州目前唯一的滨江广场。它曾充当海珠桥被炸与重修、解放军进城等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人角色。 1963年和1982年,海珠广场和广州解放纪念像以“珠海丹心”入选羊城新八景。
横跨珠江的海珠桥;建于1933年,全长356.67米,主桥全长182.90米,南北两跨对称布置,原为三孔下承式简支钢桁架桥,中跨为开启式结构,能向上分开,以利大船通过。 1938年日军派遣飞机轰炸广州,把桥体的开合器震坏,日军还把整套设备盗走。1949年,中孔钢梁被国民党政府炸毁。
1950年,由衡阳铁路局广州分局负责修复通车。修复后,仍为钢桁架梁,中孔不再活动开启。 2012年2月28日,海珠桥正式封闭,进行为期18个月的大修。2013年9月1日,修复后的海珠桥正式恢复通车。
五仙门电厂,是广州最早的电厂,所谓的“德国电厂”。在海珠广场西侧,大楼外观保存完整,遍布各式酒吧。1900年,英商旗昌洋行开办粤垣电灯公司,在海珠广场西侧长堤路的五仙门投办了广州使用时间最长的电厂——五仙门电厂(早年也叫电灯机器总厂)。 位于广州市越秀区的爱群大厦又名爱群大酒店,是同盟会会员陈卓平先生集华侨资本创办的,大厦建于1934年初,是当时华南地区最高的建筑物,又是一座典型的骑楼建筑。 大夏的建筑师为了寓意“爱群诸公”努力向上的创业精神,在建筑立面上特别强调挺拔的艺术效果。既借鉴美国创摩天大厦新风格的纽约伍尔沃期大厦(WoolworthBuilding)的设计手法,又在哥特式复兴风格中渗入岭南建筑风格。
中国最早的“摩天大楼”就在广州,它就是沿江西路的城外新大新公司(南方大厦),现在叫南方大厦国际电子数码城。 这幢1922年建成的中国第一高楼,同时期的它,比天津最高楼劝业场早6年,比上海最高楼沙逊大厦早7年。尤为特别的是,大楼天台还设有空中花园、游乐场,设有电梯运送客人,并有螺旋形斜坡供小汽车上下。
邮政博览馆;始建于1897年,1916年毁于一场大火。1916年由英国人丹备设计,在原址重建。1938年,日军入侵广州时,在西堤一带放了一把大火,大楼再次遭劫。楼内门、窗和地板等全被焚毁,所幸整个框架并未倒塌。次年又由杨永堂设计,按原貌修复,一直沿用至今。
粤海关旧址;清末民初的欧洲新古典主义建筑楼,俗称大钟楼。 1914年3月28日奠基,由海关总税务司署英籍总工程师大卫·迪克(David C Dick)规划,英国建筑师阿诺特·查尔斯·达德利(C. D Arnott)设计,仿照欧洲古典建筑形式,至今已100年,钟楼里有目前全国罕见的、保存完好的英制全机械传动式立钟。
爱群大夏至邮政博物馆短短1000米的范围,曾被称作广州的外滩。从清末民初起,沿江路与长堤一带为最繁华的街道,饮食的老字号林立,如大三元、大同酒家。进入了20世纪末期,这一带日渐变得衰落,繁华不再。 跨过人民桥下,便是充满异国情调处处是欧式建筑,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沙面岛。